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種甘蔗用的豆稈酵素肥,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發酵制備而成:大豆稈2100~3000份、棉花稈1500~1800份、魚腥藻1000~1500份、藍藻1000~1500份、豆粕1500~1800份、豆腐渣1300份~1700份、高粱酒糟1200~1500份、制糖濾泥300~500份、原糖1000~1600份、混合分解酶40~60份、沼液5000~6000份,其中沼液分步驟添加發酵。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甘蔗用的豆稈酵素肥,其特征在于,混合分解酶由纖維素酶、果膠水解酶組成,重量份比為纖維素酶:果膠水解酶=1.5~1.8:1。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甘蔗用的豆稈酵素肥,其特征在于,沼液使用前攪拌曝曬4~6小時。
4.一種如權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甘蔗用的豆稈酵素肥的制備方法,其制備過程如下:
(1)將棉花稈去根洗凈后切碎,放入白醋中浸泡1~2天,浸泡過程中將棉花稈搗爛,將大豆桿切碎;
(2)第一階段發酵:將切碎的大豆稈、魚腥藻、藍藻、豆粕、豆腐渣、制糖濾泥、原糖放入發酵池中混合,加入被白醋浸泡過且搗碎的棉花稈,然后向發酵池中加入攪拌曝曬過的重量份的沼液3000~3500份,加入混合分解酶、高粱酒糟,攪拌使各組分分散均勻,保持發酵池溫度50~60 ℃,保持時間7~12天;
(3)第二階段發酵:向發酵池中加入攪拌曝曬過的重量份的沼液2000~2500份,攪拌發酵14~21 天,發酵溫度50~65 ℃,攪拌速度10~15 r/min;
(4)第三階段發酵:將發酵池溫度保持在75~85℃,繼續發酵4~7天;
(5)后處理:將步驟(4)發酵后的混合物紫外滅菌,然后濾網過濾,分別保留濾渣和濾液;
(6)將步驟(5)中所得濾液加清水稀釋75~95倍,封裝濾液。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甘蔗用的豆稈酵素肥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濾網規格為200~350目。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甘蔗用的豆稈酵素肥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2)和步驟(3)的發酵過程中添加白醋或碳酸氫鈉溶液保持發酵池的酸堿度范圍5.9~6.9。
7.一種甘蔗用的豆稈酵素肥的用法,其特征在于,將豆稈酵素肥的料液噴施在甘蔗的葉子,噴施標準為15~20 kg/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