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工業生產中所用到的氨化反應器,具體涉及到磷酸一銨生產中的氨化反應器。
背景技術:
在磷酸一銨生產過程中,傳統的氨化反應器是在閃蒸罐中部加入濕法磷酸,與閃蒸罐中物料混合后再經過循環泵,到達氨化反應管,與加入到反應管的氨氣發生中和反應,同時放出反應熱。其缺點是:濕法磷酸中含有大量的金屬和非金屬雜質,與氨中和反應后雜質會轉變成水不溶物析出,附著在氨化反應管內壁上,即我們通常所說的反應器結垢。結垢到達一定程度后,就需要停車拆開氨化反應管對其清理。傳統的氨化反應管清理周期為15~30天。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以上問題,提供一種防結垢的氨化反應器,其結構設計合理、能夠延緩結垢。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防結垢的氨化反應器,包括氨化反應管,氨化反應管的頂部通過管道連接至閃蒸罐的中部,閃蒸罐的底部通過管道連接至氨化反應管的底部,氨化反應管的下方還設有循環泵。
所述的氨化反應管中部設有豎直的隔板,隔板的兩側設有進酸管和進氨管。隔板主要作用是對反應管加強,同時可以作為導流板避免湍流,減輕反應造成的震動。
進酸管位于進氨管的下方100-500mm處,且進酸管和進氨管的管口伸入氨化反應管內部的長度為0-200mm。
所述閃蒸罐的底部與氨化反應管的底部之間的管道上設有出料口和排盡口,排盡口位于管道的最低處。
所述閃蒸罐的頂部設有蒸汽出口,閃蒸罐的上部還設有儀表接口。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3步實現的:
1)閃蒸罐內物料通過循環泵打循環。
2)按磷酸和氨氣中和反應的比例,在進酸管處加入磷酸,進氨管處加入氨氣;磷酸和氨氣在氨化反應管中反應放熱并產生大量氣泡,體積膨脹,水汽混合物沖刷管壁,減緩結垢。
3)反應產生的蒸汽由閃蒸罐頂部蒸汽出口排出,物料由底部出料口排出。
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結構簡單,可以直接在傳統裝置上進行改造。
2)由于把反應熱集中到了氨化反應管中,反應管中物料溫度較傳統的高,反應放熱產生大量氣泡,體積膨脹,水汽混合物沖刷管壁,減緩結構,同時較高的溫度使反應生成的水不容物不容易在氨化反應管部位析出。有效延長了氨化反應器的使用周期,經裝置實踐,其清理為60-90天。
附圖說明
圖1 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氨化反應管、2隔板 、3酸管、4氨管、5循環泵、6閃蒸罐、 7出料口、8排盡口、9蒸汽出口、10 儀表接口。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來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但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的范圍并不局限于實施例表述的范圍。
如圖1所示,一種防結垢的氨化反應器,
一種防結垢的氨化反應器,包括氨化反應管1,氨化反應管1的頂部通過管道連接至閃蒸罐6的中部,閃蒸罐6的底部通過管道連接至氨化反應管1的底部,氨化反應管1的下方還設有循環泵5。
所述的氨化反應管1中部設有豎直的隔板2,隔板的兩側設有進酸管3和進氨管4。
進酸管3位于進氨管4的下方100-500mm處,且進酸管3和進氨管4的管口伸入氨化反應管1內部的長度為0-200mm。
所述閃蒸罐6的底部與氨化反應管1的底部之間的管道上設有出料口7和排盡口8,排盡口位于管道的最低處。
所述閃蒸罐6的頂部設有蒸汽出口9,閃蒸罐6的上部還設有儀表接口10。
閃蒸罐6內物料通過循環泵5打循環;按磷酸和氨氣中和反應的比例,在酸管3處加入磷酸,氨管4處加入氨氣。磷酸和氨氣在反應管1中反應放熱并產生大量氣泡,體積膨脹,水汽混合物沖刷管壁,減緩結垢。反應產生的蒸汽由閃蒸罐頂部蒸汽出口9排出,物料由底部出料口7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