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汽輪機高壓控制閥主閥門研磨線研磨用導向裝置。
背景技術:
汽輪機高壓主汽閥門處開啟與封閉是通過閥座球面與閥碟球面線接觸來實現的,該線為閉合曲線,通過閥座與閥碟通過研磨來實現的,以往研磨是將閥體豎直放置,將閥桿、閥碟等與閥蓋一體裝好后,放入閥體內,通過吊車配合豎直向下紅干粉著色進行撞線研磨,由于與工作狀態水平放置不一致,常會出現工作狀態閥碟與閥座閉合處漏氣現象,通過分析是由于研磨與工作狀態不一致造成的,現需要將撞線研磨改變水平方式,但產品用閥蓋水平撞線研磨由于伸入閥體部分過長,自重不均會產生偏擺傾斜,裝配時容易產生磕碰,且裝好后,閥桿導向套往復運動,由于水平放置,自重原因,會與閥蓋內孔的下半部分過度摩擦,對閥蓋內孔表面質量產生破壞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是為了解決閥體豎直放置時閥碟與閥座閉合處漏氣現象、撞線研磨改為水平方式時裝配時容易產生磕碰以及由于閥桿與閥蓋內孔的下半部分過度摩擦而導致閥蓋內孔表面易損壞的問題,而提供一種汽輪機高壓控制閥主閥門研磨線研磨用導向裝置。
本發明的一種汽輪機高壓控制閥主閥門研磨線研磨用導向裝置包括導向套、操作連接桿和提桿;
所述導向套為從上至下依次由圓柱體、圓柱體、圓柱體、圓柱體和圓柱體構成的一體的階梯軸;
所述圓柱體、圓柱體、圓柱體、圓柱體和圓柱體同軸設置;
所述導向套中心軸線處設置有沿軸線方向的通孔;
所述圓柱體圓周邊緣處設置有沿水平方向的起吊螺孔;
所述圓柱體上未被圓柱體覆蓋的圓形邊緣上設置有與閥體端面位置一致的呈圓周分布的若干通孔;
所述呈圓周分布的若干通孔貫穿圓柱體和圓柱體;
所述操作連接桿為一體結構的階梯形圓柱體,且部分插設于通孔中,其中插入通孔的圓柱體直徑與通孔的內徑相配合,未插入通孔的圓柱體直徑大于通孔的內徑;
所述操作連接桿與閥桿連接的一端端面設置有螺紋盲孔;
所述操作連接桿另一端的端部與操作連接桿的軸線垂直的方向上設置有通孔;
所述提桿為圓柱體,且插設于通孔中。
工作原理:將產品裝配好的閥桿、閥碟部分穿入操作連接桿的螺紋盲孔中,通過螺紋與之連接,再將操作連接桿穿入導向套1沿軸線方向的通孔中,并將提桿穿入操作連接桿的通孔中,然后將吊環擰入起吊螺孔中,通過吊車水平起吊,水平移動,鉗工配合將裝置裝入閥體中,使得圓柱體外圓與閥體內孔配合,并通過八支外六角螺栓穿過導向套1端面分布的通孔與閥體端面的螺孔并擰緊,使得本裝置與閥體緊固,最后鉗工可以進行撞線研磨的工作。
本發明有益效果
本發明的導向部分比產品件短,但總導向行程一致,自重輕,減少與閥體水平裝配的難度。
本發明設計提桿,便于鉗工撞線研磨的手工操作。
本發明的結構簡單、容易生產制造、成本低,便于大范圍推廣使用。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主視圖;
圖2是圖1的仰視圖;
圖3是圖1的左視圖;
圖4是圖3的剖視圖;
圖5是圖1的軸測立體視圖;
圖6是裝配示意圖;其中A為本發明裝置,B為外六角螺栓,C為閥桿,D為閥碟,E為研磨線,F為閥座。
具體實施方式
具體實施方式一:本實施方式的一種汽輪機高壓控制閥主閥門研磨線研磨用導向裝置包括導向套1、操作連接桿2和提桿3;
所述導向套1為從上至下依次由圓柱體1-1、圓柱體1-2、圓柱體1-3、圓柱體1-4和圓柱體1-5構成的一體的階梯軸;
所述圓柱體1-1、圓柱體1-2、圓柱體1-3、圓柱體1-4和圓柱體1-5同軸設置;
所述導向套1中心軸線處設置有沿軸線方向的通孔1-7;
所述圓柱體1-4圓周邊緣處設置有沿水平方向的起吊螺孔1-8;
所述圓柱體1-3上未被圓柱體1-2覆蓋的圓形邊緣上設置有與閥體端面位置一致的呈圓周分布的若干通孔1-9;
所述呈圓周分布的若干通孔1-9貫穿圓柱體1-3和圓柱體1-4;
所述操作連接桿2為一體結構的階梯形圓柱體,且部分插設于通孔1-7中,其中插入通孔1-7的圓柱體直徑與通孔1-7的內徑相配合,未插入通孔1-7的圓柱體直徑大于通孔1-7的內徑;
所述操作連接桿2與閥桿連接的一端端面設置有螺紋盲孔2-1;
所述操作連接桿2另一端的端部與操作連接桿2的軸線垂直的方向上設置有通孔2-2;
所述提桿3為圓柱體,且插設于通孔2-2中。
工作原理:將產品裝配好的閥桿、閥碟部分穿入操作連接桿2的螺紋盲孔2-1中,通過螺紋與之連接,再將操作連接桿2穿入導向套1沿軸線方向的通孔1-7中,并將提桿3穿入操作連接桿2的通孔2-2中,然后將吊環擰入起吊螺孔1-8中,通過吊車水平起吊,水平移動,鉗工配合將裝置裝入閥體中,使得圓柱體1-1外圓與閥體內孔配合,并通過八支外六角螺栓穿過導向套1端面分布的通孔1-9與閥體端面的螺孔并擰緊,使得本裝置與閥體緊固,最后鉗工可以進行撞線研磨的工作。
本實施方式的導向部分比產品件短,但總導向行程一致,自重輕,減少與閥體水平裝配的難度。
本實施方式設計提桿,便于鉗工撞線研磨的手工操作。
本實施方式的結構簡單、容易生產制造、成本低,便于大范圍推廣使用。
具體實施方式二:本實施方式與具體實施方式一不同的是:所述圓柱體1-1的直徑、圓柱體1-2的直徑、圓柱體1-3的直徑、圓柱體1-4的直徑依次增大。其他步驟及參數與具體實施方式一相同。
具體實施方式三:本實施方式與具體實施方式一或二不同的是:所述圓柱體1-5的直徑小于圓柱體1-1的直徑。其他步驟及參數與具體實施方式一或二相同。
具體實施方式四:本實施方式與具體實施方式一至三之一不同的是:所述圓柱體1-4和圓柱體1-5之間設置有若干三角形支撐板1-6。其他步驟及參數與具體實施方式一至三之一相同。
具體實施方式五:本實施方式與具體實施方式一至四之一不同的是:所述若干三角形支撐板1-6之間間距相等。其他步驟及參數與具體實施方式一至四之一相同。
具體實施方式六:本實施方式與具體實施方式一至五之一不同的是:所述三角形支撐板1-6的個數為四個。其他步驟及參數與具體實施方式一至五之一相同。
具體實施方式七:本實施方式與具體實施方式一至六之一不同的是:所述呈圓周分布的通孔1-9的個數為八個。其他步驟及參數與具體實施方式一至六之一相同。
具體實施方式八:本實施方式與具體實施方式一至七之一不同的是:所述八個呈圓周分布的通孔1-9兩個為一組,且各組之間間距相等。其他步驟及參數與具體實施方式一至七之一相同。
具體實施方式九:本實施方式與具體實施方式一至八之一不同的是:所述提桿3直徑與通孔2-2內徑間隙配合。其他步驟及參數與具體實施方式一至八之一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