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熱處理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35號鋼的熱處理裝置。
背景技術:
熱處理裝置是對物料進行加熱處理的裝置,目前現有的熱處理裝置,大多加熱效率不高,加熱效果差,不能對物料進行高效的加熱,且大部分結構復雜,結構成本高,且加熱功能單一。
鑒于此,需要對現有的加熱裝置進行進一步的改進。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35號鋼的熱處理裝置,對于35鋼的熱處理效果更好。
為實現以上目的,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
一種35號鋼的熱處理裝置,包括第一加熱槽和第二加熱槽,所述第一加熱槽和第二加熱槽均為圓筒形結構,頂部和底部開口,且第一加熱槽和第二加熱槽的軸線重合,所述第二加熱槽位于所述第一加熱槽內,還包括若干第一加熱器和若干第二加熱器,所述若干第一加熱器和若干第二加熱器分別設置在所述第一加熱槽的內壁和第二加熱槽的外壁上,所述第一加熱槽的內壁和第二加熱槽的外壁之間形成環形的加熱間,用于將環形的加熱間內的待加熱物料進行加熱,所述第一加熱槽的底部邊沿均勻設有若干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加熱槽的頂部邊 沿設有若干第一插槽,所述第一凸起和第一插槽的數量相等,且位置相對,兩個第一加熱槽可以通過在其中一個第一加熱槽的底部第一凸起插入另一個第一加熱槽的頂部的第一插槽內,形成一個整體;所述第二加熱槽的底部邊沿均勻設有若干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加熱槽的頂部邊沿設有若干第二插槽,所述第二凸起和第二插槽的數量相等,且位置相對,所述兩個第二加熱槽可以通過在其中一個第二加熱槽的底部第二凸起插入另一個第二加熱槽的頂部的第二插槽內,形成一個整體。
進一步的,還包括若干第一環形支撐板,所述第一環形支撐板的外圈邊固定連接在所述第一加熱槽的內壁上,所述若干第一環形支撐板包括多個,從下到上依次分布設置在所述第一加熱槽的內壁上,所述第一加熱器包括第一環形筒體和加熱絲,所述加熱絲螺旋放置于所述第一環形筒體內,所述第一加熱器包括多個,所述每一個第一環形支撐板上放置有一個第一環形筒體。
進一步的,還包括若干第二環形支撐板,所述第二環形支撐板的內圈邊固定連接在所述第二加熱槽的外壁上,所述若干第二環形支撐板包括多個,從下到上依次分布設置在所述第二加熱槽的內壁上,所述第二加熱器包括第二環形筒體和加熱絲,所述加熱絲螺旋放置于所述第二環形筒體內,所述第二加熱器包括多個,所述每一個第二環形支撐板上放置有一個第二環形筒體。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環形筒體朝向加熱間的一側為網狀結構,朝向第一加熱槽的內側壁的一側密封;所述第二環形筒體朝向加熱間的 一側為網狀結構,朝向第二加熱槽的外側壁的一側密封。
進一步的,第一加熱槽的外壁外側還設有保溫層,所述保溫層為保溫磚層,所述保溫磚層堆砌在均勻堆砌在所述第一加熱槽的外壁外側。
進一步的,還設有第三加熱槽,所述第三加熱槽為圓筒形結構,頂部和底部開口,且與第一加熱槽和第二加熱槽的軸線重合,所述第三加熱槽位于所述第一加熱槽和第二加熱槽之間,所述第一加熱槽和第三加熱槽之間形成外加熱間,所述第三加熱槽和第二加熱擦之間形成內加熱間,所述第三加熱槽靠向第一加熱槽的外側壁和靠向第二加熱槽的內側壁上分別設有第五加熱器和第六加熱器。
進一步的,所述第三加熱槽的底部邊沿均勻設有若干第三凸起,所述第三加熱槽的頂部邊沿設有若干第三插槽,所述第三凸起和第三插槽的數量相等,且位置相對,所述兩個第三加熱槽可以通過在其中一個第三加熱槽的底部第三凸起插入另一個第三加熱槽的頂部的第三插槽內,形成一個整體。
進一步的,所述加熱間的地面上還設有若干條環形凹槽,所述環形凹槽內設有第三加熱器,所述第三加熱器包括第三環形筒體和加熱絲,所述加熱絲螺旋放置于所述第三環形筒體內。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第一加熱槽和第二加熱槽形成的環形的加熱間可以對物料進行全面的加熱,加熱效率高;可以用于將多個環形的加熱間拼接后形成的整體加熱室,按需提高加熱的容積,便于放置更多的物料;第一環形支撐板和第二環形支撐板可以用于方便的放 置第一加熱器和第二加熱器,方便安裝和拆卸;加熱間的一側為網狀結構,朝向第二加熱槽的外側壁的一側密封,使得熱量可以高效的對物料進行加熱;保溫層可以有效對加熱間進行保溫,防止熱量流失;可以從地面對物料進行加熱,提高加熱效率;本實用新型總體結構設計合理,對物料的加熱效果和效率非常高。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加熱間俯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加熱間主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組合成整體的主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加熱室的仰視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第一環形筒體的界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 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結合附圖1-圖5,一種35號鋼的熱處理裝置,包括第一加熱槽101和第二加熱槽201,所述第一加熱槽101和第二加熱槽201均為圓筒形結構,頂部和底部開口,且第一加熱槽101和第二加熱槽201的軸線重合,所述第二加熱槽201位于所述第一加熱槽101內,還包括若干第一加熱器和若干第二加熱器,所述若干第一加熱器和若干第二加熱器分別設置在所述第一加熱槽的內壁和第二加熱槽的外壁上,所述第一加熱槽的內壁和第二加熱槽的外壁之間形成環形的加熱間301,用于將環形的加熱間301內的待加熱物料進行加熱;所述第一加熱槽101的底部邊沿均勻設有若干第一凸起106,所述第一加熱槽101的頂部邊沿設有若干第一插槽107,所述第一凸起106和第一插槽107的數量相等,且位置相對,兩個第一加熱槽101可以通過在其中一個第一加熱槽101的底部第一凸起106插入另一個第一加熱槽101的頂部的第一107插槽內,形成一個整體加熱室;所述第二加熱槽201的底部邊沿均勻設有若干第二凸起206,所述第二加熱槽201的頂部邊沿設有若干第二插槽201,所述第二凸起206和第二插槽207的數量相等,且位置相對,所述兩個第二加熱槽201可以通過在其中一個第二加熱槽201的底部第二凸起206插入另一個第二加熱槽201的頂部的第二插槽207內,形成一個整體加熱室。
進一步的,還包括若干第一環形支撐板102,所述第一環形支撐板102的外圈邊固定連接在所述第一加熱槽101的內壁上,所述若干第一環形支撐板102包括多個,從下到上依次分布設置在所述第一加熱槽 101的內壁上,所述第一加熱器包括第一環形筒體103和加熱絲40,所述加熱絲40螺旋放置于所述第一環形筒體103內,所述第一加熱器包括多個,所述每一個第一環形支撐板104上放置有一個第一環形筒體103。
進一步的,還包括若干第二環形支撐板202,所述第二環形支撐板202的內圈邊固定連接在所述第二加熱槽201的外壁上,所述若干第二環形支撐板202包括多個,從下到上依次分布設置在所述第二加熱槽201的內壁上,所述第二加熱器包括第二環形筒體203和加熱絲40,所述加熱絲40螺旋放置于所述第二環形筒體203內,所述第二加熱器包括多個,所述每一個第二環形支撐板202上放置有一個第二環形筒體203。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環形筒體103朝向加熱間301的一側為網狀結構,朝向第一加熱槽的內側壁的一側密封;所述第二環形筒體朝向加熱間301的一側為網狀結構,朝向第二加熱槽201的外側壁的一側密封。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加熱槽101的外壁外側還設有保溫層50;所述保溫層50為保溫磚層,所述保溫磚層堆砌在均勻堆砌在所述第一加熱槽101的外壁外側。
優選的,還設有第三加熱槽,所述第三加熱槽為圓筒形結構,頂部和底部開口,且與第一加熱槽101和第二加熱槽201的軸線重合,所述第三加熱槽位于所述第一加熱槽101和第二加熱槽201之間,所述第三加熱槽靠向第一加熱槽101的外側壁和靠向第二加熱槽201的 內側壁上分別設有第五加熱器和第六加熱器。
進一步的,所述第三加熱槽的底部邊沿均勻設有若干第三凸起,所述第三加熱槽的頂部邊沿設有若干第三插槽,所述第三凸起和第三插槽的數量相等,且位置相對,所述兩個第三加熱槽可以通過在其中一個第三加熱槽的底部第三凸起插入另一個第三加熱槽的頂部的第三插槽內,形成一個整體。
進一步的,所述加熱間的地面上還設有若干條環形凹槽601,所述環形凹槽601內設有第三加熱器,所述第三加熱器包括第三環形筒體603和加熱絲40,所述加熱絲40螺旋放置于所述第三環形筒體40內。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第一加熱槽和第二加熱槽形成的環形的加熱間可以對物料進行全面的加熱,加熱效率高;可以用于將多個環形的加熱間拼接后形成的整體加熱室,按需提高加熱的容積,便于放置更多的物料;第一環形支撐板和第二環形支撐板可以用于方便的放置第一加熱器和第二加熱器,方便安裝和拆卸;加熱間的一側為網狀結構,朝向第二加熱槽的外側壁的一側密封,使得熱量可以高效的對物料進行加熱;保溫層可以有效對加熱間進行保溫,防止熱量流失;可以從地面對物料進行加熱,提高加熱效率;本實用新型總體結構設計合理,對物料的加熱效果和效率非常高。
需要說明的是,在本文中,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類的關系術語僅僅用來將一個實體或者操作與另一個實體或操作區分開來,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這些實體或操作之間存在任何這種實際的關系或者順序。而且,術語“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變體意在涵蓋非排他 性的包含,從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不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還包括沒有明確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還包括為這種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所固有的要素。在沒有更多限制的情況下,由語句“包括一個……”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中還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實用新型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