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煉鋼澆注氬氣保護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煉鋼澆注氬氣保護裝置,包括澆注模具體,澆注模具體的澆注口處設有氬氣進氣管以及與氬氣進氣管相通的氬氣出氣管,氬氣出氣管的數量為6~10個,且均勻布置在澆注模具體的澆注口處,氬氣進氣管的直徑為3~6厘米,氬氣出氣管的直徑為1~2厘米,氬氣出氣管伸進澆注口的長度為2~3厘米。該保護裝置能夠有效防止了澆注口內的鋼水發送二次氧化。
【專利說明】一種煉鋼澆注氬氣保護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煉鋼澆注用裝置,尤其是一種煉鋼澆注防氧化用氬氣保護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在進行煉鋼澆注時,由于澆注的鋼水與空氣地直接接觸,會引起澆注的鋼水二次氧化,從而導致煉鋼的質量下降。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澆注的鋼水與空氣地直接接觸引起澆注的鋼水二次氧化的問題。
[0004]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煉鋼澆注氬氣保護裝置,包括澆注模具體,澆注模具體的澆注口處設有氬氣進氣管以及與氬氣進氣管相通的氬氣出氣管,氬氣出氣管的數量為6~10個,且均勻布置在澆注模具體的澆注口處,氬氣進氣管的直徑為3飛厘米,氬氣出氣管的直徑為1~2厘米,氬氣出氣管伸進澆注口的長度為2~3厘米。
[0005]采用氬氣出氣管均勻布置在澆注口處,使澆注口內的鋼水由于氬氣與空氣隔開,有效防止了澆注口內的 鋼水發生二次氧化;將氬氣進氣管的直徑設置為3飛厘米,將氬氣出氣管的直徑設置為廣2厘米,完全能夠滿足氬氣的進氣和出氣要求;將氬氣出氣管伸進澆注口的長度設置為2~3厘米,能夠防止鋼水澆注時碰觸到氬氣出氣管,使氬氣出氣管損壞或堵塞。
[0006]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氬氣出氣管均勻布置在澆注口處,使澆注口內的鋼水由于氬氣與空氣隔開,有效防止了澆注口內的鋼水發生二次氧化。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7]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08]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煉鋼澆注氬氣保護裝置包括澆注模具體1,在澆注模具體I的燒注口處設有IS氣進氣管2以及與IS氣進氣管2相通的IS氣出氣管3, IS氣出氣管3的數量為6~10個,優選為8個,且均勻布置在澆注模具體I的澆注口處,氬氣進氣管2的直徑設置為3飛厘米,優選為4厘米,氬氣出氣管3的直徑為f 2厘米,優選為2厘米,氬氣出氣管3伸進澆注口的長度為2~3厘米,優選為3厘米。
[0009]本煉鋼澆注氬氣保護裝置在工作時,首先將氬氣進氣管2與氬氣源相連,在進行鋼水澆注時,打開氬氣源的開關,通入氬氣,氬氣經過氬氣進氣管2從8個氬氣出氣管3處噴出,由于氬氣的分子量大于空氣的平均分子量,所以氬氣將下沉并覆蓋在澆注口內的鋼水上方,隔開了鋼水與空氣的接觸,從而有效防止了澆注的鋼水出現二次氧化現象,鋼水在 澆注完成后,關閉氬氣源的開關。
【權利要求】
1.一種煉鋼澆注氬氣保護裝置,包括澆注模具體(1),其特征在于:所述澆注模具體(O的澆注口處設有氬氣進氣管(2)以及與氬氣進氣管(2)相通的氬氣出氣管(3),所述氬氣出氣管(3)的數量為6?10個,且均勻布置在澆注模具體(I)的澆注口處,所述氬氣進氣管(2)的直徑為3飛厘米,所述氬氣出氣管(3)的直徑為廣2厘米,所述氬氣出氣管(3)伸進澆注口的長度為2?3厘米。
【文檔編號】C21C7/072GK203807511SQ201420232750
【公開日】2014年9月3日 申請日期:2014年5月8日 優先權日:2014年5月8日
【發明者】朱小坤, 吳建忠, 程興磊 申請人:江蘇天工工具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