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煉鋼用耐火材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中間包。
背景技術:
中間包是短流程煉鋼中用到的一個耐火材料容器,首先接受從鋼包澆下來的鋼水,然后再由中間包水口分配到各個結晶器中去。中間包是煉鋼生產流程的中間環節,而且是由間歇操作轉向連續操作的銜接點。中間包作為冶金反應器是提高鋼產量和質量的重要一環。
隨著轉爐出鋼溫度提高,各種鋼包精煉技術的應用,以及中包連澆爐數和連澆時間的不斷提高,中包內襯受到的壓力不斷增大,工作環境變得更加惡劣,考慮到中包的作用(減壓、穩流、去夾雜、貯存和分流鋼水),必須對中包內襯進行優化設計。
傳統的中間包其設計比較復雜,擋渣墻拆裝比較麻煩,穩流效果也較差。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中間包,有效的克服了現有技術的缺陷。
本發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中間包,包括中間包殼體、中間包沖擊桶、擋渣墻,上述中間包殼體為頂部開口的殼體結構,上述中間包沖擊桶設置在中間包殼體內底壁上,并靠近中間包殼體側壁設置,上述擋渣墻豎直設置,且其兩端和底部分別嵌裝于中間包殼體的內壁和底壁上,上述擋渣墻與上述中間包殼體之間形成沖擊區,上述中間包沖擊桶位于上述沖擊區內,上述中間包殼體底壁上開設有多個貫穿其的中間包水口。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結構簡單,設計合理,整體性好,鋼水穩流效果較好,并具有較高的分流作用和抗渣侵蝕能力。
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發明還可以做如下改進。
進一步,上述中間包殼體一側側壁外凸形成梯形的外凸部,上述擋渣墻兩端分別嵌裝與上述外凸部的兩側內壁上,且上述擋渣墻與上述外凸部之間形成上述沖擊區。
采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結構簡單,設計合理,便于鋼水進入。
進一步,上述外凸部兩側內壁及中間包殼體底壁與擋渣墻對應的位置處分別開有安裝槽,上述擋渣墻兩端及底部分別嵌裝在對應的安裝槽內。
采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擋渣墻拆裝方便。
進一步,上述中間包殼體包括鋼殼和覆蓋在鋼殼內壁上的中間包永久襯澆注層以及覆蓋在中間包永久襯澆注層內壁上的中間包工作襯干式層,上述安裝槽開設在上述中間包工作襯干式層上與擋渣墻對應的位置處。
采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中間包殼體結構簡單,設計合理,耐高溫、耐腐蝕性較強。
進一步,上述擋渣墻為圓弧狀,且其圓弧面向上述中間包殼體的內部凸出。
采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設計合理,穩流效果較好。
進一步,上述擋渣墻的頂部設置有多個溢流缺口。
采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便于鋼水由溢流缺口分散進入中間包殼體內。
進一步,多個上述溢流缺口間隔且均勻的分布在上述擋渣墻頂部。
采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設計合理,分流效果較好。
進一步,多個上述中間包出水口間隔且等間距的分布在上述中間包殼體底部,并呈“一”字型排布。
采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設計合理,使得鋼水可由多個中間包出水口均勻分配到各個結晶器中去。
進一步,每個上述中間包水口內均可拆卸的安裝有塞棒。
采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便于通過塞棒打開或關閉中間包出水口,能更好的把握中間包殼體內的鋼水的分配時間及周期或頻率等。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中間包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中間包去掉擋渣墻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的中間包的正面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各標號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中間包殼體,2、中間包沖擊桶,3、擋渣墻,4、沖擊區,5、中間包水口,11、外凸部,12、鋼殼,13、中間包永久襯澆注層,14、中間包工作襯干式層,31、溢流缺口,51、塞棒。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原理和特征進行描述,所舉實例只用于解釋本發明,并非用于限定本發明的范圍。
實施例:如圖1至3所示,本實施例的中間包包括中間包殼體1、中間包沖擊桶2、擋渣墻3,上述中間包殼體1為頂部開口的殼體結構,上述中間包沖擊桶2設置在中間包殼體1內底壁上,并靠近中間包殼體1側壁設置,上述擋渣墻3豎直設置,且其兩端和底部分別嵌裝于中間包殼體1的內壁和底壁上,上述擋渣墻3與上述中間包殼體1之間形成沖擊區4,上述中間包沖擊桶2位于上述沖擊區4內,上述中間包殼體1底壁上開設有多個貫穿其的中間包水口5。
上述中間包殼體1一側側壁外凸形成梯形的外凸部11,上述擋渣墻3兩端分別嵌裝與上述外凸部11的兩側內壁上,且上述擋渣墻3與上述外凸部11之間形成上述沖擊區4。
上述外凸部11兩側內壁及中間包殼體1底壁與擋渣墻3對應的位置處分別開有安裝槽,上述擋渣墻3兩端及底部分別嵌裝在對應的安裝槽內。
上述中間包殼體1包括鋼殼12和覆蓋在鋼殼12內壁上的中間包永久襯澆注層13以及覆蓋在中間包永久襯澆注層13內壁上的中間包工作襯干式層14,上述安裝槽開設在上述中間包工作襯干式層14上與擋渣墻3對應的位置處。
上述擋渣墻3為圓弧狀,且其圓弧面向上述中間包殼體1的內部凸出。
上述擋渣墻3的頂部設置有多個溢流缺口31。
多個上述溢流缺口31間隔且均勻的分布在上述擋渣墻3頂部。
多個上述中間包出水口5間隔且等間距的分布在上述中間包殼體1底部,并呈直線型排布。
每個上述中間包水口5內均可拆卸的安裝有塞棒51。
使用過程中,鋼水由沖擊區4上方傾倒進入沖擊區4內的的中間包沖擊桶2內,直至中間包沖擊桶2內鋼水注滿后由其頂部溢出進入沖擊區4內,使其在沖擊區4內除去中間包沖擊桶2外的區域形成流動較為穩定的鋼水,待該區域鋼水充滿后,在此過程中,鋼水內的雜志沉積在沖擊區4內,較為純凈的鋼水由擋渣墻3頂部的多個溢流缺口31溢出進入中間包殼體1內,最后由多個中間包出水口5分配到各個結晶器中。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