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退火爐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光亮退火爐。
背景技術:
在工業生產中光亮退火工藝使用的越來越廣泛,而在該工藝中光亮退火爐是非常重要的,現在的光亮退火爐一般結構都比較復雜,不便于檢修,在整個過程中不便于對光亮退火爐內的情況進行觀察,而且光亮退火工藝中保證受熱均勻時非常重要的。
金屬材料制品在制成成品前大多會進行退火處理,其主要目的是 :消除加工過程中產生的硬化和殘余應力,提高材料塑性和加工性能 ;改變材料的組織結構,獲得所需要的晶粒度和晶粒取向。冷軋帶鋼在不斷冷軋的過程中,其內部分子結構排列的改變為使冷軋帶鋼變得越來越硬,因此在每經過一道冷軋工序后就需要進行一次回火處理。目前生產上用于冷軋帶鋼再結晶光亮退火的設備一般由爐臺、外加熱罩、內料罩、對流板、能源介質管線等組成。在外加熱罩罩壁的中下部設有至少一排加熱裝置 ( 如燒嘴 )。當退火冷軋帶鋼被放置在爐臺支架上后,用內料罩罩住冷軋帶鋼和爐臺,并通過液壓機構將內料罩與爐臺密封,為防止冷軋帶鋼在退火過程中表面氧化,該內料罩容納一種由風機強制對流循環的保護氣體。
循環風機設置在爐臺下方,使內料罩中的保護氣體對流循環。退火程序啟動時,由設置在外加熱罩上的加熱裝置對內料罩進行供熱,并通過內料罩的熱輻射對冷軋帶鋼傳熱,循環風機則驅動內料罩中的保護氣體強制對流循環,這樣熱量便經過冷軋帶鋼與對流之間的縫隙強化對流傳導,從而達到提高加熱速度和均勻冷軋帶鋼周邊臨界溫度的目的。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光亮退火爐,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光亮退火爐,包括基座、退火爐本體,所述退火爐本體的內部設有內罩,所述內罩的外側設有加熱罩,所述加熱罩的外側設有冷卻罩,所述加熱罩、冷卻罩之間設有降溫氣體管道,左側所述降溫氣體管道的頂部設有第一冷卻風機,右側所述降溫氣體管道的頂部設有第二冷卻風機,所述退火爐本體的頂部四周設有頂蓋固定扣,所述加熱罩頂部與冷卻罩頂部之間設有頂部真空層,所述加熱罩頂部中間設有第一密封塞,所述冷卻罩頂部中間設有第二密封塞,所述退火爐本體頂部中間設有閥門,所述閥門焊接固定在退火爐本體頂部的中間,所述退火爐本體頂部的中間還設有氣體助循環風機,所述氣體助循環風機通過螺絲固定在冷卻罩頂部的中間,所述氣體助循環風機的一側設有蜂鳴器,所述退火爐本體的底部設有基座。
優選的,所述基座上底部的中間設有底部鼓風機,所述底部鼓風機的上方兩側設有爐座支撐架,所述爐座支撐架的上方設有加熱層,所述加熱層的上方設有保溫層。
優選的,所述退火爐本體的四周設有槽鋼支架,所述退火爐本體的側壁上設有溫度監控器。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在加熱層與冷卻層側壁之間設有降溫氣體管道,使降溫氣體通過降溫氣體管道圍繞著加熱層對其進行降溫,使內罩內部各部分的溫度都保持一樣,通過氣體降溫管道將內罩內的溫度維持在指定的溫度范圍內,同時外界的氧氣部分還不與內罩里面的金屬接觸,防止其表層氧化。
(2)在降溫管道的頂部設有第一冷卻風機和第二冷卻風機,第一冷卻風機與第二冷卻風機的空氣推送方向相反,促使加熱層與冷卻層之間的冷卻氣體循環往復,加快循環。
(3)在基座的底部中間設有底部鼓風機,底部鼓風機將保護氣體輸送到內罩里面,促使內罩里面的溫度維持在一定的溫度范圍內,使溫度不過高,同時保護氣體還能保護金屬表面不被氧化,使金屬在退火的同時還能保持外表面光亮。
(4)退火爐本體的側壁上設有溫度監控器,時刻監視內罩、加熱層、冷卻層之間的溫度,在退火爐側壁的四周還設有槽鋼支架用來作為退火爐本體的支撐骨架,在冷卻層的頂部設有蜂鳴器,在退火爐本體內部出現異常現象,蜂鳴器會發出報警。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退火爐本體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圖2,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光亮退火爐,包括基座1、退火爐本體6,退火爐本體6高300cm-330cm,在退火爐本體6的內部設有內罩4,內罩4的底部直徑為220cm-230cm,在內罩4的外側設有加熱罩15,在加熱罩15的外側設有冷卻罩14,冷卻罩14的直徑為160cm-270cm,在加熱罩15、冷卻罩14之間設有降溫氣體管道5,降溫氣體管道5的直徑為10cm-13cm,使降溫氣體通過降溫氣體管5道圍繞著加熱罩15對其進行降溫,使內罩4內部各部分的溫度都保持一樣,通過氣體降溫管道5將內罩4內的溫度維持在指定的溫度范圍內,同時外界的氧氣部分還不與內罩4里面的金屬接觸,防止其表層氧化。在左側降溫氣體管道5的頂部設有第一冷卻風機7,在右側降溫氣體管道5的頂部設有第二冷卻風機16,在退火爐本體6的頂部四周設有頂蓋固定扣8,在加熱罩15頂部與冷卻罩14頂部之間設有頂部真空層9,加熱罩15的直徑為240cm-250cm。
本實施例中,加熱罩15頂部中間設有第一密封塞10,冷卻罩14頂部中間設有第二密封塞13,退火爐本體6頂部中間設有閥門11,閥門11焊接固定在退火爐本體6頂部的中間,退火爐本體6頂部的中間還設有氣體助循環風機12,氣體助循環風機12通過螺絲固定在冷卻罩14頂部的中間,氣體助循環風機12的一側設有蜂鳴器21,所述退火爐本體6的底部設有基座1。
本實施例中,基座1上底部的中間設有底部鼓風機19,底部鼓風機19將保護氣體輸送到內罩4里面,促使內罩4里面的溫度維持在一定的溫度范圍內,使溫度不過高,同時保護氣體還能保護金屬表面不被氧化,使金屬在退火的同時還能保持外表面光亮,底部鼓風機19的上方兩側設有爐座支撐架20,爐座支撐架20的上方設有加熱層2,加熱層2的上方設有保溫層3。
本實施例中,退火爐本體6的四周設有槽鋼支架17,退火爐本體6的側壁上設有溫度監控器18,溫度監控器18距離退火爐本體6的底部距離為140cm-150cm,本實用新型的退火爐本體的側壁上設有溫度監控器,時刻監視內罩、加熱層、冷卻層之間的溫度,在退火爐側壁的四周還設有槽鋼支架用來作為退火爐本體的支撐骨架,在冷卻層的頂部設有蜂鳴器,在退火爐本體內部出現異常現象,蜂鳴器會發出報警。
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