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防護方法,尤其是一種零件非噴涂內徑面的防護方法。
背景技術:
多種零部件的內徑面需要進行熱噴涂處理以賦予表面新的特性,零件內徑面通常是局部噴涂,噴涂過程中需要對內徑面的非噴涂部位進行防護,避免污染非噴涂部位。內徑面的非噴涂部位往往采用專用工裝或專用防護膠帶進行防護,專用工裝通常采用金屬材料制備而成,防護膠帶通常為纖維布膠帶。采用上述方法對內徑面的非噴涂部位進行防護往往產生以下問題:
1.專用工裝通用性較差,每種零件均需要根據其內徑面的非噴涂部位進行工裝準備,加工成本較高。同時,在噴涂過程中,由于內腔散熱條件差,工裝容易發生熱變形,導致工裝使用壽命降低;
2.防護膠帶需要手工粘貼于內徑面的非噴涂部位,所需工時較長。對于“細長”結構的零件內腔,可操作性較差。噴涂過程中,內腔較差的散熱條件通常導致膠帶失效。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噴涂零件非噴涂內徑面的防護方法,此防護方法滿足以下幾點:
1)防護工裝便于準備,通用性好,加工成本低;
2)內腔較差的散熱條件不會導致工裝使用壽命降低與失效;
3)防護工裝安裝與拆卸方便、快捷,有效提高生產效率。
本發明的技術解方案為,一種噴涂零件非噴涂內徑面防護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設計并加工防護工裝:根據需防護零件內徑面的非噴涂部位設計并且加工防護工裝,所述的防護工裝采用厚度為0.3-0.5mm鋼鐵板材制成,將板材加工成方形,長度尺寸與零件內徑面的非噴涂部位軸向長度相同,寬度尺寸為內徑面徑向周長的1.1倍以上;
(2)安裝:將板材沿寬度方向卷曲成筒形,放置于零件內腔,板材的圓筒形兩端與內徑面非噴涂部位的邊界對齊,利用板材的彈性回復作用使板材與內徑面貼緊;
(3)噴涂:對零件進行噴涂處理;
(4)拆卸:噴涂結束后,將防護工裝取出。
本發明選用厚度為0.3-0.5mm鋼鐵板材制成防護工裝對零件內徑面的非噴涂部位進行防護,方形防護工裝便于加工、加工效率高、耗用成本低。防護工裝通用性好,一件防護工裝可用于尺寸相近的多種零件防護。由于結構簡單,噴涂后,防護工裝的熱變形容易修正,使用壽命較長。此外,防護工裝安裝與拆卸方便、快捷,能有效提高噴涂生產效率。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噴涂零件非噴涂內徑面防護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設計并加工防護工裝:根據需防護零件內徑面的非噴涂部位設計并且加工防護工裝,所述的防護工裝采用厚度為0.3-0.5mm鋼鐵板材制成,將板材加工成方形,長度尺寸與零件內徑面的非噴涂部位軸向長度相同,寬度尺寸為內徑面徑向周長的1.1倍以上;
(2)安裝:將板材沿寬度方向卷曲成筒形,放置于零件內腔,板材的圓筒形兩端與內徑面非噴涂部位的邊界對齊,利用板材的彈性回復作用使板材與內徑面貼緊;
(3)噴涂:對零件進行噴涂處理;
(4)拆卸:噴涂結束后,將防護工裝取出。
實施例
某零件為通孔結構,內徑面尺寸為φ50×100。內徑面上端緣φ50×20需噴涂聚苯脂鋁硅涂層,其余內徑面不需要噴涂。要求內徑面的非噴涂部位無污染與損傷。其具體的實施方法如下:
(1)設計并加工防護工裝:防護工裝材料選用45#鋼板材,厚度為0.3mm。采用裁剪的加工方式,將板材加工成方形,長度尺寸80,寬度尺寸190;
(2)安裝:將板材沿寬度方向卷曲成筒形,放置于零件內腔,板材的圓筒形兩端與內徑面非噴涂部位的邊界對齊,利用板材的彈性回復作用使板材與內徑面貼緊;
(3)噴涂:對零件進行噴涂聚苯脂鋁硅涂層;
(4)拆卸:噴涂結束后,將防護工裝取出。
最終結果:內徑面的非噴涂部位防護效果良好,無污染與損傷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