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仿石材混凝土裝飾板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在現有建筑特別是公共建筑的裝飾板中,以石材裝飾板為主。然而石材的采取、運輸及加工難度大,成本高;且石材屬于不可再生資源,采礦嚴重破壞生態環境。因此,基于混凝土的裝飾板成為目前裝飾板領域的重點研究對象。目前的混凝土裝飾板替代石材最主要的問題是如何提高其耐久性和實現石材天然紋理的美觀性。
技術實現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種耐久性好、仿石材飾面的仿石材混凝土裝飾板及其制備方法。
一種仿石材混凝土裝飾板,包括:
混凝土結構層;
界面層,為網狀結構且設于所述混凝土結構層上;及
裝飾層,設于所述界面層上,所述裝飾層包括砂漿結構層和分布于所述砂漿結構層的外表面的多個裝飾部,所述砂漿結構層至少露出部分外表面;
所述砂漿結構層的原料和所述裝飾部的原料按重量份數計,均包括水泥800~950份、20~40目石英砂600~900份、40~70目石英砂200~350份、減水劑80~130份、纖維素醚0.1~0.6份、水90~135份及顏料5~15份;
所述砂漿結構層的原料和所述裝飾部的原料中的顏料均為鐵黑、鐵黃和鈦白中的一種;且所述砂漿結構層的原料中的顏料和所述裝飾部的原料中的顏料不為同一種顏料。
上述仿石材混凝土裝飾板,裝飾層的原料配級得到的裝飾層強度高,而且纖維素醚可提高裝飾層各組份之間的粘結力和保水性能,進而起到防止開裂和防止泌水的作用。此外該裝飾層和混凝土結構層凝固連接緊固,力學強度接近,避免了層與層之間的熱膨脹系數不同造成的惡劣環境下易開裂和剝離的問題,進一步提高了仿石材混凝土裝飾板的強度,進而提高了其耐久性。通過不同顏色的裝飾部和砂漿結構層相互點綴,模仿了麻石中兩種顏色的石材,形成了類似麻石的飾面效果,美觀性好。而且纖維素醚可在砂漿中形成薄薄的膜層,使得不同顏色的砂漿之間更易產生清晰的界限,得到的仿石材混凝土裝飾板的仿石材效果更加逼真。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砂漿結構層的原料按重量份數計還包括325目石英砂50~300份。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裝飾部的原料按重量份數計還包括325目石英砂50~300份。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砂漿結構層露出的外表面與所述裝飾部的外表面齊平。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多個裝飾部的外表面的總面積占整個所述砂漿結構層的外表面的面積的35%~55%。
一種仿石材混凝土裝飾板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將裝飾部的原料噴涂至模具的內底面的多個位置且使所述模具至少露出部分內底面,固化形成裝飾部;在所述模具的內底面和所述裝飾部上噴涂砂漿結構層的原料,固化形成所述砂漿結構層,所述裝飾部與所述砂漿結構層結合形成外表面仿石材紋理的得到裝飾層;其中所述砂漿結構層的原料和所述裝飾部的原料按重量份數計,均包括水泥800~950份、20~40目石英砂600~900份、40~70目石英砂200~350份、減水劑80~130份、纖維素醚0.1~0.6份、水90~135份及顏料5~15份;所述砂漿結構層的原料和所述裝飾部的原料中的顏料均為鐵黑、鐵黃和鈦白中的一種,且所述砂漿結構層的原料中的顏料和所述裝飾部的原料中的顏料不為同一種;
將界面層設于所述裝飾層上,所述界面層為網狀結構;
在所述界面層上形成混凝土結構層,除去模具,得到所述仿石材混凝土裝飾板。
上述仿石材混凝土裝飾板的制備方法簡單,裝飾層和混凝土結構層的厚度均易于控制。裝飾層的原料配級得到的裝飾層強度高,而且纖維素醚可提高裝飾層各組份之間的粘結力和保水性能,進而起到防止開裂和防止泌水的作用。此外該裝飾層和混凝土結構層凝固連接緊固,力學強度接近,避免了層與層之間的熱膨脹系數不同造成的惡劣環境下易開裂和剝離的問題,進一步提高了仿石材混凝土裝飾板的強度,進而提高了其耐久性。通過不同顏色的裝飾部和砂漿結構層相互點綴,模仿了麻石中兩種顏色的石材,形成了類似麻石的飾面效果,美觀性好。而且纖維素醚可在砂漿中形成薄薄的膜層,使得不同顏色的砂漿之間更易產生清晰的界限,得到的仿石材混凝土裝飾板的仿石材效果更加逼真。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多個裝飾部的總面積占所述砂漿結構層的外表面的面積的35%~55%。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噴涂至所述模具的所述裝飾部的原料的量為0.8~1.1Kg·m-2。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將裝飾部的原料噴涂至模具的多個位置的步驟采用真石漆噴槍控制所述裝飾部的原料的噴出粒徑為2~3mm。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模具為玻璃面板模具。
附圖說明
圖1為一實施例的仿石材混凝土裝飾板的制備方法的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便于理解本發明,下面將參照相關附圖對本發明進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圖中給出了本發明的較佳的實施例。但是,本發明可以以許多不同的形式來實現,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實施例。相反地,提供這些實施例的目的是使對本發明的公開內容的理解更加透徹全面。
本發明一實施例的仿石材混凝土裝飾板,包括混凝土結構層、界面層和裝飾層。
混凝土結構層的原料為混凝土。優選的,混凝土為超高強混凝土,混凝土結構層為超高強混凝土結構層,進而保證其具有較好的力學性能和耐候性能。行業內將抗壓強度等級C100及以上的混凝土認為超高強混凝土。優選的,混凝土結構層的厚度為6~15mm。
界面層為網狀結構且設于混凝土結構層上。界面層可增強混凝土裝飾板的強度,進而可減小仿石材混凝土裝飾板的厚度。此外界面層為網狀結構,從而使得混凝土結構層能與裝飾層連接。
優選的,界面層為纖維網格布和鋼筋網中的至少一種。更優選的,界面層為抗裂纖維網格布。
裝飾層設于界面層上。裝飾層包括砂漿結構層和分布于砂漿結構層的外表面的多個裝飾部,砂漿結構層至少露出部分外表面。如此裝飾層的外表面形成多個裝飾部與砂漿結構層相互點綴的效果,進而通過顏料的選擇,形成類似麻石的飾面效果。優選的,砂漿結構層露出的外表面與裝飾部的外表面齊平;也就是說砂漿結構層相對裝飾部沒有凸起或凹陷,但是其共同形成的裝飾層外表面的可以是平面也可以是凹凸的。根據選擇的模具,形成的裝飾層的外表面可以是平面,也可以凹凸等非平面的。具體在本實施例中,砂漿結構層與裝飾部形成的裝飾層的外表面為平面。
更優選的,多個裝飾部的外表面的總面積占整個砂漿結構層的外表面的面積的35%~55%。如此控制裝飾層上裝飾部和砂漿結構層的外表面的面積比例,使得仿石材混凝土裝飾板的飾面效果更接近天然石材的紋理。更優選的,多個裝飾部均勻分布于砂漿結構層的外表面。
更優選的,噴涂至模具的裝飾部的原料的量為0.8~1.1Kg·m-2。
優選的,將裝飾部的原料噴涂至模具的多個位置的步驟采用真石漆噴槍控制裝飾部的原料的噴出粒徑為2~3mm。
砂漿結構層的原料按重量份數計,包括水泥800~950份、20~40目石英砂600~900份、40~70目石英砂200~350份、減水劑80~130份、纖維素醚0.1~0.6份、水90~135份及第一顏料5~15份。
優選的,砂漿結構層的原料按重量份數計,水泥為850~900份,20~40目石英砂為600~700份,40~70目石英砂為270~300份,減水劑為90~100份,纖維素醚為0.25~0.6份,水為105~135份,第一顏料為5~10份。
裝飾部的原料按重量份數計,包括水泥800~950份、20~40目石英砂600~900份、40~70目石英砂200~350份、減水劑80~130份、纖維素醚0.1~0.6份、水90~135份及第二顏料5~15份。
優選的,裝飾部的原料按重量份數計,水泥為850~900份,20~40目石英砂為600~700份,40~70目石英砂為270~300份,減水劑為90~100份,纖維素醚為0.25~0.6份,水為105~135份,第二顏料為5~10份。
第一顏料和第二顏料均為鐵黑、鐵黃和鈦白中的一種。其中鐵黑為氧化鐵黑,即四氧化三鐵;鐵黃為氧化鐵黃,主要成分為三氧化二鐵;鈦白為二氧化鈦。且第一顏料和第二顏料不為同一種顏料。通過不同顏色的裝飾部和砂漿結構層相互點綴,模仿了麻石中兩種顏色的石材,形成了類似麻石的飾面效果,美觀性好。
上述仿石材混凝土裝飾板,裝飾層的原料配級得到的裝飾層強度高,而且纖維素醚可提高裝飾層各組份之間的粘結力和保水性能,進而起到防止開裂和防止泌水的作用。此外該裝飾層和混凝土結構層凝固連接緊固,力學強度接近,避免了層與層之間的熱膨脹系數不同造成的惡劣環境下易開裂和剝離的問題,進一步提高了仿石材混凝土裝飾板的強度,進而提高了其耐久性和減小了其厚度,可有效減少后期維護工作量,降低成本。
通過不同顏色的裝飾部和砂漿結構層相互點綴,模仿了麻石中兩種顏色的石材,形成了類似麻石的飾面效果,美觀性好。此外將單種顏料混入砂漿結構層的原料和裝飾部的原料,可避免多種顏料同時加入導致顏料直接混合,無法形成顏色交錯的效果;而且纖維素醚可在砂漿中形成薄薄的膜層,使得不同顏色的砂漿之間更易產生清晰的界限,得到的仿石材混凝土裝飾板的仿石材效果更加逼真。
更優選的,砂漿結構層的原料和裝飾部的原料除了顏料不同,其他原料的含量均相同。可以理解,砂漿結構層和裝飾部的其他原料的含量也可不同。
優選的,砂漿結構層的原料按重量份數計還包括325目石英砂50~300份。優選的,裝飾部的原料按重量份數計還包括325目石英砂50~300份。采用20~40目石英砂、40~70目石英砂和325目石英砂的級配石英砂,有利于砂漿組分的緊密堆積,根據緊密堆積理論可得到較高的力學強度。其次這三類粒徑范圍的石英砂不僅得到的力學性能好,而且其經濟成本低。更優選的,砂漿結構層的原料中,325目石英砂為50~130份。更優選的,裝飾部的原料中,325目石英砂為50~150份。
優選的,水泥為白水泥。優選的,減水劑為聚羧酸減水劑。
上述仿石材混凝土裝飾板特別適合用于裝飾掛板。
請參閱圖1,本發明還提供了上述仿石材混凝土裝飾板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S1、將模具的內壁涂上脫模劑并干燥。步驟S1為模具的預處理步驟。
如此有利于后續仿石材混凝土裝飾板的脫模。若未等脫模劑干燥就進行步驟S2可能會導致脫模劑上浮,進而影響脫模的順利進行以及仿石材混凝土裝飾板的強度。
優選的,模具為玻璃面板模具。采用該模具可使裝飾層的光澤度非常高,得到的裝飾層的表面類似拋光后的石材表面,可替代石材用于建筑內外墻裝飾。
步驟S2、將裝飾部的原料噴涂至模具的內底面的多個位置且使模具至少露出部分內底面,固化形成裝飾部;在模具的內底面和裝飾部上噴涂砂漿結構層的原料,固化形成砂漿結構層,得到裝飾層。
其中砂漿結構層的原料和裝飾部的原料按重量份數計,均包括水泥800~950份、20~40目石英砂600~900份、40~70目石英砂200~350份、減水劑80~130份、纖維素醚0.1~0.6份、水90~135份及顏料5~15份;砂漿結構層的原料和裝飾部的原料中的顏料均為鐵黑、鐵黃和鈦白中的一種,且砂漿結構層的原料中的顏料和裝飾部的原料中的顏料不為同一種。
步驟S2優先將裝飾層的原料灌入模具,是為了通過模具方便形成特定飾面的裝飾層。
優選的,多個裝飾部的外表面的總面積占整個砂漿結構層的外表面的面積的35%~55%。在制備時,控制裝飾部噴涂在石紋硅膠模具的內底面的面積即可。
更優選的,噴涂至模具的裝飾部的原料的量為0.8~1.1Kg·m-2。
優選的,將裝飾部的原料噴涂至模具的多個位置的步驟采用真石漆噴槍控制裝飾部的原料的噴出粒徑為2~3mm。
步驟S3、將界面層設于裝飾層上,界面層為網狀結構;
步驟S4、在界面層上形成混凝土結構層,除去模具,得到仿石材混凝土裝飾板。
具體的,步驟S4中所述在界面層上形成混凝土結構層的步驟為:將混凝土結構層的原料灌入模具并澆筑在界面層上,固化形成混凝土結構層;其中混凝土結構層的原料為混凝土。更具體的,在固化后,除去模具之前,還包括養護步驟。
可以理解,步驟S1可以省略。
上述仿石材混凝土裝飾板的制備方法簡單,裝飾層和混凝土結構層的厚度均易于控制。裝飾層的原料配級得到的裝飾層強度高,而且纖維素醚可提高裝飾層各組份之間的粘結力和保水性能,進而起到防止開裂和防止泌水的作用。此外該裝飾層和混凝土結構層凝固連接緊固,力學強度接近,避免了層與層之間的熱膨脹系數不同造成的惡劣環境下易開裂和剝離的問題,進一步提高了仿石材混凝土裝飾板的強度,進而提高了其耐久性和減小了其厚度,可有效減少后期維護工作量,降低成本。
通過不同顏色的裝飾部和砂漿結構層相互點綴,模仿了麻石中兩種顏色的石材,形成了類似麻石的飾面效果,美觀性好。此外將單種顏料混入砂漿結構層的原料和裝飾部的原料,可避免多種顏料同時加入導致顏料直接混合,無法達到顏色交錯的效果;而且纖維素醚可在砂漿中形成薄薄的膜層,使得不同顏色的砂漿之間更易產生清晰的界限,得到的仿石材混凝土裝飾板的仿石材效果更加逼真。
以下為具體實施例。
實施例1
該仿石材混凝土裝飾板包括依次設置的混凝土結構層、界面層和裝飾層。
所述混凝土結構層的原料為超高強混凝土。界面層為抗裂纖維網格布。裝飾層包括砂漿結構層和分布于砂漿結構層的外表面的多個裝飾部,砂漿結構層至少露出部分外表面。砂漿結構層的原料按重量份數計,包括白水泥850份、20~40目石英砂650份、40~70目石英砂250份、325目石英砂100份、聚羧酸減水劑90份、纖維素醚0.2份、水105份及鈦白5.5份。裝飾部的原料按重量份數計,包括白水泥850份、20~40目石英砂650份、40~70目石英砂250份、325目石英砂100份、聚羧酸減水劑90份、纖維素醚0.2份、水105份及鐵黑6份。
該仿石材混凝土裝飾板的制備方法如下:
模具采用玻璃面板模具,在模具的內壁均勻噴涂脫模劑。
將裝飾部的原料混合,并采用真石漆噴槍噴涂至模具的內底面的多個位置且使模具至少露出部分內底面,控制裝飾部的原料的噴出粒徑為2.5mm,噴涂至模具的裝飾部的原料的量為0.9Kg·m-2。
將砂漿結構層的原料混合,并將砂漿結構層的原料噴涂在裝飾部和模具的內底面上,全部覆蓋裝飾部和模具,不留間隙,固化形成砂漿結構層,得到裝飾層。
將界面層鋪設于裝飾層上。將超高強混凝土在攪拌機中混合,攪拌后澆筑于界面層上,澆筑厚度為8mm,并振搗鋪平。固化,養護,除去模具得到仿石材混凝土裝飾板。
實施例2
該仿石材混凝土裝飾板包括依次設置的混凝土結構層、界面層和裝飾層。
所述混凝土結構層的原料為超高強混凝土。界面層為鋼筋網。裝飾層包括砂漿結構層和分布于砂漿結構層的外表面的多個裝飾部,砂漿結構層至少露出部分外表面。砂漿結構層的原料按重量份數計,包括白水泥900份、20~40目石英砂700份、40~70目石英砂300份、325目石英砂150份、聚羧酸減水劑110份、纖維素醚0.3份、水110份及鐵黃6份。裝飾部的原料按重量份數計,包括白水泥900份、20~40目石英砂700份、40~70目石英砂300份、325目石英砂150份、聚羧酸減水劑110份、纖維素醚0.3份、水110份及鐵黑7份。
該仿石材混凝土裝飾板的制備方法如下:
模具采用玻璃面板模具,在模具的內壁均勻噴涂脫模劑。
將裝飾部的原料混合,并采用真石漆噴槍噴涂至模具的內底面的多個位置且使模具至少露出部分內底面,控制裝飾部的原料的噴出粒徑為3mm,噴涂至模具的裝飾部的原料的量為1.1Kg·m-2。
將砂漿結構層的原料混合,并將砂漿結構層的原料噴涂在裝飾部和模具的內底面上,全部覆蓋裝飾部和模具,不留間隙,固化形成砂漿結構層,得到裝飾層。
將界面層鋪設于裝飾層上。將超高強混凝土在攪拌機中混合,攪拌后澆筑于界面層上,澆筑厚度為10mm,并振搗鋪平。固化,養護,除去模具得到仿石材混凝土裝飾板。
實施例3
該仿石材混凝土裝飾板包括依次設置的混凝土結構層、界面層和裝飾層。
所述混凝土結構層的原料為超高強混凝土。界面層為抗裂纖維網格布。裝飾層包括砂漿結構層和分布于砂漿結構層的外表面的多個裝飾部,砂漿結構層至少露出部分外表面。砂漿結構層的原料按重量份數計,包括白水泥800份、20~40目石英砂600份、40~70目石英砂250份、325目石英砂50份、聚羧酸減水劑130份、纖維素醚0.6份、水135份及鐵黃15份。裝飾部的原料按重量份數計,包括白水泥950份、20~40目石英砂900份、40~70目石英砂200份、325目石英砂300份、聚羧酸減水劑80份、纖維素醚0.1份、水90份及鈦白10份。
該仿石材混凝土裝飾板的制備方法如下:
模具采用玻璃面板模具,在模具的內壁均勻噴涂脫模劑。
將裝飾部的原料混合,并采用真石漆噴槍噴涂至模具的內底面的多個位置且使模具至少露出部分內底面,控制裝飾部的原料的噴出粒徑為2mm,噴涂至模具的裝飾部的原料的量為0.8Kg·m-2。
將砂漿結構層的原料混合,并將砂漿結構層的原料噴涂在裝飾部和模具的內底面上,全部覆蓋裝飾部和模具,不留間隙,固化形成砂漿結構層,得到裝飾層。
將界面層鋪設于裝飾層上。將超高強混凝土在攪拌機中混合,攪拌后澆筑于界面層上,澆筑厚度為6mm,并振搗鋪平。固化,養護,除去模具得到仿石材混凝土裝飾板。
實施例4
該仿石材混凝土裝飾板包括依次設置的混凝土結構層、界面層和裝飾層。
所述混凝土結構層的原料為超高強混凝土。界面層為鋼筋網。裝飾層包括砂漿結構層和分布于砂漿結構層的外表面的多個裝飾部,砂漿結構層至少露出部分外表面。砂漿結構層的原料按重量份數計,包括白水泥950份、20~40目石英砂900份、40~70目石英砂200份、325目石英砂300份、聚羧酸減水劑80份、纖維素醚0.1份、水90份及鐵黑10份。裝飾部的原料按重量份數計,包括白水泥800份、20~40目石英砂600份、40~70目石英砂250份、325目石英砂50份、聚羧酸減水劑130份、纖維素醚0.6份、水135份及鐵黃15份。
該仿石材混凝土裝飾板的制備方法如下:
模具采用玻璃面板模具,在模具的內壁均勻噴涂脫模劑。
將裝飾部的原料混合,并采用真石漆噴槍噴涂至模具的內底面的多個位置且使模具至少露出部分內底面,控制裝飾部的原料的噴出粒徑為3mm,噴涂至模具的裝飾部的原料的量為1.0Kg·m-2。
將砂漿結構層的原料混合,并將砂漿結構層的原料噴涂在裝飾部和模具的內底面上,全部覆蓋裝飾部和模具,不留間隙,固化形成砂漿結構層,得到裝飾層。
將界面層鋪設于裝飾層上。將超高強混凝土在攪拌機中混合,攪拌后澆筑于界面層上,澆筑厚度為15mm,并振搗鋪平。固化,養護,除去模具得到仿石材混凝土裝飾板。
實施例5
實施例5與實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處在于,砂漿結構層的原料和裝飾部的原料中不含有325目石英砂。
對比例1
對比例1的混凝土裝飾板,僅由混凝土結構層構成,其制備原料和制備方法與實施例1相同,且混凝土裝飾板的厚度為20mm。
對比例2
對比例2與實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處在于,裝飾層的原料為一種砂漿,該砂漿除了顏料其他組分與實施例1相同,該砂漿中的顏料為鐵黑一種。
實施例1~5得到的仿石材混凝土裝飾板,模仿了銹石中兩種顏色相互點綴,形成了類似麻石的顏色飾面效果,美觀性好。而對比例1得到的混凝土裝飾板,為素混凝土,表面沒有形成明顯的紋理;對比例2得到的仿石材混凝土裝飾板,只有黑色斑點,無法達到仿麻石表面的天然紋理效果。
以上所述實施例的各技術特征可以進行任意的組合,為使描述簡潔,未對上述實施例中的各個技術特征所有可能的組合都進行描述,然而,只要這些技術特征的組合不存在矛盾,都應當認為是本說明書記載的范圍。
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發明的幾種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發明專利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因此,本發明專利的保護范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