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鋼結構加工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鋼結構的表面加工方法。
背景技術:
在汽車、電車、飛機、公共汽車、船舶等交通工具類、橋梁、鐵板、鐵柱、導軌等鐵產品、曬臺、把手、手推車等家庭用品類、水龍頭等水循環產品、拖拉機、耕耘機等農耕機械產品的領域中都會大量使用鋼材,現有的鋼結構制作施工工藝 存在工序安排不合理、工序繁多,工藝參數選擇不合理,各工藝參數搭配不合理,且對操作者經驗要求較高,使得生產成本偏高、產品質量偏低、成品率不高。而且對于防腐蝕的效果很差。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鋼結構的表面加工方法,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鋼結構的表面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初步預處理,用輕質石油產品清洗待處理工件表面,然后依次的把待處理工件的表面涂滿酒精,靜放5-8分鐘,再把靜放之后的待處理工件放置在盛滿熱水的容器中,放置時間為1-3分鐘;
S2:砂子準備,選取10-20目的砂子作為處理用砂子,然后通過干燥設備把砂子進行干燥處理,然后把選取之后的砂子放入砂罐中;
S3:噴砂工序,利用高壓噴砂設備,進行送砂,操作者手持噴砂槍,對準待處理工件表面,噴砂原則先里后外,從一端到另一端依次噴砂,噴砂部位的砂子的厚度應該一致,且厚噴砂厚度為1-3厘米;
S4:去砂工序,利用高壓氣槍對準待處理工件表面,然后開始噴氣,使得砂子從待處理工件表面脫離;利用清潔刷子對于準待處理工件表面進行清潔,時間為10-30分鐘,徹底清除噴砂殘留的砂子和粉塵;
S5:打磨處理,查看待處理工件表面,如果有殘缺部位,那么就利用打磨裝置對于殘缺部位進行打磨處理,要全部除去金屬表面的氧化皮,使得工件表面為均一的灰色金屬面;
S6:防銹處理,將打磨好的工件表面噴涂有防銹層,噴涂厚度為1-3厘米,當噴涂之后,靜放2-3小時,在通過放大鏡仔細查看,如果有出現漏洞或者缺陷部位,再次進行噴涂,如此反復檢查3-5次;
S7:邊緣處理,當工件表面的邊緣處出現毛刺或者凸角的時候,通過氣割設備來對于邊緣進行切割處理,如果毛刺或者凸角為0.5-2.5mm的時候,應該利用砂輪進行打磨,打磨的軌跡應該順著邊緣進行;
S8:加熱處理,將S7中處理好的工件放置在干凈無灰層的加工板上,然后對于工件進行加熱處理,加熱時間為30-60分鐘,加熱溫度為120-200度;
S9:噴劑準備,將準備好的防腐溶液放置在容器中,并且對其進行攪拌,使得防腐溶液無明顯的色差,攪拌時間為15-30分鐘;
S10:噴涂處理,利用手持噴涂設備,對于加熱之后的工件表面進行噴涂,噴涂厚度為1-2mm;
S10:最終處理,利用帶有熱風的吹風機對于噴涂處理之后的工件進行吹干處理,并且自然冷卻。
優選的,所述噴劑準備中的防腐溶液包括以下質量配比:純堿1.5%-2%、磷酸三鈉0.5%-1%、丙酸鈉0.3%-1%、三聚磷酸鈉0.5%-0.7%,其余為水。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通過把噴砂處理、打磨處理、加熱處理、防腐溶液和噴灑處理結合在一起對于工件表面進行加工處理,這樣不僅可以使得經過處理的工件表面具有很強的防銹性和抗腐蝕性,而且防腐處理是在打磨或者切割之后在進行操作的,可以避免因為打磨或者切割對于整體防腐性的影響,在加熱之后在進行防腐的噴涂,可以使得防腐噴劑更好的作用在工件表面。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景l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實施例一
本發明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鋼結構的表面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初步預處理,用輕質石油產品清洗待處理工件表面,然后依次的把待處理工件的表面涂滿酒精,靜放5分鐘,再把靜放之后的待處理工件放置在盛滿熱水的容器中,放置時間為1分鐘;
S2:砂子準備,選取10目的砂子作為處理用砂子,然后通過干燥設備把砂子進行干燥處理,然后把選取之后的砂子放入砂罐中;
S3:噴砂工序,利用高壓噴砂設備,進行送砂,操作者手持噴砂槍,對準待處理工件表面,噴砂原則先里后外,從一端到另一端依次噴砂,噴砂部位的砂子的厚度應該一致,且厚噴砂厚度為1厘米;
S4:去砂工序,利用高壓氣槍對準待處理工件表面,然后開始噴氣,使得砂子從待處理工件表面脫離;利用清潔刷子對于準待處理工件表面進行清潔,時間為10分鐘,徹底清除噴砂殘留的砂子和粉塵;
S5:打磨處理,查看待處理工件表面,如果有殘缺部位,那么就利用打磨裝置對于殘缺部位進行打磨處理,要全部除去金屬表面的氧化皮,使得工件表面為均一的灰色金屬面;
S6:防銹處理,將打磨好的工件表面噴涂有防銹層,噴涂厚度為1厘米,當噴涂之后,靜放2小時,在通過放大鏡仔細查看,如果有出現漏洞或者缺陷部位,再次進行噴涂,如此反復檢查3次;
S7:邊緣處理,當工件表面的邊緣處出現毛刺或者凸角的時候,通過氣割設備來對于邊緣進行切割處理,如果毛刺或者凸角為0.5mm的時候,應該利用砂輪進行打磨,打磨的軌跡應該順著邊緣進行;
S8:加熱處理,將S7中處理好的工件放置在干凈無灰層的加工板上,然后對于工件進行加熱處理,加熱時間為30分鐘,加熱溫度為120度;
S9:噴劑準備,將準備好的防腐溶液放置在容器中,并且對其進行攪拌,使得防腐溶液無明顯的色差,攪拌時間為15分鐘;
S10:噴涂處理,利用手持噴涂設備,對于加熱之后的工件表面進行噴涂,噴涂厚度為1mm;
S10:最終處理,利用帶有熱風的吹風機對于噴涂處理之后的工件進行吹干處理,并且自然冷卻。
噴劑準備中的防腐溶液包括以下質量配比:純堿1.5%、磷酸三鈉0.5%、丙酸鈉0.3%、三聚磷酸鈉0.5%,其余為水。
實施例二
本發明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鋼結構的表面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初步預處理,用輕質石油產品清洗待處理工件表面,然后依次的把待處理工件的表面涂滿酒精,靜放7分鐘,再把靜放之后的待處理工件放置在盛滿熱水的容器中,放置時間為2分鐘;
S2:砂子準備,選取15目的砂子作為處理用砂子,然后通過干燥設備把砂子進行干燥處理,然后把選取之后的砂子放入砂罐中;
S3:噴砂工序,利用高壓噴砂設備,進行送砂,操作者手持噴砂槍,對準待處理工件表面,噴砂原則先里后外,從一端到另一端依次噴砂,噴砂部位的砂子的厚度應該一致,且厚噴砂厚度為2厘米;
S4:去砂工序,利用高壓氣槍對準待處理工件表面,然后開始噴氣,使得砂子從待處理工件表面脫離;利用清潔刷子對于準待處理工件表面進行清潔,時間為20分鐘,徹底清除噴砂殘留的砂子和粉塵;
S5:打磨處理,查看待處理工件表面,如果有殘缺部位,那么就利用打磨裝置對于殘缺部位進行打磨處理,要全部除去金屬表面的氧化皮,使得工件表面為均一的灰色金屬面;
S6:防銹處理,將打磨好的工件表面噴涂有防銹層,噴涂厚度為2厘米,當噴涂之后,靜放2.5小時,在通過放大鏡仔細查看,如果有出現漏洞或者缺陷部位,再次進行噴涂,如此反復檢查4次;
S7:邊緣處理,當工件表面的邊緣處出現毛刺或者凸角的時候,通過氣割設備來對于邊緣進行切割處理,如果毛刺或者凸角為1.5mm的時候,應該利用砂輪進行打磨,打磨的軌跡應該順著邊緣進行;
S8:加熱處理,將S7中處理好的工件放置在干凈無灰層的加工板上,然后對于工件進行加熱處理,加熱時間為45分鐘,加熱溫度為160度;
S9:噴劑準備,將準備好的防腐溶液放置在容器中,并且對其進行攪拌,使得防腐溶液無明顯的色差,攪拌時間為20分鐘;
S10:噴涂處理,利用手持噴涂設備,對于加熱之后的工件表面進行噴涂,噴涂厚度為1.5mm;
S10:最終處理,利用帶有熱風的吹風機對于噴涂處理之后的工件進行吹干處理,并且自然冷卻。
噴劑準備中的防腐溶液包括以下質量配比:純堿1.75%、磷酸三鈉0.65%、丙酸鈉0.63%、三聚磷酸鈉0.6%,其余為水。
實施例三
本發明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鋼結構的表面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初步預處理,用輕質石油產品清洗待處理工件表面,然后依次的把待處理工件的表面涂滿酒精,靜放8分鐘,再把靜放之后的待處理工件放置在盛滿熱水的容器中,放置時間為3分鐘;
S2:砂子準備,選取20目的砂子作為處理用砂子,然后通過干燥設備把砂子進行干燥處理,然后把選取之后的砂子放入砂罐中;
S3:噴砂工序,利用高壓噴砂設備,進行送砂,操作者手持噴砂槍,對準待處理工件表面,噴砂原則先里后外,從一端到另一端依次噴砂,噴砂部位的砂子的厚度應該一致,且厚噴砂厚度為3厘米;
S4:去砂工序,利用高壓氣槍對準待處理工件表面,然后開始噴氣,使得砂子從待處理工件表面脫離;利用清潔刷子對于準待處理工件表面進行清潔,時間為30分鐘,徹底清除噴砂殘留的砂子和粉塵;
S5:打磨處理,查看待處理工件表面,如果有殘缺部位,那么就利用打磨裝置對于殘缺部位進行打磨處理,要全部除去金屬表面的氧化皮,使得工件表面為均一的灰色金屬面;
S6:防銹處理,將打磨好的工件表面噴涂有防銹層,噴涂厚度為3厘米,當噴涂之后,靜放3小時,在通過放大鏡仔細查看,如果有出現漏洞或者缺陷部位,再次進行噴涂,如此反復檢查5次;
S7:邊緣處理,當工件表面的邊緣處出現毛刺或者凸角的時候,通過氣割設備來對于邊緣進行切割處理,如果毛刺或者凸角為2.5mm的時候,應該利用砂輪進行打磨,打磨的軌跡應該順著邊緣進行;
S8:加熱處理,將S7中處理好的工件放置在干凈無灰層的加工板上,然后對于工件進行加熱處理,加熱時間為60分鐘,加熱溫度為200度;
S9:噴劑準備,將準備好的防腐溶液放置在容器中,并且對其進行攪拌,使得防腐溶液無明顯的色差,攪拌時間為30分鐘;
S10:噴涂處理,利用手持噴涂設備,對于加熱之后的工件表面進行噴涂,噴涂厚度為2mm;
S10:最終處理,利用帶有熱風的吹風機對于噴涂處理之后的工件進行吹干處理,并且自然冷卻。
噴劑準備中的防腐溶液包括以下質量配比:純堿2%、磷酸三鈉1%、丙酸鈉1%、三聚磷酸鈉0.7%,其余為水。
通過以上三組實施例的比較發現都能夠對于工件表面進行很好的加工處理,通過把噴砂處理、打磨處理、加熱處理、防腐溶液和噴灑處理結合在一起對于工件表面進行加工處理,這樣不僅可以使得經過處理的工件表面具有很強的防銹性和抗腐蝕性,而且防腐處理是在打磨或者切割之后在進行操作的,可以避免因為打磨或者切割對于整體防腐性的影響,在加熱之后在進行防腐的噴涂,可以使得防腐噴劑更好的作用在工件表面。
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發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發明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