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鑄造工藝中用的整形裝置,尤其是涉及一種鑄造工藝用紙質澆道管的整形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鑄造工藝中通常采用陶、瓷等耐火材料制作的澆注系統部件構成澆注系統。陶、瓷澆道的使用有諸多缺點,容易降低熔融金屬的溫度;形成澆注系統時,必須用金剛石切割機等高速切割器對耐火材料進行切割,粉塵大、噪音大,并用膠帶纏繞將他們連接在一起的操作過程很麻煩;堅硬固體廢棄物多,不易除去。基于此國內外多個廠家提出來采用紙質澆道代替陶瓷澆道構成鑄模的澆注系統。已知有申請號為200380103193.3,申請日為2003年11月11日,公開日為2005年12月21日公告號CN1711143公開了一種鑄件制造用部件、申請日為2009.3.10申請號為2009101172396,公開日為2009.8.19日,公告號為CN101508005公開了一種鑄造用紙質澆道管及其成型工藝,上述兩項記載的技術,使用由有機或無機纖維、耐火材料和有機或無機粘合劑混合形成的漿料成型得到的絕熱材料代替前述澆注系統所使用的耐火材料。所述技術采用具有抽氣裝置的帶孔帶網膜的對開外模,置入漿池內抽真空脫水,將纖維等材料吸附于內表面,待外模露出液面后,再將外包密封乳膠袋的、直徑小于紙管內徑5mm的帶孔管組成的無定形內模插入外模內,通壓縮空氣擠壓整形紙管成型。上述公開的技術存在如下缺陷:通入的壓縮空氣壓力值不能觀測和調控,通入的壓縮空氣壓力存在波動,且存在安全隱患;整形完畢后壓縮空氣無法均勻穩定的排出;所述無定型內膜不能順暢、完全地插入到紙管內。
目前還沒有防止上述缺陷的裝置。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適應性強、成本低廉、實驗、生產均容易實現、能夠很好的適用于鑄造如鑄鐵、鑄鋼等工藝用紙質澆道管整形的一種鑄造工藝用紙質澆道管的整形裝置。
本實用新型通過如下方式實現:
一種鑄造工藝用紙質澆道管的整形裝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設有密封端和敞口端的內管,該內管的密封端管壁外通過乳膠管固定繩固定有乳膠管、敞口端配合有壓縮空氣接頭,壓縮空氣接頭外接壓縮空氣管;
在所述乳膠管和壓縮空氣接頭之間配有可以在所述內管上滑動且通過固定螺栓固定于所述內管上的擋板;
所述內管的密封端是經氣焊后并打磨成圓潤密封管口,在密封端的內管的管壁上開有孔洞;
所述孔洞為3~6個,每個孔洞的直徑3~4mm,孔洞的排列長度小于10~15cm,所述孔洞的排列長度是指密封管口與最后一個孔洞之間的距離;
所述擋板與壓縮空氣接頭之間配有壓力表和排氣閥,所述壓力表和排氣閥通過三通與所述內管連接;
所述乳膠管固定繩為扁平的棉綸,壓強為零時所述乳膠管緊貼所述內管;
所述壓縮空氣管為PU風管;
所述內管可以是硬管,如銅管、不銹鋼管或鍍鋅管,所述內管的直徑為紙質澆道管內徑1/3~2/3;
所述乳膠管的直徑可以為紙質澆道管內徑1/3~2/3,或者為所述內管直徑的4/5~6/5;
所述乳膠管體積膨脹40%~60%后內部氣體壓強為0.5~1.2MPa,優先的為0.6~0.7MPa,所述乳膠管固定繩軟繩可以為質軟的繩子如金屬絲、扎帶,也可以為尼龍、滌綸、棉綸、銅絲、尼龍扎帶。
本實用新型有如下效果:
1)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設有密封端和敞口端的內管,該內管的密封端管壁外通過乳膠管固定繩固定有乳膠管、敞口端配合有壓縮空氣接頭,壓縮空氣接頭外接壓縮空氣管;在所述乳膠管和壓縮空氣接頭之間配有可以在所述內管上滑動且通過固定螺栓固定于所述內管上的擋板。
2)能夠便捷、精準地插入到已成型的紙質澆道管內,避免蹭到紙管內壁破壞紙管: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整形裝置,乳膠管套在管壁有孔的內管,能夠便捷、精準地插入到已成型的紙質澆道管內,避免蹭到紙管內壁破壞紙管。
3)保證整個紙管縱向都能被整形,避免整形后的紙管質量殘差不齊: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整形裝置在所述乳膠管和壓縮空氣接頭之間配有可以在所述內管上滑動且通過固定螺栓固定于所述內管上的擋板,擋板使得整形裝置能夠插入精確度深度,保證整個紙管縱向都能被整形,避免整形后的紙管質量殘差不齊。
4)保證每次整形的效果相同,并且能安全泄氣: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整形裝置在所述擋板與壓縮空氣接頭之間配有壓力表和排氣閥,所述壓力表和排氣閥通過三通與所述內管連接,壓力表和排氣裝置,能夠實時顯示出整形狀態,保證每次整形的效果相同,并且能安全泄氣。
5)適應性強;成本低廉,實驗、生產均容易實現: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整形裝置通過改造紙質澆道管成型機,兩者能夠很好的相匹配,容易實現自動插入、整形等過程,能夠很好的適用于鑄造如鑄鐵、鑄鋼等工藝用紙質澆道管整形。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鑄造工藝用紙質澆道管的整形裝置,如圖1所示:它包括一設有密封端和敞口端的內管1,該內管1的密封端管壁外通過乳膠管固定繩21固定有乳膠管2、敞口端配合有壓縮空氣接頭6,壓縮空氣接頭6外接壓縮空氣管7。
在所述乳膠管2和壓縮空氣接頭6之間配有可以在所述內管1上滑動且通過固定螺栓31固定于所述內管1上的擋板3。
所述內管1的密封端是經氣焊后并打磨成圓潤密封管口,在密封端的內管1的管壁上開有孔洞11。
所述孔洞11為3~6個,每個孔洞11的直徑3~4mm,孔洞11的排列長度小于10~15cm,所述孔洞11的排列長度是指密封管口與最后一個孔洞之間的距離。
所述擋板3與壓縮空氣接頭6之間配有壓力表4和排氣閥5,所述壓力表4和排氣閥5通過三通與所述內管1連接。
所述乳膠管固定繩21為扁平的棉綸,壓強為零時所述乳膠管2緊貼所述內管1。
所述壓縮空氣管7為PU風管。
所述內管1可以是硬管,如銅管、不銹鋼管或鍍鋅管,所述內管1的直徑為紙質澆道管內徑1/3~2/3。
所述乳膠管2的直徑可以為紙質澆道管內徑1/3~2/3,或者為所述內管1直徑的4/5~6/5。
所述乳膠管2體積膨脹40%~60%后內部氣體壓強為0.5~1.2MPa,優先的為0.6~0.7MPa,所述乳膠管固定繩21軟繩可以為質軟的繩子如金屬絲、扎帶,也可以為尼龍、滌綸、棉綸、銅絲、尼龍扎帶。
紙質澆道管模塑成型機在漿池中吸附成型并脫水后,將紙質澆道管整形裝置插入紙質澆道管中,擋板3限定裝置插入恰好深度。
壓縮空氣經壓縮空氣管7通入整形裝置內,具體的是通入到內管1內,更進一步的經內管1上的孔洞11充滿乳膠管2內,乳膠管2受壓膨脹。
乳膠管2受壓膨脹直至擠壓紙質澆道管,繼續通入壓縮空氣使得壓強達到0.5~1.2MPa,優先的使得壓強達到0.6~0.7MPa,停止通入壓縮空氣保持1~5min,優先的保持2~3min。
保壓規定時間后,打開排氣閥5釋放整形裝置內的空氣,乳膠管收縮恢復原始狀態,整形完畢。
所述擋板3的作用是限定整形裝置插入紙質澆道管的深度,在整形時使套有乳膠管的部分恰好的處于紙質澆道管內,避免插的太淺或太深。所述擋板3可以選擇為機械定位擋板,即整形裝置插入合適位置時擋板碰到阻礙,無法繼續插入;所述擋板3也可以選擇為位置傳感器定位,這種方式可以實現紙質澆道管整形的自動化。優先的選擇擋板3可以在內管軸向方向移動,以螺絲固定于某處。
所述壓力表通過三通與內管連接,能夠實時反饋整形裝置內的壓力,所述壓力表量程0~1.6MPa。
所述的排氣閥通過三通與內管連接,能夠在整形完畢后卸掉整形裝置內的壓力。所述的排氣閥可以選擇球閥,為了實現紙質澆道管整形的自動化可選擇常閉電磁閥。
上述具體實施例,對本專利的目的、技術方案和有益效果進行了進一步詳細說明,所應理解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飾、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