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鑄造用蠟池,尤其是涉及一種精鑄件消失模融蠟池。
背景技術:
已知的,在鑄造領域的結構件中,大多使用的是失蠟法,失蠟鑄造技術原理起源于我國商代的焚失法,這種技術在無范線失蠟法出現之后逐漸消亡。失蠟法是古代的青銅等金屬器物的精密鑄造方法。做法是,用蜂蠟做成鑄件的模型,再用別的耐火材料填充泥芯和敷成外范。加熱烘烤后,蠟模全部熔化流失,使整個鑄件模型變成空殼。再往內澆灌熔液,便鑄成器物。以失蠟法鑄造的器物可以玲瓏剔透,有鏤空的效果。失蠟法,在我國有悠久的歷史,在現代工業中也廣為使用,目前的融蠟池為一方形池子,使用時先將帶有型砂殼體的蠟模放入池中,然后在池中注入熱水,帶蠟模溶化后,開始收集上部的蠟塊、放水后取出型砂殼體,這種工藝不僅費時費力,而且工效極低。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背景技術中的不足,本發明公開一種精鑄件消失模融蠟池,通過在融蠟池一側設置斜管,利用斜管可方便的放入型砂殼體,由加熱器保持融蠟池溫度,實現了不間斷對型砂殼體融蠟的目的。
為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精鑄件消失模融蠟池,包括融蠟池、斜管、加熱器和控制柜,斜管下端連接融蠟池的一側下部,在融蠟池的另一側內壁上設有加熱器和溫度傳感器,所述加熱器通過連接電路連接融蠟池外部的控制柜,所述控制柜上設有溫度顯示屏和控制開關,其中溫度傳感器連接溫度顯示屏,控制開關控制加熱器。
所述的精鑄件消失模融蠟池,在斜管內的通道下部面上鋪設有滑板。
所述的精鑄件消失模融蠟池,在斜管內的滑板上端卡在所述斜管上口上。
所述的精鑄件消失模融蠟池,在滑板上端設有牽引繩的掛柱。
由于采用如上所述的技術方案,本發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發明所述的精鑄件消失模融蠟池,利用融蠟池一側的斜管不間斷的放入取出型砂殼體,由加熱器保持融蠟池溫度,實現了不間斷對型砂殼體融蠟的目的;本發明設計合理,省時省力,大幅度的提高了用工效率。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的使用狀態結構示意圖;
圖中:1、溫度顯示屏;2、控制開關;3、加熱器;4、連接電路;5、控制柜;6、融蠟池;7、池內空間;8、滑板;9、通道;10、斜管;11、蠟液;12、融化上升蠟液;13、冒口;14、水;15、型砂殼體;16、牽引繩;17、溫度傳感器。
【具體實施方式】
通過下面的實施例可以更詳細的解釋本發明,公開本發明的目的旨在保護本發明范圍內的一切變化和改進,本發明并不局限于下面的實施例;
結合附圖1所述的精鑄件消失模融蠟池,包括融蠟池6、斜管10、加熱器3和控制柜5,斜管10下端連接融蠟池6的一側下部,在斜管10內的通道9下部面上鋪設有滑板8,所述滑板8上端卡在所述斜管10上口上,在滑板8上端設有牽引繩16的掛柱,所述融蠟池6的另一側內壁上設有加熱器3和溫度傳感器17,所述加熱器3通過連接電路4連接融蠟池6外部的控制柜5,所述控制柜5上設有溫度顯示屏1和控制開關2,其中溫度傳感器17連接溫度顯示屏1,控制開關2控制加熱器3。
實施本發明所述的精鑄件消失模融蠟池,結合附圖2,在使用時,現將融蠟池6內注入清水14,所述水14應沒過池內空間7中的斜管10管口,利用控制柜5的控制開關2使加熱器3加熱融蠟池6內的水14,當溫度顯示屏1顯示池內水14溫達到設計要求時,利用牽引繩16捆住型砂殼體15的冒口13,由斜管10放入型砂殼體15,牽引繩16的端部套在滑板8上端的掛柱上,這時型砂殼體15中的蠟模融化經由冒口13開始上升,融化上升蠟液12到達水14的上部形成集聚蠟液11;然后取出脫蠟的型砂殼體15并放入另一型砂殼體15重復前述步驟便可實現不間斷作業。
本發明未詳述部分為現有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