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魚藤酮類化合物的超臨界流體萃取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植物性殺蟲劑制備領域,具體地,涉及從植物中提取魚藤酮類化合物的工藝。
背景技術:
化學農藥在控制病蟲草害,提高作物產量的同時,也破壞了生態、污染了環境,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隨著人們對環境質量的要求逐步提高,植物性農藥又重新受到關注。
魚藤酮類化合物是三大傳統殺蟲植物之一——魚藤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其活性高,無污染,無殘留,對人畜安全,適合當今環境對農藥的要求。但由于傳統的提取方法如索氏提取、冷浸提取等方法存在提取率低、耗用大量有機溶劑、容易造成中毒等缺陷,使生產成本偏高,并且造成植物資源浪費。因此,探索采用新的提取方法,來提高魚藤酮類化合物的提取率,在實際生產中,是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
超臨界流體是介于液態和氣態之間的一種物質,這種物質是能在物質的溫度和壓力超過臨界點才能存在。在用于物質的萃取分離時,超臨界流體兼有液體和氣體的優點密度較大,與液體相似,所以與流體分子的作用力強,易于溶解其它物質;粘度較小,與氣體接近,所以傳質速率很高。加之表面張力小,很容易滲透固體顆粒,并保持較大的流速,可以使萃取過程高效、快速地進行。使用最先進的超臨界流體萃取技術,可以為生產高含量殺蟲活性成分的高質量生物農藥提供保證。
技術內容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將含有魚藤酮類化合物的植物干燥、粉碎,得到干粉,控制干粉的粒度在40~200目篩之間,然后將干粉放入超臨界流體萃取罐中,加入夾帶劑,夾帶劑的體積與干粉的質量比為0~50∶100,0表示不加入夾帶劑。在一定的條件下,萃取2~10小時,從分離罐中即可得到魚藤酮類化合物的萃取物。所說的含有魚藤酮類化合物的植物有魚藤屬植物、灰葉屬植物、紫穗槐屬植物、雞血藤屬植物、梭果豆屬植物等。
上述夾帶劑可以是石油醚(I、II)、苯、二甲苯、甲苯、萘烷、丁酮、石油餾出物、樟油、精油、煤油、丙酮、乙酸乙酯、四氯化碳、三氯甲烷、三氯乙烯、乙醚、二氯甲烷、甲醇、乙醇、二甲基甲酰胺、正丁醇、正己烷等常用溶劑中的一種或幾種。
上述的超臨界流體為CO2或NO2或氟里昂系列超臨界流體。
上述的條件為溫度為0℃~100℃、壓力為10MPa~40MPa、流量為0.3~5.0L/小時。
本發明具有以下優點1、由于本發明采用了先進的超臨界流體萃取技術,使有效成分的提取率大大提高,減少了植物資源的浪費。
2、在提取過程中有機溶劑的使用量大大減少(有時甚至不需使用有機溶劑),使成本降低,并且污染減少,濃縮過程也大大縮短。
3、傳統的提取方法如索氏提取一般要24小時,冷浸法需要48小時甚至更長時間,而超臨界流體萃取一般在10小時以內,因而提取時間明顯減少,提取速度加快。
為了更好地理解發明的實質,下面用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發明的技術內容,但本發明的內容并不局限于此。
實施例一取魚藤根干粉250g,干粉粒徑在40目~200目之間,加入到1000mL的超臨界流體萃取罐中,用CO2作超臨界流體,流量1.2L/min。當溫度升到60℃,壓力達到30MPa時開始計時。保持該條件運行6小時,然后停止,從分離罐中分離出超臨界流體萃取物20g,萃取物中魚藤酮的含量達到70%(HPLC測定,以下同)。
實施例二
取紫花非洲山毛豆葉片干粉150g,干粉粒徑在40目~200目之間,加入到1000mL的超臨界流體萃取罐中,用CO2作超臨界流體,流量1.5L/min。當溫度升到50℃,壓力達到15MPa時開始計時。保持該條件運行6小時,然后停止,從分離罐中分離出超臨界流體萃取物18g,萃取物中魚藤酮的含量達到20%,魚藤酮類化合物的含量可達到32%。
實施例三取厚果雞血藤根干粉200g,干粉粒徑在40目~200目之間,加入到1000mL的超臨界流體萃取罐中,用CO2作超臨界流體,流量1.2L/min。當溫度升到60℃,壓力達到20MPa時開始計時。保持該條件運行6小時,然后停止,從分離罐中分離出超臨界流體萃取物16g,萃取物中魚藤酮的含量達到58%。
實施例四取紫穗槐干粉180g,干粉粒徑在40目~200目之間,加入到1000mL的超臨界流體萃取罐中,用CO2作超臨界流體,流量1.5L/min。當溫度升到65℃,壓力達到28MPa時開始計時。保持該條件運行6小時,然后停止,從分離罐中分離出超臨界流體萃取物18g,萃取物中魚藤酮類化合物的含量達到28%。
實施例五取紫花非洲山毛豆葉片干粉150g,干粉粒徑在40目~200目之間,加入15mL丙酮作夾帶劑攪拌均勻,在密閉容器中置于避光暗處12h后,加入到1000mL的超臨界流體萃取罐中,用CO2作超臨界流體,流量1.8L/min。當溫度升到50℃,壓力達到20MPa時開始計時。保持該條件運行6小時,然后停止,從分離罐中分離出超臨界流體萃取物22g,萃取物中魚藤酮的含量達到26%,魚藤酮類化合物的含量可達到43%。
以上提出來的產品用四氯化碳溶解,冷凍結晶,乙醇重結晶,可得到95%以上的魚藤酮晶體粉末,能廣泛用于農業生產、出口以及醫藥等領域中。
權利要求
1.一種魚藤酮類化合物的超臨界流體萃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將含有魚藤酮類化合物的植物粉碎得到干粉,放入超臨界流體萃取罐中,加入夾帶劑,夾帶劑的體積與干粉的質量比為0~50∶100,在溫度0~100℃、壓力10~40MPa、流量為0.3~5.0L/小時的條件下,萃取2~10小時,從分離罐中即可得到魚藤酮類化合物的萃取物。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干粉,其特征在于植物干粉的粒度在40~200目篩之間。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超臨界流體萃取方法,其特征在于超臨界流體為CO2或NO2或氟里昂系列超臨界流體。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夾帶劑,其特征在于夾帶劑可以是石油醚(I、II)、苯、二甲苯、甲苯、萘烷、丁酮、石油餾出物、樟油、精油、煤油、丙酮、乙酸乙酯、四氯化碳、三氯甲烷、二氯甲烷、甲醇、乙醇、二甲基甲酰胺、正丁醇、正己烷、三氯乙烯、乙醚有機溶劑中的一種或幾種。
全文摘要
本發明屬于植物性殺蟲劑制備領域,尤其涉及魚藤酮類化合物的超臨界流體萃取。本發明于超臨界流體萃取儀的萃取罐中加入含有魚藤酮類化合物的植物干粉,確定溫度、壓力、流量、夾帶劑和萃取時間,萃取后,從超臨界流體萃取儀的分離罐中得到產品。本方法具有工藝簡單、提取率高、成本低、減少植物材料浪費等特點。
文檔編號C07D493/00GK1403462SQ02134920
公開日2003年3月19日 申請日期2002年10月10日 優先權日2002年10月10日
發明者徐漢虹, 黃繼光, 楊曉云, 周利娟 申請人:華南農業大學