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利用灘涂淤泥制備人工藻礁的方法。
背景技術:
漁業資源的日趨衰退,國際漁業協定的簽署,水產品需求的日益旺盛,促進了近海漁業資源養護與恢復工作的開展,漁民轉產轉業的進行,而以人工魚礁為核心的設施漁業建設,逐漸成為緩解這一系列問題的重要途徑之一。人工藻礁作為人工魚礁的一種,是為了改善海洋藻類生長環境,增殖保護漁業資源而設置的水下構造物。藻礁的制作材料多種多樣,其附著效果和聚集性能也各有差異。基于環保和經濟的理念,更多可再利用的廢棄或低值材料逐漸被采用,如利用繩索、沉石、海洋藻類等易得低值材料有效地構成單元藻場區,進而組成大面積的人工藻場;在一定量的混凝土中分別添加不同量的鐵粉或鐵屑,分析人工藻礁含鐵量對附著生物的影響等。而使用陸地廢棄物作為礁體材料,在一定程度上即可替代混凝土材料,又可消納大量的廢棄物。
目前,該方法在國內外關于人工藻礁材料的研究中已逐漸成為趨勢,如利用冶金渣、納米尾礦可制備高強度的人工魚礁混凝土;利用煤灰制作人工礁體來代替傳統的混凝土礁體,其混合物對海洋環境沒有副作用,而在150℃下融化硫磺、煉鋼爐渣和粉煤灰,制成的硫磺固化體比起堿性的混凝土更易讓藻類附著;貝殼礁的試驗證明,藻類在其上的附著效果不亞于天然礁石,這樣在一定程度上也解決了貝殼的大量掩埋或廢置。
因此,基于此類原料制造人工藻礁的技術和理念,可實現在保護陸地資源和環境的同時避免人為處理廢棄物對環境的再污染。中國有遼闊的海岸線,擁有豐富的含有大量營養物質的灘涂資源。除部分泥沙質灘涂用于灘涂貝類等養殖以外,仍然有大量的沉積淤泥質灘涂難以利用。灘涂沉積淤泥中富含大量的營養物質,如果將其中氮、磷等有機物與人工藻場的增殖過程有效結合,勢必有助于加速人工藻場的構建進程。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提出一種利用灘涂淤泥制備人工藻礁的方法。
一種利用灘涂淤泥制備人工藻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篩除其中的石塊、貝殼等較大雜質,然后將新鮮淤泥置于烘箱中,以80~105℃鼓風烘干24 h至含水率為0.1%~1%;
(2)將烘干后的淤泥研磨成粉末,分別用2.0、1.4、1.0 mm 孔徑的篩網依次篩選,得到直徑<1 mm 的細泥粉;
(3)將細泥粉加水并沒過泥粉一倍高度以上,快速攪拌均勻,靜置3-7d至泥沙分層;
(4)撇去清水層,收集混合物上層的泥層,并放入烘干機中,以50-150℃連續烘干18 h至含水率為0.1%~1%,進而得到淤泥原料;
(5)將淤泥與水泥按照比例配置后混合,形成礁體。
優選地,所述淤泥與水泥0.3∶1、0.5∶1、0.7∶1、0.9∶1。
優選地,所述步驟(3)中靜置時間為5d。
優選地,所述步驟(4)烘干溫度為100℃。
本發明所述方法制備的人工藻礁,通過調整淤泥所占礁體總質量的比例,在藻礁制作過程中添加磷元素,以調節水體中的氮磷比,提高藻類孢子的存活概率和附著幾率,促進藻類植株的生長,避免了海水對混凝土的腐蝕,提高了人工藻礁的使用壽命。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一種利用灘涂淤泥制備人工藻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篩除其中的石塊、貝殼等較大雜質,然后將新鮮淤泥置于烘箱中,以80~105℃鼓風烘干24 h至含水率為0.1%~1%;
(2)將烘干后的淤泥研磨成粉末,分別用2.0、1.4、1.0 mm 孔徑的篩網依次篩選,得到直徑<1 mm 的細泥粉;
(3)將細泥粉加水并沒過泥粉一倍高度以上,快速攪拌均勻,靜置3-7d至泥沙分層;
(4)撇去清水層,收集混合物上層的泥層,并放入烘干機中,以50-150℃連續烘干18 h至含水率為0.1%~1%,進而得到淤泥原料;
(5)將淤泥與水泥按照比例配置后混合,形成礁體;
(6)所述淤泥與水泥0.3∶1、0.5∶1、0.7∶1、0.9∶1。
實施例2。
一種利用灘涂淤泥制備人工藻礁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篩除其中的石塊、貝殼等較大雜質,然后將新鮮淤泥置于烘箱中,以80~105℃鼓風烘干24 h至含水率為0.1%~1%;
(2)將烘干后的淤泥研磨成粉末,分別用2.0、1.4、1.0 mm 孔徑的篩網依次篩選,得到直徑<1 mm 的細泥粉;
(3)將細泥粉加水并沒過泥粉一倍高度以上,快速攪拌均勻,靜置3-7d至泥沙分層;
(4)撇去清水層,收集混合物上層的泥層,并放入烘干機中,以50-150℃連續烘干18 h至含水率為0.1%~1%,進而得到淤泥原料;
(5)將淤泥與水泥按照比例配置后混合,形成礁體;
(6)所述淤泥與水泥0.3∶1、0.5∶1、0.7∶1、0.9∶1;
(7)所述步驟(3)中靜置時間為5d。
實施例3。
一種利用灘涂淤泥制備人工藻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篩除其中的石塊、貝殼等較大雜質,然后將新鮮淤泥置于烘箱中,以80~105℃鼓風烘干24 h至含水率為0.1%~1%;
(2)將烘干后的淤泥研磨成粉末,分別用2.0、1.4、1.0 mm 孔徑的篩網依次篩選,得到直徑<1 mm 的細泥粉;
(3)將細泥粉加水并沒過泥粉一倍高度以上,快速攪拌均勻,靜置3-7d至泥沙分層;
(4)撇去清水層,收集混合物上層的泥層,并放入烘干機中,以50-150℃連續烘干18 h至含水率為0.1%~1%,進而得到淤泥原料;
(5)將淤泥與水泥按照比例配置后混合,形成礁體;
(6)所述淤泥與水泥0.3∶1、0.5∶1、0.7∶1、0.9∶1;
(7)所述步驟(3)中靜置時間為5d;
(8)所述步驟(4)烘干溫度為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