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翻堆機上的一種部件,具體涉及一種在用污土發酵制作肥料時用于翻堆的翻堆機上的滾筒。
背景技術:
翻堆機是一種對堆積物進行翻拋的機器,普遍用在肥料生產或者其它需要翻堆的領域。在肥料生產中,為了更好的使污土、動物糞便等物料發酵以得到肥料,需要添加微生物菌種,而微生物菌種和動物糞便是否混合均勻,不僅決定著發酵質量的好壞,還對微生物菌種的用量有著重要影響,決定著生產成本。為了更好的混合,需要借助翻堆機將物料打碎拋起并與菌種混合,同時,翻堆工作還可以使微生物菌落更好地與空氣接觸,降低發酵帶來的溫度升高,使發酵過程保持一定的溫度范圍,以利于發酵順利進行。翻堆機一般具有門型機架、行走機構、用于翻拋物料的滾筒和動力系統,其中滾筒是最核心部件,其他部件均是為滾筒順利工作服務的。現在有的將污土作為發酵原料,污土多來源于廢舊工廠拆遷改造的場地,好多夾雜著磚頭石塊等硬物,翻堆機工作時,滾筒轉動容易被硬物所阻擋,而且常會對滾筒上的刀片產生較大的破壞,甚至導致刀片磨損斷裂。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處理污土用的翻堆機滾筒,該滾筒安裝到翻堆機上能夠順利將污土翻拋,形成規范的堆形,而且其上的刀具堅固,不易損壞。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處理污土用的翻堆機滾筒,包括筒體,在筒體表面上分布有多組破碎刀陣列,每組破碎刀陣列由破碎刀依次間隔排布組成,所述破碎刀陣列在筒體表面的展開面中呈倒V形,所述倒V形的兩條側邊上的破碎刀與上下相鄰倒V形兩條側邊上的破碎刀的間隙相對,所述破碎刀由與筒體表面弧形彎曲連接的刀座和刀座上固定的刀板組成,所述刀板與刀座交叉設置,并且同一倒V形同一側邊上的破碎刀的刀板具有相同的取向。
優選的,所述倒V形兩側邊上的破碎刀的刀板相互對稱設置。
優選的,所述破碎刀的刀板與刀座交叉成30~45度角。
優選的,所述破碎刀陣列有3~6組,均勻分布在所述筒體表面。
從上述的技術方案可以看出,破碎刀陣列在筒體表面的展開面上呈倒V形布置,即成為盤繞筒體的螺旋形,而且螺旋由兩端向中間盤繞,在滾筒轉動時通過螺旋排列的破碎刀可以將物料由兩邊向中間集攏,便于將集攏后的污土物料集中一起拋起,避免了拋起后過度分散,集中向中間拋起,然后物料經自由落體下落形成堆形。破碎刀的形狀和排列,除了有利于污土向中部集攏之外,還可以有效對污土進行破碎并兜起,以利于翻拋。破碎刀的底座與筒體成弧形連接,繞筒體表面延伸,連接部位大,穩固性強,可以將刀板做厚安裝在底座上,更不容易破損。刀板與底座成交角,有利于更好破碎污土,回避硬物碰撞。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右視圖;
圖3為破碎刀結構示意圖;
圖4為破碎刀在筒體表面展開面上分布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
如圖1、圖2和圖3、圖4所示,本處理污土用的翻堆機滾筒具有筒體1,筒體1用于安裝在翻堆機上,通過動力系統帶動旋轉對外做功。在筒體1的表面上分布有多組破碎刀陣列,一般為3~6組,圍繞筒體均勻分布。每組破碎刀陣列由破碎刀2依次間隔排布組成,并且該組破碎刀陣列在筒體表面的展開面中呈倒V形,并且倒V形的兩條側邊上的破碎刀與上下相鄰倒V形兩條側邊上的破碎刀的間隙相對,這種布置可以使滾筒在轉動工作時,由兩個破碎刀間隙漏掉的物料別下一組破碎刀承接并翻拋。破碎刀2由與筒體表面弧形連接的刀座5和安裝在刀座5上的刀板6組成,刀板6與刀座5交叉設置,一般成30~45度角,破碎刀的這種形狀,不僅有利于將污土破碎,還能像耙子一樣將污土攏起,然后隨著筒體的轉動將污土向后拋起。同時在破碎刀的刀板加厚后安裝到底座上更穩固,同時不易被污土中的硬物損壞。倒V形一側邊上的破碎刀的刀板具有相同的取向,兩側邊上的破碎刀刀板對稱設置,以利于更好的兜起物料進行翻拋,即可以將污土集中向中間方向拋起,自由落下后兩邊的物料向外滑道,最終使料堆的形狀接近三角形或梯形,以符合發酵的需要。
本實施例只是對本發明構思和實現的一個說明,并非對其進行限制,在本發明構思下,未經實質變換的技術方案仍然在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