焊鉆控制系統(tǒng)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焊鉆控制系統(tǒng)涉及一種控制系統(tǒng),特別涉及一種控制鉆頭焊接的系統(tǒng)。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焊鉆控制系統(tǒng),包括控制主機,控制主機上分別連接中頻電源、測溫儀、冷卻系統(tǒng)和位移傳感器,所述的中頻電源、測溫儀和冷卻系統(tǒng)均連接在加熱臺上,加熱臺上還設有兩個相向設置的夾緊裝置,位移傳感器分別連接兩夾緊裝置。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焊鉆控制系統(tǒng),通過控制主機控制焊接工藝過程,有效的消除了人工操縱的誤差,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實用性強。
【專利說明】焊鉆控制系統(tǒng)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控制系統(tǒng),特別涉及一種控制鉆頭焊接的系統(tǒng)。
【背景技術】
[0002]石油鉆桿使用一段時間后,都有不同程度的損傷,根據損傷情況,一般采取降級使用、報廢,或將管體好而接頭損壞嚴重的鉆桿重新焊等措施。目前常采用摩擦對焊將接頭與鉆桿焊接在一起后,但是導致焊縫附近區(qū)域硬度高,晶粒粗大,韌性極低,且存在著很高的殘余應力,因此需要經過適當的熱處理來調整焊區(qū)組織,消除焊接應力,達到使用要求。在實際生產中常用中頻電源通過感應線圈對鉆桿焊縫進行加熱,完成對焊后鉆桿的退火、淬火和回火。在實際操作中發(fā)現,人工調節(jié)中頻電源功率進行加熱存在著以下問題(I)直接影響熱處理效果的參數是溫度和時間,而人工調節(jié)中頻電源很難通過調節(jié)功率來達到需要的溫度;(2)由于人工操作的隨意性,造成熱處理效果很不穩(wěn)定,達不到生產的要求;(3)工程技術人員難以尋求適當的熱處理參數來提高產品質量。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種對焊鉆工藝進行控制的系統(tǒng)。
[0004]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焊鉆控制系統(tǒng),包括控制主機,控制主機上分別連接中頻電源、測溫儀、冷卻系統(tǒng)和位移傳感器,所述的中頻電源、測溫儀和冷卻系統(tǒng)均連接在加熱臺上,加熱臺上還設有兩個相向設置的夾緊裝置,位移傳感器分別連接兩夾緊裝置。
[0005]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焊鉆控制系統(tǒng),通過控制主機控制焊接工藝過程,有效的消除了人工操縱的誤差,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實用性強。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6]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連結構示意圖;
[0007]圖中1-控制主機;2-中頻電源;3_測溫儀;4_冷卻系統(tǒng);5_位移傳感器;6-加熱臺。
【具體實施方式】
[0008]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焊鉆控制系統(tǒng),包括控制主機1,控制主機I上分別連接中頻電源2、測溫儀3、冷卻系統(tǒng)4和位移傳感器5,所述的中頻電源2連接在加熱臺6上,加熱臺6上設有兩個相向設置的夾緊裝置,位移傳感器5分別連接兩夾緊裝置。
[0009]需要焊接鉆頭時,打開控制主機1,將鉆頭與鉆桿分別通過夾緊裝置夾緊,通過位移傳感器5監(jiān)測兩夾緊裝置之間的相對位置,當鉆頭與鉆桿接觸時,由控制主機I打開中頻電源2對鉆頭與鉆桿進行焊接,在焊接的過程中由測溫儀3將溫度值傳遞給控制主機1,由控制主機I根據溫度情況調整中頻電源2的焊接溫度。當焊接完成時,通過控制主機I控制冷卻系統(tǒng)4對焊接件冷卻,冷卻后的焊接件再次進行加熱和冷卻循環(huán),以消除預應力。
【權利要求】
1.一種焊鉆控制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主機(I),控制主機(I)上分別連接中頻電源(2)、測溫儀(3)、冷卻系統(tǒng)(4)和位移傳感器(5),所述的中頻電源(2)、測溫儀(3)和冷卻系統(tǒng)(4)均連接在加熱臺(6)上,加熱臺(6)上還設有兩個相向設置的夾緊裝置,位移傳感器(5)分別連接兩夾緊裝置。
【文檔編號】C21D9/50GK203546104SQ201320626095
【公開日】2014年4月16日 申請日期:2013年10月11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10月11日
【發(fā)明者】王耀斌 申請人:陜西盛邁石油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