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種建筑廢料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將所述建筑廢料預處理為預定尺寸范圍的顆粒;
從所述顆粒中獲取碳酸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預處理得到的顆粒粒徑在10毫米以下。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預處理步驟包括:
將所述建筑廢料破碎處理;
去除雜物;
進行粉碎處理,使得建筑廢料變為預定尺寸范圍的顆粒。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去除雜物包括去除鐵料、木料以及塑料。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碎處理包括:
一級粉碎處理;
篩分;以及
二級粉碎處理;
其中,所述篩分得到粒徑大小符合預定尺寸范圍的顆粒,
利用所述二級粉碎處理進一步處理粒徑大小不符合預定尺寸范圍的顆粒,
重復進行篩分和所述二級粉碎處理步驟,使得所述顆粒符合所述預定尺寸范圍。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廢料包括:水泥、石膏板、混凝土、石塊、磚塊、赤泥。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預處理步驟之后,還包括:
獲取含硅化合物。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獲取含硅化合物步驟包括:
所述顆粒與第一反應物混合,得到含鈣溶液和不溶于所述含鈣溶液的含硅化合物;
將所述含硅化合物與所述含鈣溶液分離。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獲取碳酸鈣步驟包括:
所述含鈣溶液與第二反應物混合,得到尾液和不溶于所述尾液的碳酸鈣;
將所述碳酸鈣與所述尾液分離。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將與所述尾液分離的所述碳酸鈣烘干并回收利用。
11.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將所述碳酸鈣煅燒,得到氧化鈣以及二氧化碳,
其中,所述氧化鈣用于作為建筑建材的原材料,所述二氧化碳構成工業廢氣。
12.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應物包括酸溶液。
1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酸溶液的酸性弱于碳酸。
14.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反應物包括二氧化碳。
15.根據權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將所述尾液循環利用,用于制備所述第一反應物。
16.根據權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酸溶液的酸性強于碳酸。
17.根據權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反應物包括第一堿溶液和二氧化碳。
18.根據權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將所述碳酸鈣與所述尾液分離后,還包括:
將所述尾液加熱到100至1000攝氏度,得到第二堿溶液。
19.根據權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將所述第二堿溶液循環利用,用于制備所述第一堿溶液。
20.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應物包括第三堿溶液。
21.根據權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反應物包括二氧化碳。
22.根據權利要求14或17或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碳取于所述工業廢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