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發明涉及一種微量元素水溶肥料,特別是一種糧食作物用生態礦溶液肥及其制備和使用方法。
背景技術:
:糧食作物用生態礦溶液肥具有高能態、高活性,具有激活、催化生命活力等多種功能,可促進作物光合作用,加強新陳代謝,抗御病蟲及不良環境危害,增加農作物產量,提高品質。美國著名科學家蘭納斯﹒鮑林博士稱“所有疾病均因缺乏微量礦物元素引起,沒有微量礦物元素,維生素與酶無法作用,生命只有幻滅”。科學家野島尚武認為:生命動力微量元素與人的生命關系極為密切,“缺少活不好,沒有活不了。”由于現代人身上的生命動力元素和生命相關元素不斷減少,使人類的疾病越來越多,甚至造成得病后久治不愈。眾所周知,人身上的營養元素來源于食物。比如鐵是人必須的生命動力元素,也都知道菠菜中鐵的含量比較高,但我們現在吃的菠菜中鐵的含量只有上世紀50年代的菠菜含鐵量的二十分之一,其它蔬菜和糧食等食物也有類似的情況。“土為食之母”,經化驗土壤,食物中這些生命動力元素減少的最終原因是土地中這些生命動力微量元素的減少。我國的糧總食產量由1980年的32055.5萬噸,2014年增加到60702.6萬噸,每公頃單產由2734公斤提高到5892公斤,增加了2倍。每生產100公斤玉米籽粒需要從土壤中吸收2.13公斤氮,1.1公斤磷,1.51公斤鉀。土壤中被掠走的養分,主要是靠增施化肥來補充的。我國化肥的使用量由1980年的1269.4萬噸,2014年增加到5995.9萬噸,增加了4.7倍,其中,氮肥從934.2萬噸增加到2392.9萬噸,磷肥從273.3萬噸增加到845.3萬噸,鉀肥從34.6萬噸增加到641.9萬噸,復合肥從27.2萬噸增加到2115.8萬噸。化肥的問世和不斷增加使用,促進農作物產量大幅增長,基本滿足了急速增長的人口基本生存的溫飽需求,同時,也帶來了不可忽視的負面影響。首先是土壤養分失衡。人們在獲取大量的農作物產品時,土壤不僅消耗了大量氮、磷、鉀養分,還消耗了大量礦物微量元素養分。而化肥的施用,只給土壤單純補回了氮、磷、鉀三要素等,未能補充礦物微量元素。土壤養分失衡直接影響農作物產品的微量元素含量,導致農作物產品的品質降低。二是土壤理化性質變壞。大量化肥的施用,使土壤結構板結,次生鹽漬化加重,土壤微生物匱乏,污染土壤,污染(地下)水。解決辦法是,向土壤增施足量的腐殖質,以有機農肥(堆肥)代替化肥。值得提及的是,現在的有機肥,無論是堆積的農家肥,還是工廠生產的有機肥,都是用缺乏礦物質微量元素的秸稈或是用缺乏礦物質微量元素的飼料喂養的家畜家禽糞便加工出來的。用這種肥料不能全面補充礦物質微量元素。糧以土為本,土以巖為母。因此,需要從天然礦石中索取礦物質微量元素,開發研制出廣譜的礦物質微量元素新產品并廣泛加以應用,這已成為進一步提高農作物產量,并從根本上改善農作物品質的重要途徑。申請人曾采用已授權專利(專利號ZL00121456.X,
專利名稱::生態礦溶液及其制備方法)生產的生態礦溶液嘗試應用于農業方面。但是,上述專利的生產工藝和礦石原料制備出來的礦溶液,經權威檢測發現其含鐵2.19g/l,錳0.15g/l,硼0.002g/l,銅5.1ug/ml,鋅596.1ug/ml,鉬0.02ug/ml,合計7.96g/l,距農業部“微量元素水溶肥料”的部頒標準《NY1428~2010》相差甚遠。因此,采用現有技術制備生態動力素無法滿足農業生產的需要。目前,亟需研發一種新型的糧食作物用生態礦溶液肥。本發明的目的是在原有生態礦溶液從天然礦石中抽溶多元礦溶液、在交變強磁場剪切活化的工藝基礎上,進行了深入研發,對原材料和工藝方法均做了重大改進,目的在于研制出生命動力素的農用系列產品,即糧食作物用生態礦溶液肥,并提供其配套的制備使用方法。為實現上述技術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糧食作物用生態礦溶液肥,為液體水溶液,其特征在于:其中至少含有20種金屬離子,其配方原料為天然礦石,所述天然礦石為麥飯石、菱鋅礦、軟錳礦、銅精礦和硼鐵石的混合物,所述天然礦石中,所含組分及各組分的重量比為:麥飯石10~20%;菱鋅礦20~30%;軟錳礦20~30%;銅精礦20~30%;硼鐵石5~10%,石灰石0~10%,制成的液體250倍稀釋液的pH為3.0~3.5。其中,當所述糧食作物用生態礦溶液肥用于種植玉米,所述天然礦石中麥飯石、菱鋅礦、軟錳礦,銅精礦和硼鐵石的重量比為:麥飯石20%;菱鋅礦30%;軟錳礦20%;銅精礦20%;硼鐵石10%。其中,糧食作物用生態礦溶液肥用于種植水稻時,優選麥飯石、菱鋅礦、軟錳礦,銅精礦和硼鐵石的重量比為:麥飯石15%;菱鋅礦25%;軟錳礦20%;銅精礦20%;硼鐵石10%;石灰石10%。進一步的,所述糧食作物用生態礦溶液肥用于小麥種植時,優選麥飯石、菱鋅礦、軟錳礦、銅精礦和硼鐵石的重量比為:麥飯石25%;菱鋅礦25%;軟錳礦20%;銅精礦20%;硼鐵石10%。本發明還提供上述的糧食作物用生態礦溶液肥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將天然礦石粉碎成粉末,依次經過震動篩分、懸浮分離、浸泡溶解煮沸反應、陳化抽提和過濾,制成多元礦溶液,然后經過交變強磁場驅動的超聲場進行聚能剪切,最后經陳化過濾、凈化和灌裝,制成成品的糧食作物用生態礦溶液肥。優選的,所述浸泡溶解煮沸反應中,使用的浸泡溶解劑為濃度98%的硫酸和濃度36%的鹽酸;所述濃度98%的硫酸的加入體積相當于天然礦石混合物體積的2倍;濃度36%的鹽酸的加入體積與天然礦石混合物的體積相同。優選的,所述浸泡溶解煮沸反應中,攪拌浸泡10~16小時,煮沸3~5小時。此外,上述制備方法的制備生產線包括依次布設并順次連通的粉碎機、風選篩網震動機、煮沸溶解反應罐、壓濾機、陳化反應罐、聚能裝置、錳砂過濾器、凈化罐和成品罐,所述煮沸溶解反應罐上分別連接硫酸儲罐和鹽酸儲罐,所述壓濾機連接廢渣處理系統。最后,本發明還提供利用上述制備方法制備出的糧食作物用生態礦溶液肥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1)種植玉米:在苗期(5-7葉)、拔節期、喇叭口期各噴灑一次,每次每畝用糧食作物用生態礦溶液肥100ml對水60L噴霧;(2)種植水稻:秧田使用方法:在1葉1心期、2葉1心期各施一次,每次每平方米苗床用糧食作物用生態礦溶液肥1ml,對水1000倍潑澆;本田使用方法:在返青期、拔節期、孕穗期各噴一次,每次每畝用糧食作物用生態礦溶液肥100ml對水60L噴霧;(3)種植小麥:在分蘗期、拔節期、灌漿期各噴一次,每次每畝用糧食作物用生態礦溶液肥100ml對水60L噴霧。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整體作了以下兩大改進:一、調整原材料品種和配方設計本發明對基礎原料進行篩選研究,選用了富含礦物質微量元素的麥飯石、菱鋅礦、軟錳礦、銅精礦、硼鐵石作為基礎配方原料,制備富含礦物質微量元素農用型生態動力素,從根本上為解決微量元素含量低的問題提供了物質基礎;其中,菱鋅礦主要提供鋅元素,菱鋅礦中的鋅,部分會被鐵或錳所置換,或被少量的鎂、鈣、鎘、銅、鈷或鉛所取代,其與多數碳酸鹽礦物類似,溶于鹽酸并會產生氣泡。菱鋅礦在方解石群中屬于硬度較高、比重較大的一種;軟錳礦,主要成分是二氧化錳,是一種常見的錳礦物,含錳63.19%,是重要的錳礦石。貴州省銅仁市松桃苗族自治縣普覺錳礦探明錳礦資源量1.92億噸,堪稱亞洲第一;銅精礦是低品位的含銅原礦石經過選礦工藝處理達到一定質量指標的精礦,可直接供冶煉廠煉銅。銅精礦大部分是原生硫化物氧化分解再經還原作用而成的次生礦物,含銅成分高,是最重要的煉銅礦石。我國云南東川銅礦等有大量銅精礦;硼鐵礦是提煉硼的原料,富含硼和鐵;石灰石含有豐富的鈣元素,還有硅、鐵、鎂、鋁等;麥飯石是一種天然的硅酸鹽礦物,主要化學成分是無機的硅鋁酸鹽,其中包括SiO2、Al2O3、Fe2O3、FeO、MgO、CaO、K2O、Na2O、TiO2、P2O5、MnO等,還含有動物所需的全部常量元素,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如K、Na、Ca、Mg、Cu、Mo等,約58種之多。由于在麥飯石基礎上采用了銅、鐵、錳、鋅、硼礦石,確保了這5種元素的來源,為提高礦石制備生態動力素中銅、鐵、錳、鋅、硼元素的含量并達到農業部“微量元素水溶肥料”的部頒標準《NY1428~2010》的要求指標,提供了物質基礎保證。在配方設計上,創造性地選用麥飯石10~20%、菱鋅礦20~30%、軟錳礦20~30%、銅精礦20~30%、硼鐵石5~10%重量比的礦石進行配置,制備的糧食作物用生態礦溶液肥中銅、鐵、錳、鋅、硼、鉬元素的含量均得到提高,達到了農業部部頒標準的要求,即銅Cu+鐵Fe+錳Mn+鋅Zn+硼B+鉬Mu的含量之和達到≧100g/L。本發明微量元素的最高含量達到144.5g/L。二、生產工藝的改進(1)調整浸泡液種類和濃度:用高濃度98%濃硫酸配合36%濃鹽酸即高濃度強酸混合作為浸泡溶液,產品中的微量元素含量可直接靠近并達到農業部部頒標準的要求,而如果利用現有技術用2~10%濃度的稀鹽酸、稀硫酸、枸櫞酸其中一種稀濃度酸浸泡礦石,在其中投入相同比例的礦石制備水溶肥料,進行檢測,結果表明浸泡溶液的濃度太稀,微量元素含量很少,而且需要濃縮處理,無法達到農業部部頒標準的要求;(2)改變攪拌浸泡和煮沸時間:將攪拌浸泡3~5小時,調整為攪拌浸泡10~16小時;將煮沸時間由2~5小時,調整為煮沸3~5小時,反應時間加長;經反復試驗證明,延長攪拌浸泡反應和煮沸時間,才能使礦粉充分溶解,有效地提高微量元素含量。本發明糧食作物用生態礦溶液肥的功效成分及含量如表1:表1.糧食作物用生態礦溶液肥的功效成分及含量元素含量(mg/l)元素含量(mg/l)銅30000~35000鐵15000~23000錳19000~23000鋅29000~34000鈣300~400鈷5~10磷1000~1450鎳5~10鎂3200~4200鉬800~1000鉀1400~2000鋰300~400鈉150~200釩40~60硒30~50硅360~480鋇180~230鈦800~1400鋁11000~15000硼3000~4000經北京市肥料質量監督檢驗站和國家地質測試中心檢測,這種礦溶液礦物質微量元素的含量符合農業部的“微量元素水溶肥料”的部頒標準《NY1428~2010》規定,銅Cu+鐵Fe+錳Mn+鋅Zn+硼B+鉬Mu的含量之和達到≧100g/L。在譜尼測試的報告中,銅+鐵+錳+鋅+硼+鉬含量合計為153.47g/L。本發明產品中Cu≥20g/L,Fe≥5g/L,Mn≥30g/L,Zn≥44g/L,B≥2g/L,微量元素的最高含量達到144.5g/L。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如下技術優勢:一、糧食作物用生態礦溶液肥中溶有促進生命化學過程中的催化、激活作用的動力元素群,它們都以含水絡合離子的形式存在,如,Cu++,Fe++,Mn++,Zn++,Mo++,Ti++等含有d軌道的元素離子,這些離子都能與水分子作用,形成絡合結構,使其有比較溫和的表面電荷密度;二、這些元素均有d軌道電子或空軌道,當上述元素達到一定濃度時,引起電子轉移,產生羥基自由基,能夠降解有毒有機物、沉淀重金屬;三、在氧氣濃度較高的條件下,自動產生生態氧,增強作物的新陳代謝;四、糧食作物用生態礦溶液肥具有高能態,水分子團的串聯結構被切斷,形成小分子水,極易被植物根莖葉吸收;五、可有效提高產品中的礦物質微量元素含量,糧食作物用生態礦溶液肥所含礦物質微量元素種類多,具有不同電荷親和標度值的金屬陽離子所切割形成的線形水聚體的長度、規整度不同,對不同的細胞體起不同的作用。這些元素進入植物體內可以做到各司其職,代謝平衡,植株健壯,葉色靚麗,口感變好,品質改善;六、使用方法簡單,便于推廣應用;七、增產效果顯著:經過對糧食作物用生態礦溶液肥的廣泛試驗和應用,能夠補充農作物生長發育必需的多種微量元素,能夠提高作物產量,其增產效果顯著,同時提高了作物品質。從各地提供的試驗報告看,使用糧食作物用生態礦溶液肥,小麥平均增產7.4%,最高增產20.4%;水稻秧田能壯根鍵苗,防治立枯病效果達95%;水稻本田能夠提高抗御低溫冷害能力,平均增產18.6%,最高增產28.6%;玉米在苗期和拔節期噴灑,平均增產7.9%,最高增產12.6%;大豆在始花期和結莢期噴灑,平均增產10.8%,最高增產20.9%。1.吉林省土肥站在梨樹縣小寬鄉新家村做了水稻試驗,在返青期、拔節期、灌漿期各噴灑一次糧食作物用生態礦溶液肥,噴灑的水稻表現返青快、分蘗早、生長旺盛,在供水供肥不足的情況下表現尤為突出。在生殖生長過程中表現早拔節、早孕穗、灌漿快、成熟早2-3天,增加千粒重,增產27.5%;2.黑龍江省綏綾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在玉米田進行噴灑糧食作物用生態礦溶液肥試驗,分別在玉米苗期、拔節期各噴灑一次,每畝用糧食作物用生態礦溶液肥100ml對水500倍,進行葉面噴灑,增產效果達到14.6-18.8%;3.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農業技術推廣總站2014年在延吉市朝陽川鎮太東村進行了75畝水稻的糧食作物用生態礦溶液肥應用示范,實測畝產533公斤,比常規栽培增產16.5%;4、延邊東城無公害農特產品有限公司將利用本水溶肥料種植的有機大米分別于2009年和2010年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產品質量檢驗所檢驗,大米檢測報告中,施用礦溶液肥的有機大米比未用的有機大米的礦物質含量高很多,其中錳9.5>6.3;鋰0.08>0.002;鋅15.2>9.1;硒0.03>0.005;鈷0.07>0.02;鐵2.7<2.8;鈣95.5>54.2;鉻0.53>0.04。單位:μg/kg。此外,本專利涉及的水溶肥料對于人參的作用也很顯著。人參是聞名遐邇的“東北三寶”之一,幾十年來,人參產業發展迅猛,使可栽培人參的林地資源幾近枯竭,在老參地30年內不能再種人參是已傳下多少年的定論,改造利用老參地種植人參迫在眉睫,而人參連作是在世界上還沒能完全解決的重大技術難題。申請人在進行實地調研和咨詢國內外著名專家學者的基礎上,于2011年秋天到2013年秋,在吉林省集安市麻線鄉石廟村,用糧食作物用生態礦溶液肥進行了老參地人參連作試驗,2年后人參存活率達到70%以上,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附圖說明通過結合以下附圖所作的詳細描述,本發明的上述和/或其他方面和優點將變得更清楚和更容易理解,這些附圖只是示意性的,并不限制本發明,其中:圖1是糧食作物用生態礦溶液肥制備工藝流程示意圖。附圖標記:1-粉碎機、2-風選篩網震動機、3-煮沸溶解反應罐、4-硫酸儲罐、5-鹽酸儲罐、6-壓濾機、7-陳化反應罐、8-聚能裝置、9-錳砂過濾器、10-凈化罐、11-成品罐、12-廢渣處理系統。具體實施方式在下文中,將參照附圖描述本發明的糧食作物用生態礦溶液肥及其制備使用方法的實施例。在此記載的實施例為本發明的特定的具體實施方式,用于說明本發明的構思,均是解釋性和示例性的,不應解釋為對本發明實施方式及本發明范圍的限制。除在此記載的實施例外,本領域技術人員還能夠基于本申請權利要求書和說明書所公開的內容采用顯而易見的其它技術方案,這些技術方案包括采用對在此記載的實施例的做出任何顯而易見的替換和修改的技術方案。本發明涉及一種糧食作物用生態礦溶液肥,其至少含有20種金屬離子,其配方原料為天然礦石,所述天然礦石為麥飯石、菱鋅礦、軟錳礦、銅精礦和硼鐵石的混合物。作為本發明的優選技術方案,所述天然礦石中,原料組分及各組分重量比為:麥飯石10~20%;菱鋅礦20~30%;軟錳礦20~30%;銅精礦20~30%;硼鐵石5~10%,石灰石0~10%。如圖1是糧食作物用生態礦溶液肥制備工藝流程示意圖。按照制備工藝流程制備糧食作物用生態礦溶液肥,首先用粉碎機1將麥飯石、菱鋅礦、軟錳礦、銅精礦、硼鐵石等天然礦石粉碎成粉末,經風選篩網震動機2選取60目粉末,然后將重量百分比分別為麥飯石10~20%、菱鋅礦20~30%,軟錳礦10~20%,銅精礦20~30%,硼鐵石5~10%的比例投入煮沸溶解反應罐3中混合,加入相當于礦石體積2倍的濃度98%的硫酸和與天然礦石等體積的濃度36%的鹽酸,由酸儲罐4、5加入反應罐3中,攪拌浸泡10~16小時,煮沸3~5小時,進行溶解,經過壓濾機6固液分離,溶液裝入陳化反應罐7陳化,通過交變強磁場驅動的高能超聲場8,剪切、打碎糧食作物用生態礦溶液肥原液的線團結構提高能態,經過錳砂過濾器8過濾,凈化罐9凈化,送至成品儲罐10,待灌裝線11灌裝。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技術實現要素:進行具體說明:實施例1制備玉米專用糧食作物用生態礦溶液肥,用粉碎機1將麥飯石、菱鋅礦、軟錳礦、銅精礦、硼鐵石等天然礦石粉碎成粉末,經風選篩網震動機2選取60目粉末,然后將重量%分別為麥飯石20%、菱鋅礦30%,軟錳礦20%,銅精礦20%,硼鐵石10%的比例投入煮沸溶解反應罐3中混合,加入相當于礦石體積2倍的濃度98%的硫酸和礦石等體積的濃度36%的鹽酸由酸儲罐4、5加入反應罐3中,攪拌浸泡10~16小時,煮沸3~5小時,進行溶解,經過壓濾機6固液分離,溶液裝入陳化反應罐7陳化,通過交變強磁場驅動的高能超聲場聚能裝置8,剪切、打碎糧食作物用生態礦溶液肥原液的線團結構提高能態,經錳砂過濾器9過濾,凈化罐10凈化,送至成品儲罐11,待灌裝線灌裝。玉米專用糧食作物用生態礦溶液肥的功效成分及含量如表2:表2.玉米專用糧食作物用生態礦溶液肥的功效成分及含量元素含量(mg/l)元素含量(mg/l)銅19000~25000鐵7600~12000錳28000~36000鋅48000~56000鈣250~450鈉260~320磷900~1500鎳15~30鎂2500~4000鉬800~1000鉀2400~3700鋰80~400硒30~50硅360~480鋇180~230鈦800~1400鋁11000~15000硼3000~4000本發明制備的玉米專用糧食作物用生態礦溶液肥富含銅、鐵、錳、鋅、硼、鉬等微量元素,達到農業部關于微量元素水溶肥料的技術指標,其中鋅元素的含量偏高,有助于防治由于過量施用磷酸二銨導致的玉米花白苗病的發生與蔓延。實施例2制備水稻專用糧食作物用生態礦溶液肥,用粉碎機1將麥飯石、菱鋅礦、軟錳礦、銅精礦、硼鐵石、石灰石等天然礦石粉碎成粉末,經風選篩網震動機2選取60目粉末,然后將麥飯石15%、菱鋅礦25%,軟錳礦20%,銅精礦20%,硼鐵石10%,石灰石10%的比例(重量%)投入煮沸溶解反應罐3中混合,加入相當于礦石體積2倍的濃度98%硫酸和礦石等體積的濃度36%鹽酸由酸儲罐4、5加入反應罐3中,攪拌浸泡10~16小時,煮沸3~5小時,進行溶解,經過壓濾機6固液分離,溶液裝入陳化反應罐7陳化,通過交變強磁場驅動的高能超聲場聚能裝置8,剪切、打碎糧食作物用生態礦溶液肥原液的線團結構提高能態,經過錳砂過濾器9過濾,凈化罐10凈化,送至成品儲罐11,待灌裝線灌裝。水稻專用糧食作物用生態礦溶液肥的功效成分及含量如表3:表3.水稻專用糧食作物用生態礦溶液肥的功效成分及含量元素含量(mg/l)元素含量(mg/l)銅18000~25000鐵8000~14000錳34000~41000鋅48000~52000鈣1200~1500鈉260~320磷1000~1500鎳15~30鎂2000~4000鉬800~1000鉀2000~3000鋰180~400硒30~50硅1800~2800鋇200~230鈦1200~1400鋁8800~12000硼4000~6000本發明制備的水稻專用糧食作物用生態礦溶液肥不僅富含銅、鐵、錳、鋅、硼、鉬等微量元素,達到農業部關于微量元素水溶肥料的技術指標,其中硅元素的含量偏高,有助于提高水稻的生長發育和抗倒伏、抗病能力,從而提高產量。實施例3制備小麥專用糧食作物用生態礦溶液肥,用粉碎機1將麥飯石、菱鋅礦、軟錳礦、銅精礦、硼鐵石、石灰石等天然礦石粉碎成粉末,經風選篩網震動機2選取60目粉末,然后將麥飯石25%;菱鋅礦25%;軟錳礦20%;銅精礦20%;硼鐵石10%的比例(重量%)投入煮沸溶解反應罐3中混合,加入相當于礦石體積2倍的濃度98%硫酸和礦石等體積的濃度36%鹽酸由酸儲罐4、5加入反應罐3中,攪拌浸泡10~16小時,煮沸3~5小時,進行溶解,經過壓濾機6固液分離,溶液裝入陳化反應罐7陳化,通過交變強磁場驅動的高能超聲場聚能裝置8,剪切、打碎糧食作物用生態礦溶液肥原液的線團結構提高能態,經過錳砂過濾器9過濾,凈化罐10凈化,送至成品儲罐11,待灌裝線灌裝。小麥專用生態礦溶液肥的功效成分及含量如表4:表4.小麥專用糧食作物用生態礦溶液肥的功效成分及含量元素含量(mg/l)元素含量(mg/l)銅16000~24000鐵9000~12000錳34000~41000鋅42000~52000鈣400~500鈉260~360磷1000~1500鎳25~50鎂2600~4000鉬1800~3000鉀1500~3000鋰280~400硒30~60硅380~580鋇200~280鈦9800~1400鋁9800~15000硼4000~6000本發明制備的糧食作物用生態礦溶液肥富含銅、鐵、錳、鋅、硼、鉬等微量元素,達到農業部關于微量元素水溶肥料的技術指標,廣泛適用于禾谷類、豆科作物及薯類作物。此外,在實驗過程中總結出糧食作物用生態礦溶液肥的優選使用方法,見下表5:表5.糧食作物用生態礦溶液肥優選使用方法注意事項:(1)本產品不能代替化肥。(2)本產品不能與農藥混用,與噴灑農藥間隔5天以上使用。(3)本產品對人、畜無毒,使用安全。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發明。本發明還可制作多種含量礦溶液微量元素水溶肥,廣泛適用于瓜果類、茄果類、根菜類及葉菜類各種果蔬,也可用于果樹的葉面噴灑及灌根等。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當前第1頁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