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噴涂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單工位打磨室。
背景技術:
現在許多汽車部件在噴涂前需要對工件進行打磨,去除表面缺陷,這道工序在工作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粉塵,因此一般企業會建立專門的半封閉式打磨室,在打磨室中需要建立一套排風除塵系統,有時候打磨很少的工件也要打開系統工作,現在打磨室一般有50-150m2,需要使用大型的進風以及吸風系統,設施功率大,成本高,而且效率不高。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單工位打磨室,一個人操作間,排風除塵系統小型化,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單工位打磨室,其特征在于:包括打磨室本體、皮帶運輸機,所述打磨室本體為方形結構,打磨室本體前端設有進出門,后端封閉,打磨室本體左側面與右側面上方設有方管,方管上設有向下的出氣口,打磨室本體上方設有雙層室頂,所述雙層室頂之間形成的氣道與方管連通,雙層室頂下方設有10-30根塑料冷卻管,雙層室頂上方設有空氣循環系統,所述空氣循環系統與雙層室頂通過送氣管連通,所述皮帶運輸機橫穿打磨室本體的左側面與右側面,皮帶運輸機后端緊貼打磨室本體后端,皮帶運輸機上設有夾具,打磨室本體下平面為格柵板,格柵板下方設有排氣道,所述排氣道連通空氣循環系統,排氣道下方設有半圓形水箱。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改進,所述送氣管內設有過濾網。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改進,所述塑料冷卻管的管口為扁頭形狀。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改進,所述雙層室頂上方設有壓力表。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改進,所述皮帶輸送機上方設有防爆燈。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發明所述的一種單工位打磨室,一個人操作,排風除塵系統小型化,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原理示意圖。
附圖標記列表:
1、打磨室本體,2、皮帶運輸機,3、打磨室本體前端,4、進出門,5、方管,6、出氣口,7、雙層室頂,8、塑料冷卻管,9、空氣循環系統,10、送氣管,11、打磨室本體后端,12、夾具,13、格柵板,14、排氣道,15、水箱,16、過濾網,17、塑料冷卻管的管口,18、壓力表,19、防爆燈。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闡明本發明,應理解下述具體實施方式僅用于說明本發明而不用于限制本發明的范圍。需要說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詞語“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圖中的方向,詞語“內”和“外”分別指的是朝向或遠離特定部件幾何中心的方向。
如圖所示,本發明所述的一種單工位打磨室,包括打磨室本體1、皮帶運輸機2,所述打磨室本體為方形結構,打磨室本體前端3設有進出門4,后端11封閉,打磨室本體1左側面與右側面上方設有方管5,方管5上設有向下的出氣口6,打磨室本體上方設有雙層室頂7,所述雙層室頂7之間形成的氣道與方管5連通,雙層室頂7下方設有10-30根塑料冷卻管8,雙層室頂7上方設有空氣循環系統9,所述空氣循環系統9與雙層室頂7通過送氣管10連通,所述皮帶運輸機2橫穿打磨室本體1的左側面與右側面,皮帶運輸機2后端緊貼打磨室本體后端11,皮帶運輸機2上設有夾具12,打磨室本體下平面為格柵板13,格柵板下方設有排氣道14,所述排氣道14連通空氣循環系統9,排氣道下方設有半圓形水箱15。
本發明所述的一種單工位打磨室,打磨室本體1只有3-6m2,工件設置在夾具12上,皮帶運輸機2分段移動,操作者對產品進行擦洗,擦洗結束后控制臺控制皮帶運輸機2前進,繼續下一個工位的操作,皮帶運輸機2后端緊貼打磨室本體后端11,皮帶運輸機2占據一半的地方,另一半是操作者工作的地方,本發明所述打磨室本體1的左側面與右側面為風幕,灰塵被限制在打磨室內,顆粒落入水箱,廢氣最終從排氣道14流出,不會影響外部環境,廢氣處理更加方便快捷,雙層室頂7下方設有10-30根塑料冷卻管8,便于將空氣循環系統9輸送的新鮮空氣往下吹,將灰塵與廢氣往下壓,塑料冷卻管8可以隨時調整角度與方向,便于操作,左右的風幕方向也是往下吹風,確保灰塵與廢氣落入格柵板13下方,格柵板13下方的半圓形水箱15便于將灰塵顆粒集中,統一清理,本發明將擦洗室的空間縮小,減少空調設備的面積與成本,但是工作效率沒有降低,一個人操作,排風除塵系統小型化,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本發明在所述送氣管內設有過濾網16,確保輸入的空氣無雜質,保證操作者的呼吸正常,由于打磨室內部與外部的空氣無法正常流通,為了確保打磨室內氣壓正常,本發明在雙層室頂7上方設有壓力表18,確保操作者能夠正常工作。
本發明將所述塑料冷卻管的管口17設置為扁頭形狀,風量大,壓力足。
本發明在所述皮帶輸送機上方設有防爆燈19,使用安全,能夠更清晰的看清工件,提高工作效率。
本發明方案所公開的技術手段不僅限于上述實施方式所公開的技術手段,還包括由以上技術特征任意組合所組成的技術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