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復合肥制備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顆粒大小可調的復合肥制備裝置。
背景技術:
鹽堿地是鹽類集積的一個種類,土壤里面所含的鹽分影響到作物的正常生長,我國堿土和堿化土壤的形成,大部分與土壤中碳酸鹽的積累有關,因而堿化度普遍較高,嚴重的鹽堿土壤地區植物幾乎不能生存。采用含有脫硫石膏、有機肥、泥炭、腐殖酸等輔料成分的鹽堿地復合肥可加速土壤中排鹽速度,改善土質。針對鹽堿地復合肥的造粒制備,普遍采用對輥擠壓造粒機進行造粒生產,現有的對輥擠壓造粒機采用主動輥配合從動輥相向旋轉輥壓,并在主動輥與從動輥上開設顆粒成型用的槽或凸起進行生產,主動輥與從動輥擠壓力小,且當有硬質異物進入對輥擠壓造粒機時易將主動輥與從動輥卡住,影響造粒生產。并且通過主動輥與從動輥生產的顆粒大小由主動輥與從動輥上開設的槽或凸起決定,不便于調整,不能滿足實際造粒生產的需要。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顆粒大小可調的復合肥制備裝置。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由第一電機控制的第一攪拌軸與第二攪拌軸進行針對漿料的攪拌擠壓作業,攪拌效果好且造粒擠壓力充沛,造粒成型效果好。通過調整兩個漏盤中造??椎闹丿B程度來控制造粒的粗細情況,通過調整切割器中切割葉片的轉速,進而調節切割頻率來控制顆粒的長短情況,實現復合肥顆粒大小可調。且本實用新型操作方便,調節性強,生產效率高, 滿足復合肥顆粒的生產需要。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下述技術方案:一種顆粒大小可調的復合肥制備裝置,它包括切割器、第一電機、減速器、殼體及設置在殼體內的第一攪拌軸與第二攪拌軸,所述第一電機通過減速器與殼體的左端相連并控制殼體內第一攪拌軸與第二攪拌軸的轉動狀態,所述第一攪拌軸與第二攪拌軸上均焊接有螺旋葉片,且第一攪拌軸上的螺旋葉片與第二攪拌軸上的螺旋葉片交錯設置,所述殼體的右端裝配有托架,所述托架上裝配有兩個重疊設置的漏盤,每個所述漏盤上均開設有多個造???,所述殼體頂壁靠近減速器一側開設有投料口;
所述切割器設置在支架的右端,所述切割器包括變速器、第二電機和多個切割葉片,所述變速器與第二電機相連,多個所述切割葉片裝配在變速器的輸出軸上。
優選的,所述殼體底端設置有支架,且支架上裝有防震皮墊。
優選的,所述漏盤側壁上設置有調節桿。
優選的,所述切割葉片的個數為6至8個。
優選的,所述漏盤上開設的造???1的個數為30至50個。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由第一電機控制的第一攪拌軸與第二攪拌軸進行針對漿料的攪拌擠壓作業,攪拌效果好且造粒擠壓力充沛,造粒成型效果好。通過調整兩個漏盤中造粒孔的重疊程度來控制造粒的粗細情況,通過調整切割器中切割葉片的轉速,進而調節切割頻率來控制顆粒的長短情況,實現復合肥顆粒大小可調。且本實用新型操作方便,調節性強,生產效率高,滿足復合肥顆粒的生產需要。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A-A方向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1中漏盤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4是圖1中切割器左視結構示意圖;
圖5是兩個重疊漏盤錯開一定角度時的工作狀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這里需要說明的是,所述方位詞左、右、上、下均是以圖1所示的視圖為基準定義的,應當理解,所述方位詞的使用不應限制本申請所請求的保護范圍。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如圖1至圖5所示,一種顆粒大小可調的復合肥制備裝置,它包括切割器7、第一電機1、減速器2、殼體3及設置在殼體3內的第一攪拌軸41與第二攪拌軸42,所述第一電機1通過減速器2與殼體3的左端相連并控制殼體3內第一攪拌軸41與第二攪拌軸42的轉動狀態,所述第一攪拌軸41與第二攪拌軸42上均焊接有螺旋葉片,且第一攪拌軸41上的螺旋葉片與第二攪拌軸42上的螺旋葉片交錯設置,所述殼體3的右端裝配有托架5,所述托架5上裝配有兩個重疊設置的漏盤6,每個所述漏盤6上均開設有多個造???1,所述殼體3頂壁靠近減速器2一側開設有投料口32;
所述切割器7設置在托架5的右端,所述切割器7包括變速器73、第二電機72和多個切割葉片71,所述變速器73與第二電機72相連,多個所述切割葉片71裝配在變速器73的輸出軸上。
工作時,啟動第一電機1,通過減速器2帶動第一攪拌軸41與第二攪拌軸42相向旋轉,將含有脫硫石膏、有機肥、泥炭、腐殖酸等成分的鹽堿地復合肥 原料的攪拌漿液由投料口32投入至殼體3內,漿液在第一攪拌軸41與第二攪拌軸42的作用下進一步攪拌混合并沿著第一攪拌軸41的軸線方向向殼體3右端移動,調整兩個重疊設置的漏盤6,使得兩個漏盤6上的造???1位置相對應,當漿料抵達托架5處,漿料從兩個漏盤6的造粒孔61中擠出,切割器7中的切割葉片71對由造粒孔61擠出的條形漿料進行切割,最終形成顆粒料,通過調整兩個漏盤6中造???1的重疊程度來控制造粒的粗細情況,通過調整切割器7中切割葉片72的切割頻率來控制顆粒的長短情況。
如圖1所示,在上述技術方案基礎上,所述殼體3底端設置有支架31,且支架31上裝有防震皮墊。如此設置,對殼體3起支撐減震作用,延長制備裝置使用壽命。
如圖3所示,在上述技術方案基礎上,所述漏盤6側壁上設置有調節桿62。如此設置,通過搬動調節桿62,便于調整兩個重疊設置的漏盤6中造???1的重疊位置,滿足實際使用需要。
在上述技術方案基礎上,所述切割葉片71的個數為6至8個。如此設置,滿足實際使用需要。
在上述技術方案基礎上,所述漏盤6上開設的造???1的個數為30至50個。如此設置,使造粒數量滿足實際生產需要,具體個數可根據實際生產需要進行開設。
上述雖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了描述,但并非對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限制,所屬領域技術人員應該明白,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領域技術人員不需要付出創造性勞動即可做出的各種修改或變形仍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