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鑄模用型砂加工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與輸送帶相配合的型砂加濕機構。
背景技術:
鑄造過程中,型砂通過輸送帶進行傳送運輸的同時,為了提高型砂的處理質量,需要對型砂進行加濕處理,但輸送帶一般不配套有加濕機構,這就需要通過人工進行加濕處理,而且在加濕型砂的過程中,水容易濺到輸送帶上導致輸送帶打滑,降低了工作效率。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與輸送帶相配合的型砂加濕機構,其能自動給型砂加濕,又能保護輸送帶,防止輸送帶打滑。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與輸送帶相配合的型砂加濕機構,包括傳送型砂的輸送帶,輸送帶的上方設有出水管,出水管上裝有至少一個朝下噴射的噴頭,噴頭上套有一個防濺罩體,出水管連接一進水管,進水管上裝有電磁閘閥。
作為優選方式,出水管與輸送帶的輸送方向相平行,出水管處于輸送帶中間的垂直面上。
作為改進,進水管上裝有第一流量控制閥。
作為優選結構,出水管兩端部向下彎折,每個彎折的端部各裝有一個朝下噴射的噴頭,出水管的中部連接進水管。
作為進一步改進,出水管在靠近兩端部各裝有一個第二流量控制閥。
作為優選結構,防濺罩體的上部為圓臺形,所述防濺罩體的下部為圓柱形。
本實用新型在輸送帶的上方設有出水管,出水管連接一進水管,進水管上裝有電磁閘閥;出水管上設有噴頭,通過電磁閘閥可方便控制出水管的出水,可對輸送帶上的型砂進行自動加濕;又因為噴頭上套有防濺罩體,可防止噴射的水流濺到輸送帶上,防止輸送帶打滑。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立體圖;
圖2是圖1隱藏防濺罩體的立體圖;
圖3是防濺罩體的立體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的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圖1至圖3所示,一種與輸送帶1相配合的型砂加濕機構,包括傳送型砂的輸送帶1,輸送帶1的上方設有出水管2,出水管2與輸送帶1的輸送方向相平行,且處于輸送帶1中間的垂直面上。
出水管2上裝有兩個朝下噴射的噴頭21,具體為,出水管2兩端部向下彎折,每個彎折的端部各裝有一個朝下噴射的噴頭21,出水管2的中部連接有一進水管3,進水管3上裝有電磁閘閥4,通過電磁閘閥4可自動控制進水管3水流的通斷,也就能夠自動控制出水管2的出水。
為了可以調控進水管3流量的大小,在進水管3上裝有第一流量控制閥5。
為了可以分別調控兩個噴頭21的流量,出水管2在靠近兩端部各裝有一個第二流量控制閥6。
為了防止噴頭21噴射的水流濺到輸送帶1上,使輸送帶1產生打滑現象,每個噴頭21上各套有一個防濺罩體7,防濺罩體7的上部71為圓臺形,防濺罩體7的下部72為圓柱形。
本實施例的具體工作過程為:
輸送帶1開始輸送型砂時,電磁閘閥4同步打開,水流自進水管3流向出水管2,然后通過噴頭21向下噴射下方移動的型砂,根據對型砂濕度的不同要求,可以調節第一流量控制閥5或第二流量控制閥6,防濺罩體7可以防止噴射的水流濺到輸送帶1上;當輸送帶1停止輸送型砂時,電磁閘閥4關閉。
以上僅是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的實施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按權利要求作等同的改變都落入本案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