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拋丸裝置,具體涉及用于壓鑄產品拋丸的裝置。
背景技術:
當前,用工成本很高的情況下,壓鑄產品快速完成拋丸成為制約傳統拋丸工作的瓶頸問題;另一方面,單純追求快速拋丸而堆放產品在拋丸室內,容易造成拋丸過程中產品相互磕碰而損傷;再者,拋丸過程中產生的灰塵不能及時排出就會造成環境的污染。這三個問題成為本領域技術人員急待解決的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鑒于此,申請人進行研究及改進,提供一種壓鑄產品的拋丸系統,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方案:
一種壓鑄產品的拋丸系統,包括進料懸掛裝置、拋丸室及除塵裝置;
所述進料懸掛裝置包括安裝于支撐柱上端并伸入拋丸室中的懸掛驅動軌道,所述懸掛驅動軌道上懸掛有掛架;
所述除塵裝置包括依次相連通的一級集塵箱、二級集塵箱及三級集塵箱,所述二級集塵箱及三級集塵箱的下端連接有除塵箱。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
所述掛架包括上端懸掛于所述懸掛驅動軌道上的懸掛桿、固定于所述懸掛桿上并上下隔開設置的懸掛圈,所述懸掛圈上設有多個掛具。
所述懸掛驅動軌道包括兩條,形成岔軌結構。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效果在于:
本實用新型通過掛架對產品均勻分布,來保證產品拋丸過程中不會相互磕碰,從而保證了拋丸的質量穩定;通過岔軌結構,保證在一個掛架進入拋丸室進行拋丸的時候,另一個掛架能夠同步進行裝件,實現了不間斷連續工作,從而大大的提升了拋丸效率;本實用新型采用多級集成除塵系統,有效地將拋丸室中灰塵排出,從而避免了灰塵對環境造成污染。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進料懸掛裝置;11、支撐柱;12、懸掛驅動軌道;13、掛架;131、懸掛桿;132、懸掛圈;133、掛具;2、拋丸室;3、除塵裝置;31、一級集塵箱;32、二級集塵箱;33、三級集塵箱;34、除塵箱。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的壓鑄產品的拋丸系統,包括進料懸掛裝置1、拋丸室2及除塵裝置3;進料懸掛裝置1包括安裝于支撐柱11上端并伸入拋丸室2中的懸掛驅動軌道12,懸掛驅動軌道12上懸掛有掛架13;除塵裝置3包括依次相連通的一級集塵箱31、二級集塵箱32及三級集塵箱33,二級集塵箱32及三級集塵箱33的下端連接有除塵箱34。
掛架13包括上端懸掛于懸掛驅動軌道12上的懸掛桿131、固定于懸掛桿131上并上下隔開設置的懸掛圈132,懸掛圈132上設有多個掛具133。掛架13上設有4層懸掛圈132,每一層懸掛圈132上設有25個掛具,將產品均勻分布在掛架上,既保證了單次拋丸產品數量,又保證了產品拋丸過程中不會相互撞擊磕碰。
懸掛驅動軌道12包括兩條,形成岔軌結構。形成岔軌結構,能夠使不同軌道上的掛架13進入或出來拋丸室2,在一個掛架拋丸的同時,對另一掛架裝件,保證整個拋丸裝置的工作效率。
以上所舉實施例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方式,僅用來方便說明本實用新型,并非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若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所提技術特征的范圍內,利用本實用新型所揭示技術內容所作出局部改動或修飾的等效實施例,并且未脫離本實用新型的技術特征內容,均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特征的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