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皂化劑配制裝置,尤其涉及一種稀土萃取皂化劑高效配制裝置。
背景技術:
稀土有“工業維生素”之稱,現已成為極其重要的戰略資源。稀土元素氧化物是指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數為57到71的15種鑭系元素氧化物,以及與鑭系元素化學性質相似的鈧和釔共17種元素的氧化物。稀土元素在石油、化工、冶金、紡織、陶瓷、玻璃、永磁材料等領域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隨著科技的進步和應用技術的不斷突破,稀土氧化物的價值越來越大。稀土的常見類型有獨居石、氟碳鈰礦和磷釔礦等。
現有的稀土萃取皂化劑配制裝置存在工作量大、配制緩慢、操作麻煩的缺點,因此亟需研發一種工作量小、配制快速、操作方便的稀土萃取皂化劑高效配制裝置。
技術實現要素:
(1)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本實用新型為了克服現有的稀土萃取皂化劑配制裝置存在工作量大、配制緩慢、操作麻煩的缺點,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工作量小、配制快速、操作方便的稀土萃取皂化劑高效配制裝置。
(2)技術方案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這樣一種稀土萃取皂化劑高效配制裝置,包括有硬水管Ⅰ、電控閥、攪拌桿、硬水管Ⅱ、單向閥Ⅰ、缸體Ⅰ、單向閥Ⅱ、硬水管Ⅲ、箱體Ⅰ、活塞Ⅰ、推桿Ⅰ、導套Ⅰ、連接桿、轉桿、移動框、箱體Ⅱ、導套Ⅱ、推桿Ⅱ、缸體Ⅱ、硬水管Ⅳ、單向閥Ⅲ、活塞Ⅱ、單向閥Ⅳ、硬水管Ⅴ、左架、底板、攪拌框、支桿、密封圈、轉軸、電機Ⅰ、收集框和電機Ⅱ,底板頂部左側設置有左架,底板頂部中心對稱設置有支桿,支桿頂端設置有攪拌框,攪拌框右壁下部設置有硬水管Ⅰ,硬水管Ⅰ上設置有電控閥,攪拌框底部中心正下方的底板頂部設置有電機Ⅰ,電機Ⅰ頂部設置有轉軸,轉軸穿過攪拌框均勻設置有攪拌桿,轉軸與攪拌框接觸處設置有密封圈,底板頂部右側放置有收集框,左架頂端設置有頂板,頂板頂部左側設置有箱體Ⅱ,箱體Ⅱ內設置有硬水管Ⅳ,頂板頂部右側設置有箱體Ⅰ,箱體Ⅰ內設置有硬水管Ⅲ,頂板底部從左至右依次設置有缸體Ⅱ、導套Ⅱ、連接桿、導套Ⅰ和缸體Ⅰ,硬水管Ⅳ右端穿過頂板與缸體Ⅱ連接,硬水管Ⅳ內設置有單向閥Ⅲ,缸體Ⅱ左側中心設置有硬水管Ⅴ,硬水管Ⅴ右端在攪拌框上方,導套Ⅱ上套有推桿Ⅱ,推桿Ⅱ左端穿過缸體Ⅱ與活塞Ⅱ連接,硬水管Ⅲ左端穿過頂板與缸體Ⅰ連接,硬水管Ⅲ內設置有單向閥Ⅱ,缸體Ⅰ右側中心設置有硬水管Ⅱ,硬水管Ⅱ左端在攪拌框上方,導套Ⅰ上套有推桿Ⅰ,推桿Ⅰ右端穿過缸體Ⅰ與活塞Ⅰ連接,推桿Ⅰ和推桿Ⅱ之間設置有移動框,連接桿底端設置有電機Ⅱ,電機Ⅱ上均勻設置有轉桿,轉桿與移動框配合。
優選地,還包括有鋼珠和彈簧,攪拌桿末端設置有彈簧,彈簧末端設置有鋼珠。
優選地,底板材料為不銹鋼。
工作原理:當需要進行稀土萃取皂化劑配制時,控制電機Ⅱ旋轉,帶動轉桿旋轉,進而帶動移動框左右移動,使得推桿Ⅰ和推桿Ⅱ左右移動,當推桿Ⅰ向右移動時,推桿Ⅰ帶動活塞Ⅰ向右移動,缸體Ⅰ內氣壓升高,使得缸體Ⅰ內的抑雜劑酒石酸通過硬水管Ⅱ流向攪拌框,單向閥Ⅱ使得缸體Ⅰ內的抑雜劑酒石酸不會回流到箱體Ⅰ內,當推桿Ⅰ向左移動時,推桿Ⅰ帶動活塞Ⅰ向左移動,缸體Ⅰ內氣壓降低,使得箱體Ⅰ內的抑雜劑酒石酸通過硬水管Ⅲ流向缸體Ⅰ,單向閥Ⅰ使得空氣不會通過硬水管Ⅱ流向缸體Ⅰ。當推桿Ⅱ向右移動時,推桿Ⅱ帶動活塞Ⅱ向右移動,缸體Ⅱ內氣壓降低,使得箱體Ⅱ內的稀土浸出劑通過硬水管Ⅳ流向缸體Ⅱ,單向閥Ⅳ使得空氣不會通過硬水管Ⅴ流向缸體Ⅱ,當推桿Ⅱ向左移動時,推桿Ⅱ帶動活塞Ⅱ向左移動,缸體Ⅱ內氣壓升高,使得缸體Ⅱ內的稀土浸出劑通過硬水管Ⅴ流向攪拌框,單向閥Ⅲ使得缸體Ⅱ內的稀土浸出劑不會回流到箱體Ⅱ內,如此反復,使得稀土浸出劑和抑雜劑酒石酸不斷流到攪拌框內,當攪拌框內的稀土浸出劑和抑雜劑酒石酸達到一量時,控制電機Ⅱ停止旋轉。往攪拌框倒入一定量水,控制電機Ⅰ旋轉,帶動轉軸旋轉,進而帶動攪拌桿旋轉,攪拌攪拌框內的水、稀土浸出劑和抑雜劑酒石酸,當混合完畢生成稀土萃取皂化劑后,控制電機Ⅰ停止旋轉,同時控制電控閥打開,攪拌框內混合完畢的稀土萃取皂化劑通過硬水管Ⅰ流向收集框,當攪拌框內混合完畢的稀土萃取皂化劑全部流向收集框內時,控制電控閥關閉,取走收集框。
因為還包括有鋼珠和彈簧,攪拌桿末端設置有彈簧,彈簧末端設置有鋼珠,彈簧和鋼珠使得攪拌更均勻。
因為底板材料為不銹鋼,不銹鋼耐腐蝕性和耐酸性強,使裝置的使用壽命更長。
(3)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達到了工作量小、配制快速、操作方便的效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一種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二種主視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的標記為:1-硬水管Ⅰ,2-電控閥,3-攪拌桿,4-硬水管Ⅱ,5-單向閥Ⅰ,6-缸體Ⅰ,7-單向閥Ⅱ,8-硬水管Ⅲ,9-箱體Ⅰ,10-活塞Ⅰ,11-推桿Ⅰ,12-導套Ⅰ,13-連接桿,14-轉桿,15-移動框,16-箱體Ⅱ,17-導套Ⅱ,18-推桿Ⅱ,19-缸體Ⅱ,20-硬水管Ⅳ,21-單向閥Ⅲ,22-活塞Ⅱ,23-單向閥Ⅳ,24-硬水管Ⅴ,25-左架,26-底板,27-攪拌框,28-支桿,29-密封圈,30-轉軸,31-電機Ⅰ,32-收集框,33-電機Ⅱ,34-鋼珠,35-彈簧。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實施例1
一種稀土萃取皂化劑高效配制裝置,如圖1-2所示,包括有硬水管Ⅰ1、電控閥2、攪拌桿3、硬水管Ⅱ4、單向閥Ⅰ5、缸體Ⅰ6、單向閥Ⅱ7、硬水管Ⅲ8、箱體Ⅰ9、活塞Ⅰ10、推桿Ⅰ11、導套Ⅰ12、連接桿13、轉桿14、移動框15、箱體Ⅱ16、導套Ⅱ17、推桿Ⅱ18、缸體Ⅱ19、硬水管Ⅳ20、單向閥Ⅲ21、活塞Ⅱ22、單向閥Ⅳ23、硬水管Ⅴ24、左架25、底板26、攪拌框27、支桿28、密封圈29、轉軸30、電機Ⅰ31、收集框32和電機Ⅱ33,底板26頂部左側設置有左架25,底板26頂部中心對稱設置有支桿28,支桿28頂端設置有攪拌框27,攪拌框27右壁下部設置有硬水管Ⅰ1,硬水管Ⅰ1上設置有電控閥2,攪拌框27底部中心正下方的底板26頂部設置有電機Ⅰ31,電機Ⅰ31頂部設置有轉軸30,轉軸30穿過攪拌框27均勻設置有攪拌桿3,轉軸30與攪拌框27接觸處設置有密封圈29,底板26頂部右側放置有收集框32,左架25頂端設置有頂板,頂板頂部左側設置有箱體Ⅱ16,箱體Ⅱ16內設置有硬水管Ⅳ20,頂板頂部右側設置有箱體Ⅰ9,箱體Ⅰ9內設置有硬水管Ⅲ8,頂板底部從左至右依次設置有缸體Ⅱ19、導套Ⅱ17、連接桿13、導套Ⅰ12和缸體Ⅰ6,硬水管Ⅳ20右端穿過頂板與缸體Ⅱ19連接,硬水管Ⅳ20內設置有單向閥Ⅲ21,缸體Ⅱ19左側中心設置有硬水管Ⅴ24,硬水管Ⅴ24右端在攪拌框27上方,導套Ⅱ17上套有推桿Ⅱ18,推桿Ⅱ18左端穿過缸體Ⅱ19與活塞Ⅱ22連接,硬水管Ⅲ8左端穿過頂板與缸體Ⅰ6連接,硬水管Ⅲ8內設置有單向閥Ⅱ7,缸體Ⅰ6右側中心設置有硬水管Ⅱ4,硬水管Ⅱ4左端在攪拌框27上方,導套Ⅰ12上套有推桿Ⅰ11,推桿Ⅰ11右端穿過缸體Ⅰ6與活塞Ⅰ10連接,推桿Ⅰ11和推桿Ⅱ18之間設置有移動框15,連接桿13底端設置有電機Ⅱ33,電機Ⅱ33上均勻設置有轉桿14,轉桿14與移動框15配合。
還包括有鋼珠34和彈簧35,攪拌桿3末端設置有彈簧35,彈簧35末端設置有鋼珠34。
底板26材料為不銹鋼。
工作原理:當需要進行稀土萃取皂化劑配制時,控制電機Ⅱ33旋轉,帶動轉桿14旋轉,進而帶動移動框15左右移動,使得推桿Ⅰ11和推桿Ⅱ18左右移動,當推桿Ⅰ11向右移動時,推桿Ⅰ11帶動活塞Ⅰ10向右移動,缸體Ⅰ6內氣壓升高,使得缸體Ⅰ6內的抑雜劑酒石酸通過硬水管Ⅱ4流向攪拌框27,單向閥Ⅱ7使得缸體Ⅰ6內的抑雜劑酒石酸不會回流到箱體Ⅰ9內,當推桿Ⅰ11向左移動時,推桿Ⅰ11帶動活塞Ⅰ10向左移動,缸體Ⅰ6內氣壓降低,使得箱體Ⅰ9內的抑雜劑酒石酸通過硬水管Ⅲ8流向缸體Ⅰ6,單向閥Ⅰ5使得空氣不會通過硬水管Ⅱ4流向缸體Ⅰ6。當推桿Ⅱ18向右移動時,推桿Ⅱ18帶動活塞Ⅱ22向右移動,缸體Ⅱ19內氣壓降低,使得箱體Ⅱ16內的稀土浸出劑通過硬水管Ⅳ20流向缸體Ⅱ19,單向閥Ⅳ23使得空氣不會通過硬水管Ⅴ24流向缸體Ⅱ19,當推桿Ⅱ18向左移動時,推桿Ⅱ18帶動活塞Ⅱ22向左移動,缸體Ⅱ19內氣壓升高,使得缸體Ⅱ19內的稀土浸出劑通過硬水管Ⅴ24流向攪拌框27,單向閥Ⅲ21使得缸體Ⅱ19內的稀土浸出劑不會回流到箱體Ⅱ16內,如此反復,使得稀土浸出劑和抑雜劑酒石酸不斷流到攪拌框27內,當攪拌框27內的稀土浸出劑和抑雜劑酒石酸達到一量時,控制電機Ⅱ33停止旋轉。往攪拌框27倒入一定量水,控制電機Ⅰ31旋轉,帶動轉軸30旋轉,進而帶動攪拌桿3旋轉,攪拌攪拌框27內的水、稀土浸出劑和抑雜劑酒石酸,當混合完畢生成稀土萃取皂化劑后,控制電機Ⅰ31停止旋轉,同時控制電控閥2打開,攪拌框27內混合完畢的稀土萃取皂化劑通過硬水管Ⅰ1流向收集框32,當攪拌框27內混合完畢的稀土萃取皂化劑全部流向收集框32內時,控制電控閥2關閉,取走收集框32。
因為還包括有鋼珠34和彈簧35,攪拌桿3末端設置有彈簧35,彈簧35末端設置有鋼珠34,彈簧35和鋼珠34使得攪拌更均勻。
因為底板26材料為不銹鋼,不銹鋼耐腐蝕性和耐酸性強,使裝置的使用壽命更長。
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專利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改進及替代,這些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因此,本實用新型專利的保護范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