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一種電子封裝用Cu/Ag(Invar)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與流程

文檔序號:12858269閱讀:626來源:國知局
一種電子封裝用Cu/Ag(Invar)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與流程

本發明涉及一種金屬基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具體地說是一種cu/ag(invar)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屬于新材料及其制備工藝領域。



背景技術:

cu/invar合金復合材料綜合了cu的高導電、高導熱性能和invar合金零膨脹特性,可望成為一種理想的新型電子封裝熱沉材料,滿足超大規模集成電路及電力電子器件發展對封裝材料高熱耗散、與半導體和陶瓷基板低熱膨脹系數失配及高可靠性的性能需求。但該金屬基復合材料的開發利用需要解決:1)燒結制備過程中易發生cu/invar界面原子擴散,導致復合材料中cu及invar合金組分成分變化,從而導致cu導電、導熱性能及invar合金低熱膨脹性能嚴重下降;2)復合材料致密化等的關鍵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invar合金粉體顆粒表面化學鍍的方法在cu/invar界面設置ag阻擋層,有效抑制cu/invar界面原子擴散,并采用粉末冶金+形變熱處理(冷軋+退火)工藝實現近完全致密化成型,從而制備出一種用于電子封裝的高性能cu/ag(invar)復合材料。

目前,常見的cu基復合材料制備方法主要有:熱壓固結法、擠壓鑄造法、真空壓力浸漬法、粉末冶金法等。由于熱壓固結法、擠壓鑄造法、真空壓力浸漬法制備工藝復雜,對設備要求高,成本高昂,難以大批量生產;擠壓鑄造法還因為制備過程中要施加的壓力較大,難生產形狀復雜和壁薄的復合材料,易出現氧化夾雜物、孔洞、氣泡等缺陷;真空壓力浸漬法還因為需要第二相增強體作為骨架,對增強體含量有一定要求。粉末冶金法具有:1)燒結溫度低,可有效降低復合材料體系中的界面擴散與反應;2)易于實現增強體含量的連續變化,實現增強體在基體中均勻分布,提高了材料結構與性能的一致性;3)工藝簡單易行,成本較低等優點,因此,成為制備cu/ag(invar)合金復合材料優選的工藝。但是,粉末冶金難以實現cu/ag(invar)合金復合材料的完全致密化,本發明形變熱處理工藝,即多道次冷軋工藝進一步提高該復合材料的致密度,接近完全致密,冷軋后的坯體再經過退火處理消除復合材料內部的殘余應力、消除組織畸變,從而大大優化復合材料的顯微組織結構,提高復合材料性能。上述cu/ag(invar)合金復合材料的材料設計及制備方法均為本發明專利獨創,國內外未見公布。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旨在提供一種cu/ag(invar)合金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通過優化界面設計及工藝參數,改善cu/ag(invar)合金復合材料的組織結構,提高其力學及熱物理性能。

本發明采用化學鍍工藝制備ag包invar的ag(invar)合金粉體,并與一定量的cu粉體配料混合,采用常壓燒結的粉末冶金工藝實現cu/ag(invar)合金復合材料的低成本制備,再采用冷軋+退火的形變熱處理工藝,實現復合材料的致密化。復合材料的力學及熱物理性能大幅提高,滿足電子封裝領域對熱沉材料日益提高的性能要求,促進相關產業發展。

本發明制備的cu/ag(invar)復合材料中cu的含量為30-50wt%,優選為40wt%,余量為ag(invar)合金。

本發明的一種電子封裝用cu/ag(invar)合金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一)invar合金粉體表面的化學鍍銀:所述化學鍍銀溶液中的主鹽是硝酸銀(agno3),還原劑是酒石酸鉀鈉(knac4h4o6),氨水作為絡合劑,所述化學鍍ag的步驟為:

(1)稱量主鹽agno3,溶解于去離子水中,配制60-80g/l無色澄清透明的agno3溶液;

(2)向上述溶液中滴加絡合劑氨水,反應開始產生黑褐色ag2o沉淀,繼續滴加絡合劑氨水,沉淀逐漸消失,直至形成無色透明溶液為止;

(3)向步驟(2)所述無色透明溶液中滴加5-13g/l的naoh水溶液,調節溶液的ph值至10.5-12.5,得到穩定的銀氨體系化學鍍ag溶液;

(4)稱取還原劑knac4h4o6,溶解于去離子水中,用玻璃棒不斷攪拌,直至白色固體完全消失,得到250-300g/l無色澄清透明的還原溶液;

(5)在平均粒徑d50為25-50um的invar合金粉體中加入30-60ml/l稀鹽酸,在常溫下超聲震蕩3s進行酸洗,酸洗后的invar合金粉體再采用去離子水反復清洗3次;

(6)向步驟(5)中酸洗并經去離子水反復清洗3次的invar合金粉中加入步驟(4)所制得的還原溶液后,再緩慢滴加步驟(2)所制得的銀氨溶液,并不斷攪動,進行invar合金粉體的化學鍍ag。化學鍍ag完成后,過濾得到的invar合金粉體用去離子水洗滌3次后再用無水乙醇清洗3次,最后在干燥箱中60-80℃烘干,得到本發明的ag(invar)復合粉體。

所述invar合金粉體為n2霧化成形粉體,invar合金粉體中主要合金元素及含量為63wt%≤fe≤65wt%,31wt%≤ni≤33wt%,3wt%≤co≤5wt%。

所述步驟(6)中invar合金粉體的化學鍍過程采用50-70℃的恒溫水浴加熱20-50min。

(二)ag(invar)復合粉體與cu粉配料:將步驟(一)制得的化學鍍ag(invar)復合粉體與cu粉按照30-50wt%cu的成分配料后,加入占ag(invar)復合粉體與cu粉總量0.5wt%的硬脂酸鋅作為潤滑劑;

所述cu粉為還原cu粉,平均粒徑d50為25-50um;

(三)雙軸滾筒混料:ag(invar)復合粉體與cu粉的混合采用雙軸滾筒混料,輥軸轉速為300-500r/min,混料時間為8-15h;

(四)模壓成型:將步驟(三)獲得的混合料填入陰模內壁涂抹硬脂酸鋅的鋼制模具中,單向施加300-600mpa的成型壓力,保壓2-5min,制得成型壓坯;

(五)氣氛保護常壓燒結:將步驟(四)制得的成型壓坯放入石英管式燒結爐中常壓燒結,燒結溫度為650-800℃,保溫時間為1-3h,燒結的升溫速率設置為4-7℃/min,保溫完成后隨爐冷卻至室溫制備得到燒結態cu/ag(invar)合金復合材料,所述常壓燒結均在流動的99.99vol%高純氫氣保護下進行,氫氣的流速為50-100ml/min;

所述步驟(五)中,燒結溫度優選為775℃。

(六)形變熱處理:采用雙輥冷軋工藝將燒結態cu/ag(invar)復合材料試樣進行多道次軋制,每道次變形量為3-5%,當試樣厚度減至30-45%時進行400-700℃,保溫1-3h的中間退火,當試樣厚度減至50-70%時進行最終退火,退火溫度為300-500℃,保溫1-3h,保溫完成后復合材料隨爐冷卻至室溫,最終制得本發明的cu/ag(invar)復合材料,所述的中間退火和最終退火處理均在流動的99.99vol%高純氫氣保護下進行,氫氣的流速為50-100ml/min。

所述步驟(六)中,雙輥冷軋工藝的軋制力300-600kn。

所述步驟(六)中,cu/ag(invar)合金復合材料中間退火、最終退火的升溫速率均設置為4-7℃/min。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采用上述工藝制備的cu/ag(invar)合金復合材料中cu與invar呈流線形雙網狀結構,致密度可達99%,接近完全致密,硬度可達hv256,沿軋制方向的熱導率可達53.7w·(m·k)-1,熱膨脹系數低至11.2×10-6k-1,且cu/invar界面原子擴散極低,該cu/ag(invar)復合材料的熱導率較invar合金(11w·(m·k)-1)大幅提高,硬度較cu(紫銅hv50、h65黃銅hv105)大幅提高,熱膨脹系數較cu(18.9×10-6k-1)大幅降低,該復合材料綜合性能優異,可用作高性能電子封裝材料。

附圖說明

圖1為實施例1中ph=11.5的化學鍍液化鍍30min的invar合金顆粒外形(a)及截面形貌(b)。

圖2為實施例1中750℃常壓燒結的40wt%cu/ag(invar)復合材料的顯微組織(a)與斷口形貌(b)。

圖3為實施例2中775℃常壓燒結的40wt%cu/ag(invar)復合材料的顯微組織(a)與斷口形貌(b)。

圖4為實施例3中775℃常壓燒結+形變熱處理后的40wt%cu/ag(invar)復合材料的顯微組織(a)與斷口形貌(b)。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的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解釋和說明。

包括以下步驟:

實施例1:750℃常壓燒結40wt%cu/ag(invar)復合材料

(一)invar合金粉體表面的化學鍍銀:化學鍍銀溶液中的主鹽是agno3,還原劑是酒石酸鉀鈉(knac4h4o6),氨水作為絡合劑,化學鍍ag的步驟為:

(1)稱量33.5g的agno3,溶解于500ml去離子水中,配制67g/l無色澄清透明的agno3溶液;

(2)向上述溶液中滴加絡合劑氨水,反應開始產生黑褐色ag2o沉淀,繼續滴加絡合劑氨水,沉淀逐漸消失,直至形成無色透明溶液為止;

(3)向步驟(2)所述無色透明溶液中滴加10g/l的naoh水溶液,調節溶液的ph值至11.5,得到穩定的銀氨體系化學鍍ag溶液;

(4)稱取142.85g還原劑knac4h4o6,溶解于500ml去離子水中,用玻璃棒不斷攪拌,直至白色固體完全消失,得到285.7g/l無色澄清透明的還原溶液;

(5)250g平均粒徑d50為33um的invar合金粉體中加入500ml濃度為50ml/l的稀鹽酸,在常溫下超聲震蕩3s進行酸洗,酸洗后的invar合金粉體再采用去離子水反復清洗3次;

(6)向步驟(5)中酸洗并經去離子水反復清洗3次的invar合金粉中加入步驟(4)所制得的還原溶液后,再緩慢滴加步驟(2)所制得的銀氨溶液,并不斷攪動,進行invar合金粉體的化學鍍ag。化學鍍ag過程中采用53℃的恒溫水浴加熱,化學鍍時間30min。化學鍍ag完成后,過濾得到的invar合金粉體用去離子水洗滌3次后再用無水乙醇清洗3次,最后在干燥箱中70℃烘干,得到本發明的ag(invar)復合粉體。

(二)ag(invar)復合粉體與cu粉配料:將步驟(一)制得的化學鍍ag(invar)復合粉體與平均粒徑d50為37um的cu粉按照60:40的重量比稱重,添加占cu+ag(invar)粉體質量0.5wt%的硬脂酸鋅粉進行配料。

(三)雙軸滾筒混料:ag(invar)復合粉體與cu粉的混合采用雙軸滾筒混料,輥軸轉速為400r/min,混料時間為10h;

(四)成型:將步驟(三)獲得的混合料填入陰模內壁涂抹硬脂酸鋅的鋼制模具中,單向施加400mpa的成型壓力,保壓3min,制得成型壓坯;

(五)氣氛保護常壓燒結:將步驟(四)制得的成型壓坯放入石英管式燒結爐中常壓燒結,燒結溫度為750℃,保溫時間為1h,燒結的升溫速率設置為5℃/min,保溫完成后隨爐冷卻至室溫制備得到燒結態cu/ag(invar)合金復合材料,常壓燒結均在流動的99.99vol%高純氫氣保護下進行,氫氣的流速為70ml/min,750℃常壓燒結的40wt%cu/ag(invar)復合材料的顯微組織(a)與斷口形貌(b)如圖2所示。

實施例2:775℃常壓燒結40wt%cu/ag(invar)復合材料

本實施例的制備過程同實施例1,不同的是步驟(五)中的常壓燒結溫度為775℃,其它工藝過程及參數不變,775℃常壓燒結的40wt%cu/ag(invar)復合材料的顯微組織(a)與斷口形貌(b)如圖3所示。

如圖1所示,在ph為11.5的銀氨溶液進行化學鍍30min制備的ag(invar)復合粉體顆粒表面的ag層均勻連續,結構致密,與invar合金基底的結合緊密,厚度為2-3μm。如圖2,3所示,常壓燒結40wt%cu/ag(invar)合金復合材料中的ag(invar)呈網狀均勻分布在cu合金基體中,無團聚現象,氣孔大多位于cu/ag(invar)界面處,球形ag(invar)合金顆粒的硬度較大,壓制時不容易變形,ag(invar)合金顆粒間主要依靠cu來填充。實施例1在750℃燒結的40wt%cu/ag(invar)合金復合材料中晶粒間的氣孔難以全部消除,存在較多尺寸較大、形狀不規則的氣孔(圖2)。隨著燒結溫度的升高,組成相晶粒長大驅動力變大,晶界移動速率加快,逐漸形成cu和ag(invar)雙連續網狀分布,復合材料中的氣孔率降低,致密度升高。當溫度到達775℃時(實施例2),cu/ag(invar)復合材料中ag(invar)與cu合金基體結合更加緊密,氣孔率低(圖3)。實施例2中775℃常壓燒結制備的40wt%cu/ag(invar)合金復合材料的主要性能如下:致密度為86.7%,硬度為hv140.5,熱膨脹系數10.7×10-6k-1,熱導率41.6w·(m·k)-1

實施例3:775℃常壓燒結40wt%cu/ag(invar)復合材料的形變熱處理

針對實施例2制備的775℃常壓燒結40wt%cu/ag(invar)復合材料,進行形變熱處理:采用雙輥冷軋工藝,將燒結態cu/ag(invar)復合材料試樣進行多道次軋制,軋制力為500kn,每道次變形量小于5%,試樣厚度減至40%時進行600℃,保溫1h的中間退火,試樣厚度減至55%時進行最終退火,退火溫度為400℃,保溫2h,cu/ag(invar)合金復合材料退火的升溫速率設置為5℃/min,保溫完成后復合材料隨爐冷卻至室溫。復合材料的中間退火和最終退火處理均在流動的99.99vol%高純氫氣保護下進行,氫氣的流速為70ml/min。

經過形變熱處理的40wt%cu/ag(invar)復合材料的致密度為99.0%,接近于完全致密(圖4),硬度為hv256,形變方向的熱導率53.7w·(m·k)-1,垂直于形變方向的熱導率41.1w·(m·k)-1,熱膨脹系數11.2×10-6k-1,綜合性能較燒結態大大提高。

實施例4:775℃常壓燒結30wt%cu/ag(invar)復合材料的形變熱處理

本實施例的制備過程同實施例3,不同的是復合材料中cu的含量為30wt%。

30wt%cu/ag(invar)復合材料的致密度為97.3%,硬度為hv273,垂直于織構方向的熱導率39.0w·(m·k)-1,熱膨脹系數9.8×10-6k-1

實施例5:775℃常壓燒結50wt%cu/ag(invar)復合材料的形變熱處理

本實施例的制備過程同實施例3,不同的是復合材料中cu的含量為50wt%。

50wt%cu/ag(invar)復合材料的致密度為99.0%,硬度為hv245,垂直于織構方向的熱導率41.2w·(m·k)-1,熱膨脹系數13.1×10-6k-1

綜上,本發明制備的30-50wt%cu/ag(invar)復合材料的致密度均在97%以上,接近完全致密,隨著復合材料中cu含量的增加,硬度由hv273增至hv245,垂直于織構方向的熱導率由39.0w·(m·k)-1增至41.2w·(m·k)-1,但熱膨脹系數也由9.8×10-6/k增至13.1×10-6/k。775℃常壓燒結+形變熱處理制備的40wt%cu/ag(invar)復合材料的綜合性能最佳,該cu/ag(invar)復合材料的綜合性能優異,熱導率較invar合金(11w·(m·k)-1)大幅提高,硬度較cu(紫銅hv50、h65黃銅hv105)大幅提高,熱膨脹系數較cu(18.9×10-6k-1)大幅降低,可用作高性能電子封裝熱沉材料。

當前第1頁1 2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遂宁市| 平原县| 怀远县| 淮北市| 平安县| 开化县| 洮南市| 榆树市| 宝坻区| 大同市| 普兰店市| 西乌| 浪卡子县| 内江市| 兴安盟| 阳高县| 乌鲁木齐县| 娄烦县| 自治县| 辽宁省| 凉城县| 张家口市| 大足县| 龙江县| 玛曲县| 林甸县| 河源市| 巴中市| 武威市| 新和县| 镇原县| 武威市| 天峻县| 雷波县| 洛隆县| 平罗县| 礼泉县| 托克逊县| 平泉县| 曲麻莱县| 嘉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