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磨具,尤其涉及一種彈性磨具。
背景技術:
彈性磨具,如本申請人在先申請且在2010年5月12日公開的,公開號為CN101704225A,發明名稱為“彈性磨具及其制造方法”的發明申請。所述彈性磨具包括支撐座、彈性體和研磨層,所述研磨層包括一網格基體和規則排列在網格基體上的數個磨塊,每個磨塊均包括一焊接或粘結面、一切割磨削面和一周壁,所述磨塊的焊接或粘結面固接在網格基體上,所述彈性體覆蓋所述支撐座至所述研磨層之間的區域和所述各個磨塊的周壁。所述彈性磨具通過在支撐座和所述研磨層之間設置彈性體,并同時在通過網格基體固定的各個磨塊周壁包覆彈性體,以此來改善研磨層的彈性和耐磨性能。由于彈性磨具需配設有網格基體,磨塊固接在網格基體上,因此一方面增加磨具的原料成本,另一方面增加磨具制造步驟,增加制造成本。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彈性磨具,其克服了背景技術中彈性磨具的不足。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的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彈性磨具,包括支撐座1、彈性橡膠層2和研磨層3,所述研磨層3包括數個磨塊31,所述彈性橡膠層2背面固接在支撐座1正面,所述數個磨塊31背面直接固接在彈性橡膠層2正面,且每相鄰兩磨塊31之間設有水槽23間隔。
一實施例之中:所述磨塊31背面設有膠水層,所述磨塊31通過膠水層固接在彈性橡膠層2正面。
一實施例之中:所述磨塊31背面設有膠水層,且通過模具成型方式一體成型固接彈性橡膠層2和磨塊31。
一實施例之中:所述支撐座1為盤狀結構,所述盤狀結構的支撐座1的一端面為支撐座1的正面。
一實施例之中:所述支撐座1為回轉狀結構,所述回轉狀結構的支撐座1的外回轉面為支撐座1的正面。
一實施例之中:所述彈性橡膠層2正面凹設有數個凹槽21,所述數個磨塊31分別適配固接在數個凹槽21內。
一實施例之中:所述彈性橡膠層2正面凹設有數個分割槽,通過分割槽使彈性橡膠層2正面具有被分割槽包圍的凸起部分22,所述凹槽21凹設在凸起部分22的端面,所述分割槽構成磨具的上述的水槽23。
一實施例之中:所述的每相鄰兩磨塊31間隔,所述的間隔構成磨具的上述的水槽23。
本技術方案與背景技術相比,它具有如下優點:
1、數個磨塊背面直接固接在彈性橡膠層正面,節省網格基體,簡化制造步驟,降低成本,而且能增強各個獨立磨塊的彈性性能,磨粒切削時受到沖擊力得到更有效的緩沖,從而使磨具磨削更加平穩、均勻和耐用。
2、彈性橡膠層正面凹設有數個凹槽,數個磨塊分別適配固接在數個凹槽內,增強磨塊的穩定性。
3、采用模具直接定位磨塊,各個磨塊每相鄰兩磨塊間隔構成磨具的水槽,簡化結構,降低成本。
4、磨塊位于凸起的端面,可以形成更深的水槽,在磨削過程中,就不容易卡夾砂子或其它硬質顆粒物質而造成工作面劃痕的現象。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是實施例一磨具的仰視示意圖。
圖2是實施例一磨具的剖面示意圖。
圖3是實施例二磨具的仰視示意圖。
圖4是實施例二磨具的剖面示意圖。
圖5是實施例二磨具的俯視示意圖。
圖6是實施例三磨具的仰視示意圖。
圖7是實施例三磨具的剖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一
請查閱圖1和圖2,彈性磨具,包括支撐座1、彈性橡膠層2和研磨層3,所述研磨層3包括數個金剛石的磨塊31,所述彈性橡膠層2背面固接在支撐座1正面,所述數個磨塊31背面直接固接在彈性橡膠層2正面,且每相鄰兩磨塊31間隔。
所述支撐座1為尼龍搭扣,所述尼龍搭扣的支撐座1的端面為支撐座1的正面。所述彈性橡膠層2正面凹設有數個分割槽,通過分割槽使彈性橡膠層2正面具有被分割槽包圍的凸起部分22,所述凸起部分22的端面凹設有凹槽21,所述分割槽構成磨具的水槽23。所述彈性橡膠層2背面凹設有讓位槽24。所述數個磨塊31分別適配固接在數個凸起部分22的凹槽21內。所述的多個凸起部分可規則布置或不規則布置,所述的水槽23可為規則線或不規則線,可為直線也可為曲線。本實施例之中,所述凸起部分陣列布置且呈花瓣狀。
所述磨塊31包括至少一種以下的磨料:金剛石磨粒、氧化鋯磨粒、氧化鈰磨粒、二氧化硅磨粒、氧化鉻磨粒、CBN磨粒、氧化鋁磨粒或碳化硅磨粒,可以為各種幾何形狀。所述彈性橡膠層2材質可為天然橡膠、合成天然橡膠、氯丁橡膠、丁苯橡膠、甲苯橡膠、順丁橡膠、丁腈橡膠、苯乙烯橡膠、氟橡膠、聚氨酯橡膠或聚硫橡膠制得。所述支撐座1如為尼龍搭扣或金屬材料制成的支撐座或其它材料制成的支撐座,它所起的作用是一端與彈性橡膠層背面固接,另外一端跟機器接頭連接。
所述彈性磨具可采用以下方法制得:1、磨塊制作:(a)、金屬粉和金剛石磨粒混合后采用澆鑄或模壓的方法,制成磨塊毛坯,而后放置入真空釬焊爐中,進行燒結成型制得磨塊;或,(b)、采用熱壓燒結的方法制得磨塊;或,(c)、采用樹脂或橡膠結合劑模壓制得磨塊。2、在磨塊表面涂抹膠水,該膠水起的作用是在橡膠硫化過程中牢固連接磨塊和橡膠層。待膠水干后,將磨塊放入模具中,并且在模具中定位。3、稱量生橡膠混合料,并放入模具中加熱模壓并硫化成型,這個過程使橡膠材料軟化和流動并充滿模具內的每一處空隙,然后橡膠硫化并包覆和粘結磨塊,冷卻后從模具中取出就得到彈性磨具初品。4、而后在其橡膠層背面上粘結尼龍搭扣或其它的支撐座。5、將彈性磨具初品放置在磨床上,使用砂輪對彈性磨具初品的表面進行磨削,磨去磨塊表面的覆蓋層,并對磨塊進行開刃,得到具體實施方式的彈性磨具。
實施例二
請查閱圖3、圖4和圖5,它與實施例一不同之處在于:所述的凸起部分分成多組,每組凸起部分組都至少包括一個凸起部分,凸起部分組內的多個凸起部分環形陣列布置,多組凸起部分組同心布置。所述的支撐座1為盤狀鋼板,設有若干銷孔11,磨具通過銷孔和機器接頭上的磁鐵吸合固定在機器接頭上。支撐座也可以是其它形狀。跟機器接頭連接還可以采取螺紋連接或卡扣連接的方式。
施例三
請查閱圖6和圖7,它與實施例一不同之處在于:所述支撐座1為回轉狀結構,所述回轉狀結構的支撐座1的外回轉面為支撐座1的正面;所述橡膠層2為回轉結構,所述橡膠層2內回轉面即背面,固接在支撐座1的正面,所述橡膠層2外回轉面即橡膠層2正面固設有磨塊31。所述橡膠層2外回轉線為類S形或其它異型形狀,所述多個磨塊陣列布置,該磨具用于異型邊加工。所述的每相鄰兩磨塊31間隔構成磨具的水槽23。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而已,故不能依此限定本實用新型實施的范圍,即依本實用新型專利范圍及說明書內容所作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應仍屬本實用新型涵蓋的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