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打磨設備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菊花石打磨機。
背景技術:
常規的菊花石打磨機采用磨片的輪檐進行菊花石打磨,在打磨過程中因磨片的輪檐面較窄,在打磨過程中,菊花石需多次與打磨片接觸進行打磨,從而導致打磨的工作效率低,容易產生分層打磨疊加,影響菊花石的打磨質量,并且常規的打磨片硬度大不能對菊花石凹凸不平處進行同時打磨,同時在打磨過程中常常因溫度過高使菊花石表面產生黑斑。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決現有的菊花石打磨機打磨過程中菊花石需多次與打磨片接觸進行打磨并且常規的打磨片硬度大不能對菊花石凹凸不平處進行同時打磨,同時在打磨過程中常常因溫度過高使菊花石表面產生黑斑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菊花石打磨機,包括轉軸裝置,所述轉軸裝置的兩端分別設有驅動裝置和磨片結構,所述磨片結構包括卡裝層、柔性連接層和磨砂層,所述磨砂層的一側設有噴水裝置。
驅動裝置帶動轉軸裝置旋轉,轉軸裝置的一端設有磨片結構,磨片結構隨轉軸裝置轉動,磨片結構包括卡裝層、柔性連接層和磨砂層,菊花石與磨砂層的接觸面積大,可一次與磨砂層接觸進行打磨,不產生打磨分成疊加,從而提高了菊花石的打磨效率和質量,磨片結構包括的柔性連接層具有伸縮性使磨砂層在軸向一定程度的延展性,菊花石與磨片結構接觸時,可實現凹凸面同時打磨,使菊花石表面整體光潔度相同,通過在磨砂層的一側設置噴水裝置,對菊花石進行噴水降溫,避免菊花石因溫度過高而產生黑斑,整個裝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打磨后的菊花石光潔平整,提高了菊花石的打磨效率和品質。
優選的,所述卡裝層與轉軸裝置采用可拆卸方式連接,所述卡裝層與柔性連接層采用可拆卸方式連接,所述柔性連接層與磨砂層采用粘貼方式連接,菊花石的加工分為粗加工和精加工,粗加工更換粒度大的磨砂層,精加工更換粒度小的磨砂層,磨砂層與柔性連接層采用粘貼方式連接,更換方便,從而提高打磨菊花石的工作效率。
優選的,所述磨片結構外部設有擋盆裝置,所述擋盆裝置為底部開有通孔的盆狀結構,所述擋盆裝置穿裝于轉軸裝置上,所述擋盆裝置與轉軸裝置采用可拆卸方式連接,在進行菊花石打磨過程中,磨砂層接觸處易產生飛濺的細小顆粒物,顆粒物的運動速度大,碰撞時易產生危險,通過在磨片結構外部設置擋盆裝置,保護操作工人和周圍物品的安全。
優選的,所述轉軸裝置包括固定軸和轉動軸,所述轉動軸穿裝于固定軸內部,所述轉軸裝置下部設有支撐臺,所述支撐臺上固定連接有立柱,所述立柱與固定軸采用可拆卸方式連接,通過將立柱和固定軸采用可拆卸方式連接,方便轉軸裝置的清理和維護。
優選的,所述支撐臺包括水槽結構,所述水槽結構內開有若干貫穿支撐臺面的小孔,所述小孔下方設有盛水裝置,所述小孔上方的擋盆裝置的側壁開有缺口,冷卻水沿擋盆裝置側壁的缺口向下流動進入水槽結構,通過水槽結構內的小孔進入盛水裝置,整個過程避免了冷卻水外流污染操作環境。
優選的,所述噴水裝置包括噴水管,所述噴水管的進水端設于盛水裝置內,所述噴水裝置的出水端設于磨砂面層的一側,噴水裝置重復利用盛水裝置內的冷卻水進行菊花石拋光冷卻,達到了節約用水的目的。
優選的,所述驅動裝置與支撐臺的下臺面固定連接,所述驅動裝置與轉軸裝置采用皮帶傳動方式連接。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
本實用新型驅動裝置帶動轉軸裝置旋轉,轉軸裝置的一端設有磨片結構,磨片結構隨轉軸裝置轉動,磨片結構包括卡裝層、柔性連接層和磨砂層,菊花石與磨砂層的接觸面積大,可一次與磨砂層接觸進行打磨,不產生打磨分成疊加,從而提高了菊花石的打磨效率和質量,磨片結構包括的柔性連接層具有伸縮性使磨砂層在軸向一定程度的延展性,菊花石與磨片結構接觸時,可實現凹凸面同時打磨,使菊花石表面整體光潔度相同,通過在磨砂層的一側設置噴水裝置,對菊花石進行噴水降溫,避免菊花石因溫度過高而產生黑斑,整個裝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打磨后的菊花石光潔平整,提高了菊花石的打磨效率和品質。
本申請其他實施方式的有益效果是:
1. 菊花石的加工分為粗加工和精加工,粗加工更換粒度大的磨砂層,精加工更換粒度小的磨砂層,磨砂層與柔性連接層采用粘貼方式連接,更換方便,從而提高打磨菊花石的工作效率。
2. 在進行菊花石打磨過程中,磨砂層接觸處易產生飛濺的細小顆粒物,顆粒物的運動速度大,碰撞時易產生危險,通過在磨片結構外部設置擋盆裝置,保護操作工人和周圍物品的安全。
3. 通過將立柱和固定軸采用可拆卸方式連接,方便轉軸裝置的清理和維護。
4. 冷卻水沿擋盆裝置側壁的缺口向下流動進入水槽結構,通過水槽結構內的小孔進入盛水裝置,整個過程避免了冷卻水外流污染操作環境。
5. 噴水裝置重復利用盛水裝置內的冷卻水進行菊花石拋光冷卻,達到了節約用水的目的。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菊花石打磨機 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一種菊花石打磨機另一視角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擋盆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磨片結構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
1-轉軸裝置,2-擋盆裝置, 3-立柱,4-支撐臺,5-水槽結構,6-小孔,7-磨片結構,71-卡裝層,72-柔性連接層,73-磨砂層,8 -盛水裝置,9-噴水裝置,10-驅動裝置,11-固定軸, 12-轉動軸。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實施例1
如附圖1、附圖2、附圖3、圖4所示,本實施例驅動裝置10帶動轉軸裝置1旋轉,轉軸裝置1的一端設有磨片結構7,磨片結構7隨轉軸裝置1轉動,磨片結構7包括卡裝層71、柔性連接層72和磨砂層73,菊花石與磨砂層73的接觸面積大,可一次與磨砂層73接觸進行打磨,不產生打磨分成疊加,從而提高了菊花石的打磨效率和質量,磨片結構7包括的柔性連接層72具有伸縮性使磨砂層73在軸向一定程度的延展性,菊花石與磨片結構7接觸時,可實現凹凸面同時打磨,使菊花石表面整體光潔度相同,通過在磨砂層73的一側設置噴水裝置9,對菊花石進行噴水降溫,避免菊花石因溫度過高而產生黑斑,整個裝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打磨后的菊花石光潔平整,提高了菊花石的打磨效率和品質。
菊花石的加工分為粗加工和精加工,粗加工更換粒度大的磨砂層73,精加工更換粒度小的磨砂層73,磨砂層73與柔性連接層72采用粘貼方式連接,更換方便,從而提高打磨菊花石的工作效率。
在進行菊花石打磨過程中,磨砂層73接觸處易產生飛濺的細小顆粒物,顆粒物的運動速度大,碰撞時易產生危險,通過在磨片結構7外部設置擋盆裝置2,保護操作工人和周圍物品的安全。
通過將立柱3和固定軸11采用可拆卸方式連接,方便轉軸裝置1的清理和維護。
冷卻水沿擋盆裝置2側壁的缺口向下流動進入水槽結構5,通過水槽結構5內的小孔6進入盛水裝置8,整個過程避免了冷卻水外流污染操作環境。
噴水裝置9重復利用盛水裝置8內的冷卻水進行菊花石拋光冷卻,達到了節約用水的目的。
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而并非限制本實用新型所描述的技術方案,盡管本說明書參照上述的各個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已進行了詳細的說明,但本實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體實施方式,因此任何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修改或等同替換;而一切不脫離發明的精神和范圍的技術方案及其改進,其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