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機械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磨床工作臺。
背景技術:
磨床是加工中心常見的設備之一,包括將工件固定的工作臺以及對工件進行磨削的刀具,立式磨床通常采用轉盤,轉盤上設置電磁吸盤將工件固定,工作時電機通過傳動機構和減速器帶動轉盤轉動,在轉盤與基座之間采用平面滾子軸承進行軸向固定,然而在轉盤長期回轉后,軸承磨損嚴重,同時滾子容易跑偏,發生滾子移位現象,不僅工作臺的加工精度得不到保障,同時,存在安全隱患,設備也容易損壞。為了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人們進行了長期的探索,提出了各式各樣的解決方案。
例如,中國專利文獻公開了一種改良的立式磨床用工作臺結構[申請號:200810021912.1],包括接盤、電磁吸盤、帶輪,所述接盤上安裝有電磁吸盤,所述接盤安裝于接環,所述接環通過支承安裝于床身,接環的外部套裝有帶輪,所述接盤的中央底部通過支承安裝于床身,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環與所述床身之間的支承為閉式靜壓導軌支承;所述接盤的中央底部與床身之間的支承為徑向靜壓軸承支承。
上述的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改進了現有技術的部分問題,但是,該方案還至少存在以下缺陷:設計不合理,設備長時間工作后,軸承磨損嚴重同時滾子容易移位的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設計更合理,工作更穩定的磨床工作臺。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了下列技術方案:本磨床工作臺包括底座和設置在底座上的回轉臺,所述的回轉臺與能夠驅動回轉臺轉動的驅動機構相連,所述的驅動機構包括驅動電機,所述的底座和回轉臺之間設有固定在底座底部的皮帶輪,所述的皮帶輪通過傳動帶與皮帶輪相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轉臺和底座之間設有能夠使回轉臺工作面始終與底面平行的水平保持機構,在回轉臺和底座之間還設有能夠使回轉臺旋轉中心在旋轉過程中保持不變的防偏移機構。
在上述的磨床工作臺中,所述的水平保持機構包括設置在回轉臺與底座之間的水平保持軸承8,所述的水平保持軸承8與回轉臺同軸心設置,所述的水平保持軸承8包括上圈和下圈,所述的上圈和下圈之間設有保持架,在保持架上設有若干與上圈和下圈滑動連接的滾體,所述的上圈與回轉臺相連,所述的下圈與底座相連。
在上述的磨床工作臺中,所述的上圈通過皮帶輪與回轉臺相連,所述的上圈固定在皮帶輪底部的第一環形槽內,所述的下圈固定底座的第二環形槽內。
在上述的磨床工作臺中,所述的防偏移機構包括設置在回轉臺與底座之間若干繞回轉臺旋轉中心周向均勻分布的防偏心滾動體,所述的防偏心滾動體位于水平保持軸承8的一側且與其滑動連接。
在上述的磨床工作臺中,所述的防偏心滾動體包括防偏心軸承,所述的防偏心軸承旋轉中心軸線與回轉臺旋轉中心軸線互相平行,所述的防偏心軸承的內圈和回轉臺相連,外圈外壁抵靠在保持架環形側壁或下圈環形側壁上且與其滑動連接。
在上述的磨床工作臺中,所述的防偏心軸承通過皮帶輪和回轉臺相連,所述的防偏心軸承位于水平保持軸承8內側且安裝在皮帶輪底部的防偏心軸承安裝孔內,所述的外圈部分穿過側槽使外圈外壁能夠抵靠在抵靠在保持架內圈環形側壁上。
在上述的磨床工作臺中,所述的下圈外壁抵靠在底座的環形凸臺上,所述的上圈內壁抵靠在皮帶輪的環形臺階上。
在上述的磨床工作臺中,所述的底座上設有中心軸,所述的中心軸穿設皮帶輪的中心孔,在皮帶輪和中心軸之間設有旋轉軸承,在中心軸上端螺接有防止旋轉軸承脫離的固定螺母,所述的中心軸外圍部上設有環狀支撐體,所述的環狀支撐體設置在底座的內臺階上。
在上述的磨床工作臺中,所述的中心軸下方設有電滑環,所述的電滑環內穿設有電滑環固定軸,所述的電滑環固定軸向上延伸穿設中心軸與回轉臺相連。
在上述的磨床工作臺中,所述的皮帶輪上端設有上臺階,所述的回轉臺下端設有能夠與上臺階配合的下臺階
與現有的技術相比,本磨床工作臺的優點在于:1、設計更合理,通過防偏移機構防止工作時保持架發生偏移,運行更穩定。2、通過設置電滑環,接觸性好,防止工作中斷電,增加安全性。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提供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提供的結構剖面圖。
圖3是圖2中A-A的剖面圖。
圖4是圖2中B部的放大圖。
圖中,底座1、回轉臺2、驅動機構3、驅動電機3a、皮帶輪4、傳動帶5、水平保持機構6、防偏移機構7、水平保持軸承8、上圈9、下圈10、保持架11、滾體12、第一環形槽13、第二環形槽14、防偏心滾動體15、防偏心軸承16、內圈17、外圈18、防偏心軸承安裝孔19、側槽20、環形凸臺21、環形臺階22、中心軸23、旋轉軸承24、固定螺母25、環狀支撐體26、內臺階27、電滑環28、電滑環固定軸29、上臺階30、下臺階31。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如圖1-4所示,本磨床工作臺包括底座1和設置在底座1上的回轉臺2,回轉臺2與能夠驅動回轉臺2轉動的驅動機構3相連,驅動機構3包括驅動電機3a,底座1和回轉臺2之間設有固定在底座1底部的皮帶輪4,皮帶輪4通過傳動帶5與皮帶輪4相連,其特征在于,回轉臺2和底座1之間設有能夠使回轉臺2工作面始終與底面平行的水平保持機構6,在回轉臺2和底座1之間還設有能夠使回轉臺2旋轉中心在旋轉過程中保持不變的防偏移機構7。通過驅動電機3a帶動皮帶輪4轉動使回轉臺2做周向轉動運動,為了使回轉臺2能夠在工作時能夠不長期穩定轉動,因此在回轉臺2和底座1之間設置能夠使回轉臺2工作面始終與底面平行的水平保持機構6,同時在水平保持機構6的側部設置防偏移機構7使回轉臺2在旋轉過程中水平保持機構6始終能夠對回轉臺2進行支撐。
具體的,水平保持機構6包括設置在回轉臺2與底座1之間的水平保持軸承8,水平保持軸承8與回轉臺2同軸心設置,水平保持軸承8包括上圈9和下圈10,上圈9和下圈10之間設有保持架11,在保持架11上設有若干與上圈9和下圈10滑動連接的滾體12,上圈9與回轉臺2相連,下圈10與底座1相連,下圈10外壁抵靠在底座1的環形凸臺21上,上圈9內壁抵靠在皮帶輪4的環形臺階22上。
優化方案,上圈9通過皮帶輪4與回轉臺2相連,上圈9固定在皮帶輪4底部的第一環形槽13內,下圈10固定底座1的第二環形槽14內。皮帶輪4壓于上圈9的上表面,水平保持軸承8能夠對皮帶輪4進行支撐,當驅動電機工作后,滾體12能夠使皮帶輪4與底座之間進行順暢滑動,通過保持架11對滾體12的運動路徑進行定位,同時,第二環形槽14的外側設有擋環,能夠有效對灰塵雜質進行阻擋。
進一步的,為了防止轉動期間保持架發生移位,在回轉臺2和底座1之間還設有防偏移機構7。該防偏移機構7包括設置在回轉臺2與底座1之間若干繞回轉臺2旋轉中心周向均勻分布的防偏心滾動體15,防偏心滾動體15位于水平保持軸承8的一側且與其滑動連接。
該防偏心滾動體15包括防偏心軸承16,防偏心軸承16旋轉中心軸線與回轉臺2旋轉中心軸線互相平行,防偏心軸承16的內圈17和回轉臺2相連,防偏心軸承16的外圈18外壁抵靠在保持架11環形側壁或下圈10環形側壁上且與其滑動連接。
優化方案,防偏心軸承16通過皮帶輪4和回轉臺2相連,防偏心軸承16位于水平保持軸承8內側且安裝在皮帶輪4底部的防偏心軸承安裝孔19內,外圈18部分穿過側槽20使外圈18外壁能夠抵靠在抵靠在保持架11內圈環形側壁上。通過防偏心軸承16的外圈18對水平保持軸承8保持架的內圈進行支撐,使保持架11在水平平面內不會發生偏移,從而保證轉動的穩定性。
此外,底座1上設有中心軸23,中心軸23穿設皮帶輪4的中心孔,皮帶輪4的的轉動軸線與中心軸的轉動軸線重合,在皮帶輪4和中心軸23之間設有旋轉軸承24,使皮帶輪4能夠順暢繞中心軸進行旋轉,在中心軸23上端螺接有防止旋轉軸承24脫離的固定螺母25,中心軸23外圍部上設有環狀支撐體26,環狀支撐體26設置在底座1的內臺階27上。
同時,在中心軸23下方設有電滑環28,電滑環28內穿設有電滑環固定軸29,電滑環固定軸29向上延伸穿設中心軸23與回轉臺2相連,回轉臺2上設有電磁吸盤,電滑環固定軸29內設有通道,電磁吸盤通過電滑環28進行電流通斷,控制準確,不會發生斷電現象,對操作員造成誤傷。
另外,在皮帶輪4上端設有上臺階30,回轉臺2下端設有能夠與上臺階30配合的下臺階31,回轉臺2更加穩定的放置在皮帶輪4上方。
在本發明中,通過驅動電機3a帶動皮帶輪4轉動,通過設置水平保持機構6使回轉臺2的工作面在轉動過程中始終處于水平狀態,同時通過防偏移機構7對水平保持機構6進行支撐,防止水平保持機構6發生移位。
本裝置的具體工作過程如下:驅動電機3a通過傳動帶5帶動皮帶輪4轉動,通過水平保持機構6對回轉臺進行支撐,當回轉臺2轉動時,在皮帶輪4上設有防偏心軸承16,防偏心軸承16的外圈18部分穿過側槽20并與保持架11的內壁相互抵靠,在保持架平面內對保持架進行穩定定位,防止保持架發生偏移,從而使水平保持機構6對回轉臺能進行穩定支撐。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發明精神作舉例說明。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采用類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會偏離本發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范圍。
盡管本文較多地使用了底座1、回轉臺2、驅動機構3、驅動電機3a、皮帶輪4、傳動帶5、水平保持機構6、防偏移機構7、水平保持軸承8、上圈9、下圈10、保持架11、滾體12、第一環形槽13、第二環形槽14、防偏心滾動體15、防偏心軸承16、內圈17、外圈18、防偏心軸承安裝孔19、側槽20、環形凸臺21、環形臺階22、中心軸23、旋轉軸承24、固定螺母25、環狀支撐體26、內臺階27、電滑環28、電滑環固定軸29、上臺階30、下臺階31等術語,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術語的可能性。使用這些術語僅僅是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釋本發明的本質;把它們解釋成任何一種附加的限制都是與本發明精神相違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