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種防燙玻璃瓶,由內層玻璃和外層玻璃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內層玻璃和外層玻璃之間設有中空層,所述中空層中充滿空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防燙玻璃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內層玻璃為透明玻璃,且內層玻璃的組分為無鉛白色碎玻璃200~300份、地產石英砂30~40份、純堿20~30份、鈉長石10~20份、方解石5~10份、元明粉3~6份。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防燙玻璃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層玻璃為透明玻璃,且外層玻璃的組分為碎玻璃200~300份、純堿20~30份、氧化鋁1.3~2.0份、硼砂15~20份、四氧化三鐵1~2份、磷酸鈣0.5~0.8份、氧化鋯1.5~2.0份、氧化鈦0.5~1份。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防燙玻璃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內層玻璃和外層玻璃均為鋼化玻璃。
5.根據權利要求1~4所述一種防燙玻璃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驟:
(1)將內層玻璃的原料熔融1000~1500℃,然后將夾層玻璃毛坯放入模具中,利用口吹技術使夾層玻璃成型為內層玻璃瓶;
(2)在內層玻璃瓶的外表面覆蓋一層厚度均勻一致的石膏,然后將石膏表面打磨光滑,并將其浸入熔融的石蠟中1~2h然后撈起,待冷卻后,刮去石膏表面的石蠟,得到具有石膏模的內層玻璃瓶;
(3)將步驟(2)中得到的內層玻璃瓶及石膏模置于外層玻璃瓶的模具中懸空放置,模具與石膏模的各個部分都有相同的空隙,將外層玻璃的原料熔融1000~1200℃,然后將熔融的外層玻璃水倒入空隙內,冷卻成型,得到玻璃瓶粗品,打磨多余的部分;
(4)用高壓水槍把石膏模具沖洗出來,然后放入高溫爐中300~400℃放置10~30min,然后取出,用外層玻璃的玻璃水將內層玻璃瓶和外層玻璃瓶的瓶口連接在一起并封住兩個瓶口連接處,使外層玻璃瓶和內層玻璃瓶之間形成中空的空氣層;
(5)將封口好的玻璃瓶放入700~900℃的高溫爐中退火,將退火后的玻璃瓶送入鋼化箱,先將玻璃瓶加熱至780-880℃,停止加熱,送入冷鳳箱中立即從各個方向吹冷風,迅速將玻璃瓶降溫至常溫后,鋼化結束,將玻璃瓶從鋼化箱中取出,得到成品。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一種防燙玻璃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口用的外層玻璃的玻璃水的溫度為1000~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