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能夠減少汽車制動鉗支架鑄造缺陷的模具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涉及汽車零部件鑄造【技術領域】的減少汽車制動鉗支架鑄造缺陷的模具,所述的模具包含模具本體,該模具本體自上而下設有三個控流內澆道,且三個控流內澆道中的上控流內澆道與中控流內澆道通過上型冒口連通,中控流內澆道與下控流內澆道通過中型冒口連通,下控流內澆道下方連通有下型冒口;所述的上控流內澆道、中控流內澆道和下控流內澆道的截面積之比為3:2:1;所述的模具能夠有效的避免鑄件夾渣、砂孔、冷隔等缺陷的產生。
【專利說明】一種能夠減少汽車制動鉗支架鑄造缺陷的模具
[0001]【技術領域】
[0002]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零部件鑄造【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能夠在鑄造汽車制動鉗支架的過程中減少下型鑄件缺陷的模具。
[0003]【背景技術】
[0004]公知的,制動鉗支架是汽車制動系統的主要部件之一,它是固定制動鉗體連接轉向節,并使兩者保持一致的橋梁,其用于在制動鉗體制動時將全部車輪的扭距力傳向轉向節,從而實現剎車制動的目的;目前,由于制動鉗支架多采用DISA230垂直線潮膜砂鑄造,且其生產線的型板尺寸為:長650mm、寬530mm,支架鑄件尺寸為:長150mm、寬78mm、高67mm,因此,現有制動鉗支架模具均采用上下多型腔內澆道統比法的工藝設計,即現有制動鉗支架的模具均設置為上下排列分布的多個型腔,且多個控流內澆道的比例上下一致、截流面積大小相同;在長期的實際應用中發現,由于這種模具在鐵液充型時是先使鐵液將下型充滿,然后才逐漸向上漫至充滿上型,然而,模具中型腔靜壓頭大的下型往往會造成鐵液流動速度較快,因此,在填充時會導致鐵液四散飛濺及沖刷型壁,從而極易造成鑄件夾渣、砂孔,同時還易卷氣使鐵液產生氧化形成冷隔、皺皮、結疤等鑄造缺陷,這不但降低了產品的質量及成品率,而且也相應的增加了生產方的成本。
[0005]
【發明內容】
[0006]為了克服【背景技術】中的不足,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能夠減少汽車制動鉗支架鑄造缺陷的模具,所述的模具不但能夠達到快速澆注,低速充型的目的,而且還能夠有效的避免鑄件夾渣、砂孔、冷隔等缺陷的產生。
[0007]為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0008]一種能夠減少汽車制動鉗支架鑄造缺陷的模具,所述的模具包含模具本體,該模具本體自上而下設有三個控流內澆道,且三個控流內澆道中的上控流內澆道與中控流內澆道通過上型冒口連通,中控流內澆道與下控流內澆道通過中型冒口連通,下控流內澆道下方連通有下型冒口 ;所述的上控流內澆道、中控流內澆道和下控流內澆道的截面積之比為3:2:10
[0009]所述的能夠減少汽車制動鉗支架鑄造缺陷的模具,所述的中控流內澆道的上端與上型冒口連接,且中控流內澆道的上端與上型冒口連接時有R過度;所述的下控流內澆道的上端與中型冒口連接,且下控流內澆道的上端與中型冒口連接時有R過度。
[0010]所述的能夠減少汽車制動鉗支架鑄造缺陷的模具,所述的中控流內澆道與上控流內澆道和下控流內澆道的中軸線均不重合。
[0011]由于采用如上所述的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2]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能夠減少汽車制動鉗支架鑄造缺陷的模具采用將三個控流內澆道的截面積設為3: 2:1,從而利用力和力的相互作用,使相應冒口內聚集的鐵液能夠有效消除重力產生的壓頭力,進而利用力的相互作用使鐵液在上一級冒口內聚集形成減壓池,然后再由上一級冒口向下流傳鐵液,最終形成階梯式傳送的分離液面減壓頭澆注工藝系統;所述的模具不但能夠將高壓頭分解消除,使鐵液低壓平穩的對全部鑄件型腔進行充型,而且還能夠在不改變澆注時間的情況下有效解決鑄件夾渣、砂孔及冷隔等缺陷的產生;所述的模具不但解決了鑄件的夾渣、砂孔和冷隔的缺陷,而且還拓寬了工藝系統的適應性,以及提高了鑄件的質量和成品率,相應的降低了充型過程中的控制難度和生產的成本。
[0013]【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4]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5]圖中:1、上控流內澆道;2、上型冒口 ;3、中控流內澆道;4、中型冒口 ;5、下控流內澆道;6、下型冒口、。
[0016]【具體實施方式】
[0017]通過下面的實施例可以更詳細的解釋本發明,公開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旨在保護本實用新型范圍內的一切變化和改進,本實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下面的實施例:
[0018]結合附圖1所述的能夠減少汽車制動鉗支架鑄造缺陷的模具,所述的模具包含模具本體,該模具本體自上而下設有三個控流內澆道,且三個控流內澆道中的上控流內澆道I與中控流內澆道3通過上型冒口 2連通,中控流內澆道3與下控流內澆道5通過中型冒口4連通,下控流內澆道5下方連通有下型冒口 6 ;所述的上控流內澆道1、中控流內澆道3和下控流內澆道5的截面積之比為3:2:1,即上控流內澆道I的截面積為3的話,則中控流內澆道3的截面積為2,下控流內澆道5的截面積為1,這樣的設置能夠在鐵液充型期間,使鐵液在經過上控流內澆道I流入上型冒口 2后,能夠因為中控流內澆道3的截面積變小而在上型冒口 2內聚集形成上型減壓池;在上型減壓池形成期間,鐵液的2/3會由上型冒口 2經中控流內澆道3流入中型冒口 4,而剩余1/3的鐵液則開始充型上型鑄件型腔;
[0019]同樣,當流入中型冒口 4的鐵液在中型冒口 4內因為下控流內澆道5的截面積變小而聚集形成中型減壓池的期間,流入中型冒口 4的鐵液的1/2會經下控流內澆道5流入下型冒口 6,即鐵液總量的1/3經下控流內澆道5流入下型冒口 6,而剩余鐵液總量的1/3則開始充型中型鑄件型腔;最后,流入下型冒口 6的鐵液在下型冒口 6內聚集形成下型減壓池并至鐵液充型下型鑄件型腔,當上中下三型鑄件型腔全部充型完畢即所述的模具操作結束;此外,所述的中控流內澆道3的上端與上型冒口 2連接,且中控流內澆道3的上端與上型冒口 2連接時有R過度;所述的下控流內澆道5的上端與中型冒口 4連接,且下控流內澆道5的上端與中型冒口4連接時有R過度;同時,還能夠將中控流內澆道3的中軸線設為與上控流內澆道I和下控流內澆道5的中軸線均不重合的狀態,從而使鐵液在向下流動時能夠因流動的軸線不重合而達到在相應冒口內更易聚集的目的。
[0020]所述的模具采用階梯式的鐵液傳送將高壓頭分解消除,從而形成了鐵液低壓頭平穩澆注,這不但滿足了快速澆注,低速充型的要求,而且也解決了鑄件的夾渣、砂孔、冷隔缺陷的產生,相應的提高了鑄件的成品率,降低了生產成本。
[0021]本實用新型未詳述部分為現有技術,故本實用新型未對其進行詳述。
【權利要求】
1.一種能夠減少汽車制動鉗支架鑄造缺陷的模具,其特征是:所述的模具包含模具本體,該模具本體自上而下設有三個控流內澆道,且三個控流內澆道中的上控流內澆道(I)與中控流內澆道⑶通過上型冒口⑵連通,中控流內澆道⑶與下控流內澆道(5)通過中型冒口(4)連通,下控流內澆道(5)下方連通有下型冒口 (6);所述的上控流內澆道(I)、中控流內澆道⑶和下控流內澆道(5)的截面積之比為3:2:1。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能夠減少汽車制動鉗支架鑄造缺陷的模具,其特征是:所述的中控流內澆道⑶的上端口與上型冒口⑵連接,且中控流內澆道⑶的上端與上型冒口(2)連接時有R過度;所述的下控流內澆道(5)的上端口與中型冒口(4)連接,且下控流內澆道(5)的上端與中型冒口(4)連接時有R過度。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能夠減少汽車制動鉗支架鑄造缺陷的模具,其特征是:所述的中控流內澆道(3)與上控流內澆道(I)和下控流內澆道(5)的中軸線均不重合。
【文檔編號】B22C9/08GK203778692SQ201420118345
【公開日】2014年8月20日 申請日期:2014年3月17日 優先權日:2014年3月17日
【發明者】王新樂, 王永澇, 任現偉, 張雷庭, 倪忠恒 申請人:洛陽古城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