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在手機制造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毛刷輪及拋光裝置。
背景技術:
拋光用的毛刷輪主要用來對所拋物件的表面進行去毛刺、精細打磨等處理。現有手機視窗屏方孔拋光采用拋光輪。
一般拋光裝置采用單獨接出水管對應于拋光產品噴淋拋光液,這種拋光方式,時常因為拋光輪高速旋轉,毛刷輪產生熱量和離心力,使得拋光液無法快速到達產品上。
無法噴淋至拋光產品上,會出現拋光效果不理想、拋光時間超長等現象。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毛刷輪,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拋光方式會出現拋光效果不理想、拋光時間超長等現象的技術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拋光裝置,具有上述提供的毛刷輪。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術方案;
本實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的毛刷輪,包括毛刷固定架和出水管,所述毛刷固定架上設置有多個通孔,所述出水管設置于所述毛刷固定架內且與所述通孔分別連通。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毛刷輪在所述毛刷固定架上設置有通孔,所述出水管設置于所述毛刷固定架內且與所述通孔連通,其中研磨液將直接從中間的出水管噴淋至產品;而且對表面要求高、材質較軟和較硬的產品都有很好的效果,還可以加工不同曲率的3D面產品;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毛刷輪具有拋光效果好、拋光時間短和結構簡單等優點。
本實用新型中通孔沿所述毛刷固定架的表面的軸向和周向均布,便于拋光液均勻的灑在產品上。
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進一步地,所述毛刷固定架的外表面設置有毛刷,所述毛刷呈陣列式分布在所述毛刷固定架上。毛刷的材質可以根據不同材質的視窗屏,進行不同的選擇。
為了使得打磨效果更好,拋光液均勻的噴至產品。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進一步地,所述毛刷由拋光毛組成圓環狀,所述拋光毛中間貫穿有出水道,所述通孔與所述出水道一一連通。
為了便于拋光液均勻的噴至產品,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進一步地,所述出水管通過支管與所述通孔連通。該種設置方式還便于中心管固定在毛刷固定架內。
也可以通過其他固定方式將出水管固定在毛刷固定架內。采用支管一端與出水孔連接另一端與通孔連接的方式,便于整個毛刷輪的重量減輕。
支管的數量與通孔的數量相同,支管與通孔一一對應連通,出水孔與通孔也一一對應。
為了便于出水,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進一步地,所述出水管上設置有出水孔,所述支管通過所述出水孔與所述出水管連通。
為了使得出液更加均勻,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進一步地,所述出水孔沿所述出水管的周向和軸向均布。
本實用新型中,所述出水孔與所述通孔對應設置。
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進一步地,所述毛刷固定架和出水管呈圓柱狀。
本實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的拋光裝置,設置有第一方面提供的毛刷輪,因此具有第一方面提供的毛刷輪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就不一一贅述。
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進一步的,還包括與所述毛刷固定架連接的轉軸。
轉軸帶動毛刷輪進行轉動,在拋光裝置上可以根據需求再設置出水管進行噴灑拋光液,使得拋光效果更好。
具體的操作步驟為:由毛刷、毛刷輪固定架、出水管組成的毛刷輪中,將毛刷植入毛刷輪外。將出水管裝入毛刷輪內,并通過支管與毛刷輪的通孔連接。將毛刷輪裝入拋光裝置上,轉軸帶動毛刷輪做360°高速旋轉運動,其中研磨液將直接從中間的出水管噴淋至產品。克服了毛刷輪在高速旋轉時產生的熱量和離心力,拋光液無法快速到達產品上,從而影響拋光效果的問題。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毛刷輪中所述毛刷固定架上設置有多個通孔,所述出水管設置于所述毛刷固定架內且與所述通孔分別連通。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毛刷輪在所述毛刷固定架上設置有通孔,所述出水管設置于所述毛刷固定架內且與所述通孔連通,其中研磨液將直接從中間的出水管噴淋至產品;而且對表面要求高、材質較軟和較硬的產品都有很好的效果,還可以加工不同曲率的3D面產品;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毛刷輪具有拋光效果好、拋光時間短和結構簡單等優點。
進一步地,所述毛刷固定架的外表面設置有毛刷,所述毛刷呈陣列式分布在所述毛刷固定架上。
進一步地,所述毛刷由拋光毛組成圓環狀,所述拋光毛中間貫穿有出水道,所述通孔與所述出水道連通。為了使得打磨效果更好,拋光液均勻的噴至產品。
進一步地,所述出水管通過支管與所述通孔連通。為了便于拋光液均勻的噴至產品,為了使得出水管固定更加穩定,該種設置方式還便于中心管固定在毛刷固定架內。
本實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優點將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變得明顯,或通過本實用新型的實踐了解到。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具體實施方式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方式,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毛刷輪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毛刷輪的毛刷固定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毛刷輪的第一角度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毛刷輪的另一角度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拋光裝置中轉軸和毛刷輪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
1-毛刷固定架;2-出水管; 3-毛刷;
4-支管;5-出水孔;7-通孔;
8-轉軸; 9-出水道。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申請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中心”、“上”、“下”、“左”、“右”、“豎直”、“水平”、“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第三”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拋光方式會出現拋光效果不理想、拋光時間超長等現象的技術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拋光裝置,具有上述提供的毛刷輪。
本實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的毛刷輪,包括毛刷固定架和出水管,所述毛刷固定架上設置有多個通孔,所述出水管設置于所述毛刷固定架內且與所述通孔分別連通。
進一步地,所述毛刷固定架的外表面設置有毛刷,所述毛刷呈陣列式分布在所述毛刷固定架上。
進一步地,所述出水管通過支管與所述通孔連通。
下面結合具體的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解釋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毛刷輪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毛刷輪的毛刷固定件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毛刷輪的第一角度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毛刷輪的另一角度的結構示意圖;
如圖1至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實施例提供的毛刷輪,包括毛刷固定架1和出水管2,所述毛刷固定架1上設置有多個通孔7,所述出水管2設置于所述毛刷固定架1內且與所述通孔7分別連通。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毛刷輪在所述毛刷固定架1上設置有通孔7,所述出水管2設置于所述毛刷固定架1內且與所述通孔7連通,其中研磨液將直接從中間的出水管2噴淋至產品。而且對表面要求高、材質較軟和較硬的產品都有很好的效果,還可以加工不同曲率的3D面產品;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毛刷輪具有拋光效果好、拋光時間短和結構簡單等優點。
本實用新型中通孔7沿所述毛刷固定架1的表面的軸向和周向均布,便于拋光液均勻的灑在產品上。
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進一步地,所述毛刷固定架1的外表面設置有毛刷3,所述毛刷3呈陣列式分布在所述毛刷固定架1上。毛刷3的材質可以根據不同材質的視窗屏,進行不同的選擇。
為了使得打磨效果更好,拋光液均勻的噴至產品。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進一步地,所述毛刷3由拋光毛組成圓環狀,所述拋光毛中間貫穿有出水道9,所述通孔7與所述出水道9一一連通。
為了便于拋光液均勻的噴至產品,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進一步地,所述出水管2通過支管4與所述通孔7連通。該種設置方式還便于中心管固定在毛刷固定架1內。
也可以通過其他固定方式將出水管2固定在毛刷固定架1內。采用支管4一端與出水孔5連接另一端與通孔7連接的方式,便于整個毛刷輪的重量減輕。
支管4的數量與通孔7的數量相同,支管4與通孔7一一對應連通,出水孔5與通孔7也一一對應。
為了便于出水,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進一步地,所述出水管2上設置有出水孔5,所述支管4通過所述出水孔5與所述出水管2連通。
為了使得出液更加均勻,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進一步地,所述出水孔5沿所述出水管2的周向和軸向均布。
本實用新型中,所述出水孔5與所述通孔7對應設置。
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進一步地,所述毛刷固定架1和出水管2呈圓柱狀。
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拋光裝置中轉軸8和毛刷輪的結構示意圖。
如圖5所示,本實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的拋光裝置,設置有第一方面提供的毛刷輪,因此具有第一方面提供的毛刷輪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就不一一贅述。
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進一步的,還包括與所述毛刷固定架1連接的轉軸8。
轉軸8帶動毛刷輪進行轉動,在拋光裝置上可以根據需求再設置出水管2進行噴灑拋光液,使得拋光效果更好。
具體的操作步驟為:由毛刷3、毛刷輪固定架、出水管2組成的毛刷輪中,將毛刷3植入毛刷輪外。將出水管2裝入毛刷輪內,并通過支管4與毛刷輪的通孔7連接。將毛刷輪裝入拋光裝置上,轉軸8帶動毛刷輪做360°高速旋轉運動,其中研磨液將直接從中間的出水管2噴淋至產品。克服了毛刷輪在高速旋轉時產生的熱量和離心力,拋光液無法快速到達產品上,從而影響拋光效果的問題,具有很強的實用價值。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毛刷輪中所述毛刷固定架上設置有多個通孔,所述出水管設置于所述毛刷固定架內且與所述通孔分別連通。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毛刷輪在所述毛刷固定架上設置有通孔,所述出水管設置于所述毛刷固定架內且與所述通孔連通,其中研磨液將直接從中間的出水管噴淋至產品;而且對表面要求高、材質較軟和較硬的產品都有很好的效果,還可以加工不同曲率的3D面產品;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毛刷輪具有拋光效果好、拋光時間短和結構簡單等優點。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各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前述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實用新型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范圍。此外,本領域的技術人員能夠理解,盡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實施例包括其它實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實施例的特征的組合意味著處于本實用新型的范圍之內并且形成不同的實施例。例如,在上面的權利要求書中,所要求保護的實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組合方式來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