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冶金行業鍛造車間精整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鍛造圓坯修磨機。
背景技術:
當前,在鍛造生產過程中,經常發生鍛坯在生產過程中發生局部開裂現象,為了提高鍛坯成材率,對于局部的小裂紋缺陷,采用局部修磨的方式,修磨完成后,重新加熱鍛造為成品。而傳統的手動修磨機是在吊裝的滑軌上用手拉動,坯料翻轉時用工裝扳轉,費力,操作也不安全,易發生工傷事故。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鍛造圓坯修磨機,能夠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將修磨裝置通過升降裝置吊裝在移動小車上,通過移動小車的橫向移動和升降裝置的豎向移動調整修磨裝置與待修磨圓坯的相對位置,結構簡單穩定成本低,圓坯修磨省時省力又安全。
本發明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
一種鍛造圓坯修磨機,包括承載待修磨圓坯的支撐翻轉裝置、進行修磨時位于所述支撐翻轉裝置上方的修磨裝置、沿待修磨圓坯徑向并排設于所述支撐翻轉裝置一側的可沿待修磨圓坯的軸向平動的移動小車、垂設于所述移動小車上的升降裝置,所述升降裝置位于所述修磨裝置的上方并與所述修磨裝置連接。
作為優選,所述支撐翻轉裝置包括支撐底座、等高地設于所述支撐底座上部兩側的主動輪和從動輪、與所述主動輪傳動連接的翻轉電機、設于所述的從動輪側部的用于調節所述主動輪和從動輪間距的定距輪。
作為優選,所述修磨裝置包括修磨底架,設于所述修磨底架上靠近所述支撐翻轉裝置端的砂輪、扶手,設于所述修磨底架上遠離所述支撐翻轉裝置端的與所述砂輪傳動連接的修磨電機,設于所述修磨底架上靠近所述修磨電機側的用于連接所述升降裝置的連接架。
作為優選,所述修磨裝置還包括沿待修磨圓坯的軸向并排設于所述砂輪一旁的配重組件,所述配重組件包括可調節配重組件與所述砂輪的間距的配重底座,插設于所述配重底座上的配重塊。
作為優選,所述移動小車包括一對沿待修磨圓坯的軸向平行設置的鋼軌,架設于所述鋼軌上的沿鋼軌平動的移動底座,固設于所述移動底座上的梁架;所述升降裝置為一電動葫蘆,固設在所述梁架上。
作為優選,該鍛造圓坯修磨機還包括用于通過在停止作業時靜置所述修磨裝置而保護所述升降裝置的保護裝置;所述保護裝置包括設于所述修磨底架底部的靠近所述修磨電機側的安放底架、設于所述移動底座上的位于所述安放底架正下方的安放托架。
作為優選,所述保護裝置還包括固設于所述移動底座上的備用砂輪放置架、滑動連接于所述移動底座上的移動安放裝置。
作為優選,所述移動安放裝置包括將所述備用砂輪放置架與安放托架收容在內的移動安放架、設于移動安放架內的折疊支撐機構;所述移動安放架包括承接所述修磨底架砂輪側的安放平臺、設于所述安放平臺修磨電機側的與安放平臺軸接的懸垂擋板、設于所述安放平臺砂輪側的推拉扶手;所述折疊支撐機構包括具有滾輪的主支撐桿,一端與所述安放平臺鉸接、另一端與所述主支撐桿滑動套接的第一輔助斜桿;所述第一輔助斜桿設于靠近修磨電機側。
作為優選,所述折疊支撐機構還包括一端與所述安放平臺鉸接、另一端與所述主支撐桿鉸接的副支撐桿,一端與所述安放平臺鉸接,另一端與所述副支撐桿滑動套接的第二輔助斜桿;所述第二輔助斜桿設于靠近砂輪側。
作為優選,所述保護裝置還包括設于所述砂輪下方并位于所述支撐翻轉裝置軸向側部的安放座;所述安放座設于所述移動小車移動范圍內,高度與所述修磨裝置安放至安放托架時的高度一致,包括承接所述修磨底架砂輪側的安放頂部、開于所述安放頂部上的砂輪容納部、設于所述安放座下部的備用砂輪容納部;所述備用砂輪容納部包括至少一層備用砂輪容納室、共用轉軸,設于所述備用砂輪容納室內的以所述共用轉軸為旋轉中心旋轉出所述安放座外的備用砂輪座。
綜上所述,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種鍛造圓坯修磨機,使用支撐翻轉裝置使待修磨圓坯自動翻轉,并能根據圓坯直徑調整圓坯翻轉時的重心,保證翻轉平穩有效;修磨裝置通過升降裝置和移動小車直接吊裝在待修磨圓坯上方,移動小車沿待修磨圓坯軸向平移,升降裝置調整修磨裝置的砂輪與待修磨圓坯的距離,輔以支撐翻轉裝置的配合,可對任意圓坯表面上的缺陷進行修復;即使砂輪在使用過程中質量逐漸減小,不同部位的質量分布不均勻,連接架與配重組件也可使修磨裝置保持平衡不傾斜,保證修磨的連續運行;該鍛造圓坯修磨機還設有保護裝置,該保護裝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用于安放不進行修磨時降下的修磨裝置,在保護升降裝置的同時為修磨裝置提供適宜的安放位置,防止修磨裝置位置偏斜產生不必要的扭轉力,并容納有備用砂輪,方便砂輪更換。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移動安放裝置展開時去除支撐翻轉裝置該鍛造圓坯修磨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移動安放裝置收攏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修磨裝置落至安放座時去除支撐翻轉裝置該鍛造圓坯修磨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安放座的俯視結構圖;
圖6為各電機的電路連接圖;
圖7為各功能運行時的指示電路連接圖;
圖8為各功能的電路連接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以及優選的方案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本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發明的解釋,其并不是對本發明的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在閱讀完本說明書后可以根據需要對本實施例做出沒有創造性貢獻的修改,但只要在本發明的權利要求范圍內都受到專利法的保護。
實施例1
如圖1所示,一種鍛造圓坯修磨機,包括承載待修磨圓坯的支撐翻轉裝置1、進行修磨時位于支撐翻轉裝置1上方的修磨裝置2、沿待修磨圓坯徑向并排設于支撐翻轉裝置1一側的可沿待修磨圓坯的軸向平動的移動小車3、垂設于移動小車3上的升降裝置4,升降裝置4位于修磨裝置2的上方并與修磨裝置2連接。支撐翻轉裝置1使待修磨圓坯自動翻轉,修磨裝置2通過升降裝置4吊裝在移動小車3上并位于待修磨圓坯的上方,移動小車3帶升降裝置4連同其上的修磨裝置2沿待修磨圓坯軸向平動,升降裝置4帶修磨裝置2豎向移動,使修磨裝置2方便地懸停在待修磨圓坯的任意位置的上方,繼而完成任意位置上的修磨。
支撐翻轉裝置1包括支撐底座11、等高地設于支撐底座11上部兩側的主動輪12和從動輪13、與主動輪12傳動連接的翻轉電機14、設于的從動輪13側部的用于調節主動輪12和從動輪13間距的定距輪15。待修磨圓坯吊裝于主動輪12和從動輪13之間,由翻轉電機14帶動待修磨圓坯自動翻轉,可在待修磨圓坯下方沿軸向并排設置多個所述支撐翻轉裝置1,以適應不同長度的待修磨圓坯;待修磨圓坯的圓心與主動輪的圓心和從動輪的圓心之間形成一圓心角,根據待修磨圓坯的直徑通過定距輪15調整主動輪與從動輪的間距,使該圓心角保持一較大的鈍角,保證翻轉的摩擦力的有效和圓坯重心的平穩。
修磨裝置2包括修磨底架21,設于修磨底架21上靠近支撐翻轉裝置1端的砂輪22、扶手26,設于修磨底架21上遠離支撐翻轉裝置1端的與砂輪22傳動連接的修磨電機23,設于修磨底架21上靠近修磨電機23側的用于連接升降裝置4的連接架24。連接架24可沿著修磨底架21前后方向移動,用于調節連接架24與修磨電機23和砂輪22之間的距離。通過連接架24前后位置的移動改變升降裝置4與修磨裝置2的具體連接位置,即使砂輪22在使用過程中質量逐漸減少,也時刻保持連接架兩側的質量平衡。連接架24位置的移動可使用微型電機作為驅動力,絲桿機構提供位移往復能力,使操作、調節方便。
修磨裝置2還包括沿待修磨圓坯的軸向并排設于砂輪22一旁的配重組件25,配重組件25包括可調節配重組件與砂輪22的間距的配重底座251,插設于配重底座251上的配重塊252。砂輪22設于修磨底架21上的靠近支撐翻轉裝置1端的一側部,配重組件25設于修磨底架21上的靠近支撐翻轉裝置1端的另一側部;配重底座251可使用微型電機作為驅動力,絲桿機構提供位移往復能力,可精確調整配重組件25與砂輪22的間距,配重塊252具有多種不同重量的規格,方便調整配重大小,使配重組件隨著砂輪22的使用,適時調整位置與配重大小,保持修磨裝置2在砂輪端和配重組件端的質量平衡,保證砂輪22的圓周面與待修磨圓坯始終正面接觸,防止修磨裝置2出現左右偏斜而導致砂輪22出現偏磨,影響砂輪22的使用壽命,也便于操作人員精確控制修磨裝置2的方位。
連接架24與配重組件25共同作用,也可使修磨裝置保持平衡不傾斜,保證修磨的連續運行。
移動小車3包括一對沿待修磨圓坯的軸向平行設置的鋼軌31,架設于鋼軌31上的沿鋼軌平動的移動底座32,固設于移動底座32上的梁架33;升降裝置4為一電動葫蘆,固設在梁架33上。移動底座32內設有平移機構,由單個電機驅動,雙軸同轉速輸出,帶動架設在鋼軌上的驅動輪沿待修磨圓坯的軸向平動。該鍛造圓坯修磨機還包括集成控制面板,集中控制移動小車的移動,修磨裝置的啟停、坯料的翻轉、配重組件和連接架的移動。
如圖6-8所示,設計了適用于該鍛造圓坯修磨機的電路,使各功能集中在控制面板上,且各個功能指示明確,操作方便快捷防誤操作。
如圖2-3所示,該鍛造圓坯修磨機還包括用于通過在停止作業時靜置修磨裝置2而保護升降裝置4的保護裝置;保護裝置包括設于修磨底架21底部的靠近修磨電機23側的安放底架51、設于移動底座32上的位于安放底架51正下方的安放托架52安放底架51具有v型底面,安放托架52包括托架底座521、一對固設于托架底座上的安放塊522、安放塊522具有鏡像對稱的且與v型底面相適應的斜面5221。當不需要進行修磨時,修磨裝置2被升降裝置4降下,修磨底架51的修磨電機側通過安放底架51與安放托架52的貼合實現定位,使電動葫蘆上的線纜不產生扭繞,防止修磨裝置位置偏斜而產生不必要的扭轉力。
具體的,安放托架52設于移動底座32的上表面,保護裝置還包括固設于移動底座32上的備用砂輪放置架53、滑動連接于移動底座32上的移動安放裝置6。移動安放裝置6包括將備用砂輪放置架53與安放托架52收容在內的移動安放架61、設于移動安放架內的折疊支撐機構62;移動安放架61包括承接修磨底架21砂輪側的安放平臺611、設于安放平臺611修磨電機側的與安放平臺軸接的懸垂擋板612、設于安放平臺611砂輪側的推拉扶手613;折疊支撐機構62包括具有滾輪的主支撐桿621,一端與安放平臺611鉸接、另一端與主支撐桿621滑動套接的第一輔助斜桿623;第一輔助斜桿623設于靠近修磨電機側。電動葫蘆不適宜進行長時間懸吊作業,在不使用時應將電動葫蘆上的修磨裝置2放下靜置,避免電動葫蘆中的電機齒輪結構,避免安全隱患;移動安放裝置6的設置使修磨裝置2的靜置可在待修磨圓坯區域外的任意移動小車的移動范圍內進行,隨時收放,快捷方便。
移動安放架61與移動底座32之間設有滑動機構,可以是滑軌滑塊機構,可以是絲桿滑塊機構,使移動安裝架61可沿待修磨圓坯的徑向水平移動,懸垂擋板612的豎向高度大于備用砂輪放置架53和安放托架52的最大豎向高度,在收起移動安放架61時,可將砂輪放置架53和安放托架52同時包含在內部,結合安放平臺611及安放平臺611周圍的擋板,保護砂輪放置架53和安放托架52免受作業時產生的煙塵碎屑的污染。
折疊支撐機構62還包括一端與安放平臺611鉸接、另一端與主支撐桿621鉸接的副支撐桿622,一端與安放平臺611鉸接,另一端與副支撐桿622滑動套接的第二輔助斜桿624;第二輔助斜桿624設于靠近砂輪側。在打開移動安裝架61時,滑動機構使移動安放架61保持平動,收攏的折疊支撐機構62中,主支撐桿621質量較重首先下落,帶動副支撐桿622與主支撐桿621逐漸趨近同軸線、第一輔助斜桿623和第二輔助斜桿624與主支撐桿621的連接處向下滑落形成斜向支撐之勢。
主支撐桿621與副支撐桿622的鉸接處設有鎖扣,鎖扣包括設于主支撐桿621上的扣環、設于副支撐桿622上的搭臺。在折疊支撐機構完全打開、主支撐桿621和副支撐桿622連成一線時,將扣環搭扣于搭臺上,保證主支撐桿621與副支撐桿622挺直不發生相對轉動,同時,在修磨裝置2安放至移動安放架61上后,第二輔助斜桿624在修磨裝置2的重力作用下對副支撐桿622進行施力,使主支撐桿621和副支撐桿622產生相對轉動的趨勢,增加了扣環與搭臺的扣緊力,連接更加緊固,保證移動安放架61的支撐能力。
在收攏折疊支撐機構62時,手動將鎖扣打開,手部或者腳部施力向內推動推拉扶手613,滑動機構使移動安放架61保持平動,第一輔助斜桿623首先與移動底座32抵接,對主支撐桿621施以斜向上的力,同時第二輔助斜桿624對副支撐桿622施以斜向下的力,從而在主支撐桿621與輔支撐桿622的鉸接處形成向上的力矩,加速主支撐桿的轉動收攏,使折疊支撐機構62的收攏快速輕松。
實施例2
如圖4-5所示,實施例2的大部分結構與實施例1相同,保護裝置也包括設于修磨底架21底部的靠近修磨電機23側的安放底架51、設于移動底座32上的位于安放底架51正下方的安放托架52安放底架51具有v型底面,安放托架52包括托架底座521、一對固設于托架底座上的安放塊522、安放塊522具有鏡像對稱的且與v型底面相適應的斜面5221。區別在于,安放托架52設于移動底座32上表面內,安放托架52上覆蓋一蓋板,保護安放托架52免受作業時產生的煙塵碎屑的污染。
保護裝置還包括設于砂輪22下方并位于支撐翻轉裝置1軸向側部的安放座7;安放座7設于移動小車3移動范圍內,高度與修磨裝置2安放至安放托架52時的高度一致,包括承接修磨底架21砂輪側的安放頂部71、開于安放頂部71上的砂輪容納部72、設于安放座7下部的備用砂輪容納部73;備用砂輪容納部73包括至少一層備用砂輪容納室731、共用轉軸732,設于備用砂輪容納室731內的以共用轉軸732為旋轉中心旋轉出安放座7外的備用砂輪座733。安放座7固定在支撐翻轉裝置1軸向側部,結構更簡單,成本更低,使用同樣較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