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生物發酵
技術領域:
,具體涉及一種小場地有機肥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1937年蘇聯微生物學家克拉希尼科夫和密蘇斯金研制了“固氮菌劑”,由此開創了細菌肥料的先河。自20世紀80年代起,人類開始關注用于環境和農作物的生物肥料,其目的是一方面尋求替代化學品肥料的環保替代品,另一方面實現廢物處理,資源再利用。目前常用的肥料有無機肥和有機肥,無機肥破壞土壤,施用后易導致有機質含量下降,使各類養分比例失調,土壤酸化、板結,其結果是降低土壤的保水、保肥和透氣性。而有機肥料制備過程對場地有需求,對于小規模生產而言,場地成了限制有機肥制作的主要因素。技術實現要素: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小場地有機肥制備方法,適用于小型養殖場充分利用空間進行有機肥的制備。本發明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本發明小場地有機肥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動物糞便與秸稈和/或麥稈均勻混合;(2)向步驟(1)所得物料中加入磷肥或磷礦粉,調節物料含水量;(3)向步驟(2)所得物料中加入兼性厭氧菌,然后將物料轉移至臥式粉碎機,使物料充分混合;(4)將混合后的物料經過堆高、放熱、充氧、翻動和發酵步驟處理后得所述有機肥。進一步地,步驟(1)所述動物糞便為雞、鴨、豬、牛的排泄物;所述步驟(1)中原料的用量為:動物糞便55-60wt%、粗纖維和/或麥稈40-45wt%。進一步地,所述步驟(2)調節后物料的含水量為50-60%。進一步地,所述步驟(3)兼性厭氧菌為地衣芽孢桿菌、巨大芽孢桿菌或EM菌中的一種或多種。進一步地,所述步驟(3)兼性厭氧菌的加入量為1-3wt%。進一步地,所述步驟(4)中堆高、放熱、充氧、翻動和發酵步驟包括:將步驟(3)所得物料堆放8天后翻動一次,堆高;放熱后充氧氣,第15天后再翻動一次;最后,發酵6個月后即得所述有機肥。本發明提供的小場地有機肥制備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充分利用空間,適用于小場地有機肥的制備;(2)有機肥發酵充分,有機質含量高,且無惡臭;(3)該有機質施用后,作物的病蟲害發生率降低,且能夠改善土質。具體實施方式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的方式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詳述,但本發明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這些實施例。凡基于上述技術思想,利用本領域普通技術知識和慣用手段所做的修改、替換、變更均屬于本發明要求保護的范圍。實施例1本發明小場地有機肥的制備方法包括:(1)將雞糞與麥稈均勻混合,其中雞糞含量為總質量的55%;(2)向步驟(1)所得物料中加入磷肥,調節物料含水量至50%;(3)向步驟(2)所得物料中加入1%地衣芽孢桿菌,然后將物料轉移至臥式粉碎機,使物料充分混合;將步驟(3)所得物料堆放8天后翻動一次,堆高;放熱后充氧氣,第15天后再翻動一次;最后,發酵6個月后即得所述有機肥。實施例2本發明小場地有機肥的制備方法包括:(1)將雞糞、鴨糞、豬糞與麥稈均勻混合,其中雞糞、鴨糞、豬糞含量為總質量的60%;(2)向步驟(1)所得物料中加入磷礦粉,調節物料含水量至55%;(3)向步驟(2)所得物料中加入3%EM菌,然后將物料轉移至臥式粉碎機,使物料充分混合;將步驟(3)所得物料堆放8天后翻動一次,堆高;放熱后充氧氣,第15天后再翻動一次;最后,發酵6個月后即得所述有機肥。實施例3本發明小場地有機肥的制備方法包括:(1)將雞糞、鴨糞、豬糞與麥稈均勻混合,其中雞糞、鴨糞、豬糞含量為總質量的60%;(2)向步驟(1)所得物料中加入磷肥或磷礦粉,調節物料含水量至50%;(3)向步驟(2)所得物料中加入1.5%EM菌,然后將物料轉移至臥式粉碎機,使物料充分混合;將步驟(3)所得物料堆放8天后翻動一次,堆高;放熱后充氧氣,第15天后再翻動一次;最后,發酵6個月后即得所述有機肥。實施例4本發明小場地有機肥的制備方法包括:(1)將雞糞、鴨糞、豬糞與麥稈均勻混合,其中雞糞、鴨糞、豬糞含量為總質量的60%;(2)向步驟(1)所得物料中加入磷肥或磷礦粉,調節物料含水量至60%;(3)向步驟(2)所得物料中加入1.5%巨大芽孢桿菌,然后將物料轉移至臥式粉碎機,使物料充分混合;將步驟(3)所得物料堆放8天后翻動一次,堆高;放熱后充氧氣,第15天后再翻動一次;最后,發酵6個月后即得所述有機肥。實施例5本發明小場地有機肥的制備方法包括:(1)將雞糞、鴨糞、豬糞與麥稈均勻混合,其中雞糞、鴨糞、豬糞含量為總質量的60%;(2)向步驟(1)所得物料中加入磷肥或磷礦粉,調節物料含水量至50%;(3)向步驟(2)所得物料中加入2%EM菌,然后將物料轉移至臥式粉碎機,使物料充分混合;將步驟(3)所得物料堆放8天后翻動一次,堆高;放熱后充氧氣,第15天后再翻動一次;最后,發酵6個月后即得所述有機肥。比較例參照實施例1的制備方法,不同在于,步驟(3)中充氧量不同,比較不同制備方法對有機肥的影響,結果見表1。表1不同有機肥比較一覽表步驟(3)通氧量(%)有機質含量(%)氣味實施例10.150無惡臭比較例10.240.2無惡臭比較例20.339.5無惡臭比較例30.540無惡臭比較例40.841有惡臭比較例51.520.5無惡臭比較例6215無惡臭備注:1、表中有機質的含量已烘干基計,其值為占有機肥的質量百分含量;2、表中通氧量用占物料總質量的百分比表示試驗結果表明:本發明制備方法,當通氧量控制在0.1-0.5%時,制得的有機肥的有機質含量高,且無惡臭。當前第1頁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