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玻璃生產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玻璃鏡片手工磨邊方法。
背景技術:
玻璃鏡片的主要原料是光學玻璃。光學性質優越,不容易劃花,折射率高。玻璃鏡片的透光率和機械化學性能都比較好,有恒定的折射率、理化性能穩定。在玻璃鏡片的加工時,常常需要對玻璃鏡片進行手工磨邊,從而保證玻璃鏡片邊角的整齊性,現有的玻璃鏡片手工磨邊方法工序復雜,得到的玻璃鏡片的邊角不夠平滑,常常出現破裂或崩邊的顯現,而且傳統的玻璃鏡片手工磨邊方法常常采用吸塵設備進吸收磨邊時產生的粉塵,噪音大,除塵效果不明顯。為此,我們提出一種玻璃鏡片手工磨邊方法。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玻璃鏡片手工磨邊方法,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現有的玻璃鏡片手工磨邊方法工序復雜,得到的玻璃鏡片的邊角不夠平滑,常常出現破裂或崩邊的顯現,而且傳統的玻璃鏡片手工磨邊方法常常采用吸塵設備進吸收磨邊時產生的粉塵,噪音大,除塵效果不明顯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玻璃鏡片手工磨邊方法,該玻璃鏡片手工磨邊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S1:劃邊:將樣板貼附在玻璃鏡片的凹面,十字中心對準玻璃鏡片的光學中心,水平線與工藝線對正,玻璃刀的鉆石顆粒緊靠樣板進行裁割,當有污垢產生時,然后進行切割;
S2:鉗邊:經過步驟S1劃邊完成后,采用鉗子沿著劃印進行掰邊,左手持片,右手持鉗,向外拉剪,然后將接口處用鉗子鉗齊;
S3:磨邊:采用軟硬適中的金剛打磨片進行磨邊,其中金剛石打磨片的內徑為16-20mm、外徑為110-120mm、高度為20-25mm,雙手持玻璃鏡片,保持鏡片的位置的穩定,玻璃鏡片與砂輪之間呈40-50度角進行磨邊,在磨邊時,采用霧化噴頭對準打磨位置進行降濕處理,一邊打磨,一邊與玻璃眼鏡鏡架進行比較;
S4:倒角:采用細砂輪進行玻璃鏡片的倒角,倒角時玻璃鏡片與細砂輪的夾角為70-80度,倒角完成后,在燈光下檢查,檢查是否有崩邊情況。
優選的,所述步驟S1中在劃邊前需要對玻璃刀的刀口涂覆煤油。
優選的,所述步驟S2中,在進行鉗邊時,操作者需要佩戴口罩和眼罩。
優選的,所述步驟S3中金剛石打磨片的金剛砂的粒度為180#或240#或280#。
優選的,所述步驟S4中打磨工具為氣動力打磨工具。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該發明提出的一種玻璃鏡片手工磨邊方法,提高了磨邊精度,有效的解決了傳統的手工磨邊的玻璃鏡片的破碎或崩邊的情況,采用對磨邊位置的降濕處理,大大降低了在磨邊過程中的粉塵的擴散與傳播,改善了工作環境,而且,采用氣動力打磨工具替代了原有的電動打磨工具,減少的噪音的產生,該發明操作方便,成本低廉。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磨邊方法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實施例1
一種玻璃鏡片手工磨邊方法,該玻璃鏡片手工磨邊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S1:劃邊:將樣板貼附在玻璃鏡片的凹面,十字中心對準玻璃鏡片的光學中心,水平線與工藝線對正,對玻璃刀的刀口涂覆煤油,玻璃刀的鉆石顆粒緊靠樣板進行裁割,當有污垢產生時,然后進行切割;
S2:鉗邊:經過步驟S1劃邊完成后,操作者佩戴口罩和眼罩,采用鉗子沿著劃印進行掰邊,左手持片,右手持鉗,向外拉剪,然后將接口處用鉗子鉗齊;
S3:磨邊:采用軟硬適中的金剛打磨片進行磨邊,其中金剛石打磨片的內徑為16mm、外徑為110mm、高度為20mm,金剛石打磨片的金剛砂的粒度為180#,雙手持玻璃鏡片,保持鏡片的位置的穩定,玻璃鏡片與砂輪之間呈40度角進行磨邊,采用氣動力打磨工具進行磨邊,在磨邊時,采用霧化噴頭對準打磨位置進行降濕處理,一邊打磨,一邊與玻璃眼鏡鏡架進行比較;
S4:倒角:采用細砂輪進行玻璃鏡片的倒角,倒角時玻璃鏡片與細砂輪的夾角為70度,倒角完成后,在燈光下檢查,檢查是否有崩邊情況。
實施例2
一種玻璃鏡片手工磨邊方法,該玻璃鏡片手工磨邊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S1:劃邊:將樣板貼附在玻璃鏡片的凹面,十字中心對準玻璃鏡片的光學中心,水平線與工藝線對正,對玻璃刀的刀口涂覆煤油,玻璃刀的鉆石顆粒緊靠樣板進行裁割,當有污垢產生時,然后進行切割;
S2:鉗邊:經過步驟S1劃邊完成后,操作者佩戴口罩和眼罩,采用鉗子沿著劃印進行掰邊,左手持片,右手持鉗,向外拉剪,然后將接口處用鉗子鉗齊;
S3:磨邊:采用軟硬適中的金剛打磨片進行磨邊,其中金剛石打磨片的內徑為20mm、外徑為120mm、高度為25mm,金剛石打磨片的金剛砂的粒度為280#,雙手持玻璃鏡片,保持鏡片的位置的穩定,玻璃鏡片與砂輪之間呈50度角進行磨邊,采用氣動力打磨工具進行磨邊,在磨邊時,采用霧化噴頭對準打磨位置進行降濕處理,一邊打磨,一邊與玻璃眼鏡鏡架進行比較;
S4:倒角:采用細砂輪進行玻璃鏡片的倒角,倒角時玻璃鏡片與細砂輪的夾角為80度,倒角完成后,在燈光下檢查,檢查是否有崩邊情況。
實施例3
一種玻璃鏡片手工磨邊方法,該玻璃鏡片手工磨邊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S1:劃邊:將樣板貼附在玻璃鏡片的凹面,十字中心對準玻璃鏡片的光學中心,水平線與工藝線對正,對玻璃刀的刀口涂覆煤油,玻璃刀的鉆石顆粒緊靠樣板進行裁割,當有污垢產生時,然后進行切割;
S2:鉗邊:經過步驟S1劃邊完成后,操作者佩戴口罩和眼罩,采用鉗子沿著劃印進行掰邊,左手持片,右手持鉗,向外拉剪,然后將接口處用鉗子鉗齊;
S3:磨邊:采用軟硬適中的金剛打磨片進行磨邊,其中金剛石打磨片的內徑為18mm、外徑為115mm、高度為22mm,金剛石打磨片的金剛砂的粒度為240#,雙手持玻璃鏡片,保持鏡片的位置的穩定,玻璃鏡片與砂輪之間呈45度角進行磨邊,采用氣動力打磨工具進行磨邊,在磨邊時,采用霧化噴頭對準打磨位置進行降濕處理,一邊打磨,一邊與玻璃眼鏡鏡架進行比較;
S4:倒角:采用細砂輪進行玻璃鏡片的倒角,倒角時玻璃鏡片與細砂輪的夾角為75度,倒角完成后,在燈光下檢查,檢查是否有崩邊情況。
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發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發明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