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浮法玻璃,特別是涉及一種高透光隔熱節能浮法玻璃組合物。
背景技術: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能源受到了極大的消耗,節能成為現在各個行業的主要研究方向。在汽車、建筑等行業所用的玻璃方面,節能玻璃是研究熱點之一。目前,多數節能玻璃通過添加氧化鐵、氧化鈰、氧化鈦以起到吸收紫外、紅外的作用,從而達到節能環保的目的,然而實際上氧化鈰、氧化鐵對紫外線有一定吸收作用,對紅外線基本沒有吸收作用,對紅外線能起到吸收作用的是亞鐵離子,而在玻璃中的鐵基本以三價鐵離子存在,但是要提高亞鐵離子的含量就會出現可見光透過率下降的弊端。例如,公開號為cn102381840a、公開日為2012.03.21、申請人為信義超薄玻璃(東莞)有限公司的中國發明公開了“吸熱防紫外輻射浮法綠玻璃”,包括玻璃基礎組分和著色組分,所述著色組分含0.7~1.0%總鐵fe2o3及feo,0.2~0.3%feo,0.1~0.3%tio2,0~0.1%ceo2,0~0.001%coo,0~0.0005%se。該發明通過提高feo的含量來提高抗紅外性能,然而其可見光透過率下降了不少。技術實現要素: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高透光隔熱節能浮法玻璃組合物,其抗紅外性能較強,且可見光透過率較高。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高透光隔熱節能浮法玻璃組合物,其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組分:sio2:65~78%na2o:12~17%cao:7~13%mgo:0~7%al2o3:0.5~2.5%fe2o3:0.04~0.3%復合鋁粉:0.5~2.0%;其中,復合鋁粉的制造方法為:將微米鋁粉、煤油加入燒瓶后超聲分散30分鐘,向燒瓶中通入氬氣排凈燒瓶中的空氣,通氬氣保護下油浴加熱燒瓶至175℃,用注射器將五羰基鐵注入燒瓶,保溫攪拌1小時后停止加熱,自然冷卻至室溫后出料得到混合物,將混合物過濾后用無水乙醇清洗10分鐘,轉入干燥箱中70℃下干燥10小時,研磨后得到復合鋁粉,其中,鋁、鐵的摩爾比為2.5:1。復合鋁粉中的鋁在玻璃的熔化過程中能部分地與氧化鐵發生反應,將部分氧化鐵變成氧化亞鐵,從而大大提高玻璃中亞鐵的含量,而且對玻璃的可見光透過率不會產生不良影響,而且未發生反應的鋁還能有效提高玻璃的抗霉變性能、軟化點以及強度。此外,純鋁粉過于活潑且安全性不佳,影響了其使用效果,因此本發明用活性較低的鐵包覆于鋁粉表面制得了復合鋁粉,降低了鋁粉的活性,提高了使用安全性和使用效果,而且復合鋁粉中的鐵還能提高玻璃中的鐵含量。優選地,本發明所述還包括重量百分比為0.1~0.3%的硫化鈉。硫化鈉在玻璃的熔化過程中對sio2能起到很好的浸潤作用,從而有效降低熔化壓力,還能進一步提高玻璃強度。優選地,本發明所述還包括重量百分比為0.01~0.1%的碳粉。碳粉能有效避免硫化鈉被過早氧化而影響亞鐵的含量,而且能有效提高玻璃的耐酸度。優選地,本發明所述碳粉來源于煤粉或石油焦。最優地,本發明所述高透光隔熱節能浮法玻璃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組分:sio2:70%na2o:15%cao:8%mgo:4%al2o3:1.5%fe2o3:0.15%復合鋁粉:1.1%硫化鈉0.2%碳粉0.05%。本發明所述高透光隔熱節能浮法玻璃組合物由以下步驟制成::(1)按配方稱取各組分,將各組分充分混合后得到混合料;(2)將步驟(1)得到的混合料加入窖爐內,加熱至1400~1700℃熔化澄清得到玻璃液;(3)將步驟(2)得到的玻璃液冷卻至1100~1400℃后通過錫槽成型,然后通過退火窖退火,切割后得到高透光隔熱節能浮法玻璃組合物。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發明所述高透光隔熱節能浮法玻璃組合物的亞鐵含量可達40%以上,具有較強的抗紅外性能,而且可見光透過率較高,可達80%以上。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具體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發明,在此本發明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來解釋本發明,但并不作為對本發明的限定。實施例1-4按照表1比例(以重量百分比計)制造浮法玻璃:實施例1實施例2實施例3實施例4sio265787066.1na2o1213.851517cao10.87813mgo7042al2o32.50.51.51fe2o30.30.040.150.1復合鋁粉20.51.10.6硫化鈉0.30.10.20.1碳粉0.10.010.050.1表1實施例1-4由以下步驟制成::(1)將微米鋁粉、煤油加入燒瓶后超聲分散30分鐘,向燒瓶中通入氬氣排凈燒瓶中的空氣,通氬氣保護下油浴加熱燒瓶至175℃,用注射器將五羰基鐵注入燒瓶,保溫攪拌1小時后停止加熱,自然冷卻至室溫后出料得到混合物,將混合物過濾后用無水乙醇清洗10分鐘,轉入干燥箱中70℃下干燥10小時,研磨后得到復合鋁粉,其中,鋁、鐵的摩爾比為2.5:1;(2)按配方稱取各組分,將各組分充分混合后得到混合料;(3)將步驟(2)得到的混合料加入窖爐內,加熱至1400~1700℃熔化澄清得到玻璃液;(4)將步驟(3)得到的玻璃液冷卻至1100~1400℃后通過錫槽成型,然后通過退火窖退火,切割后得到高透光隔熱節能浮法玻璃組合物。參比實施例1組分中不包括復合鋁粉,其他組分以及制造方法與實施例3相同。參比實施例2組分中的復合鋁粉替換為純鋁粉,其他組分以及制造方法與實施例3相同。參比實施例3組分中不包括碳粉,其他組分以及制造方法與實施例3相同。參比實施例4組分中不包括硫化鈉,其他組分以及制造方法與實施例3相同。對比例對比例是公開號為cn102381840a的中國發明的實施例1。實驗例一:亞鐵含量測定測定方法為:用分光光度計在1060nm波長處測量樣品的透射率,代入下式計算光密度:光密度od=log10t0/tt0=100-估計的反射損失≈92t=在1060nm處的透射率亞鐵含量(fe2+)=110×光密度/(玻璃厚度(以mm計)×總鐵(以fe2o3計)重量%)。測定結果如表2所示:表2由表2可以看出,本發明實施例1-4的亞鐵含量均明顯高于對比例,其中實施例3的亞鐵含量最高。參比實施例1-4的部分組分與實施例3不同,亞鐵含量均下降不少,其中參比實施例1降幅最大,只略高于對比例,說明復合鋁粉是提高亞鐵含量的關鍵因素;參比實施例4的降幅最小,說明硫化鈉對亞鐵含量基本沒有影響;參比實施例2的降幅僅大于參比實施例4,說明復合鋁粉對亞鐵含量的提高效果要好于純鋁粉;參比實施例3的降幅較小,且高于對比實施例1,說明碳粉也能提高亞鐵含量,只是提高效果弱于純鋁粉、復合鋁粉。實驗例二:可見光透過率測定參考iso9050:2003測定可見光透過率,測定結果如表3所示:可見光透過率(%)實施例181.5實施例283.3實施例384.2實施例481.8參比實施例178.4參比實施例279.6參比實施例378.9參比實施例480.5對比例76.0表3由表3可以看出,本發明實施例1-4的可見光透過率均明顯高于對比例,其中實施例3的可見光透過率最高。參比實施例1-4的部分原料與實施例3不同,可見光透過率的下降幅度均不大。實驗例三:抗霉變性能測試測試方法為:將玻璃置于恒溫恒濕箱內,溫度設置為35℃,濕度設置為85rh,7天后取出,觀察玻璃表面,測試結果如表4所示:實施例1基本無變化實施例2基本無變化實施例3基本無變化實施例4基本無變化參比實施例1大面積發霉參比實施例2輕微發霉參比實施例3基本無變化參比實施例4基本無變化對比例大面積發霉表4由表4可以看出,本發明實施例1-4的抗霉變性能均明顯好于對比例。參比實施例1-4的部分原料與實施例3不同,參比實施例1與對比例的抗霉變性能與對比例一樣差,參比實施例2略弱于實施例1-4,參比實施例3、4與實施例1-4一樣,說明復合鋁粉是抗霉變性能的關鍵因素,而且對于抗霉變性能的提高效果要好于純鋁粉。實驗例四:軟化點測定參考gb7962.16-87通過熱分析儀測定軟化點,測定結果如表5所示:軟化點(℃)實施例1748實施例2746實施例3749實施例4747參比實施例1736參比實施例2744參比實施例3748參比實施例4747對比例735表5由表5可以看出,本發明實施例1-4的軟化點均高于對比例10℃以上,其中實施例3的軟化點最高。參比實施例1-4的部分原料與實施例3不同,參比實施例1的軟化點只高于對比例1℃,參比實施例2的軟化點略低于實施例1-4,參比實施例3、4的軟化點與實施例1-4相差無幾,說明復合鋁粉是軟化點的關鍵因素,且復合鋁粉對于軟化點的提高程度要強于純鋁粉。實驗例五:強度測定通過材料萬能試驗機測定抗折強度,測定結果如表6所示:抗折強度(mpa)實施例1136.3實施例2136.5實施例3136.7實施例4135.8參比實施例1130.9參比實施例2135.4參比實施例3136.0參比實施例4131.2對比例130.4表5由表5可以看出,本發明實施例1-4的抗折強度均高于對比例6mpa以上,其中實施例3的抗折強度最高。參比實施例1-4的部分原料與實施例3不同,參比實施例1的抗折強度只高于對比例0.5mpa,參比實施例2的抗折強度略低于實施例1-4,參比實施例3的抗折強度與實施例1-4相差無幾,參比實施例4的抗折強度僅高于對比例0.8mpa,說明復合鋁粉、硫化鈉對抗折強度均有較大的影響,且復合鋁粉對于抗折強度的提高效果要優于純鋁粉。實驗例六:耐酸度測定測定方法為:將玻璃浸泡于20%質量分數的硫酸溶液中,2小時后取出并計算出耐酸度,計算公式為:耐酸度=浸泡后質量/浸泡前質量×100%,測定結果如表7所示:耐酸度(%)實施例194.4實施例294.8實施例395.0實施例494.6參比實施例194.3參比實施例294.5參比實施例390.1參比實施例494.2對比例88.7表5由表6可以看出,本發明實施例1-4的耐酸度均高于對比例6個百分點左右,其中實施例3的耐酸度最高。參比實施例1-4的部分原料與實施例3不同,參比實施例3的耐酸度只高于對比例1.4%,參比實施例1、2、4的耐酸度與實施例1-4相差無幾,說明碳粉對耐酸度的影響較大。上述實施例僅例示性說明本發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發明。任何熟悉此技術的人士皆可在不違背本發明的精神及范疇下,對上述實施例進行修飾或改變。因此,舉凡所屬
技術領域:
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未脫離本發明所揭示的精神與技術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飾或改變,仍應由本發明的權利要求所涵蓋。當前第1頁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