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冶金材料技術,具體說,涉及一種稀土處理的耐腐蝕性耐候鋼及其生產方法。
背景技術:
:耐候鋼(SPA-H)主要用于制造集裝箱、鐵道車輛、石油井架、海港建筑、采油平臺及化工石油設備中含硫化氫腐蝕介質的容器等結構件。集裝箱制造業對鋼材的耐大氣腐蝕性要求嚴格,其消耗量最大的集裝箱用板屬于高附加值品種,而且價格相對較穩定。隨著全球貿易量的增長,近幾年我國集裝箱用鋼需求也將保持較高速度的增長。這就要求鋼板具有良好的耐蝕、耐銹性能,以便使構件抗腐蝕延壽、減薄降耗、省工節能。技術實現要素:本發明所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稀土處理的耐腐蝕性耐候鋼及其生產方法,使該鋼板具有優良的耐腐蝕性,提高了產品的使用壽命。技術方案如下:一種稀土處理的耐腐蝕性耐候鋼,化學成分按照質量百分百計,包括:C:0.03~0.08%,Si:0.25~0.45,Mn:0.25~0.60%,P≤0.15%,S≤0.035%,Cu:0.25~0.55%,Cr:0.30~1.25%,Ni≤0.65%,N≤0.004%,O≤0.003%,Ce:0.0015~0.020%,其余為鐵和其他不可避免的雜質。進一步:C為0.06%,Si為0.30%,Mn為0.47%,P為0.08%,S為0.007%,Cr為0.32%,Cu為0.31%,Ni為0.20%,O為0.0017%,N為0.0032%,Ce為0.0021%。進一步:C為0.06%,Si為0.32%,Mn為0.49%,P為0.07%,S為0.006%,Cr為0.33%,Cu為0.33%,Ni為0.22%,O為0.0018%,N為0.0031%,Ce為0.0026%。一種稀土處理的耐腐蝕性耐候鋼的生產方法,包括:連鑄坯加熱;采用輥底式加熱爐加熱,加熱溫度為920~1160℃,加熱時間為0.5h~1h;連鑄坯化學成分,按照質量百分百計,包括:C:0.03~0.08%,Si:0.25~0.45,Mn:0.25~0.60%,P≤0.15%,S≤0.035%,Cu:0.25~0.55%,Cr:0.30~1.25%,Ni≤0.65%,N≤0.004%,O≤0.003%,Ce:0.0015~0.020%,其余為鐵和其他不可避免的雜質;軋制和卷取;采用7機架熱連軋,熱軋開軋溫度1010~1130℃,前2道次壓下率分別為30~55%,終軋溫度890~920℃,卷取溫度620~670℃;鋼帶厚度≤7mm。優選的:還包括冶煉及連鑄的步驟,鐵水進行脫硫預處理,采用頂底復吹轉爐脫碳、脫磷,進行LF爐外精煉,連鑄,得到的連鑄坯為加稀土的連鑄坯。優選的:連鑄坯加熱至1150℃出爐,除鱗后進行軋制,開軋溫度1060℃,前2道次壓下率分別為45%、48%,終軋溫度910℃,卷取溫度645℃,鋼帶厚度3.5mm。優選的:連鑄坯加熱至1155℃出爐,除鱗后進行軋制,開軋溫度1050℃,前2道次壓下率分別為47%、49%,終軋溫度920℃,卷取溫度650℃,鋼帶厚度3.0mm。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技術效果包括:1、與現有技術相比,鋼中銅、鉻、鎳較低,且O、N含量較低。2、鋼板具有優良的耐腐蝕性,提高了產品的使用壽命。鋼帶厚度≤7mm時,大氣環境暴露試驗:腐蝕量≤0.04mm/年;鹽霧腐蝕試驗:腐蝕量≤0.5mm/年。附圖說明圖1為本發明中實施例1鋼帶的顯微組織圖。具體實施方式現在將參考附圖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實施方式。然而,示例實施方式能夠以多種形式實施,且不應被理解為限于在此闡述的實施方式;相反,提供這些實施方式使得本發明更全面和完整,并將示例實施方式的構思全面地傳達給本領域的技術人員。稀土處理的耐腐蝕性耐候鋼的生產方法,包括如下步驟:步驟1:冶煉及連鑄;鐵水進行脫硫預處理,采用頂底復吹轉爐脫碳、脫磷,進行LF爐外精煉,連鑄,得到的連鑄坯為加稀土的連鑄坯;步驟2:連鑄坯加熱;采用輥底式加熱爐加熱,加熱溫度為920~1160℃,加熱時間為0.5h~1h。連鑄坯化學成分,按照質量百分百計,包括:C:0.03~0.08%,Si:0.25~0.45,Mn:0.25~0.60%,P≤0.15%,S≤0.035%,Cu:0.25~0.55%,Cr:0.30~1.25%,Ni≤0.65%,N≤0.004%,O≤0.003%,RE(Ce):0.0015~0.020%,其余為鐵和其他不可避免的雜質。步驟3:軋制和卷取。本優選實施例中,采用7機架熱連軋,熱軋開軋溫度1010~1130℃,前2道次壓下率分別為30~55%,終軋溫度890~920℃,卷取溫度620~670℃;鋼帶厚度≤7mm。最終得到具有優良耐腐蝕性能的耐候鋼板。實施例1冶煉及連鑄:鐵水進行脫硫預處理,采用頂底復吹轉爐脫碳、脫磷,進行LF爐外精煉,連鑄。連鑄坯的化學成分如表1所示:表1連鑄坯化學成分單位:%CSiMnPSCrCuNiONRE0.060.300.470.080.0070.320.310.200.00170.00320.0021加熱及軋制:加熱至1150℃出爐,除鱗后進行軋制,開軋溫度1060℃,前2道次壓下率分別為45%、48%,終軋溫度910℃,卷取溫度645℃,鋼帶厚度3.5mm。成品鋼帶的檢測結果如下:表2鋼帶大氣環境腐蝕試驗結果表3鋼帶鹽霧腐蝕試驗結果實施例2冶煉及連鑄:鐵水進行脫硫預處理,采用頂底復吹轉爐脫碳、脫磷,進行LF爐外精煉,連鑄。連鑄坯的化學成分如下:表4連鑄坯化學成分單位:%CSiMnPSCrCuNiONRE0.060.320.490.070.0060.330.330.220.00180.00310.0026加熱及軋制:加熱至1155℃出爐,除鱗后進行軋制,開軋溫度1050℃,前2道次壓下率分別為47%、49%,終軋溫度920℃,卷取溫度650℃,鋼帶厚度3.0mm。表5鋼帶大氣環境腐蝕試驗結果表6鋼帶鹽霧腐蝕試驗結果本發明所用的術語是說明和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術語。由于本發明能夠以多種形式具體實施而不脫離發明的精神或實質,所以應當理解,上述實施例不限于任何前述的細節,而應在隨附權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圍內廣泛地解釋,因此落入權利要求或其等效范圍內的全部變化和改型都應為隨附權利要求所涵蓋。當前第1頁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