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種山地景區雪松的有機種植基質,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纖維素酶制劑8~15、樹脂單體混合物30~40、玉米淀粉5~10、玉米芯30~40、棉籽殼15~25、蒙脫石粉10~15、膨潤土35~50、蚯蚓糞10~16、EM菌劑2~3、硼砂1~3、葡萄渣20~30、過磷酸鈣5~10、腐殖酸粉3~6、水花生50~65、豬糞20~30和適量的水;
所述的樹脂單體混合物是將重量份為單位的丙烯酸單體30~40份、引發劑過硫酸鉀2~4份和交聯劑N,N-亞甲基雙丙烯酰胺0.5~1.0份混合而成。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山地景區雪松的有機種植基質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1)將玉米淀粉于水浴鍋中加熱保溫至40~50℃,攪拌至糊化,然后混合加入樹脂單體組合物和纖維素酶制劑,保溫條件下,搖床搖晃聚合反應2~3h,完成后真空干燥,研磨過60~80目篩的微粉;
(2)混合水花生、豬糞及其它以下未涉及的剩余成分,研磨成漿料,按料水比1:5~10加水稀釋,高溫煮沸30~40min,冷卻后轉入發酵罐,接種EM菌劑,通氣進行液態發酵3~5天,完成后分離濾液濾渣;
(3)將(2)所得濾液通過減壓蒸餾以后與(1)的微粉混合,充分吸附;
(4)混合玉米芯和棉籽殼,先加水浸泡煮沸,靜置曬干,研磨成粉劑,加入蒙脫石粉、膨潤土、(2)所得濾渣及(3)所述吸附后的樹脂微粉,加水攪拌調制成膏體,圓盤造粒制成4~8mm粒徑的球狀,烘干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