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耐火材料領域,具體而言,本發明涉及一種制備莫來石高硅氧玻璃復相耐火材料的方法和系統。
背景技術:
莫來石高硅氧玻璃是一種耐火度高、膨脹系數低、耐磨損、抗熱震性優良的復相耐火材料,其主要化學成分為Al2O3及SiO2,一般采用硅酸鋁質耐火粘土與適當的添加劑(一般為低熔點堿金屬氧化物如K2O)燒結合成,耐火黏土燒結相主相為莫來石相與10-25%的方石英相,其中,方石英隨溫度變化產生晶型轉變伴隨有較大的體積效應,嚴重影響了耐火制品的使用壽命,而添加劑的作用為與方石英相反應生成玻璃相,形成一種莫來石-高硅氧復相耐火材料。高溫下材料中的玻璃相轉變為高粘度的液相,對高溫性能有利,低溫下由于高硅氧玻璃的熱膨脹系數低,莫來石形成網絡結構,有利于提高材料的熱震穩定性。
當前生產莫來石高硅氧復相耐火材料的原料一般為鋁礬土、紅柱石、藍晶石、高嶺土或者純Al2O3、SiO2等有價原料,這些原料要生產成本較高,而生產成本嚴重制約著莫來石—高硅氧玻璃復相耐火材料業的發展。
因此,現有的制備莫來石高硅氧玻璃復相耐火材料的技術有待進一步改進。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相關技術中的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發明的一個目的在于提出一種制備莫來石高硅氧玻璃復相耐火材料的方法和系統,該方法可以實現莫來石高硅氧玻璃復相耐火材料的低成本高附加值合成及鋁土礦尾礦與煤矸石的高效回收利用,具有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本申請是基于發明人對以下事實和問題的發現和認識作出的:
當前生產莫來石高硅氧復相耐火材料的原料一般為鋁礬土、紅柱石、藍晶石、高嶺土或者純Al2O3、SiO2等有價原料,這些原料導致生產成本較高。目前雖有少量利用零成本固廢資源合成該材料的研究,但一般都需加入額外的有價原料以補充Al2O3或者SiO2。我國有兩種固廢資源,分別為鋁土礦尾礦及煤矸石,鋁土礦尾礦產生于選礦—拜耳法工藝流程,每噸鋁土礦原礦將產生約20-30%質量的鋁土礦尾礦,而煤矸石產生于采煤和洗煤過程中,我國目前的煤矸石存量大于10億噸,而每年仍將繼續排放一億噸以上。鋁土礦尾礦與煤矸石目前均沒有被大規模開發利用,其一般只是在礦壩中堆放,嚴重的污染了環境,制約采礦工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鋁土礦尾礦與煤矸石均含有大量的Al2O3與SiO2,這兩種原料適于生產莫來石-高硅氧復相耐火材料,但鋁土礦尾礦中含有少量的氧化鐵,煤矸石中含有少量的殘炭,氧化鐵雜質會使莫來石相在高溫下過早出現玻璃相,從而降低其使用性能;碳雜質會造成高溫下已經生成的莫來石相發生碳化還原反應而重新被分解,以這兩種原料生產莫來石高硅氧復相耐火材料必須首先進行除雜,但目前尚無經濟有效的除雜手段。本發明的發明人通過對兩種原料進行積極研究探索,旨在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除雜困難的問題,從而得到具有低成本且高性能的莫來石高硅氧玻璃復相耐火材料。
為此,在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本發明提出了一種制備莫來石高硅氧玻璃復相耐火材料的方法。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該方法包括:
(1)將鋁土礦尾礦和煤矸石進行混合磨細,以便得到混合粉料;
(2)將所述混合粉料進行還原焙燒處理,以便使得所述煤矸石中的碳將所述鋁土礦尾礦和所述煤矸石中的氧化鐵轉化為四氧化三鐵,得到含有四氧化三鐵和混合精礦的焙燒礦粉;
(3)將所述含有四氧化三鐵和混合精礦的焙燒礦粉進行磁選處理,以便分離得到四氧化三鐵和混合精礦;
(4)將所述混合精礦與粘結劑進行混合成型,以便得到混合球團;
(5)將所述混合球團進行燒結處理,以便得到莫來石高硅氧玻璃復相耐火材料。
由此,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制備莫來石高硅氧玻璃復相耐火材料的方法通過將鋁土尾礦和煤矸石混合磨細后進行還原焙燒,使得煤矸石中的雜質碳可以將鋁土礦尾礦和煤矸石中的氧化鐵轉化為四氧化三鐵,然后經后續的磁選處理將其除去,即采用還原焙燒和磁選處理可以將煤矸石中的雜質碳與鋁土礦尾礦和煤矸石中的氧化鐵除去,從而將所得混合精礦經后續燒結處理即可得到高性能的莫來石高硅氧玻璃復相耐火材料,同時采用鋁土尾礦和煤矸石作為制備莫來石高硅氧玻璃復相耐火材料的原料使用,不僅解決了兩種固體資源鋁土尾礦和煤矸石長期堆放占地、污染環境的難題,而且可以變廢為寶,實現資源有效利用,另外,本申請的制備工藝中原料為廢棄資源沒有購買成本、原料化學活性高、成分均勻、除雜方法簡單、成本低廉、合成溫度低、合成制品主晶相為莫來石、沒有其他雜質晶相等優點,并且制備過程中不需要額外的補加Al2O3與SiO2,從而實現了莫來石高硅氧玻璃復相耐火材料的低成本高附加值合成及鋁土礦尾礦與煤矸石的高效回收利用,具有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另外,根據本發明上述實施例的制備莫來石高硅氧玻璃復相耐火材料的方法還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術特征: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在步驟(1)中,將所述鋁土礦尾礦和所述煤矸石按照質量比為0.4:0.7~1。由此,可以提高煤矸石和鋁土礦尾礦中除雜效率,從而提高所得莫來石高硅氧玻璃復相耐火材料的性能。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其特征在于,在步驟(1)中,所述混合粉料中粒徑小于74微米占90%以上。由此,可以顯著提高原料活性。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在步驟(2)中,所述還原焙燒處理是在450~570攝氏度下進行30~90分鐘。由此,可以進一步提高煤矸石和煤矸石中除雜效率。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在步驟(4)中,將所述混合精礦與所述粘結劑按照質量比為100:0.5~2進行混合。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在步驟(5),所述燒結處理是在1250~1450攝氏度下進行2~4小時。由此,可以進一步提高所得莫來石高硅氧玻璃復相耐火材料的性能。
在本發明的再一個方面,本發明提出了一種制備莫來石高硅氧玻璃復相耐火材料的系統。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該系統用于實施上述制備莫來石高硅氧玻璃復相耐火材料的方法。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該系統包括:
混合磨細裝置,所述混合磨細裝置具有鋁土礦尾礦入口、煤矸石入口和混合粉料出口;
還原焙燒裝置,所述還原焙燒裝置具有混合粉料入口和焙燒礦粉出口,所述混合粉料入口與所述混合粉料出口相連;
磁選裝置,所述磁選裝置具有焙燒礦粉入口、四氧化三鐵出口和混合精礦出口,所述焙燒礦粉入口與所述焙燒礦粉出口相連;
混合成型裝置,所述混合成型裝置具有混合精礦入口、粘結劑入口和混合球團出口,所述混合精礦入口與所述混合精礦出口相連;
燒結裝置,所述燒結裝置具有混合球團入口和莫來石高硅氧玻璃復相耐火材料出口,所述混合球團入口與所述混合球團出口相連。
由此,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制備莫來石高硅氧玻璃復相耐火材料的系統通過將鋁土尾礦和煤矸石混合磨細后進行還原焙燒,使得煤矸石中的雜質碳可以將鋁土礦尾礦和煤矸石中的氧化鐵轉化為四氧化三鐵,然后經后續的磁選處理將其除去,即采用還原焙燒和磁選處理可以將煤矸石中的雜質碳與鋁土礦尾礦和煤矸石中的氧化鐵除去,從而將所得混合精礦經后續燒結處理即可得到高性能的莫來石高硅氧玻璃復相耐火材料,同時采用鋁土尾礦和煤矸石作為制備莫來石高硅氧玻璃復相耐火材料的原料使用,不僅解決了兩種固體資源鋁土尾礦和煤矸石長期堆放占地、污染環境的難題,而且可以變廢為寶,實現資源有效利用,另外,本申請的制備工藝中原料為廢棄資源沒有購買成本、原料化學活性高、成分均勻、除雜方法簡單、成本低廉、合成溫度低、合成制品主晶相為莫來石、沒有其他雜質晶相等優點,并且制備過程中不需要額外的補加Al2O3與SiO2,從而實現了莫來石高硅氧玻璃復相耐火材料的低成本高附加值合成及鋁土礦尾礦與煤矸石的高效回收利用,具有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燒結裝置為硅鉬棒高溫爐。由此,可以進一步提高所得莫來石高硅氧玻璃復相耐火材料的性能。
本發明的附加方面和優點將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給出,部分將從下面的描述中變得明顯,或通過本發明的實踐了解到。
附圖說明
本發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優點從結合下面附圖對實施例的描述中將變得明顯和容易理解,其中:
圖1是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制備莫來石高硅氧玻璃復相耐火材料的方法流程示意圖;
圖2是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制備莫來石高硅氧玻璃復相耐火材料的系統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詳細描述本發明的實施例,所述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釋本發明,而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
在本發明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固定”等術語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成一體;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或兩個元件的相互作用關系,除非另有明確的限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發明中的具體含義。
在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本發明提出了一種制備莫來石高硅氧玻璃復相耐火材料的方法。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該方法包括:(1)將鋁土礦尾礦和煤矸石進行混合磨細,以便得到混合粉料;(2)將所述混合粉料進行還原焙燒處理,以便使得所述煤矸石中的碳將所述鋁土礦尾礦和所述煤矸石中的氧化鐵轉化為四氧化三鐵,得到含有四氧化三鐵和混合精礦的焙燒礦粉;(3)將所述含有四氧化三鐵和混合精礦的焙燒礦粉進行磁選處理,以便分離得到四氧化三鐵和混合精礦;(4)將所述混合精礦與粘結劑進行混合成型,以便得到混合球團;(5)將所述混合球團進行燒結處理,以便得到莫來石高硅氧玻璃復相耐火材料。發明人發現,通過將鋁土尾礦和煤矸石混合磨細后進行還原焙燒,使得煤矸石中的雜質碳可以將鋁土礦尾礦和煤矸石中的氧化鐵轉化為四氧化三鐵,然后經后續的磁選處理將其除去,即采用還原焙燒和磁選處理可以將煤矸石中的雜質碳與鋁土礦尾礦和煤矸石中的氧化鐵除去,從而將所得混合精礦經后續燒結處理即可得到高性能的莫來石高硅氧玻璃復相耐火材料,同時采用鋁土尾礦和煤矸石作為制備莫來石高硅氧玻璃復相耐火材料的原料使用,不僅解決了兩種固體資源鋁土尾礦和煤矸石長期堆放占地、污染環境的難題,而且可以變廢為寶,實現資源有效利用,另外,本申請的制備工藝中原料為廢棄資源沒有購買成本、原料化學活性高、成分均勻、除雜方法簡單、成本低廉、合成溫度低、合成制品主晶相為莫來石、沒有其他雜質晶相等優點,并且制備過程中不需要額外的補加Al2O3與SiO2,從而實現了莫來石高硅氧玻璃復相耐火材料的低成本高附加值合成及鋁土礦尾礦與煤矸石的高效回收利用,具有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下面參考圖1對本發明實施例的制備莫來石高硅氧玻璃復相耐火材料的方法進行詳細描述。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該方法包括:
S100:將鋁土礦尾礦和煤矸石進行混合磨細
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將鋁土礦尾礦和煤矸石進行混合磨細,從而得到混合粉料。由此,通過將鋁土礦尾礦和煤矸石進行混合磨細,可以顯著提高所得混合粉料的比表面積,從而提高其反應活性。
具體的,鋁土礦尾礦產生于選礦—拜耳法工藝流程,其中鋁土礦尾礦中Al2O3含量為40~60wt%左右,SiO2含量為15~30wt%左右,Fe2O3含量為8~20wt%左右,K2O含量為3%左右;煤矸石產生于采煤和洗煤過程中,其中SiO2含量為45~65wt%左右,Al2O3含量為25~35wt%左右,K2O含量為2~7wt%左右,Fe2O3含量為2~8wt%左右,C含量不高于20wt%。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鋁土礦尾礦和煤矸石的混合比例并不受特別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進行選擇,根據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鋁土礦尾礦和煤矸石可以按照質量比為0.4:0.7~1進行混合。
根據本發明的再一個實施例,混合粉料的粒徑并不受特別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進行選擇,根據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混合粉料中粒徑小于74微米占90%以上。
S200:將混合粉料進行還原焙燒處理
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將上述得到的混合粉料進行還原焙燒處理,使得煤矸石中的碳將鋁土礦尾礦和煤矸石中的氧化鐵轉化為四氧化三鐵(Fe2O3+C=Fe3O4+CO2),從而可以得到含有四氧化三鐵和混合精礦的焙燒礦粉。發明人發現,鋁土礦尾礦與煤矸石均含有大量的Al2O3與SiO2,這兩種原料適于生產莫來石-高硅氧復相耐火材料,但鋁土礦尾礦中含有少量的氧化鐵,煤矸石中含有少量的殘炭,氧化鐵雜質會使莫來石相在高溫下過早出現玻璃相,從而降低其使用性能;碳雜質會造成高溫下已經生成的莫來石相發生碳化還原反應而重新被分解,以這兩種原料生產莫來石高硅氧復相耐火材料必須首先進行除雜,而發明人通過大量實驗研究意外發現,通過將鋁土尾礦和煤矸石混合磨細后進行還原焙燒,使得煤矸石中的雜質碳可以將鋁土礦尾礦和煤矸石中的氧化鐵轉化為四氧化三鐵,然后經后續的磁選處理將其除去,即采用還原焙燒和磁選處理可以將煤矸石中的雜質碳與鋁土礦尾礦和煤矸石中的氧化鐵除去,從而將所得混合精礦經后續燒結處理即可得到高性能的莫來石高硅氧玻璃復相耐火材料。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還原焙燒處理的條件并不受特別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進行選擇,根據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還原焙燒處理可以在450~570攝氏度下進行30~90分鐘。
S300:將含有四氧化三鐵和混合精礦的焙燒礦粉進行磁選處理
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將上述得到的含有四氧化三鐵和混合精礦的焙燒礦粉進行磁選處理,從而可以分離得到四氧化三鐵和混合精礦。由此,通過磁選處理可以除去由鋁土礦尾礦和煤矸石中的雜質氧化鐵與煤矸石中的雜質碳生成的磁性四氧化三鐵,從而經后續燒結處理即可得到高性能的莫來石高硅氧玻璃復相耐火材料。需要說明的是,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對磁選處理的條件進行選擇。
S400:將混合精礦與粘結劑進行混合成型
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將上述步驟得到的混合精礦與粘結劑進行混合成型,從而可以得到混合球團。由此,可以顯著后續燒結效率。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混合精礦與粘結劑的混合比例并不受特別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進行選擇,根據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混合精礦與粘結劑可以按照質量比為100:0.5~2進行混合。需要說明的是,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對粘結劑進行選擇,例如可以選擇聚乙烯醇作為粘結劑使用。
S500:將混合球團進行燒結處理
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將上述所得混合球團進行燒結處理,從而可以得到莫來石高硅氧玻璃復相耐火材料。具體的,該燒結處理可以在硅鉬棒高溫爐中進行。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燒結處理的條件并不受特別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進行選擇,根據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燒結處理可以在1250~1450攝氏度下進行2~4小時。該步驟中,具體的,混合球團中的Al2O3與SiO2發生反應生成莫來石晶相,而SiO2與K2O等其他雜質成分將形成玻璃相,從而合成了莫來石高硅氧玻璃復相耐火材料。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制備莫來石高硅氧玻璃復相耐火材料的方法通過將鋁土尾礦和煤矸石混合磨細后進行還原焙燒,使得煤矸石中的雜質碳可以將鋁土礦尾礦和煤矸石中的氧化鐵轉化為四氧化三鐵,然后經后續的磁選處理將其除去,即采用還原焙燒和磁選處理可以將煤矸石中的雜質碳與鋁土礦尾礦和煤矸石中的氧化鐵除去,從而將所得混合精礦經后續燒結處理即可得到高性能的莫來石高硅氧玻璃復相耐火材料,同時采用鋁土尾礦和煤矸石作為制備莫來石高硅氧玻璃復相耐火材料的原料使用,不僅解決了兩種固體資源鋁土尾礦和煤矸石長期堆放占地、污染環境的難題,而且可以變廢為寶,實現資源有效利用,另外,本申請的制備工藝中原料為廢棄資源沒有購買成本、原料化學活性高、成分均勻、除雜方法簡單、成本低廉、合成溫度低、合成制品主晶相為莫來石、沒有其他雜質晶相等優點,并且制備過程中不需要額外的補加Al2O3與SiO2,從而實現了莫來石高硅氧玻璃復相耐火材料的低成本高附加值合成及鋁土礦尾礦與煤矸石的高效回收利用,具有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如上所述,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制備莫來石高硅氧玻璃復相耐火材料的方法可具有選自下列的優點至少之一: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制備莫來石高硅氧玻璃復相耐火材料的方法完全采用固廢資源鋁土礦尾礦及煤矸石為合成原料,原料零成本。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制備莫來石高硅氧玻璃復相耐火材料的方法針對兩種固廢中的Fe2O3及C雜質,采用混合—焙燒還原—磁選的方法有效除去了這兩種雜質,除雜方法經濟、簡單、高效。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制備莫來石高硅氧玻璃復相耐火材料的方法利用了兩種固廢礦物中既有的K2O、Na2O等作為將石英轉化為高硅氧玻璃的轉化劑,不需要添加額外的含鉀、鈉礦物如鉀長石等。
在本發明的再一個方面,本發明提出了一種制備莫來石高硅氧玻璃復相耐火材料的系統。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該系統用于實施上述制備莫來石高硅氧玻璃復相耐火材料的方法。根據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參考圖2,該系統包括:混合磨細裝置100、還原焙燒裝置200、磁選裝置300、混合成型裝置400和燒結裝置500。
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混合磨細裝置100具有鋁土礦尾礦入口101、煤矸石入口102和混合粉料出口103,且適于將鋁土礦尾礦和煤矸石進行混合磨細,從而得到混合粉料。由此,通過將鋁土礦尾礦和煤矸石進行混合磨細,可以顯著提高所得混合粉料的比表面積,從而提高其反應活性。
具體的,鋁土礦尾礦產生于選礦—拜耳法工藝流程,其中鋁土礦尾礦中Al2O3含量為40~60wt%左右,SiO2含量為15~30wt%左右,Fe2O3含量為8~20wt%左右,K2O含量為3%左右;煤矸石產生于采煤和洗煤過程中,其中SiO2含量為45~65wt%左右,Al2O3含量為25~35wt%左右,K2O含量為2~7wt%左右,Fe2O3含量為2~8wt%左右,C含量不高于20wt%。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鋁土礦尾礦和煤矸石的混合比例并不受特別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進行選擇,根據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鋁土礦尾礦和煤矸石可以按照質量比為0.4:0.7~1進行混合。
根據本發明的再一個實施例,混合粉料的粒徑并不受特別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進行選擇,根據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混合粉料中粒徑小于74微米占90%以上。
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還原焙燒裝置200具有混合粉料入口201和焙燒礦粉出口202,混合粉料入口201與混合粉料出口103相連,且適于將上述得到的混合粉料進行還原焙燒處理,使得煤矸石中的碳將鋁土礦尾礦和煤矸石中的氧化鐵轉化為四氧化三鐵(Fe2O3+C=Fe3O4+CO2),從而可以得到含有四氧化三鐵和混合精礦的焙燒礦粉。發明人發現,鋁土礦尾礦與煤矸石均含有大量的Al2O3與SiO2,這兩種原料適于生產莫來石-高硅氧復相耐火材料,但鋁土礦尾礦中含有少量的氧化鐵,煤矸石中含有少量的殘炭,氧化鐵雜質會使莫來石相在高溫下過早出現玻璃相,從而降低其使用性能;碳雜質會造成高溫下已經生成的莫來石相發生碳化還原反應而重新被分解,以這兩種原料生產莫來石高硅氧復相耐火材料必須首先進行除雜,而發明人通過大量實驗研究意外發現,通過將鋁土尾礦和煤矸石混合磨細后進行還原焙燒,使得煤矸石中的雜質碳可以將鋁土礦尾礦和煤矸石中的氧化鐵轉化為四氧化三鐵,然后經后續的磁選處理將其除去,即采用還原焙燒和磁選處理可以將煤矸石中的雜質碳與鋁土礦尾礦和煤矸石中的氧化鐵除去,從而將所得混合精礦經后續燒結處理即可得到高性能的莫來石高硅氧玻璃復相耐火材料。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還原焙燒處理的條件并不受特別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進行選擇,根據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還原焙燒處理可以在450~570攝氏度下進行30~90分鐘。
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磁選裝置300具有焙燒礦粉入口301、四氧化三鐵出口302和混合精礦出口303,焙燒礦粉入口301與焙燒礦粉出口202相連,且適于將上述得到的含有四氧化三鐵和混合精礦的焙燒礦粉進行磁選處理,從而可以分離得到四氧化三鐵和混合精礦。由此,通過磁選處理可以除去由鋁土礦尾礦和煤矸石中的雜質氧化鐵與煤矸石中的雜質碳生成的磁性四氧化三鐵,從而經后續燒結處理即可得到高性能的莫來石高硅氧玻璃復相耐火材料。需要說明的是,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對磁選處理的條件進行選擇。
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混合成型裝置400具有混合精礦入口401、粘結劑入口402和混合球團出口403,混合精礦入口401與混合精礦出口303相連,且適于將上述步驟得到的混合精礦與粘結劑進行混合成型,從而可以得到混合球團。由此,可以顯著后續燒結效率。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混合精礦與粘結劑的混合比例并不受特別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進行選擇,根據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混合精礦與粘結劑可以按照質量比為100:0.5~2進行混合。
需要說明的是,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對粘結劑進行選擇,例如可以選擇聚乙烯醇作為粘結劑使用。
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燒結裝置500具有混合球團入口501和莫來石高硅氧玻璃復相耐火材料出口502,混合球團入口501與混合球團出口403相連,且適于將上述所得混合球團進行燒結處理,從而可以得到莫來石高硅氧玻璃復相耐火材料。具體的,該燒結裝置可以為硅鉬棒高溫爐。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燒結處理的條件并不受特別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進行選擇,根據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燒結處理可以在1250~1450攝氏度下進行2~4小時。該步驟中,具體的,混合球團中的Al2O3與SiO2發生反應生成莫來石晶相,而SiO2與K2O等其他雜質成分將形成玻璃相,從而合成了莫來石高硅氧玻璃復相耐火材料。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制備莫來石高硅氧玻璃復相耐火材料的系統通過將鋁土尾礦和煤矸石混合磨細后進行還原焙燒,使得煤矸石中的雜質碳可以將鋁土礦尾礦和煤矸石中的氧化鐵轉化為四氧化三鐵,然后經后續的磁選處理將其除去,即采用還原焙燒和磁選處理可以將煤矸石中的雜質碳與鋁土礦尾礦和煤矸石中的氧化鐵除去,從而將所得混合精礦經后續燒結處理即可得到高性能的莫來石高硅氧玻璃復相耐火材料,同時采用鋁土尾礦和煤矸石作為制備莫來石高硅氧玻璃復相耐火材料的原料使用,不僅解決了兩種固體資源鋁土尾礦和煤矸石長期堆放占地、污染環境的難題,而且可以變廢為寶,實現資源有效利用,另外,本申請的制備工藝中原料為廢棄資源沒有購買成本、原料化學活性高、成分均勻、除雜方法簡單、成本低廉、合成溫度低、合成制品主晶相為莫來石、沒有其他雜質晶相等優點,并且制備過程中不需要額外的補加Al2O3與SiO2,從而實現了莫來石高硅氧玻璃復相耐火材料的低成本高附加值合成及鋁土礦尾礦與煤矸石的高效回收利用,具有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需要說明的是,上述針對制備莫來石高硅氧玻璃復相耐火材料的方法所描述的特征和優點同樣適用于該制備莫來石高硅氧玻璃復相耐火材料的系統,此處不再贅述。
下面參考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描述,需要說明的是,這些實施例僅僅是描述性的,而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發明。
實施例1
選用河南鄭州鋁土礦尾礦,其中,Al2O3含量46%,SiO2含量23%,Fe2O3含量13%,K2O含量3%,選用山西平朔煤矸石,SiO2含量51%,Al2O3含量29%,Fe2O3含量4%,K2O含量3%,C含量10%。
將鋁土礦尾礦與煤矸石按質量比0.8:1進行混合,磨礦至粒度小于74微米的顆粒占總顆粒數的90%以上,得到混合粉料;將上述所得混合粉料在510℃左右焙燒40min,使煤矸石中的碳將鋁土礦尾礦和煤矸石中的氧化鐵轉化為四氧化三鐵,得到含有四氧化三鐵和混合精礦的焙燒礦粉;將所得焙燒礦粉在磁感應強度1T的磁場中進行磁選以除去其中的Fe3O4,得到Fe含量非常少的除鐵后混合精礦;將混合精礦配加1%的粘結劑聚乙烯醇壓模并成型,將成型后的混合球團首先進行干燥,再在高溫爐中以10℃/min升溫至1000℃,再以5℃/min升溫至1400℃,燒結3個小時,得到莫來石高硅氧玻璃復相耐火材料。
實施例2
選用貴州鋁土礦尾礦,其中,Al2O3含量53%,SiO2含量18%,Fe2O3含量6%,K2O含量1.8%,選用山西平朔煤矸石,SiO2含量51%,Al2O3含量29%,Fe2O3含量4%,K2O含量3%,C含量10%。
將鋁土礦尾礦與煤矸石按質量比0.7:1進行混合,磨礦至粒度小于74微米的顆粒占總顆粒數的90%以上,得到混合粉料;將上述所得混合粉料在510℃左右焙燒40min,使煤矸石中的碳將鋁土礦尾礦和煤矸石中的氧化鐵轉化為四氧化三鐵,得到含有四氧化三鐵和混合精礦的焙燒礦粉;將所得焙燒礦粉在磁感應強度1T的磁場中進行磁選以除去其中的Fe3O4,得到Fe含量非常少的除鐵后混合精礦;將混合精礦配加1%的粘結劑聚乙烯醇壓模并成型,將成型后的混合球團首先進行干燥,再在高溫爐中以10℃/min升溫至1000℃,再以5℃/min升溫至1400℃,燒結3個小時,得到莫來石高硅氧玻璃復相耐火材料。
在本說明書的描述中,參考術語“一個實施例”、“一些實施例”、“示例”、“具體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結合該實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包含于本發明的至少一個實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說明書中,對上述術語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須針對的是相同的實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可以在任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適的方式結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況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將本說明書中描述的不同實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實施例或示例的特征進行結合和組合。
盡管上面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實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實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本發明的范圍內可以對上述實施例進行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