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車輪熱處理冷卻方法。
背景技術:
在低壓鋁合金車輪的制造中,熱進工藝已經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車輪在低壓鑄造后,直接進入熱處理工序,以達到節省能耗,減小尺寸變形的目的。熱進工藝中,車輪熱處理后的降溫冷卻主要通過水噴淋,其特點是冷卻強度大,效率高,同時也存在著明顯的缺點,如能源消耗大,水噴淋后有水殘留,除水設備故障率高等。
水霧冷卻會顯著提高冷卻效率。以1公斤水從20℃升到100℃為例,吸收熱量為336kJ;而同溫度的水變成氣態,則需要吸收2260 kJ的熱量,相差7倍之多。
目前水霧冷卻主要用于環境降溫降塵及加濕等領域。將水霧冷卻用于模具降溫和鑄鐵件冷卻也有實踐,但熱處理后車輪的冷卻并未有研究。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對熱處理后鋁車輪進行水霧冷卻的工藝。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為:車輪熱處理后水霧冷卻方法,包括高溫冷卻,低溫冷卻和風刀吹掃三個工序。
所述高溫冷卻工序的冷卻室長度為8m,水泵水壓6-7MPa, 所述低溫冷卻工序的冷卻室長度長7m,水泵壓力5-6Mpa。
冷卻室兩側各布置兩條冷卻管路,第一路高度在輥道上方100-200mm,第二路高度在輥道上方380-420mm;在每路冷卻管上,均布30-35個霧化冷卻噴嘴,霧化噴嘴型號為5010。
所述風刀吹掃工序的長度為4m。風刀吹掃風力由離心風機提供,離心風機功率1.8kW。
所述冷卻室上方配有冷凝管,處于通風口和冷卻風機之間。冷卻室設置冷卻風機12個,功率180W,冷卻風機工作產生冷風,將工作中產生的水霧冷凝為水滴,經過回收裝置和過濾桶過濾后重新循環使用。
按照此工藝,對熱處理后150℃的熱毛坯降溫至50℃,保證表面不積水、滿足X光檢查的情況下,總電耗為9-10KW/h、用水700-800L/h, 每天需補水1-2T。與之對比,傳統的水噴淋冷卻需要電耗120KW/h,水耗達到60T/h,每天補水10-20T。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車輪熱處理后水霧冷卻方法所使用的冷卻室。
圖中:1-高溫冷卻;2-低溫冷卻,3-風刀吹掃。
具體實施方式
車輪熱處理后水霧冷卻方法,包括高溫冷卻,低溫冷卻和風刀吹掃三個工序。
所述高溫冷卻工序的冷卻室長度為8m,水泵水壓6-7MPa, 所述低溫冷卻工序的冷卻室長度長7m,水泵壓力5-6Mpa。
冷卻室兩側各布置兩條冷卻管路,第一路高度在輥道上方100-200mm,第二路高度在輥道上方380-420mm;在每路冷卻管上,均布30-35個霧化冷卻噴嘴,霧化噴嘴型號為5010。
所述風刀吹掃工序的長度為4m。風刀吹掃風力由離心風機提供,離心風機功率1.8kW。
所述冷卻室上方配有冷凝管,處于通風口和冷卻風機之間。冷卻室設置冷卻風機12個,功率180W,冷卻風機工作產生冷風,將工作中產生的水霧冷凝為水滴,經過回收裝置和過濾桶過濾后重新循環使用。
按照此工藝,對熱處理后150℃的熱毛坯降溫至50℃,保證表面不積水、滿足X光檢查的情況下,總電耗為9-10KW/h、用水700-800L/h, 每天需補水1-2T。與之對比,傳統的水噴淋冷卻需要電耗120KW/h,水耗達到60T/h,每天補水10-20T。
當工件進入冷卻室時,水在水泵的壓力下到達水霧噴嘴,通過霧化冷卻作用使工件冷卻,水霧吸熱蒸發,被吸收到隔板上方的冷凝管中,冷凝管處于冷卻風機和通風口之間,由于受到風機冷卻作用,水霧被冷凝為水滴,回落到工作室下方的水收集裝置中,經過過濾網除渣和過濾器過濾處理后,重新進入水泵循環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