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三維石墨烯空心球/ito玻璃電極的制備及應用。
背景技術:
石墨烯是一種以sp2雜化軌道結合的碳原子為基本單位,形成的只有單層原子厚度的二維材料,是構成其他碳質材料的基本組成單位。石墨烯具有優異的機械性能,它的彈性模量和抗拉強度分別達到1.02tpa和130gpa,楊氏模量為1.05tpa,泊松比為0.186,同時具有高的熱導率和優異的電學性能,二維的石墨烯是一種平面結構,大大降低了石墨烯與溶液的接觸面積,因此石墨烯在電化學領域中的應用受到了較大的限制,由此,將原來的二維的石墨烯結構變為中空的三維的石墨烯球,其保留了石墨烯優良的性質外,大大增加了與溶液的接觸面積,使其成為優異的生物傳感器電極材料。
尿酸(ua)是身體嘌呤代謝最重要的產物之一,是尿液和血清等生物流體中的主要含氮成分,它在人體血液中的正常含量為0.13-0.46mm,身體中ua含量異常是一系列疾病的征兆和表現癥狀,如高尿酸血癥、lesch-nyhan綜合癥,關節炎,糖尿病,高膽固醇,心血管疾病和腎臟疾病等,因此ua含量是多種疾病的一個指標,所以,準確檢測ua含量,對于診斷和預防這些疾病具有重大意義。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是要解決二維石墨烯與溶液接觸面積小,在生物傳感器應用方面受限的技術問題,開發一種三維石墨烯空心球/ito玻璃電極的制備方法和應用,該電極的制備按以下步驟進行:
一、模板法
1)配制0.2-0.5m的nicl2·6h2o溶于30ml去離子水中,放置在磁力攪拌器進行攪拌,待其溶解均勻后加入10-20m的水合肼(n2h4·h2o),溶液變為淺紫色,步驟一1)中磁力攪拌器的攪拌速率為300-500r/min;步驟一1)中n2h4·h2o的質量分數為80%;
2)用去離子水清洗燒杯壁,沖去燒杯邊緣所殘留的淺紫色黏著物,待其冷卻到室溫后加入20-30m的naoh溶液,反應12h后溶液底部是黑色球,上層為澄清溶液,步驟一2)中naoh的質量分數為50%;
3)將步驟一2)中得到的黑色球用去離子水清洗,然后抽濾,最后在干燥箱中進行干燥,得到鎳球模板;
二、碳化包覆法
1)將步驟一3)中得到的鎳球加入到燒瓶中,加三甘醇40ml,向其中加入幾滴naoh溶液,在300-500r/min的攪拌速率下,180-240℃加熱回流10-14h;步驟二1)中naoh的質量分數為50%;
2)將步驟二1)中得到的產物冷卻、過濾、洗凈、干燥最終得到黑色粉末,將黑色粉末放入加熱爐中,在ar保護下400-550℃碳化處理1-2h,步驟二2)的升溫速率為10-20℃/min;
3)將步驟二2)中得到的粉末用濃度為1-5mol/l的稀鹽酸進行刻蝕,去除鎳球模板,之后過濾、洗凈、干燥得到三維石墨烯空心球粉末,步驟二3)中刻蝕是將碳化處理后得到的石墨烯包裹的鎳球置于磁力攪拌器上,用80-100℃的鹽酸溶液中刻蝕,待鎳刻蝕干凈后用去離子水清洗2-4次并在抽濾瓶上過濾,最后將得到的三維石墨烯空心球;
三、自動噴涂法
1)將步驟二3)中得到的三維石墨烯空心球與20ml的去離子水混合,攪拌得到懸浮液;
2)ito玻璃的清洗:分別在丙酮溶液、乙醇溶液和去離子水中超聲清洗10min后,在室溫下自然干燥,將六塊ito玻璃固定在自動噴涂設備的加熱板上,用透明膠帶將ito玻璃夾電極一側固定在加熱板上,保證在檢測時電極能夠與ito玻璃直接接觸;
3)將步驟三1)中得到的懸浮液置于噴槍中,通過自動噴涂設備將其噴涂在步驟三2)中得到的ito玻璃上,制備三維石墨烯空心球/ito玻璃電極,整個噴涂過程是在10psi進氣壓下來進行的,步驟三3)中噴槍的噴嘴到ito玻璃的距離為10-20cm,加熱盤溫度為100℃。
本發明的優點:
(1)采用水合肼還原氯化鎳的方法來制備鎳球模板,通過控制不同比例的反應物的濃度,來制備不同尺寸大小的鎳球模板;
(2)采用碳化包覆法制備將石墨烯包覆在鎳球表面,刻蝕鎳后,得到三維石墨烯空心球,該方法操作簡單,成本低廉,可以實現大批量的生產;
(3)自動噴涂操作方便,成本低廉且效率高。將三維石墨烯空心球懸浮液均勻涂覆在ito玻璃表面,制備出了三維石墨烯空心球/ito玻璃電極。
附圖說明
圖1是制備的鎳球的掃描電鏡照片。
圖2是三維石墨烯空心球的掃描電鏡照片。
圖3是三維石墨烯空心球的透射電鏡照片。
圖4是三維石墨烯空心球的拉曼圖譜。
圖5是三維石墨烯空心球的x射線衍射圖譜。
圖6是三維石墨烯空心球/ito玻璃電極檢測不同濃度ua的dpv曲線。
圖7是三維石墨烯空心球/ito玻璃電極檢測不同濃度ua的dpv擬合曲線。
具體實施方式
具體實施方式一:本實施方式中一種三維石墨烯空心球/ito玻璃電極的制備方法,具體是按以下步驟進行的:
一、模板法
1)配制0.2-0.5m的nicl2·6h2o溶于30ml去離子水中,放置在磁力攪拌器進行攪拌,待其溶解均勻后加入10-20m的水合肼(n2h4·h2o),溶液變為淺紫色,步驟一1)中磁力攪拌器的攪拌速率為300-500r/min;步驟一1)中n2h4·h2o的質量分數為80%;
2)用去離子水清洗燒杯壁,沖去燒杯邊緣所殘留的淺紫色黏著物,待其冷卻到室溫后加入20-30m的naoh溶液,反應12h后溶液底部是黑色球,上層為澄清溶液,步驟一2)中naoh的質量分數為50%;
3)將步驟一2)中得到的黑色球用去離子水清洗,然后抽濾,最后在干燥箱中進行干燥,得到鎳球模板;
二、碳化包覆法
1)將步驟一3)中得到的鎳球加入到燒瓶中,加三甘醇40ml,向其中加入幾滴naoh溶液,在300-500r/min的攪拌速率下,180-240℃加熱回流10-14h;步驟二1)中naoh的質量分數為50%;
2)將步驟二1)中得到的產物冷卻、過濾、洗凈、干燥最終得到黑色粉末,將黑色粉末放入加熱爐中,在ar保護下400-550℃碳化處理1-2h,步驟二2)的升溫速率為10-20℃/min;
3)將步驟二2)中得到的粉末用濃度為1-5mol/l的稀鹽酸進行刻蝕,去除鎳球模板,之后過濾、洗凈、干燥得到三維石墨烯空心球粉末,步驟二3)中刻蝕是將碳化處理后得到的石墨烯包裹的鎳球置于磁力攪拌器上,用80-100℃的鹽酸溶液中刻蝕,待鎳刻蝕干凈后用去離子水清洗2-4次并在抽濾瓶上過濾,最后將得到的三維石墨烯空心球;
三、自動噴涂法
1)將步驟二3)中得到的三維石墨烯空心球與20ml的去離子水混合,攪拌得到懸浮液;
2)ito玻璃的清洗:分別在丙酮溶液、乙醇溶液和去離子水中超聲清洗10min后,在室溫下自然干燥,將六塊ito玻璃固定在自動噴涂設備的加熱板上,用透明膠帶將ito玻璃夾電極一側固定在加熱板上,保證在檢測時電極能夠與ito玻璃直接接觸;
3)將步驟三1)中得到的懸浮液置于噴槍中,通過自動噴涂設備將其噴涂在步驟三2)中得到的ito玻璃上,制備三維石墨烯空心球/ito玻璃電極,整個噴涂過程是在10psi進氣壓下來進行的,步驟三3)中噴槍的噴嘴到ito玻璃的距離為10-20cm,加熱盤溫度為100℃。
具體實施方式二:本實施方式與具體實施方式一不同的是:步驟一1)中配制0.3-0.4m的nicl2·6h2o溶于30ml去離子水中,放置在磁力攪拌器進行攪拌,待其溶解均勻后加入12-18m的水合肼(n2h4·h2o),其他的與具體實施方式一相同。
具體實施方式三:本實施方式與具體實施方式一或二之一不同的是:步驟一3)中得到的鎳球加入到燒瓶中,加三甘醇40ml,向其中加入幾滴naoh溶液,在350-450r/min的攪拌速率下,190-230℃加熱回流11-13h,其他的與具體實施方式一或二之一相同。
具體實施方式四:本實施方式與具體實施方式一至三之一不同的是:步驟二2)中得到的黑色粉末放入加熱爐中,在ar保護下420-480℃碳化處理1-2h,步驟二2)的升溫速率為12-18℃/min;其它與具體實施方式一至三之一相同。
具體實施方式五:本實施方式與具體實施方式一至四之一不同的是:步驟二3)中得到的粉末用濃度為2-4mol/l的稀鹽酸進行刻蝕,去除鎳球模板。過濾、洗凈、干燥得到三維石墨烯空心球粉末。步驟二3)中刻蝕是將碳化處理后得到的石墨烯包裹的鎳球置于磁力攪拌器上,用85-95℃的鹽酸溶液中刻蝕;其它與具體實施方式一至四之一相同。
采用下述試驗驗證本發明效果:
本試驗的一種三維石墨烯空心球/ito玻璃電極的制備方法是按以下方法實現的:
一、模板法
1)配制0.36m的nicl2·6h2o溶于30ml去離子水中,放置在磁力攪拌器進行攪拌,待其溶解均勻后加入16m的n2h4·h2o,溶液變為淺紫色。步驟一1)中磁力攪拌器的攪拌速率為300r/min;步驟一1)中n2h4·h2o的質量分數為80%;
2)用去離子水清洗燒杯壁,沖去燒杯邊緣所殘留的淺紫色黏著物,待其冷卻到室溫后加入25m的naoh溶液。反應12h后溶液底部是黑色球,上層為澄清溶液。步驟一2)中naoh的質量分數為50%;
3)步驟一2)中得到的黑色球用去離子水清洗,然后抽濾,最后在干燥箱中進行干燥得到鎳球模板;
二、碳化包覆法
1)將步驟一3)中得到的鎳球加入到燒瓶中,加三甘醇40ml,向其中加入幾滴naoh溶液,在300r/min的攪拌速率下,220℃加熱回流12h;步驟二1)中naoh的質量分數為50%;
2)將步驟二1)中得到的產物冷卻、過濾、洗凈、干燥最終得到黑色粉末。將黑色粉末放入加熱爐中,在ar保護下500℃碳化處理1h,步驟二2)的升溫速率為10℃/min;
3)將步驟二2)中得到的粉末用濃度為3mol/l的稀鹽酸進行刻蝕,去除鎳球模板。過濾、洗凈、干燥得到三維石墨烯空心球粉末。步驟二3)中刻蝕是將碳化處理后得到的石墨烯包裹的鎳球置于磁力攪拌器上,用90℃的鹽酸溶液中刻蝕。待鎳球刻蝕干凈后用去離子水清洗3次并在抽濾瓶上過濾,最后將得到的三維石墨烯空心球;
三、自動噴涂法
1)將步驟二3)中得到的三維石墨烯空心球與20ml的去離子水混合,攪拌得到懸浮液;
2)ito玻璃的清洗:分別在丙酮溶液、乙醇溶液和去離子水中超聲清洗10min后,在室溫下自然干燥。將六塊ito玻璃固定在自動噴涂設備的加熱板上,用透明膠帶將ito玻璃夾電極一側固定在加熱板上,保證在檢測時電極能夠與ito玻璃直接接觸;
3)將步驟三1)中得到的懸浮液置于噴槍中,通過自動噴涂設備將其噴涂在步驟三2)中得到的ito玻璃上,制備三維石墨烯空心球/ito玻璃電極。整個噴涂過程是在10psi進氣壓下來進行的。步驟三3)中噴槍的噴嘴到ito玻璃的距離為15cm,加熱盤溫度為100℃。
圖1是制備的鎳球的掃描電鏡照片。從圖中可以看出鎳球模板的直徑尺寸為~100nm左右,尺寸均勻,形貌規整,且分散均勻。
圖2是碳化包覆法得到三維石墨烯空心球的掃描電鏡照片。從圖中可看出三維石墨烯空心球為中空球形,表明作為模板的鎳球已經被鹽酸完全刻蝕。
圖3是碳化包覆法得到三維石墨烯空心球的透射電鏡照片。由圖可以看出三維石墨烯球呈空心結構。
圖4是碳化包覆法得到三維石墨烯空心球的拉曼圖譜。由圖中可以看出,在1359,1591以及2795cm-1的位置處出現了三個石墨烯的特征峰,三個峰分別是由sp3軌道雜化碳原子共面振動而引起的d帶,雙共振拉曼散射而引起的2d帶以及sp2雜化碳原子共面振動引起的g帶。g帶高度較高,證明石墨烯空心球的有序性較高。id/ig約為0.9,表明制備的三維石墨烯空心球存在少量缺陷。而ig/i2d大于1,則表明制備得到的是少層的石墨烯。
圖5是三維石墨烯空心球的x射線衍射圖譜。可以看出,衍射角2θ在26.6°和54.5°的位置出現了明顯的衍射峰,分別對應于石墨烯的(002)及(004)的衍射晶面。
圖6是三維石墨烯空心球/ito玻璃電極檢測不同濃度ua的差分脈沖伏安(dpv)曲線。ua的氧化峰出現在+0.25v,隨著ua濃度(cua)的增加,氧化峰電流逐漸升高。
圖7是三維石墨烯空心球/ito玻璃電極檢測不同濃度ua的差分脈沖伏安(dpv)的擬合曲線。由擬合曲線可知,ua的氧化峰電流(ip)與對應的濃度值呈線性關系,擬合曲線方程為:ip(ua)=(0.57±0.12)+(0.32±0.01)cua,線性相關系數r2=0.999。由此可知,在ua的濃度為0-60μm時,該電極檢測ua的靈敏度為0.32μa·μm-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