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拋丸裝置,具體涉及一種具有牽拉機構的拋丸裝置。
背景技術:
拋丸設備首先應用于鑄造業鑄鋼、鑄鐵件的表面粘砂及氧化皮的清除,幾乎所有的鑄鋼件、灰鑄件、 瑪鋼件、球鐵件等都要進行拋丸處理,這不僅是為了清除鑄件表面氧化皮和粘砂,同時也是鑄件質量檢查前不可缺少的準備工序。對于某些處理件,采用一次通過拋丸器,不能完全徹底的清理干凈,必須從出料口卸下后,重新搬運到拋丸機的進料口,操作麻煩,工人勞動強度大、處理效率低。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種進料方向可變、受噴射處理時間可調、操作簡單、處理效率高的具有牽拉機構的拋丸裝置。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本實用新型的具有牽拉機構的拋丸裝置,包括支架、機體、滾軸、第一開口、第二開口、拋丸器、驅動輪、第一從動輪、第二從動輪、連接繩、第一支撐桿、第二支撐桿和第三支撐桿,所述機體安裝在支架上;所述支架的上表面均勻布置有滾軸;所述機體的兩側分別設置有第一開口和第二開口;所述機體的頂部安裝有拋丸器;所述驅動輪通過第一支撐桿固定在機體的上表面;所述第一從動輪和第二從動輪分別通過第二支撐桿和第三支撐桿固定在支架的兩端;所述驅動輪、第一從動輪和第二從動輪之間通過連接繩連接在一起。
進一步的,所述機體的底部還設置有收集斗,所述收集斗的底部開設有漏口,所述漏口下設置有回收桶。
由于上述技術方案的運用,本實用新型帶來的有效效果:本技術方案采用三個滑輪組成的牽拉機構,能實現對待處理物件的左右移動,操作簡單,采用滑輪牽拉節省人力、速度可變、方向可調、清理效果好;還設置有噴射砂丸的回收裝置,能夠實現砂丸的集中收集,方便后期回收循環利用。
附圖說明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示意圖。
圖中:1.支架;2.機體;3.滾軸;4.第一開口;5.第二開口;6.拋丸器;7.驅動輪;8.第一從動輪;9.第二從動輪;10.連接繩;11.第一支撐桿;12.第二支撐桿;13.第三支撐桿;14.收集斗;15.漏口;16.回收桶。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如圖1所示,一種具有牽拉機構的拋丸裝置,包括支架1、機體2、滾軸3、第一開口4、第二開口5、拋丸器6、驅動輪7、第一從動輪8、第二從動輪9、連接繩10、第一支撐桿11、第二支撐桿12和第三支撐桿13,所述機體2安裝在支架1上;所述支架1的上表面均勻布置有滾軸3;所述機體2的兩側分別設置有第一開口4和第二開口5;所述機體2的頂部安裝有拋丸器6;所述驅動輪7通過第一支撐桿11固定在機體2的上表面;所述第一從動輪8和第二從動輪9分別通過第二支撐桿12和第三支撐桿13固定在支架1的兩端;所述驅動輪7、第一從動輪8和第二從動輪9之間通過連接繩10連接在一起;所述機體2的底部還設置有收集斗14,所述收集斗14的底部開設有漏口15,所述漏口15下設置有回收桶16。
以上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具體應用范例,對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不構成任何限制;凡采用等同變換或者等效替換而形成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實用新型權利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