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熔體轉移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一種熔體轉移裝置,包括:導液管,一端伸入待移出熔體的容器中,另一端伸入待移入熔體的容器中;抽氣腔,與導液管相連通;電動真空源,通過對抽氣腔進行真空抽吸使導液管內產生虹吸,使得熔體從待移出熔體的容器流入到待移入熔體的容器中;電熱絲,裝設于導液管的外表面用于對導液管進行加熱;抽氣腔的側面設有抽氣嘴,抽氣嘴上連接有用于與電動真空源連接的橡膠氣帶,抽氣腔的頂端裝設有法蘭蓋抽氣腔上裝設有可打開所述抽氣腔的應急開關;導液管外裝設有用于對電熱絲進行防護的防護套。本發明中的熔體轉移裝置對熔體的導液管進行真空抽吸,形成虹吸,隔離了空氣與鎂熔體的接觸,減少了鎂材料的燒損,減輕了安全事故的隱患。
【專利說明】一種熔體轉移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鎂及鎂合金的輸液鑄錠【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熔體轉移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在鎂及鎂合金的生產中,需要將鎂熔體澆注到模具或轉移到另一個坩堝中,多采用人工S勺取液轉移,或采用低壓空氣將熔體從密閉坩堝中壓出,或采用抽液泵抽取熔體。這些方法如在空氣中進行,極易引起鎂液的氧化燃燒。人工S勺取液時的勞動強度很大,高溫環境下的人工作業,使操作工人很難承受。采用低壓空氣打液時,因在坩堝中施加一定的低壓空氣,若空氣燥濕,除了鎂熔體的氧化燃燒外,還有引起爆炸的危險,若在南方濕度較大的地區這種生產方式則更加危險。采用抽液泵抽取熔體的方法,因高溫環境中抽液泵的故障率很高,泵體變形、管路堵塞等原因,不僅維修費用很高,且影響正常生產進行。
【發明內容】
[0003]鑒于以上所述現有技術的缺點,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熔體轉移裝置,用于解決現有技術中鎂熔體轉移人工勞動強度大、效率低而且安全隱患大的問題。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及其他相關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熔體轉移裝置,所述熔體轉移裝置至少包括:導液管,一端伸入待移出熔體的容器中,另一端伸入待移入熔體的容器中;抽氣腔,設置于所述導液管上并與所述導液管相連通;電動真空源,與所述抽氣腔相連,通過對所述抽氣腔進行真空抽吸使所述導液管內產生虹吸,使得熔體從待移出熔體的容器流入到待移入熔體的容器中;電熱絲,裝設于所述導液管的外表面用于對所述導液管進行加熱。
[0005]優選地,所述抽氣腔的側面設有抽氣嘴,所述抽氣嘴上連接有用于與電動真空源連接的橡膠氣帶,所述抽氣腔的頂端裝設有法蘭蓋。
[0006]優選地,所述抽氣腔上裝設有可打開所述抽氣腔的應急開關。
[0007]優選地,所述導液管外裝設有用于對所述電熱絲進行防護的防護套。
[0008]優選地,所述電動真空源至少包括:真空泵;與所述真空泵相連的真空包,所述真空包上連接有用于與所述橡膠氣帶相連的接口 ;裝設于所述真空包上用于顯示所述真空包內壓力的真空表;分別與所述真空表和所述真空泵相連用于控制真空泵運行和控制真空包內壓力的控制器。
[0009]優選地,所述真空表和所述控制器之間連接有壓力傳感器。
[0010]優選地,所述真空泵和所述真空包之間的管路上裝設有用于測量所述真空泵的氣體流量的流量計。
[0011]優選地,所述真空泵和所述真空包之間的管路上還裝設有控制開關。
[0012]優選地,所述導液管和所述抽氣腔一體成型。
[0013]如上所述,本發明的一種熔體轉移裝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4]1、本發明中的熔體轉移裝置采用抽真空的方法,對熔體的導液管進行真空抽吸,形成虹吸,實現了熔體的無氧輸送,隔離了空氣與鎂熔體的接觸,減少了鎂材料的燒損,減輕了安全事故的隱患。
[0015]2、本發明中的熔體轉移裝置結構簡單、環保,操作方便安全,經濟且實用性強,可應用于鎂工業化生產的連續作業中,適用于鎂及鎂合金的輸液鑄錠和輸液導爐。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6]圖1顯示為本發明的一種熔體轉移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17]圖2顯示為本發明的一種熔體轉移裝置中電動真空源的結構示意圖。
[0018]圖3~圖5顯示為本發明的一種熔體轉移裝置的應用示意圖。
[0019]元件標號說明
[0020]I熔體轉移裝置
[0021]11進液管
[0022]12出液管
[0023]13防護套
[0024]14電熱絲
[0025]15抽氣腔
[0026]16法蘭蓋
[0027]17抽氣嘴
[0028]18橡膠氣帶
[0029]19應急開關
[0030]20電動真空源
[0031]201真空包
[0032]202真空泵
[0033]203控制器
[0034]204真空表
[0035]205壓力傳感器
[0036]206流量計
[0037]207接口
[0038]208控制開關
[0039]2熔鎂坩堝
[0040]3鑄造平臺
[0041]31結晶器
[0042]32漏斗和釬塞
[0043]33冷卻水
[0044]4鑄棒
[0045]5中間包
[0046]6鑄錠模
[0047]7鑄造坩堝【具體實施方式】
[0048]以下由特定的具體實施例說明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熟悉此技術的人士可由本說明書所揭露的內容輕易地了解本發明的其他優點及功效。
[0049]請參閱圖1至圖5。須知,本說明書所附圖式所繪示的結構、比例、大小等,均僅用以配合說明書所揭示的內容,以供熟悉此技術的人士了解與閱讀,并非用以限定本發明可實施的限定條件,故不具技術上的實質意義,任何結構的修飾、比例關系的改變或大小的調整,在不影響本發明所能產生的功效及所能達成的目的下,均應仍落在本發明所揭示的技術內容得能涵蓋的范圍內。同時,本說明書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間”及“一”等的用語,亦僅為便于敘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發明可實施的范圍,其相對關系的改變或調整,在無實質變更技術內容下,當亦視為本發明可實施的范疇。
[0050]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熔體轉移裝置,用于解決現有技術中鎂熔體轉移人工勞動強度大、效率低而且安全隱患大的問題。以下將詳細描述本發明的一種熔體轉移裝置的原理和實施方式,使本領域技術人員不需要創造性勞動即可理解本發明的一種熔體轉移裝直。
[0051]本發明提供一種熔體轉移裝置,用于熔體的轉移,其中,所述熔體可為鎂熔體、鎂合金熔體,也可為其它熔體。如圖1和圖2所示,所述熔體轉移裝置I至少包括:導液管、抽氣腔15、電動真空源20和電熱絲14。
[0052]導液管一端伸入待移出熔體的容器中,另一端伸入待移入熔體的容器中;其中,所述導液管可分為進液管11和出液管12,進液管11 一端伸入待移出熔體的容器中,出液管12伸入待移入熔體的容器中。
[0053]抽氣腔15設置于所述導液管上并與所述導液管相連通,所述抽氣腔15的下端分別與進液管11和出液管12連接其中,所述抽氣腔15和所述導液管可一體成型,也可焊接連成一體,以保證密封性。而且,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導液管和抽氣腔15均采用耐熱不銹鋼材質。
[0054]如圖1所示,所述抽氣腔15的側面設有抽氣嘴17,所述抽氣嘴17上連接有用于與電動真空源20連接的橡膠氣帶18,所述抽氣腔15的頂端裝設有法蘭蓋16。
[0055]此外,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抽氣腔15上裝設有可打開所述抽氣腔15的應急開關19。若發現有意外情況,可馬上打開抽氣腔15上的應急開關19,破壞已經形成的虹吸,移液作業會立即停止。
[0056]所述電熱絲14裝設于所述導液管的外表面用于對所述導液管進行加熱,所述電熱絲14可裝設于所述導液管表面的任意位置,而且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導液管外裝設有用于對所述電熱絲14進行防護的防護套13。
[0057]電動真空源20與所述抽氣腔15相連,通過對所述抽氣腔15進行真空抽吸使所述導液管內產生虹吸,使得熔體從待移出熔體的容器流入到待移入熔體的容器中。本發明通過對熔體的導液管進行真空抽吸,形成虹吸,實現了熔體的無氧輸送,隔離了空氣與鎂熔體的接觸,減少了熔體材料的燒損,減輕了安全事故的隱患。
[0058]具體地,如圖2所示,所述電動真空源20至少包括:真空泵202 ;與所述真空泵202相連的真空包201,所述真空包201上連接有用于與所述橡膠氣帶18相連的接口 207 ;裝設于所述真空包201上用于顯示所述真空包201內壓力的真空表204 ;分別與所述真空表204和所述真空泵202相連用于控制真空泵202運行和控制真空包201內壓力的控制器203 (例如PLC控制器);所述真空表204和所述控制器203之間連接有壓力傳感器205 ;所述真空泵202和所述真空包201之間的管路上裝設有用于測量所述真空泵202的氣體流量的流量計206 ;所述真空泵202和所述真空包201之間的管路上還裝設有控制開關208。
[0059]為使本領域技術人員進一步理解本發明的熔體轉移裝置I原理和工作過程,以下將詳細說明本發明的一種熔體轉移裝置I的工作過程。
[0060]首先將熔體轉移裝置I中導液管的進液管11放入待移出熔體的容器中,出液管12放入待移入熔體的容器中。其中,如圖3至圖5所示,待移出熔體的容器可為熔鎂坩堝2,待移入熔體的容器可為鑄造坩堝7、用于鑄造鑄棒4的鑄造平臺3或包含鑄錠模6的中間包5,其中,如圖3所示,鑄造平臺3中至少包括結晶器31、漏斗和釬塞32及冷卻水33,出液管12放入所述結晶器31中。
[0061]將橡膠氣帶18與電動真空源20的接口 207連接,接通電熱絲14的電源,對導液管進行加熱。
[0062]開啟電動真空源20,設定電動真空源20的真空表204的壓力為-0.03MPa,流量計206的流量為4001/h,這時熔體便沿進液管11平穩上升到抽氣腔15,再沿出液管12下降。當真空表204壓達到-0.03MPa時,啟動抽液的過程便告結束,熔體轉移裝置I進入熔體自動虹吸的過程,熔體便會不斷地全部由熔鎂坩堝2(待移出熔體的容器)移入另一坩堝、模具或結晶器31 (待移入熔體的容器)中,虹吸自動破壞后,移液或鑄錠過程便也完畢。
[0063]應急處理:若發現有意外情況,可馬上關閉電動真空源20,或打開抽氣腔15上的應急開關19,破壞已經形成的虹吸,移液作業會立即停止。
[0064]綜上所述,本發明中的熔體轉移裝置采用抽真空的方法,對熔體的導液管進行真空抽吸,形成虹吸,實現了熔體的無氧輸送,隔離了空氣與鎂熔體的接觸,減少了鎂材料的燒損,減輕了安全事故的隱患,而且本發明中的熔體轉移裝置結構簡單、環保,操作方便安全,經濟且實用性強,可應用于鎂工業化生產的連續作業中,適用于鎂及鎂合金的輸液鑄錠和輸液導爐。所以,本發明有效克服了現有技術中的種種缺點而具高度產業利用價值。
[0065]上述實施例僅例示性說明本發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發明。任何熟悉此技術的人士皆可在不違背本發明的精神及范疇下,對上述實施例進行修飾或改變。因此,舉凡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未脫離本發明所揭示的精神與技術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飾或改變,仍應由本發明的權利要求所涵蓋。
【權利要求】
1.一種熔體轉移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熔體轉移裝置至少包括: 導液管,一端伸入待移出熔體的容器中,另一端伸入待移入熔體的容器中; 抽氣腔,設置于所述導液管上并與所述導液管相連通; 電動真空源,與所述抽氣腔相連,通過對所述抽氣腔進行真空抽吸使所述導液管內產生虹吸,使得熔體從待移出熔體的容器流入到待移入熔體的容器中; 電熱絲,裝設于所述導液管的外表面用于對所述導液管進行加熱。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熔體轉移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氣腔的側面設有抽氣嘴,所述抽氣嘴上連接有用于與電動真空源連接的橡膠氣帶,所述抽氣腔的頂端裝設有法蘭蓋。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熔體轉移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氣腔上裝設有可打開所述抽氣腔的應急開關。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熔體轉移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導液管外裝設有用于對所述電熱絲進行防護的防護套。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熔體轉移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電動真空源至少包括: 真空泵; 與所述真空泵相連的真空包,所述真空包上連接有用于與所述橡膠氣帶相連的接口 ; 裝設于所述真空包上用于顯示所述真空包內壓力的真空表; 分別與所述真空表和所述真空泵相連用于控制真空泵運行和控制真空包內壓力的控制器。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熔體轉移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表和所述控制器之間連接有壓力傳感器。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熔體轉移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泵和所述真空包之間的管路上裝設有用于測量所述真空泵的氣體流量的流量計。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熔體轉移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泵和所述真空包之間的管路上還裝設有控制開關。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熔體轉移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導液管和所述抽氣腔一體成型。
【文檔編號】B22D35/04GK104014773SQ201410240468
【公開日】2014年9月3日 申請日期:2014年5月30日 優先權日:2014年5月30日
【發明者】石秉鈞, 王慧遠, 張俊奇, 王小華 申請人:上海坤孚企業(集團)有限公司, 福建坤孚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坤孚車輛配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