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肥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茶樹專用有機肥。
背景技術:
隨著農業的現代化水平越來越高,有機肥正逐漸取代普通化肥,成為農業生產中重要的肥料,有機肥具有營養齊全、改良土壤、提高肥料利用率等多種優點。但目前市售的有機肥都有著諸多缺陷,一是制備過程中容易產生大量溫室氣體,且不經控制排放到大氣中,造成空氣污染;二是無法滿足土壤污染修復的需求,單純的土壤結構改良無法實現污染土壤作物品質的提高;三是養分供應緩慢,雖比普通化肥肥效長,但難以滿足植物旺盛生長時對養分的需求;四是肥料體積大,運輸和貯存不便;五是對于特殊土壤環境如酸堿、旱濕、部分元素缺乏的土壤以及具體作物的養分需求無有效針對。
腐熟堆肥的篩上粗顆粒質地松軟,結構疏松,有較強的吸附能力,在含水量變化較大時仍能保持一定的孔隙度,利于覆蓋層的氣體擴散,同時含有大量微生物如甲烷氧化菌、硝化細菌等,因此,利用腐熟堆肥篩上粗顆粒減少堆肥化過程溫室氣體的排放簡單且易于實現。
使用十二烷基二甲基甜菜堿和土溫80對肥料顆粒進行修飾,可同時獲得具有烷基疏水碳鏈和分別帶正負電荷親水基團結構的肥料顆粒,在保留對重金屬吸附性能的前提下,進一步增加了對有機污染物的吸附能力,為有機肥的制備開辟了新的途徑。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目的就是為了彌補已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茶樹專用有機肥。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茶樹專用有機肥,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果渣33-35、紅薯粉渣24-26、蘆葦8-11、糊精4-5、龍蝦粉8-10、氯化銨7-8、磷酸鉀4-5、堆肥粗顆粒25-26、向日葵秸稈29-31、十二烷基二甲基甜菜堿1.2-1.5、土溫80 0.8-1.0、膨潤土19-20、水適量。
所述的堆肥粗顆粒為堆肥腐熟后經篩分,作為廢棄物處理的粒徑大于10mm的篩上粗顆粒。
所述的茶樹專用有機肥的制備方法的具體步驟如下:
(1)將果渣、紅薯粉渣、蘆葦混合后置于發酵池中進行堆肥發酵,并將堆肥粗顆粒均勻平鋪在堆肥表面,保持發酵堆含水量在60-65%,發酵13-15天后再加入糊精、龍蝦粉,然后進行翻堆,將上層粗顆粒與下層發酵料混合均勻,繼續發酵20-24天,期間再進行2-3次翻堆,得發酵料備用;
(2)將向日葵秸稈淋洗干凈后烘干粉碎,置于高溫爐中,在無氧條件下以15-20℃每分的速度升溫至600℃,并在此溫度下保溫140-160分鐘,冷卻至室溫后取出得生物質炭備用;
(3)將膨潤土放入高溫爐中,以30℃每分的速度升至390-410℃,煅燒2小時后出爐冷卻,磨細后過80-100目篩備用;
(4)將步驟2所得生物質炭和步驟3所得膨潤土粉末混合后與10倍質量水混勻,并升溫至40-42℃,在不斷攪拌下加入十二烷基二甲基甜菜堿,保溫3-4小時后過濾去除溶液,自然風干后再加入10-12倍質量水,混合均勻后加入土溫80,將水溶液加熱升溫至53-55℃,不斷攪拌并保溫100-120分鐘,之后過濾除去溶液,將混合物在60-65℃下烘干備用;
(5)將步驟1所得發酵料烘干后粉碎,并與步驟4所得混合物、氯化銨、磷酸鉀以及其余剩余物料混合造粒,即得本發明肥料。
本發明的優點是:
制備過程中采用堆肥粗顆粒先期覆蓋,后期混合的堆肥發酵方式,不僅能夠改善堆肥物理結構,提高堆肥產品腐熟度,同時利用其疏松結構和較強吸附性,減少發酵前期氨氣以及后期甲烷等氣體的排放,保護了環境的同時減少了發酵的氮素損失,提高肥料肥力。
制備過程中利用易生物降解的十二烷基二甲基甜菜堿和土溫80對生物炭-膨潤土復合基質進行修飾,不僅能提高土壤的陽離子交換量,同時具有優秀的有機污染物和重金屬污染物雙重吸附能力,提升了土壤種植的安全性,增加了肥料的附加價值。
本發明的有機肥根據茶樹的營養吸收特征搭配原料制備,集合了有機肥肥效期長與無機化肥肥效快速高效的優點,同時以生物炭骨架制成的肥料顆粒粒型緊湊,能方便、清潔的施用于茶園,在改善土壤結構、優化茶樹生長環境的同時穩定長期的提供養分補給,克服了農家有機肥施用耗時、費力的缺點,提高了茶葉產量、改善了茶葉品質。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茶樹專用有機肥,由下列重量份(kg)的原料制成:果渣33、紅薯粉渣24、蘆葦8、糊精4、龍蝦粉8、氯化銨7、磷酸鉀4、堆肥粗顆粒25、向日葵秸稈29、十二烷基二甲基甜菜堿1.2、土溫80 0.8、膨潤土19、水適量。
所述的堆肥粗顆粒為堆肥腐熟后經篩分,作為廢棄物處理的粒徑大于10mm的篩上粗顆粒。
所述的茶樹專用有機肥的制備方法的具體步驟如下:
(1)將果渣、紅薯粉渣、蘆葦混合后置于發酵池中進行堆肥發酵,并將堆肥粗顆粒均勻平鋪在堆肥表面,保持發酵堆含水量在60%,發酵13天后再加入糊精、龍蝦粉,然后進行翻堆,將上層粗顆粒與下層發酵料混合均勻,繼續發酵20天,期間再進行2次翻堆,得發酵料備用;
(2)將向日葵秸稈淋洗干凈后烘干粉碎,置于高溫爐中,在無氧條件下以15℃每分的速度升溫至600℃,并在此溫度下保溫140分鐘,冷卻至室溫后取出得生物質炭備用;
(3)將膨潤土放入高溫爐中,以30℃每分的速度升至390℃,煅燒2小時后出爐冷卻,磨細后過80目篩備用;
(4)將步驟2所得生物質炭和步驟3所得膨潤土粉末混合后與10倍質量水混勻,并升溫至40℃,在不斷攪拌下加入十二烷基二甲基甜菜堿,保溫3小時后過濾去除溶液,自然風干后再加入10倍質量水,混合均勻后加入土溫80,將水溶液加熱升溫至53℃,不斷攪拌并保溫100分鐘,之后過濾除去溶液,將混合物在60℃下烘干備用;
(5)將步驟1所得發酵料烘干后粉碎,并與步驟4所得混合物、氯化銨、磷酸鉀以及其余剩余物料混合造粒,即得本發明肥料。
為了進一步說明本發明的應用價值,發明人選取一塊試驗田,通過茶樹的種植來驗證本發明肥料的具體效果,其中10畝地使用本發明肥料作為實驗組,另10畝地使用普通市售肥料作為對照組,管理措施相同,結果發現實驗組茶樹生長更為茁壯,葉片多且顏色艷綠,無發黃萎蔫現象的發生,同時抗病性提高,茶樹常見病蟲害發生率較對照組有顯著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