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鑄件中長而細的孔的一次成型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鑄件中長而細的孔的一次成型方法,具體如下:壓鑄模的上模和下模形成模腔,模腔內連接有一長而細的空心鋼管;空心鋼管的表面打磨光滑;空心鋼管內填實干燥的散狀鉻鐵礦砂,利用鉻鐵礦砂耐高溫特性,及高溫鋼水遇冷鐵凝固結殼,使空心鋼管只熔化淺表面而空心鋼管的內腔保持完整形狀原理,根據孔徑大小,選擇空心鋼管,直接放于模腔相應的位置,澆注結束后,空心鋼管直接鑲嵌在鑄件中,而空心鋼管內填實干燥的鉻鐵礦砂,輕輕一捅就下來了,鑄件中即形成長而細的孔。本發明針對大型鑄件中的長而細的孔再也不用擔心鋼包砂而無法做出來,而且成本低,質量也得到了保證,也節約了加工工時,經濟效益高。
【專利說明】一種鑄件中長而細的孔的一次成型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鑄造【技術領域】,尤其涉及到一種鑄件中長而細的孔的一次成型方法。【背景技術】
[0002]鑄造生產中經常會碰到,直徑小、長度長的孔,現有技術中,孔直徑過小就不直接在鑄造中鑄出來,而是采用二次加工的方法加工出來,對于孔直徑大的采用整體粘砂方式,但這樣做出時很容易整體粘砂,還有一種辦法是直接用氧熔棒燒出孔,這樣的做法容易造成浪費材料,因為氧熔棒燒的過程中,鑄件很容易產生裂紋而嚴重影響鑄件質量。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而提供一種工藝簡單、成本低、實用的鑄件中長而細的孔的一次成型方法。
[0004]本發明是通過如下方式實現的:
[0005]一種鑄件中長而細的孔的一次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具體如下:壓鑄模的上模I和下模2形成模腔3,所述模腔3內連接有一長而細的空心鋼管4,所述空心鋼管4的兩端分別與上模I和下模2相連接;所述空心鋼管4的表面打磨光滑,利于與進入模腔3的高溫鋼水緊密接觸;所述空心鋼管4內填實干燥的散狀鉻鐵礦砂5,利用鉻鐵礦砂耐高溫特性,及高溫鋼水遇冷鐵凝固結殼,使空心鋼管4只熔化淺表面而空心鋼管4的內腔保持完整形狀原理,根據孔徑大小,選擇相應的具有一定厚度的空心鋼管4,直接放于模腔3相應的位置,澆注結束后,空心鋼管4直接鑲嵌在鑄件中,而空心鋼管4內填實干燥的鉻鐵礦砂5,輕輕一捅就下來了,鑄件中即形成長而細的孔。
[0006]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針對大型鑄件中的長而細的孔再也不用擔心鋼包砂而無法做出來,而且又不花費多少成本,質量也得到了保證,相應的也節約了加工工時,綜合經濟效益明顯。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7]圖1本發明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08]現結合附圖,詳述本發明【具體實施方式】:
[0009]如圖1所示,一種鑄件中長而細的孔的一次成型方法,具體如下:壓鑄模的上模I和下模2形成模腔3,模腔3內連接有一長而細的空心鋼管4,空心鋼管4的兩端分別與上模I和下模2相連接;空心鋼管4的表面打磨光滑,利于與進入模腔3的高溫鋼水緊密接觸;空心鋼管4內填實干燥的散狀鉻鐵礦砂5,利用鉻鐵礦砂耐高溫特性,及高溫鋼水遇冷鐵凝固結殼,使空心鋼管4只熔化淺表面而空心鋼管4的內腔保持完整形狀原理,根據孔徑大小,選擇相應的具有一定厚度的空心鋼管4,直接放于模腔3相應的位置,澆注結束后,空心鋼管4直接鑲嵌在鑄件中,空心鋼管4可以加工去除,也可直接形成內孔,而空心鋼管4內填實干燥的鉻鐵礦砂5,輕輕一捅就下來了,鑄件中即形成長而細的孔。
【權利要求】
1.一種鑄件中長而細的孔的一次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具體如下:壓鑄模的上模(I)和下模(2)形成模腔(3),所述模腔(3)內連接有一長而細的空心鋼管(4),所述空心鋼管(4)的兩端分別與上模(I)和下模(2)相連接;所述空心鋼管(4)的表面打磨光滑,利于與進入模腔(3)的高溫鋼水緊密接觸;所述空心鋼管(4)內填實干燥的散狀鉻鐵礦砂(5),利用鉻鐵礦砂耐高溫特性,及高溫鋼水遇冷鐵凝固結殼,使空心鋼管(4)只熔化淺表面而空心鋼管(4)的內腔保持完整形狀原理,根據孔徑大小,選擇相應的具有一定厚度的空心鋼管(4),直接放于模腔(3)相應的位置,澆注結束后,空心鋼管(4)直接鑲嵌在鑄件中,而空心鋼管(4)內填實干燥的鉻鐵礦砂(5),輕輕一捅就下來了,鑄件中即形成長而細的孔。
【文檔編號】B22D17/22GK103736974SQ201410039110
【公開日】2014年4月23日 申請日期:2014年1月27日 優先權日:2014年1月27日
【發明者】李章新, 陳忠振, 鄭建斌, 陳忠霆, 張志清, 張祥, 張小華, 盧夢思 申請人:福建興航機械鑄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