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氣動打磨機的改良結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氣動打磨機的改良結構,在手把一端設有機體,所述的機體內平行設有氣動馬達和緩沖定位裝置,在手把另一端設有進氣口和排氣口,在所述的手把內設有進氣通道Ⅰ、進氣通道Ⅱ、排氣通道Ⅰ、排氣通道Ⅱ及設有與扳機配合以控制氣體通斷的氣閥機構,所述的進氣通道Ⅰ一端與所述的進氣口連通,其另一端與氣閥機構連通,所述的進氣通道Ⅱ一端與氣閥機構連通,另一端與氣動馬達連通,所述的排氣通道Ⅰ與排氣通道Ⅱ在氣閥機構下方連通,所述的排氣通道Ⅰ一端與排氣口連通,所述的排氣通道Ⅱ一端與氣動馬達連通,所述的進氣通道Ⅰ、進氣通道Ⅱ、排氣通道Ⅰ及排氣通道Ⅱ均為直通結構。
【專利說明】一種氣動打磨機的改良結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氣動工具領域,尤指一種氣動打磨機的改良結構。
【背景技術】
[0002]隨著現代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人們研發了許多氣動工具,這給人們帶來了許多便利,但現時的氣動打磨機內設的進氣通道和排氣通道布置不合理,且結構復雜導致氣動打磨機的成本較高。現時的氣動打磨機內設的進氣通道結構為Z字型彎曲,排氣通道為不規則形狀,且進氣通道與排氣通道都需要先做出內部砂芯結構再重力鑄造成型,且此進氣的Z字型結構對生產工藝要求嚴格,布置不合理,且結構復雜導致氣動打磨機的制造成本較聞。
【發明內容】
[0003]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進氣和排氣結構簡單,分布合理,制造成本較低的氣動打磨機。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氣動打磨機,在手把一端設有機體,所述的機體內平行設有氣動馬達和緩沖定位裝置,所述的氣動馬達與緩沖定位裝置分別與安裝底盤連接,在手把另一端設有進氣口和排氣口,在所述的手把內設有進氣通道1、進氣通道I1、排氣通道1、排氣通道II及設有與扳機配合以控制氣體通斷的氣閥機構,所述的進氣通道I 一端與所述的進氣口連通,其另一端與氣閥機構連通,所述的進氣通道II一端與氣閥機構連通,另一端與氣動馬達連通,所述的排氣通道I與排氣通道II于氣閥機構下方連通,所述的排氣通道I 一端與排氣口連通,所述的排氣通道II一端與氣動馬達連通,所述的進氣通道I與排氣通道II設在手把內部的同一側,所述的進氣通道I1、排氣通道I設在手把內部的另一側,所述的進氣通道1、進氣通道I1、排氣通道I及排氣通道II均為直通結構。
[0005]其中,所述的進氣通道I與排氣通道I平行設置并與手把水平設置。
[0006]其中,所述的進氣通道II與手把0-30度設置。
[0007]其中,所述的進氣通道I與進氣通道II錯位設置。
[0008]其中,所述的排氣通道II與手把0-90度設置。
[0009]其中,所述的排氣通道I與排氣通道II錯位設置。
[0010]其中,所述的氣閥機構包括閥套、閥芯、密封圈1、彈簧,密封圈I1、后蓋,所述的閥套有可供閥芯插入的腔體及與兩個與進氣通道I及進氣通道II連通的通孔,所述的通孔錯位設置,所述靠近扳機一端的前端腔體內徑略小于遠離扳機一端的后端腔體內徑,所述的閥芯為軸式結構,其一端與扳機連接,另一端設有一限位環,限位環下方套有密封圈I,所述的所述的限位環直徑與后端腔體內徑相同,所述的彈簧套于閥芯與后蓋之間藏于閥套內,所述的后蓋套有密封膠圈II并與手把通過螺紋連接。
[0011]其中,所述的緩沖定位裝置包括緩沖膠柱、所述的緩沖膠柱與機體固定的第一連接件及所述的緩沖膠柱與底盤固定的第二連接件。現有的緩衡柱是采用橡膠材質,裝配時易使緩衡柱產生扭曲變形,使下面所裝配的底盤不平,降低產品的使用壽命,故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緩衡柱采用合成材料制成,緩衡柱由上下兩膠圈及夾于兩膠圈內的兩支撐柱構成,兩支撐柱與兩膠圈連接處形成四個固定點,從而使緩衡柱,在裝配時不會扭曲變形,使底盤更平穩,更易裝配。
[0012]其中,所述的進氣通道1、進氣通道I1、排氣通道1、排氣通道I1、把手及膠體一體成型。
[0013]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實用新型進氣通道和排氣通道改為直通結構,進氣道分為兩通道,錯位設置,通過氣閥機構進行隔離,此氣體進出結構及設計降低了生產工藝要求,提高了產品的質量和生產成本,同時由于進氣通道及排氣通道采用直通結構,可通過普通合金壓鑄抽芯成型,以往氣動打磨機的進氣通道為Z字形彎曲結構,排氣結構為不規則形狀,這種結構不能采用普通合金壓鑄工藝成型,而必須先做出內部砂芯結構再重力鑄造成型,直通結構對于彎曲結構和不規則結構而言,其生產工藝要求、生產成本較低,且生產時間短,成品通過率高。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4]圖1是本實用新型立體圖。
[0015]圖2是本實用新型內部結構圖。
[0016]圖3是本實用新型氣閥機構結構圖。
[0017]圖4是本實用新型手把內部結構圖。
[0018]圖5是本實用新型緩沖定位裝置結構圖。
[0019]標注說明:1.手把;11.進氣通道I ;12.進氣通道II ;13.排氣通道I ;15.排氣通道II ;14.氣閥機構;141閥套;142閥芯;1421通孔;1422腔體;1423前端腔體;1424后端腔體;143限位環;144密封圈I ;145彈簧;146密封圈II ;147后蓋;2.機體;3.氣動馬達;4.安裝底盤;5.進氣口 ;6.排氣口 ;7.扳機;8.緩沖定位裝置;81.六角螺帽;82.第一外齒墊圈;83.第一膠柱固定螺絲;84.緩沖膠柱;85.第二膠柱固定螺絲;86.第二外齒墊圈;87.上膠螺帽。
【具體實施方式】
[0020]本實用新型關于一種氣動打磨機的改良結構,在手把I 一端設有機體2,所述的機體2內設有氣動馬達3和緩沖定位裝置8,氣動馬達3和緩沖定位裝置8分別與安裝底盤4通過螺母連接,所述的安裝底盤4為長方形,所述的安裝底盤4套有長條狀磨盤,所述的氣動馬達3驅動安裝底盤4,所述的緩沖定位裝置包括六角螺帽、第一外齒墊圈、第一膠柱固定螺絲、緩沖膠柱、第二膠柱固定螺絲、第二外齒墊圈、上膠螺帽,緩衡柱由上下兩膠圈及夾于兩膠圈內的兩支撐柱構成,兩支撐柱與兩膠圈連接處形成四個固定點,所述的第一膠柱固定螺絲向上穿過緩沖膠柱圓孔及第一外齒墊圈后再穿過機體并用六角螺帽固定于機體內,所述的第二膠柱固定螺絲向下穿過緩沖膠柱圓孔及第二外齒墊圈后再穿過安裝底盤一端通孔并用上膠螺帽固定,當氣動馬達3驅動底盤時,為使緩衡柱在裝配時不會扭曲變形,所述的緩衡柱采用合成材料制成,從而使底盤更平穩,更易裝配,所述的緩沖定位裝置8起固定和緩沖的作用,在手把I另一端設有進氣口 5和排氣口 6,在所述的手把I內設有進氣通道(I ) 11、進氣通道(II) 12、排氣通道(I ) 13、排氣通道(II) 15及設有與扳機7配合以控制氣體通斷的氣閥機構14,所述的氣閥機構包括閥套、閥芯、密封圈(I )144、彈簧,密封圈(II) 146、后蓋,所述的閥套141固定于把手I內,其有可供閥芯142插入的腔體1422及與兩個與進氣通道I及進氣通道II連通的通孔1421,所述的通孔1421錯位設置,所述靠近扳機一端的前端腔體1423內徑略小于遠離扳機一端的后端腔體1424內徑,所述的閥芯142可于閥套141內移動,其為軸式結構,其一端與扳機連接,另一端設有一限位環143,限位環143下方套有密封圈(I ) 144,所述的所述的限位環143直徑與后端腔體1424內徑相同,所述的限位環143移動至前端腔體1423時,由于限位環143直徑大于前端腔體1423而塞住閥套內的空氣進出,所述的彈簧套于閥芯與后蓋之間藏于閥套內,所述的后蓋套有(11)146并與手把通過螺紋連接。所述的進氣通道(I )11為直通結構且與手把I水平設置,所述的進氣通道(I )11 一端與所述的進氣口 5連通,其另一端與氣閥機構I 4連通,所述的進氣通道(II) 12為直通結構,與進氣通道(I ) 11呈5度角錯位設置,其一端與氣閥機構I 4連通,另一端與氣動馬達3連通,所述的排氣通道(1)13及排氣通道(II) 15為直通結構,所述的排氣通道(I ) 13 一端與排氣口 6連通,所述的排氣通道(II) 15 —端與氣動馬達3連通,所述的排氣通道(I ) 13及排氣通道(II) 15于氣閥結構處連通。所述的進氣通道(I ) 11、進氣通道(II) 12、排氣通道(I ) 13、排氣通道(II) 15和手把I通過普通合金壓鑄抽芯成型。
[0021]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工作原理是:當進氣口 5接入外來氣源后,旋開進氣口與進氣通道(I ) 11間的進氣閥,氣體進入進氣通道(I ) 11并通過閥套通孔1421進入閥套內,當扳機向下對閥芯142施加壓力時,閥芯142沿著壓力方向前進,此時,閥芯142的限位環143與前端腔體1423脫離,氣體沿著閥套進入進氣通道(II) 12,并通過進氣通道(II) 12進入氣動馬達3,氣體驅動氣動馬達3,氣動馬達3通過氣體的作用驅動安裝底盤4及磨盤,此時便可對需要打磨物體進行打磨,多余的氣體便通過排氣通道(I ) 13及排氣通道(II) 15排出氣動打磨機。
[0022]以上實施方式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進行描述,并非對本實用新型的范圍進行限定,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設計精神的前提下,本領域普通工程技術人員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出的各種變形和改進,均應落入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書確定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氣動打磨機,在手把一端設有機體,所述的機體內平行設有氣動馬達和緩沖定位裝置,所述的氣動馬達與緩沖定位裝置分別與安裝底盤連接,在手把另一端設有進氣口和排氣口,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手把內設有進氣通道1、進氣通道I1、排氣通道1、排氣通道II及設有與扳機配合以控制氣體通斷的氣閥機構,所述的進氣通道I 一端與所述的進氣口連通,其另一端與氣閥機構連通,所述的進氣通道II 一端與氣閥機構連通,另一端與氣動馬達連通,所述的排氣通道I與排氣通道II在氣閥機構下方連通,所述的排氣通道I 一端與排氣口連通,所述的排氣通道II一端與氣動馬達連通,所述的進氣通道I與排氣通道II設在手把內部的同一側,所述的進氣通道I1、排氣通道I設在手把內部的另一側,所述的進氣通道1、進氣通道I1、排氣通道I及排氣通道II均為直通結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氣動打磨機的改良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進氣通道I與排氣通道I平行設置并與手把水平設置。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氣動打磨機的改良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進氣通道II與手把0-30度設置。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氣動打磨機的改良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進氣通道I與進氣通道II錯位設置。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氣動打磨機的改良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氣通道II與手把0-90度設置。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氣動打磨機的改良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氣通道I與排氣通道II錯位設置。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氣動打磨機的改良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氣閥機構包括閥套、閥芯、密封圈1、彈簧,密封圈I1、后蓋,所述的閥套有可供閥芯插入的腔體及與兩個與進氣通道I及進氣通道II連通的通孔,所述的通孔錯位設置,所述靠近扳機一端的前端腔體內徑略小于遠離扳機一端的后端腔體內徑,所述的閥芯為軸式結構,其一端與扳機連接,另一端設有一限位環,限位環下方套有密封圈I,所述的所述的限位環直徑與后端腔體內徑相同,所述的彈簧套于閥芯與后蓋之間藏于閥套內,所述的后蓋套有密封膠圈II并與手把通過螺紋連接。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氣動打磨機的改良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緩沖定位裝置包括緩沖膠柱、所述的緩沖膠柱與機體固定的第一連接件及所述的緩沖膠柱與底盤固定的第二連接件。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氣動打磨機的改良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進氣通道1、進氣通道I1、排氣通道1、排氣通道I1、把手及膠體一體成型。
【文檔編號】B24B47/00GK203622202SQ201320746638
【公開日】2014年6月4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23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23日
【發明者】游芳蒝 申請人:游芳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