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生活垃圾資源化處理技術領域,具體為農村分散型連續間歇式好氧生活垃圾處理技術設備。
背景技術:
目前生活垃圾處理較普遍的處理方式是衛生填埋和焚燒發電。這些處理方法較普遍的存在對環境的二次污染,且適應于垃圾易集中收集、集中轉運、集中處理的地區。對于廣大農村,生活垃圾較為分散不易集中收集、集中處理,垃圾對環境的污染和影響普遍存在,是對居民健康造成危害。為了解決農村生活垃圾較為分散、不易集中收集,集中處理和資源化利用的問題,實現農村生活垃圾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的目標。例如中國專利申請號為201310206581.X一種智能生活垃圾處理器,包括抽屜、抽屜電機、主電機、顯示面板、電腦板、上倉、齒輪、下倉、出水口、進水口,其中所述的智能生活垃圾處理器采用電腦芯片集成處理,配備調頻收音功能和MP3播放功能,并帶有臭氧除菌功能。本發明充分考慮了人性化的設計理念,垃圾處理步驟分為大件和小件,提高了垃圾處理效率,還設置了嚴密的安全保護功能,包括抽屜感應保護、按鍵保護,不能解決農村生活垃圾較為分散、不易集中收集,集中處理和資源化利用的問題,例如中國專利申請號為200302294514.8,一種生活垃圾處理裝置,其不僅可以使生活垃圾在短時間得以完全干燥,而且非常適合于家庭等的小規模生活垃圾處理,并且可以使其更加便于使用。該生活垃圾處理裝置由本體、儲存容器、送風扇、加熱部、分氣裝置和操作面板構成。該實用新型可以確保舒適的室內環境,更加便于使用,不能解決農村生活垃圾較為分散、不易集中收集,集中處理和資源化利用的問題,鑒于上述提到的問題,本實用新型設計農村分散型連續間歇式好氧生活垃圾處理技術設備,以解決上述提到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農村分散型連續間歇式好氧生活垃圾處理技術設備,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農村生活垃圾較為分散、不易集中收集,集中處理和資源化利用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農村分散型連續間歇式好氧生活垃圾處理技術設備,包括兩組垃圾容器箱,兩組所述垃圾容器箱之間設置有支架,所述垃圾容器箱的頂部設置有垃圾容器箱蓋,所述垃圾容器箱的內腔設置有攪拌器,所述垃圾容器箱的左側和右側均設置有軸承支架,所述攪拌器的左端和右端分別通過軸承設置在左側和右側軸承支架的內腔,左側所述垃圾容器箱的左側和右側所述垃圾容器箱的右側均設置有減速機,左側所述減速機的輸出端通過軸承與左側攪拌器的左端連接,右側所述減速機的輸出端通過軸承與右側攪拌器的右端連接,所述垃圾容器箱的外壁設置有倉門,所述垃圾容器箱的內腔設置有垃圾承板,所述垃圾承板的底部設置有充氧器,所述充氧器底部設置有垃圾滲濾液收集器,所述垃圾滲濾液收集器的左端設置有滲濾液收集管,所述滲濾液收集管的底端貫穿垃圾容器箱,所述滲濾液收集管的底端設置有滲濾液收集池,所述滲濾液收集池的內腔底部設置有收集池攪拌器,所述收集池攪拌器的左端設置有吸頭,所述吸頭設置在收集池攪拌器的內腔底部,所述吸頭的頂部設置有吸頭管,所述吸頭管的左端設置有真空泵,所述吸頭管的左端插接在真空泵的吸水口,所述真空泵的頂部設置有好氧微生物輸運管,所述好氧微生物輸運管插接在真空泵的出水口,所述好氧微生物輸運管的頂部中間設置有控制閥,所述好氧微生物輸運管的頂部右端插接在垃圾容器箱的內腔,所述充氧器的右端貫穿垃圾容器箱的右壁,所述充氧器的右端設置有風管,所述風管的外壁設置有法蘭,所述風管的右端設置有風機。
優選的,所述攪拌器的外壁均勻設置有攪拌槳。
優選的,所述充氧器的外壁均勻設置有充氧孔。
優選的,所述滲濾液收集管的外壁設置有閥門。
優選的,所述收集池攪拌器的頂部設置有矩形攪拌棒。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種新型的農村分散型生活垃圾序批式好氧處理技術設備,是應用在農村分散生活垃圾地區,將經分類分選后的餐廚垃圾、農村廢棄物、分散的動物糞便收集后,不定時投加的一種好氧消化處理技術設備,一方面它解決了農村分散生活垃圾不易集中清運、實現了垃圾就地減量化、無害化及資源化處理的問題,另一方面解決了將生活垃圾中的有機質經好氧微生物處理后作為有機肥就近還田,用于農業種植,同時還解決了腐質垃圾臭味污染環境的問題,解決了一般厭氧垃圾處理易產生惡臭及厭氧垃圾處理和好氧垃圾處理只能一次投放垃圾不能做到不定時投放垃圾的問題。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側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充氧器結構示意圖。
圖中:1垃圾容器箱、2支架、3垃圾容器箱蓋、4攪拌器、5軸承支架、6減速機、7倉門、8垃圾承板、9充氧器、10垃圾滲濾液收集器、11滲濾液收集管、12滲濾液收集池、13風管、14法蘭、15風機、16收集池攪拌器、17吸頭、18吸頭管、19真空泵、20好氧微生物輸運管、21控制閥。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3,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農村分散型連續間歇式好氧生活垃圾處理技術設備,包括兩組垃圾容器箱1,兩組所述垃圾容器箱1之間設置有支架2,所述垃圾容器箱1的頂部設置有垃圾容器箱蓋3,所述垃圾容器箱1的內腔設置有攪拌器4,所述垃圾容器箱1的左側和右側均設置有軸承支架5,所述攪拌器4的左端和右端分別通過軸承設置在左側和右側軸承支架5的內腔,左側所述垃圾容器箱1的左側和右側所述垃圾容器箱1的右側均設置有減速機6,左側所述減速機6的輸出端通過軸承與左側攪拌器4的左端連接,右側所述減速機6的輸出端通過軸承與右側攪拌器4的右端連接,所述垃圾容器箱1的外壁設置有倉門7,所述垃圾容器箱1的內腔設置有垃圾承板8,所述垃圾承板8的底部設置有充氧器9,所述充氧器9底部設置有垃圾滲濾液收集器10,所述垃圾滲濾液收集器10的左端設置有滲濾液收集管11,所述滲濾液收集管11的底端貫穿垃圾容器箱1,所述滲濾液收集管11的底端設置有滲濾液收集池12,所述滲濾液收集池12的內腔底部設置有收集池攪拌器16,所述收集池攪拌器16的左端設置有吸頭17,所述吸頭17設置在收集池攪拌器16的內腔底部,所述吸頭17的頂部設置有吸頭管18,所述吸頭管18的左端設置有真空泵19,所述吸頭管18的左端插接在真空泵19的吸水口,所述真空泵19的頂部設置有好氧微生物輸運管20,所述好氧微生物輸運管20插接在真空泵19的出水口,所述好氧微生物輸運管20的頂部中間設置有控制閥21,所述好氧微生物輸運管20的頂部右端插接在垃圾容器箱1的內腔,所述充氧器9的右端貫穿垃圾容器箱1的右壁,所述充氧器9的右端設置有風管13,所述風管13的外壁設置有法蘭14,所述風管13的右端設置有風機15。
其中,所述攪拌器4的外壁均勻設置有攪拌槳,可對垃圾容器箱1內腔的垃圾進行充分的攪拌,所述充氧器9的外壁均勻設置有充氧孔,使得氧氣可快速和較大方位的擴散,加快充氧的效果,所述滲濾液收集管11的外壁設置有閥門,可控制垃圾滲濾液收集器10內的垃圾滲濾液的流量,所述收集池攪拌器16的頂部設置有矩形攪拌棒,使滲濾液攪拌更加充分。
工作原理:將金屬或非金屬材料加工成垃圾容器箱1,在垃圾容器箱1體內安裝攪拌器4,攪拌器4的兩端固定在軸承支架5上,并通過減速機6帶動攪拌器4的運作,并在箱內安裝垃圾承板8,在垃圾承板8下安裝充氧器9、垃圾滲濾液收集器10以及安裝垃圾滲濾液收集管11,最后將滲濾液流入滲濾液收集池12內,滲濾液收集池12中的收集池攪拌器16將滲濾液充分攪拌,通過真空泵19右邊的吸頭17將滲濾液吸入好氧微生物輸運管20,微生物輸運管20頂部中間設置有控制閥,控制好氧微生物輸運管20的開啟和關閉,好氧微生物輸運管20的右端插接在垃圾容器箱1的內腔,將垃圾滲濾液收集器10按比例投加活性生物酶培養,垃圾處理過程中所需的好氧微生物輸送到垃圾容器箱1內,對垃圾容器箱1內的垃圾進行生物處理,風機15通過風管13給充氧器9供氧,在垃圾容器箱1一側安裝倉門7,將兩組垃圾容器箱1并列安裝,當左側垃圾容器箱1的垃圾投滿后可以關上垃圾容器箱蓋3進行熟化處理,此時右側垃圾容器箱1可以繼續不定時投裝垃圾且間歇式運行,當右側垃圾容器箱1裝滿垃圾后左側垃圾容器箱1內的垃圾熟化成有機肥,卸掉清倉后繼續投裝垃圾,此時右側垃圾容器箱1的垃圾進行熟化處理成有機肥后卸料清倉,兩組垃圾容器箱1 不斷往復運行。
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