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浸漬設備。
背景技術:
浸漬法是一種常用于碳基復合材料或陶瓷基復合材料性能改進的方法,使用時,將碳基復合材料或陶瓷基復合材料等物料在真空壓力環境下置于金屬液內,使金屬液浸漬到欲處理的物料上并滲透到其內表面,從而形成性能更加優越的復合材料,實際操作中,浸漬金屬介質一般包括鋁、銅、鈦及高溫合金等。由于通過浸漬法可以極大增強材料的性能,因此,浸漬法廣泛用于航空航天、軍工國防、電子信息、軌道交通等領域。
在使用浸漬法對物料進行處理時,常常需要依托專門的浸漬設備,由于現有的浸漬設備結構設計上存在局限性,使用現有的浸漬設備對物料進行處理時,一般為間歇式生產方式,前一爐物料處理之后,得將浸漬設備完全冷卻并重新回復至最初的狀態再進行下一爐物料的浸漬,生產周期非常長,生產效率非常低,同時,前一批物料處理之后,浸漬法內的熱量只能白白喪失,能耗非常高,極大提高了生產成本;此外,物料完成浸漬移出浸漬設備時,浸漬設備內腔溫度仍然非常高,此時,空氣中的氧氣很容易造成浸漬設備在高溫下氧化,對設備造成了極大的損壞。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為提供一種浸漬設備,該浸漬設備通過其結構設計,既能防止熱量損失,降低能耗,節約生產成本,又能有效防止浸漬設備在高溫下氧化,防止設備損壞,同時能大幅縮短生產周期,提高生產效率。
一種浸漬設備,包括進出料室,所述進出料室上設置有密封門,所述進出料室下方設置有上部開口的壓力室,所述進出料室與所述壓力室之間設置有物料升降機構,所述物料升降機構用于物料在所述進 出料室與所述壓力室之間的轉移,所述物料升降機構上連接有蓋板,所述蓋板隨所述物料升降機構的升降實現所述壓力室上部開口的開啟與閉合,所述壓力室上方設置有隔熱蓋,所述隔熱蓋用于所述壓力室上部開口開啟時的隔熱密封,所述進出料室與所述壓力室上連接有真空系統,所述壓力室內設置有加熱器和浸漬堝,所述加熱器用于給物料的浸漬提供規定溫度,所述浸漬堝用于承載物料浸漬所需浸漬液。
優選地,所述浸漬堝為坩堝。
優選地,所述加熱器包括上加熱器和下加熱器。
優選地,所述壓力室的上部開口處設置有鎖緊裝置。
優選地,所述壓力室內設置有保溫筒,所述浸漬堝設置在所述保溫筒的內腔。
優選地,所述壓力室底部設置有底蓋,所述底蓋通過可拆卸式機構連接在所述壓力室底部。
優選地,所述浸漬設備還包括控制系統,所述控制系統與所述進出料室、所述壓力室、所述物料升降機構、所述隔熱蓋及所述加熱器連接。
優選地,所述浸漬設備還包括供電系統,所述供電系統與所述控制系統、所述進出料室、所述壓力室、所述物料升降機構、所述隔熱蓋及所述加熱器連接。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提供的該浸漬設備通過其結構設計,既能防止熱量損失,降低能耗,節約生產成本,又能有效防止浸漬設備在高溫下氧化,防止設備損壞,同時能大幅縮短生產周期,提高生產效率。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提供的附 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物料浸漬狀態浸漬設備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壓力室的放大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出料狀態浸漬設備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技術領域的人員更好地理解本申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結合本申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申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申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
基于本申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應當屬于本申請保護的范圍。
參見圖1至圖3,圖1至圖3提供了本發明一種浸漬設備的具體實施例,其中,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物料浸漬狀態浸漬設備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壓力室的放大示意圖;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出料狀態浸漬設備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如圖1至圖3所示,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浸漬設備,包括進出料室1,壓力室2,物料升降機構3,蓋板4,隔熱蓋5,真空系統6,加熱器7和浸漬堝8。
本方案中,進出料室1用于給待浸漬物料的進料與出料提供空間,進出料室1上設置有密封門101,密封門101用于進出料室1進料與出料過程的密封控制。
進出料室1下方設置有上部開口的壓力室2,壓力室2用于給物料的浸漬提供空間。
進出料室1與壓力室2之間設置有物料升降機構3,物料升降機構3用于物料在進出料室1與壓力室2之間的轉移。
物料升降機構3上連接有蓋板4,蓋板4隨物料升降機構3的升降實現壓力室2上部開口的開啟與閉合。如圖1和圖2所示,當物料升降機構3上升時,蓋板4隨物料升降機構3一起上升,從而壓力室2上部的開口開啟;當物料升降機構3下降,蓋板4隨物料升降機構3 一起下降到一定程度且蓋到壓力室2上部的開口處時,壓力室2上部的開口閉合。
壓力室2上方設置有隔熱蓋5,隔熱蓋5用于壓力室2上部開口開啟時的隔熱密封,如此,在物料移出壓力室2內后可以及時防止壓力室2內腔的熱量損耗,同時能防止外部氧氣進入壓力室2內部,防止壓力室2內部部件在高溫下氧化。
進出料室1與壓力室2上連接有真空系統6,真空系統6用于給進出料室1與壓力室2提供規定的壓力。
壓力室2內設置有加熱器7和浸漬堝8,加熱器7用于給物料的浸漬提供規定溫度,浸漬堝8用于承載物料浸漬所需浸漬液。其中,加熱器7可以優先選用電加熱器,浸漬堝8可以優先選用坩堝。
下面,以本方案提供的浸漬設備對炭進行浸漬進行具體舉例說明:
1、裝料過程
打開進出料室1的密封門101,放入待浸漬的物料至物料升降機構3上,關閉密封門101,通過真空系統6抽真空,置換氣體,實現進出料室1與壓力室2的壓力平衡。
2加壓浸漬前預熱過程
移開壓力室2上部開口處的隔熱蓋5,啟動物料升降機構3,將待浸漬的炭下降至壓力室2內,蓋板4封閉壓力室2上部開口,加熱器7加熱對炭預熱。
3加壓浸漬過程
預熱充分后,通過物料升降機構3將待浸漬的炭下降至裝載有浸漬液的浸漬堝8內,開始充氣加壓和恒壓浸漬。
4出料前過渡過程
完成壓力浸漬后,啟動物料升降機構3將浸漬后的炭提升至壓力室2內待出料位,然后調節壓力室2與進出料室1壓力平衡。
5出料過程
啟動物料升降機構3上升將浸漬后的炭提升至進出料室1的出料位,移動隔熱蓋5關閉壓力室2上部的開口,置換進出料室1內氣體, 實現進出料室1與大氣壓的平衡,打開密封門101,取出浸漬完成的炭制品。
整體來說,本發明提供的該浸漬設備通過其結構設計,在前一批物料浸漬完成后,一旦物料轉移出壓力室2,即可馬上通過隔熱蓋5的關閉對壓力室2內部隔熱保溫,防止熱量損失,降低能耗,節約生產成本;此外,此過程中,由于進出料室1還處于封閉狀態,外部氧氣暫未進入進出料室1而壓力室2即已關閉,因此,能有效防止浸漬設備在高溫下氧化,防止設備損壞。
此外,本方案提供的浸漬設備非常方便物料進行連續式生產,在上述步驟5后,即可裝入新的待浸漬物料進行下批次浸漬處理。其他步驟以此類推。
本實施例中,考慮到物料浸漬過程中,往往需先在壓力室2上部的欲熱工位進行欲熱處理,然后再移動至下方的浸漬液內浸漬,因此,為更好地實現物料的分步驟加熱,加熱器7包括上加熱器701和下加熱器702。
本實施例中,為保證蓋板4和隔熱蓋5位于壓力室2上部開口處時能有效鎖死,壓力室2的上部開口處設置有鎖緊裝置9。
本實施例中,為提高加熱效率,防止熱量損耗,壓力室2內設置有保溫筒10,浸漬堝8設置在保溫筒10的內腔。
本實施例中,為方便壓力室2內部零件的維修,壓力室2底部設置有底蓋11,所述底蓋11通過可拆卸式機構連接在所述壓力室2底部。
本實施例中,為方便該浸漬設備的自動化控制,浸漬設備還包括控制系統12,所述控制系統12與所述進出料室1、所述壓力室2、所述物料升降機構3、所述隔熱蓋5及所述加熱器7連接。
本實施例中,浸漬設備還包括供電系統13,供電系統13與所述控制系統12、所述進出料室1、所述壓力室2、所述物料升降機構3、所述隔熱蓋5及所述加熱器7連接。供電系統13用于浸漬設備的電量供應。
以上對本發明所提供的一種浸漬設備進行了詳細介紹。本文中應用了具體個例對本發明的原理及實施方式進行了闡述,以上實施例的說明只是用于幫助理解本發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對本發明進行若干改進和修飾,這些改進和修飾也落入本發明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