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建筑材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防火保溫板及其制備工藝。
背景技術:
建筑物外墻的保溫隔熱是實現建筑節能的重要方法之一。現有的外墻保溫材料主要是以聚苯顆粒、聚苯板、聚氨酯板、擠塑板等有機泡沫材料為隔熱材料制備而成的。這些有機材料具有導熱系數小、體積密度小、韌性好等優點,十多年來在我國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但是這些材料遇到火源后快速燃燒,并冒出大量的有毒濃煙。所以一旦建筑物外墻著火就很難及時撲滅,會造成大量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為提升保溫板的防火性能,近幾年社會上出現了如水泥輕質隔墻板、加氣混凝土砌塊、陶粒砌塊、活性炭墻體等各式各樣的無機新型墻體材料,但這些材料的保溫性能較差,并且利用發泡水泥混凝土體系制備的保溫板材料韌性不足、防水性能較差、后期強度難以保證。
申請公布號CN104960268A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巢式保溫隔熱板及制備方法,其由內表層至外表層依次采用特殊配方和制備方法制成的裝接漿料層、阻橋漿料層、保溫漿料層、抗裂漿料層和裝飾漿料層構成,雖然該巢式保溫隔熱板導熱系數低,保溫性能好,板塊的牢固性也得到了加強,但其生產時需要分別對各漿料層進行制備,而后按照重量份將裝接漿料15-25份、阻橋漿料1-3份、保溫漿料140-160份、抗裂漿料3-9份和裝飾漿料15-25份從底層到外表層依次均勻平鋪在初壓成型系統中進行初次成型,初次成型后還需進行固化、修邊、蒸養以及烘干步驟,其存在工藝流程復雜,能耗大的缺陷。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種燃燒性能優異且綠色環保的防火保溫板。
實現本發明目的一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防火保溫板,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組分,各組分份數為重量份:
水泥 2500~5000份;
石英砂 500~1500份;
珍珠巖 100~150份;
泡沫顆粒 800~750份;
珍珠沙 400~600份;
石灰石粉 500~750份;
熟石灰 250~400份;
引氣劑 2~5份;
膠粉 25~50份;
硬脂酸鋅 5~25份;
砂漿王 50~100份;
工業鈣鋅粉 25~60份;
脫膜粉 10~15份。
本發明目的一實現的防火保溫板采用具備優異防火性能的水泥;兼具防火保溫性能的石英砂;具備優異保溫性能的珍珠巖、泡沫顆粒以及珍珠沙;提升成品強度的珍珠沙、石灰石粉以及熟石灰;兼具防水防潮性能的膠粉以及硬脂酸鋅;提升產品防開裂性能的工業鈣鋅粉;再搭配提升成品均質性的引氣劑、改善砂漿的和易性的砂漿王以及脫模粉,使保溫板具有輕質、隔熱、隔音、保溫、防火、防潮、抗裂、抗空鼓、抗脫落的優點。
本發明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種制備前述防火保溫板的工藝。
實現本發明目的二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防火保溫板的制備工藝,其工藝流程包括:
1)一次攪拌發酵:將稱量好的原料先投入攪拌設備中攪拌混勻,待混合漿料由灰白色變為灰黑色、體積膨脹冒泡時,一次攪拌發酵完成;
2)二次振動發酵:將一次攪拌發酵后的混合漿料送入振動給料機中進行二次振動發酵,待混合漿料體積緩慢膨脹、硬度變高、顏色變更黑時二次振動發酵完成;
3)壓模:將二次振動發酵后的混合漿料放入模具中加壓成型,自然風干15小時后脫模得到防火保溫板成品。
本發明采用獨創的配方,結合一次攪拌發酵以及二次發酵工藝,大大縮短了發酵、發泡時間,且經過二次振動發酵更進一步提升了成品抗裂性能,同時壓模時間也較現有技術得到大幅縮短,由于其生產周期短,且由原料混合一體成型,無需掛網、保護層制備工序,還因為本專利適于大批量生產,其易于切割且利用同質漿料即可與瓷磚等表面裝飾物有效粘貼,提升了施工效率。
本發明配方、工藝制得的防火保溫板具有以下優點:
(1) 防火性能優異,使用壽命長:本產品為A1級不燃無機板材,過火后不會因為膨脹冷縮應力的影響而開裂、粉化、脫落。
(2) 保溫隔熱效果好:其具有較低的導熱系數、優越的熱反射性能以及優良的熱阻效果,比傳統的無機保溫砂漿保溫效果提高30%以上,遠遠超出國家50%-65%的節能要求。
(3) 抗水抗裂耐候佳:本防火保溫板經80次高溫-淋水循環以及30次加熱-冷凍循環實驗,均未出現飾面氣泡-空鼓-開裂現象,未產生滲水裂縫。
(4) 防潮性能好:供暖時溫水管周圍不會出現結露現象。
(5) 隔音性能好:防火保溫板的隔音性能是普通水泥的5-8倍,充分解決了居住空間的隔音問題。
(6) 密度低:板材密度控制在180-250㎏/m3之間,能有效減少建筑物的負重。
(7) 抗震:保溫板結構細密,質輕韌性優異,從而具備良好的抗震性能。
(8) 環保:本產品主要原料為水泥和礦石介質,其加工過程不會產生有毒有害物質,減輕了廢水處理工藝要求;并且施工現場的邊角料可以回收重新用于保溫板制作。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一種防火保溫板,其包括以下組分(單位:g/m2):
水泥 2500;
石英砂 1250;
珍珠巖 115;
泡沫顆粒 550;
珍珠沙 400;
石灰石粉 500;
熟石灰 300;
引氣劑 2;
膠粉 25;
硬脂酸鋅 6;
砂漿王 50;
工業鈣鋅粉 30;
脫膜粉 10;
水 2500。
其中各原料均來自常規市售產品,在此不做贅述。
該防火保溫板的工藝流程包括:
1)一次攪拌發酵:將稱量好的原料先投入攪拌設備中攪拌混勻,待混合漿料由灰白色變為灰黑色、體積膨脹冒泡時一次攪拌發酵完成;
2)二次振動發酵:將一次攪拌發酵后的混合漿料送入振動給料機中進行二次振動發酵,待混合漿料體積緩慢膨脹硬度變高、顏色變更黑時二次振動發酵完成;
3)壓模:將二次振動發酵后的混合漿料放入模具中加壓成型,自然風干15小時后脫模得到防火保溫板成品。
實施例2-5
實施例2-5采用與實施例1相同的原料以及加工工藝,區別在于原料中各成分的用量不同,各實施例的配方如表1所示:
表1
實施例1-5制備的防火保溫板材的性能依照JG/T 158-2013《膠粉聚苯顆粒外墻外保溫系統材料》以及GB 8624-2012《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燒性能分級》進行檢測,檢測結果如表2所示:
表2
從表2中可見本發明制得的板材其密度小,導熱系數小,抗壓強度大,抗拉強度大,吸水率低,符合且部分指標優于GB 8624-2012《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燒性能分級》標準。本發明的保溫板具有輕質、隔熱、隔音、保溫、防火、防潮、抗裂、抗空鼓、抗脫落等優點,同時其裝配簡單快捷,在保證優異的物理性能的同時,占用空間小,提高了空間利用率。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發明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發明說明書內容所作的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發明的專利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