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拋光工作臺及拋光裝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拋光工作臺及拋光裝置,涉及顯示面板加工設備技術領域。為解決現有技術的拋光裝置使顯示面板的陣列基板與彩膜基板之間產生相對轉動而導致產品生產良品率降低的問題而發明。本實用新型的拋光工作臺,包括:臺體,所述臺體的臺面上設有研磨層,所述臺體的臺面由多個環狀體依次嵌套拼接而成,每個所述環狀體均可繞自身中軸線旋轉;驅動裝置,所述驅動裝置用于驅動多個所述環狀體旋轉,且使相鄰兩個所述環狀體的旋轉方向相反。本實用新型拋光工作臺及拋光裝置可用于拋光顯示面板。
【專利說明】
一種拋光工作臺及拋光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顯示面板加工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拋光工作臺及拋光裝置。【背景技術】
[0002]顯示面板包括平行且相對設置的陣列基板和彩膜基板,陣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之間設有液晶層、柱狀隔墊物、以及用于實現陣列基板和彩膜基板對盒連接的封框膠。在顯示面板生產過程中,出于應對市場需求的原因,需要對產品進行減薄,部分減薄后的產品需要進行拋光處理。
[0003]示例的,現有技術中的一種拋光裝置如圖1所示,拋光裝置包括回轉平臺01、壓盤 02以及氣缸03,其中,回轉平臺01的上表面設有研磨層(圖中未示出),壓盤02的下表面設有吸附結構(圖中未示出),吸附結構用于吸附待拋光的顯示面板,氣缸03的伸縮端與壓盤02 固定,在氣缸03的作用下,壓盤02可將顯示面板壓緊于回轉平臺01上,并通過吸附結構固定住顯示面板的上表面,回轉平臺01旋轉,研磨層即可對顯示面板的下表面進行拋光處理。
[0004]但是,在圖1所示的現有技術中,吸附結構固定顯示面板的上表面,研磨層研磨顯示面板的下表面,使顯示面板的下表面受到摩擦力矩,在此摩擦力矩的作用下,封框膠產生變形,陣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之間產生相對轉動,導致顯示面板的周邊產生亮點,同時導致顯示面板內的柱狀隔墊物劃傷取向膜膜面而產生碎肩污染物,從而降低了產品生產良品率。【實用新型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拋光工作臺及拋光裝置,能夠避免封框膠產生變形,降低陣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之間產生相對轉動的可能性,從而防止顯示面板周邊產生亮點,避免顯示面板內的柱狀隔墊物劃傷取向膜膜面,進而提高產品生產良品率。
[0006]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拋光工作臺,用于拋光裝置,包括:臺體, 所述臺體的臺面上設有研磨層,所述臺體的臺面由多個環狀體依次嵌套拼接而成,每個所述環狀體均可繞自身中軸線旋轉;驅動裝置,所述驅動裝置用于驅動多個所述環狀體旋轉, 且使相鄰兩個所述環狀體的旋轉方向相反。
[0007]進一步地,多個所述環狀體的徑向厚度相等,所述驅動裝置驅動多個所述環狀體旋轉,使多個所述環狀體的旋轉角速度大小相等。
[0008]進一步地,每相鄰兩個所述環狀體中,處于內圈的所述環狀體遠離所述臺面的一端伸出處于外圈的所述環狀體,所述驅動裝置為多個,多個所述驅動裝置與多個所述環狀體一一對應,每個所述驅動裝置包括外齒、與所述外齒嚙合的齒輪以及驅動電機,所述外齒設置于所述環狀體伸出相鄰所述環狀體的部分的外壁一周,所述驅動電機用于驅動所述齒輪旋轉。
[0009]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拋光裝置,包括:拋光工作臺,所述拋光工作臺為如上任一技術方案所述的拋光工作臺;頂壓組件,所述頂壓組件包括固定結構和伸縮裝置,所述固定結構用于固定待拋光顯示面板,所述伸縮裝置用于帶動所述固定結構向靠近所述拋光工作臺的方向移動,以將所述待拋光顯示面板壓緊于所述拋光工作臺的臺面上。
[0010]進一步地,所述固定結構包括壓盤以及開設于所述壓盤上的真空吸附孔,所述壓盤平行于所述拋光工作臺的臺面設置,所述真空吸附孔開設于所述壓盤朝向所述拋光工作臺的一側。
[0011]可選的,所述真空吸附孔上設有彈性吸盤。
[0012]進一步地,還包括往復擺動組件,所述往復擺動組件用于帶動所述頂壓組件沿平行于所述拋光工作臺臺面的方向往復擺動。
[0013]進一步地,所述往復擺動組件包括驅動組件、滑軌以及與所述滑軌滑動連接的滑塊,所述滑軌與所述拋光工作臺臺面平行設置,所述驅動組件用于驅動所述滑塊沿所述滑軌往復移動,所述伸縮裝置與所述滑塊固定連接。
[0014]進一步地,所述驅動組件包括電機、曲柄以及連桿,所述曲柄的一端與所述電機的輸出軸連接,另一端與所述連桿的一端鉸接,所述連桿的另一端與所述滑塊鉸接。
[0015]可選的,所述伸縮裝置為氣缸。
[0016]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拋光工作臺及拋光裝置,拋光工作臺包括臺體和驅動裝置,臺體的臺面上設有研磨層,此研磨層用于拋光顯示面板,臺體由多個環狀體依次嵌套拼接而成,每個環狀體均可繞自身中軸線旋轉,驅動裝置可驅動此多個環狀體旋轉,且使相鄰兩個環狀體的旋轉方向相反,由此相鄰兩個環狀體研磨顯示面板的一個側面時,此側面上所受的摩擦力方向相反,摩擦力矩能夠部分抵消,由此減小了驅動陣列基板與彩膜基板之間產生相對轉動的力矩,從而降低了封框膠產生變形的可能性,防止了顯示面板周邊產生亮點,避免了顯示面板內的柱狀隔墊物劃傷取向膜膜面,進而提高了產品生產良品率。【附圖說明】
[0017]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18]圖1為現有技術拋光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19]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拋光工作臺的結構示意圖之一;
[0020]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拋光工作臺的結構示意圖之二;[0021 ]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拋光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
[0022]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〇〇23]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中心”、“上”、“下”、“前”、“后”、 “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說明,“多個”的含義是兩個或兩個以上。
[0024]參照圖2,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拋光工作臺的一個具體實施例,本實施例的拋光工作臺用于拋光裝置,包括:臺體,所述臺體的臺面上設有研磨層(圖中未示出),所述臺體的臺面由多個環狀體1依次嵌套拼接而成,每個所述環狀體1均可繞自身中軸線旋轉;驅動裝置(圖中未示出),所述驅動裝置用于驅動多個所述環狀體1旋轉,且使相鄰兩個所述環狀體1的旋轉方向相反。
[0025]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拋光工作臺,拋光工作臺包括臺體和驅動裝置,臺體的臺面上設有研磨層,此研磨層用于拋光顯示面板,臺體由多個環狀體1依次嵌套拼接而成,每個環狀體1均可繞自身中軸線旋轉,驅動裝置可驅動此多個環狀體1旋轉,且使相鄰兩個環狀體1的旋轉方向相反,由此當相鄰兩個環狀體1研磨顯示面板的一個側面時,此側面上所受的摩擦力方向相反,摩擦力矩能夠部分抵消,由此減小了驅動陣列基板與彩膜基板之間產生相對轉動的力矩,從而降低了封框膠產生變形的可能性,防止了顯示面板周邊產生亮點,避免了顯示面板內的柱狀隔墊物劃傷取向膜膜面,進而提高了產品生產良品率。
[0026]在上述實施例中,為了使顯示面板上所受的摩擦力矩盡可能地平衡,優選的,多個環狀體1的徑向厚度相等,驅動裝置驅動多個環狀體1旋轉,使多個環狀體1的旋轉角速度大小相等,由此,相鄰的兩個環狀體1與顯示面板的相對移動速度近似相等,且摩擦面積近似相等,與旋轉軸線之間的距離近似相等,由此所受摩擦力矩的大小近似相等,方向相反,由此能夠盡可能地平衡了顯示面板所受摩擦力矩。
[0027]其中,對驅動裝置的具體結構不做限定,只要驅動裝置能夠驅動多個環狀體1旋轉,且使相鄰兩個環狀體1的旋轉方向相反即可。示例的,驅動裝置可以制作為圖3所示結構,即,每相鄰兩個環狀體1中,處于內圈的環狀體1遠離臺面的一端伸出處于外圈的環狀體 1,驅動裝置2為多個,多個驅動裝置2與多個環狀體1一一對應,每個驅動裝置2包括外齒21、 與外齒嚙合的齒輪22以及驅動電機(圖中未示出),外齒21設置于環狀體1伸出相鄰環狀體1 的部分的外壁一周,驅動電機用于驅動齒輪22旋轉,由此通過多個彼此獨立的多個驅動裝置2驅動多個環狀體1旋轉。此結構簡單,容易實現,且可實現多個環狀體1的獨立驅動,靈活性更好。
[0028]如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拋光裝置,包括:拋光工作臺100,所述拋光工作臺1〇〇為如上任一技術方案所述的拋光工作臺;頂壓組件200,所述頂壓組件200包括固定結構201和伸縮裝置202,所述固定結構201用于固定待拋光顯示面板,所述伸縮裝置202 用于帶動所述固定結構201向靠近所述拋光工作臺100的方向移動,以將所述待拋光顯示面板壓緊于所述拋光工作臺1 〇〇的臺面上。
[0029]由于在本實施例的拋光裝置中使用的拋光工作臺100與上述拋光工作臺的各實施例中提供的拋光工作臺相同,因此二者能夠解決相同的技術問題,并達到相同的預期效果。
[0030]在上述實施例中,固定結構201的具體結構可以有多種,在此不做具體限定。示例的,作為一種具體實施例,固定結構201包括壓盤2011以及開設于壓盤2011上的真空吸附孔 (圖中未示出),壓盤2011平行于拋光工作臺100的臺面設置,真空吸附孔開設于壓盤2011朝向拋光工作臺100的一側,由此通過真空吸附孔即可將待拋光的顯示面板吸附于壓盤2011上。相比于將顯示面板通過涂蠟的方式貼附于壓盤2011上的方案,此結構的操作更方便,且固定所需時間較短,效率較高。
[0031] 為了更穩定地將待拋光的顯示面板吸附于壓盤2011上,壓盤2011上真空吸附孔的數量為多個,且多個真空吸附孔均勻分布于壓盤2011朝向拋光工作臺100的一側,由此通過均勻分布的多個真空吸附孔給顯示面板提供均勻穩定的吸附力,以更穩定地將待拋光的顯示面板吸附于壓盤2011上。[〇〇32]由于壓盤2011表面的平整度通常難以保證,因此為了在壓盤2011表面平整度較低時,將吸附力準確作用于顯示面板上,優選地,真空吸附孔上設有彈性吸盤(圖中未示出), 彈性吸盤能夠與顯示面板有效接觸,從而將真空吸附孔的吸附力準確作用于顯示面板上。
[0033]為了消除顯示面板拋光時表面產生的切削紋,優選的,拋光裝置還包括往復擺動組件(圖中未示出),往復擺動組件用于帶動頂壓組件200沿平行于拋光工作臺100臺面的方向往復擺動,從而帶動待拋光的顯示面板在平行于拋光工作臺100臺面的平面內往復移動, 以利于消除顯示面板表面的切削紋,從而提高了顯示面板表面的光潔度。
[0034]具體的,往復擺動組件可以為如下結構,S卩,往復擺動組件包括驅動組件、滑軌以及與滑軌滑動連接的滑塊,滑軌與拋光工作臺1〇〇臺面平行設置,驅動組件用于驅動滑塊沿滑軌往復移動,伸縮裝置202與滑塊固定連接,由此通過驅動組件驅動滑塊沿滑軌往復移動,從而驅動滑塊上固定的伸縮裝置202以及固定于伸縮裝置202上的顯示面板往復移動。 此結構簡單,容易實現,且采用滑軌和滑塊對往復運動進行導向,可保證往復擺動方向的準確性。
[0035]其中,為了使滑塊能夠沿滑軌平穩滑動,優選地,滑軌包括平行設置的第一滑軌和第二滑軌,滑塊連接于第一滑軌和第二滑軌上,由此滑塊通過第一滑軌和第二滑軌同時導向,使滑塊能夠沿水平滑軌平穩滑動。
[0036]另外,為了驅動滑塊沿水平滑軌往復移動,驅動組件可以為曲柄滑塊驅動組件,也可以為絲杠螺母驅動組件。當驅動組件為絲杠螺母驅動組件時,驅動絲杠旋轉的電機需不斷地換向以實現往復驅動,因此控制過程復雜。為了避免上述問題,優選驅動組件為曲柄滑塊驅動組件,具體的,驅動組件包括電機、曲柄以及連桿,曲柄的一端與電機的輸出軸連接, 另一端與連桿的一端鉸接,連桿的另一端與滑塊鉸接,由此電機驅動曲柄旋轉,并通過連桿帶動滑塊沿滑軌往復移動,無需反復地控制電機換向,因此控制過程簡單。[〇〇37]在圖4所示的實施例中,伸縮裝置202可以為電動推桿、液壓缸、氣缸等等,在此不做限定。但是,由于電動推桿多用于載荷較小的場合,而液壓缸內的液體泄漏時容易造成污染。因此,為了避免上述問題,優選伸縮裝置202為氣缸,氣缸可用于大載荷的場合,且氣缸內的氣體通常為惰性氣體,即使泄漏也不會造成污染。[〇〇38]在本說明書的描述中,具體特征、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可以在任何的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適的方式結合。
[0039]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揭露的技術范圍內,可輕易想到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以所述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為準。
【主權項】
1.一種拋光工作臺,用于拋光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臺體,所述臺體的臺面上設有研磨層,所述臺體的臺面由多個環狀體依次嵌套拼接而 成,每個所述環狀體均可繞自身中軸線旋轉;驅動裝置,所述驅動裝置用于驅動多個所述環狀體旋轉,且使相鄰兩個所述環狀體的 旋轉方向相反。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拋光工作臺,其特征在于,多個所述環狀體的徑向厚度相等, 所述驅動裝置驅動多個所述環狀體旋轉,使多個所述環狀體的旋轉角速度大小相等。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拋光工作臺,其特征在于,每相鄰兩個所述環狀體中,處于內 圈的所述環狀體遠離所述臺面的一端伸出處于外圈的所述環狀體,所述驅動裝置為多個, 多個所述驅動裝置與多個所述環狀體一一對應,每個所述驅動裝置包括外齒、與所述外齒 嚙合的齒輪以及驅動電機,所述外齒設置于所述環狀體伸出相鄰所述環狀體的部分的外壁 一周,所述驅動電機用于驅動所述齒輪旋轉。4.一種拋光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拋光工作臺,所述拋光工作臺為權利要求1?3中任一項所述的拋光工作臺;頂壓組件,所述頂壓組件包括固定結構和伸縮裝置,所述固定結構用于固定待拋光顯 示面板,所述伸縮裝置用于帶動所述固定結構向靠近所述拋光工作臺的方向移動,以將所 述待拋光顯示面板壓緊于所述拋光工作臺的臺面上。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拋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結構包括壓盤以及開設于所 述壓盤上的真空吸附孔,所述壓盤平行于所述拋光工作臺的臺面設置,所述真空吸附孔開 設于所述壓盤朝向所述拋光工作臺的一側。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拋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吸附孔上設有彈性吸盤。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拋光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往復擺動組件,所述往復擺動 組件用于帶動所述頂壓組件沿平行于所述拋光工作臺臺面的方向往復擺動。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拋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往復擺動組件包括驅動組件、滑 軌以及與所述滑軌滑動連接的滑塊,所述滑軌與所述拋光工作臺臺面平行設置,所述驅動 組件用于驅動所述滑塊沿所述滑軌往復移動,所述伸縮裝置與所述滑塊固定連接。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拋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組件包括電機、曲柄以及連 桿,所述曲柄的一端與所述電機的輸出軸連接,另一端與所述連桿的一端鉸接,所述連桿的 另一端與所述滑塊鉸接。10.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拋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縮裝置為氣缸。
【文檔編號】B24B47/14GK205588135SQ201620388648
【公開日】2016年9月21日
【申請日】2016年4月27日
【發明人】李亞君
【申請人】合肥京東方光電科技有限公司, 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