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動工具,尤其是一種清潔的砂紙機。
背景技術:
砂光和打磨是同意詞,都是指對一些不平整、厚度不均、不符合工藝要求的材料與物件,通過砂布、砂輪、砂紙、百潔布、不織布拋光輪等物理去除的方式,使之更加的光滑平整、厚度均勻一致,工藝使之達標的一種方法、運用于各種貼面工藝生產、標準結構件制作、玩具工藝品行業、裝修和家具行業、地板墻板建材行業等等。現有對木頭原件的打磨砂光工序或采用手持清潔的砂紙機進行逐個的打磨,但現有的砂光機存在簡單、粗糙、且砂紙不易安放,易于松動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的清潔的砂紙機。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清潔的砂紙機,其包括手持部,傳動機構及底板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傳動機構設置于所述底板組件的頂部用于驅動底板組件隨傳動機構轉動,所述傳動機構外部設置有用于保護所述傳動機構的外殼,所述底板組件包括一支撐板,所述支撐板頂部向下開設一凹槽,所述凹槽內設置有一支撐座,所述支撐座連接所述傳動機構,所述支撐板頂部于所述凹槽的兩側分別開設有斜面,兩個所述斜面向下均開設有一垂直的通槽,所述通槽內的兩側邊分別開設有兩個對應的條形槽,所述條形槽的兩側分別設置有兩對對應設置的軸承,所述軸承之間設置有兩個平行的輥軸,所述輥軸上均套接有一輥筒,所述支撐板的側面開設有一貫通的矩形通孔,所述通孔中部向下開設有一矩形槽,所述矩形槽內設置有一收集箱,所述通孔的兩側開口均設置有一層絲網,所述絲網內均設置有一負壓風機,所述收集箱的底部設置有蓋板,所述蓋板與所述支撐板的底部同一平面。
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輥筒表面設置有一層橡膠層。
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通槽的上下四邊均設置為圓弧形倒角。
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支撐板的底部于所述通槽的外側均向上設置為一圓弧邊。
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輥軸的一側均設置有驅動所述輥軸旋轉的電機。
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支撐板的一側面設置有一控制開關,所述控制開關連接所述電機。
本實用新型的清潔的砂紙機設置有手持部,傳動機構及底板組件,手持部用于工人手持打磨和砂光,傳動機構連接底板組件用于驅動底板組件隨傳動機構公轉來達到打磨、砂光的效果,底板組件的底部用于連接研磨砂紙便于打磨,底板組件包括的支撐板用于具體的連接研磨砂紙,支撐板的兩側設置的輥筒用于砂紙的放置和固定,在實際使用中,打開控制開關使輥軸相對轉動,而后將砂紙從一側的斜面放置進去,砂紙經過兩個輥筒從輥筒之間穿過,輥筒轉動來驅動砂紙繼續下移,而后砂紙從通槽的底部出來,經過支撐板的底部從另一側的通槽進入,再經過這一側的輥筒上移,直到支撐板兩側的砂紙等距后,關閉控制開關,輥筒停止轉動同時夾緊砂紙,達到在支撐板上裝載砂紙的目的,這樣裝載砂紙,十分方便而且較為緊固,不易于松動,能夠較好的進行打磨和砂光的工作;通孔和矩形槽呈T字形結構,矩形槽連通支撐板的底部用于放置收集箱,收集箱用于收集打磨出來的粉塵,收集箱底部的蓋板用于保護收集箱,蓋板與支撐板的底部處于同一平面便于砂紙的安放和打磨,通孔為貫通設置,其兩側的開口處均設置有絲網,絲網內設置的負壓風機用于吸取粉塵,粉塵通過通孔收集到收集箱內,這樣砂紙機的清潔效果大大減少了工作中粉塵的產生,便于更好的進行打磨工作。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最佳實施例的側面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最佳實施例的底板組件的底面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的描述。
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清潔的砂紙機,其包括手持部1,傳動機構2及底板組件3,其特征在于:傳動機構2設置于底板組件3的頂部用于驅動底板組件3隨傳動機構2轉動,傳動機構2外部設置有用于保護傳動機構2的外殼21,底板組件3包括一支撐板31,支撐板31頂部向下開設一凹槽32,凹槽32內設置有一支撐座33,支撐座33連接傳動機構2,支撐板31頂部于凹槽32的兩側分別開設有斜面34,兩個斜面34向下均開設有一垂直的通槽35,通槽35內的兩側邊分別開設有兩個對應的條形槽36,條形槽36的兩側分別設置有兩對對應設置的軸承4,軸承4之間設置有兩個平行的輥軸41,輥軸41上均套接有一輥筒42,支撐板31的側面開設有一貫通的矩形通孔5,通孔5中部向下開設有一矩形槽51,矩形槽51內設置有一收集箱52,通孔5的兩側開口均設置有一層絲網53,絲網53內均設置有一負壓風機54,收集箱52的底部設置有蓋板55,蓋板55與支撐板31的底部同一平面。
輥筒42表面設置有一層橡膠層,通槽35的上下四邊均設置為圓弧形倒角43,支撐板31的底部于通槽35的外側均向上設置為一圓弧邊44,輥軸41的一側均設置有驅動輥軸41旋轉的電機45,支撐板31的一側面設置有一控制開關46,控制開關46連接電機45。
本實用新型的清潔的砂紙機設置有手持部1,傳動機構2及底板組件3,手持部1用于工人手持打磨和砂光,傳動機構2連接底板組件3用于驅動底板組件3隨傳動機構2公轉來達到打磨、砂光的效果,底板組件3的底部用于連接研磨砂紙便于打磨,底板組件3包括的支撐板31用于具體的連接研磨砂紙,支撐板31的兩側設置的輥筒42用于砂紙的放置和固定,在實際使用中,打開控制開關46使輥軸41相對轉動,而后將砂紙從一側的斜面34放置進去,砂紙經過兩個輥筒42從輥筒42之間穿過,輥筒42轉動來驅動砂紙繼續下移,而后砂紙從通槽35的底部出來,經過支撐板31的底部從另一側的通槽35進入,再經過這一側的輥筒42上移,直到支撐板31兩側的砂紙等距后,關閉控制開關46,輥筒42停止轉動同時夾緊砂紙,達到在支撐板31上裝載砂紙的目的,這樣裝載砂紙,十分方便而且較為緊固,不易于松動,能夠較好的進行打磨和砂光的工作;通孔5和矩形槽51呈T字形結構,矩形槽51連通支撐板31的底部用于放置收集箱52,收集箱52用于收集打磨出來的粉塵,收集箱52底部的蓋板55用于保護收集箱52,蓋板55與支撐板31的底部處于同一平面便于砂紙的安放和打磨,通孔5為貫通設置,其兩側的開口處均設置有絲網53,絲網53內設置的負壓風機54用于吸取粉塵,粉塵通過通孔5收集到收集箱52內,這樣砂紙機的清潔效果大大減少了工作中粉塵的產生,便于更好的進行打磨工作。
支撐板31頂部于凹槽32的兩側分別開設的斜面34由于其傾斜設置便于砂紙的放入,斜面34向下均開設的通槽35用于砂紙的通過,通槽35設置有兩個,分別設置于支撐板31的兩側,砂紙由一側通槽35的上部放入,而后經過支撐板31底部,再從另一側的通槽35下部進入,上部出來;通槽35內部的兩側分別設置有兩個對應的條形槽36,條形槽36用于輥軸41的設置,輥軸41分別連接兩邊對應的軸承4上,輥軸41上套接的輥筒42為對應設置,輥筒42轉動用于帶動砂紙移動以及固定砂紙。
輥筒42的表面設置的橡膠層增加了摩擦力,在固定砂紙時更為穩固,通槽35的上下四邊均設置為圓弧形倒角43使砂紙在裝載和工作的時候減小磨損,延長使用壽命,支撐板31的底部于通槽35的外側均向上設置為圓弧邊44為了不影響砂紙的打磨工作,便于更好的進行打磨。
以上實施例僅為本實用新型其中的一種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專利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因此,本實用新型專利的保護范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