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金屬鑄造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金屬鑄造用拋光設備。
背景技術:
金屬鑄造(metal casting)是將金屬熔煉成符合一定要求的液體并澆進鑄型里,經冷卻凝固、清整處理后得到有預定形狀、尺寸和性能的鑄件的工藝過程。鑄造毛胚因近乎成形,而達到免機械加工或少量加工的目的降低了成本并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時間.鑄造是現代機械制造工業的基礎工藝之一。
金屬鑄造過程中往往需要進行拋光操作,而且金屬等產品的外觀要求越來越高,常見的拋光方式采用磨輪拋光,工件旋轉加搖擺,但是工件旋轉和搖擺的角度有限,不能將每個角落都拋光得到,使得金屬表面不能光滑平整。同時設備在拋光過程中振動厲害,運轉不穩定,而且有的拋光設備,不能對拋光空間形成密封,對拋光產生的廢料粉末難以收集,造成環境污染。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金屬鑄造用拋光設備,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金屬鑄造用拋光設備,包括底座、升降機構、打磨拋光機構和密封機構,所述底座一側垂直焊接有立桿,所述立桿底部一側固定設置有滑桿,所述滑桿上插接有升降機構,所述升降機構上端設置有拋光座,所述拋光座上端中部開設有拋光卡槽,所述拋光卡槽內卡接有金屬鑄件,所述立桿上端一側設置有打磨拋光機構,所述拋光座外側周圍固定設置有密封機構,所述打磨拋光機構一端伸入密封機構內部。
優選的,所述升降機構包括液壓缸,所述液壓缸上端傳動連接有第一伸縮桿,所述第一伸縮桿上側插接有第二伸縮桿,所述第二伸縮桿上端與拋光座底部中心固定連接,所述液壓缸下側固定設置有滑塊,所述滑塊與滑桿活動插接,且滑塊一側設置有調節旋鈕。
優選的,所述打磨拋光機構包括固定設置有在立桿一側的電機座,所述電機座一側固定安裝有拋光電機,所述拋光電機輸出端貫穿電機座傳動連接有拋光轉軸,所述拋光轉軸一端設置有萬向節,所述萬向節一端安裝有拋光磨輪。
優選的,所述密封機構包括設置在拋光座外側的密封壁,所述密封壁上側通過鉸鏈活動連接有密封蓋,所述密封壁和密封蓋上端一側開設有開口,所述密封壁和密封蓋內側壁連接處設置有限位擋塊,所述密封壁底部一側設置有出雜口,所述出雜口一端安裝有出雜蓋。
優選的,所述底座底部下側設置有支撐腳,且支撐腳設置有四個,所述滑桿設置成長方體滑桿。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此一種金屬鑄造用拋光設備,通過拋光轉軸一端設置有萬向節,萬向節一端安裝有拋光磨輪,使得拋光磨輪可轉動任意角度,能夠對金屬鑄件表面全方位拋光,速度快,提高了生產效率,通過設有的密封機構,能夠對使得拋光過程在一個相對密封的環境下進行,避免廢料粉末飛濺,集中收集,便與處理,保護了環境,通過升降機構,能夠對金屬鑄件進行上下移動,同時通過滑桿和滑塊相配合,便于對金屬鑄件進行左右移動。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密封機構結構示意圖。
圖中:1-底座;11-支撐腳;2-立桿;3-升降機構;31-液壓缸;32-滑塊;321-調節旋鈕;33-第一伸縮桿;34-第二伸縮桿;4-打磨拋光機構;41-電機座;42-拋光電機;43-拋光轉軸;44-拋光磨輪;45-萬向節;5-密封機構;51-密封壁;52-密封蓋;53-限位擋塊;54-鉸鏈;55-出雜口;56-出雜蓋;57-開口;6-拋光座;61-拋光卡槽;7-金屬鑄件;8-滑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2,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金屬鑄造用拋光設備,包括底座1、升降機構3、打磨拋光機構4和密封機構5,所述底座1一側垂直焊接有立桿2,所述立桿2底部一側固定設置有滑桿8,所述滑桿8上插接有升降機構3,所述升降機構3上端設置有拋光座6,所述拋光座6上端中部開設有拋光卡槽61,所述拋光卡槽61內卡接有金屬鑄件7,所述立桿2上端一側設置有打磨拋光機構4,所述拋光座6外側周圍固定設置有密封機構5,所述打磨拋光機構4一端伸入密封機構5內部。
所述升降機構3包括液壓缸31,所述液壓缸31上端傳動連接有第一伸縮桿33,所述第一伸縮桿33上側插接有第二伸縮桿34,所述第二伸縮桿34上端與拋光座6底部中心固定連接,所述液壓缸31下側固定設置有滑塊32,所述滑塊32與滑桿8活動插接,且滑塊32一側設置有調節旋鈕321,能夠對金屬鑄件7進行上下移動,同時通過滑桿8和滑塊32相配合,便于對金屬鑄件7進行左右移動。
所述打磨拋光機構4包括固定設置有在立桿2一側的電機座41,所述電機座41一側固定安裝有拋光電機42,所述拋光電機42輸出端貫穿電機座41傳動連接有拋光轉軸43,所述拋光轉軸43一端設置有萬向節45,所述萬向節45一端安裝有拋光磨輪44,使得拋光磨輪44可轉動任意角度,能夠對金屬鑄件表面全方位拋光,速度快,提高了生產效率。
所述密封機構5包括設置在拋光座6外側的密封壁51,能夠對使得拋光過程在一個相對密封的環境下進行,避免廢料粉末飛濺,集中收集,便與處理,保護了環境,所述密封壁51上側通過鉸鏈54活動連接有密封蓋52,所述密封壁51和密封蓋52上端一側開設有開口57,所述密封壁51和密封蓋52內側壁連接處設置有限位擋塊53,所述密封壁51底部一側設置有出雜口55,所述出雜口55一端安裝有出雜蓋56,便于廢料粉末的集中排出。
所述底座1底部下側設置有支撐腳11,且支撐腳11設置有四個,提高了工作時的穩定性,所述滑桿8設置成長方體滑桿,便于滑桿8和滑塊32相配合,進一步提高了工作時的穩定性。
工作原理:將金屬鑄件7固定在拋光座6的拋光卡槽61上,根據需要通過升降機構3調節拋光座6的高度,同時滑桿8和滑塊32相配合,便于對金屬鑄件7進行左右移動,拋光磨輪44對金屬鑄件7表面進行拋光,而且拋光轉軸43一端設置有萬向節45,萬向節45一端安裝有拋光磨輪44,使得拋光磨輪44可轉動任意角度,能夠對金屬鑄件表面全方位拋光,密封機構5,能夠對使得拋光過程在一個相對密封的環境下進行,避免廢料粉末飛濺,集中收集。
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